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喋血的权杖-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洌跣莘墩氏碌挠率勘闶酝蚣啤
  元徽二年(474)五月十六日,桂阳王刘休范率领精兵二万,骑兵五百,从浔阳出发扑向建康。并发布檄文称:“一帮奸小迷惑先帝,使建安王、巴陵王无辜被杀,希望能够清君侧,以谢冤魂!”
  政变的消息传到建康,时任右卫将军的萧道成自告奋勇,率领前锋部队进驻新亭。袁粲和褚渊守卫台省。是日,宫廷内外戒严。五月二十一日,萧道成的防卫工事还未修筑完,刘休范的前锋部队便已逼近。萧道成故意脱衣高卧,以安定军心。是日,双方水军展开小规模的遭遇战,朝廷军队小胜。
  二十二日,刘休范大军进抵新亭。刘休范派部将丁文豪分兵袭击建康,自己则亲率主力猛攻新亭城堡。萧道成率部全力抵抗。从清晨杀到正午,攻城部队越聚越多,攻势也愈加猛烈,守城将士大为惊慌,萧道成大声说:“贼人虽多而乱,不用多久,我军定可破贼。”
  午后,刘休范乘着一顶轿子,由几十名亲兵护卫,登上新亭城南的临沧观眺望战场。新亭城头上的越骑校尉张敬儿顿生一计,对身边的屯骑校尉黄回说:“我们诈降,投奔刘休范,然后再伺机砍了他。” 黄回说:“行!不过由你动手,我可不杀桂阳王。” 张敬儿立刻向萧道成请命。萧道成说:“干成了,就以雍州刺史来赏你!”
  张敬儿和黄回随即从南门出城,跑到临沧观下,扔掉武器,大叫投降。刘休范大喜,把二人叫到轿前。黄回朗声说:“萧将军决意归降王爷,命我二人为质,希望王爷也能拿出诚意,以两位公子为质。”
  

二 栋梁是怎样炼成的(3)
这显然不是一笔公平的交易。
  首先,张敬儿和黄回既然是主动投降,双方又不是要进行停战谈判,何来“人质”之说?
  其次,设若真的需要互换人质,黄回提出的条件也是不对等的。他和张敬儿无非只是两个中下级军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凭什么换王爷的两个儿子?
  所以,如果是智商正常的人,绝对不会答应这笔荒唐的交易。
  可问题是刘休范偏偏答应了。
  由此可见,刘休范要从一位智障人士成长为天子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刘休范听从了黄回的建议,高高兴兴地把两个儿子刘德宣和刘德嗣送到了萧道成的铡刀下。萧道成一声令下,刘休范的两个儿子就变成了两缕冤魂。
  随后,刘休范把张敬儿和黄回带回军营,并请进了自己的大帐中。左右亲信极力劝阻,可刘休范不听。
  非但如此,刘休范还请他们喝酒。
  而且他第一个先把自己给灌醉了。
  黄回看见这个可爱的王爷很快就把脸蛋喝得红扑扑的,给张敬儿使了个眼色。张敬儿猛扑上去,夺下刘休范的佩刀,一下就把人头砍了下来。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桂阳王刘休范用自己的一生为老子的这句名言做出了圆满的诠释。
  他用大半生实践了后半句,又用生命的最后一小段实践了前半句。
  张敬儿和黄回将刘休范的首级带回了军营。萧道成立刻命部将陈灵宝将首级送进建康。陈灵宝走到半路碰上了刘休范的军队,情急之下把头丢进路边的水塘中,飞奔进入建康城,一路高喊:“叛乱已平!”
  可他把那颗宝贵的脑袋丢了。无凭无据,没人相信他。
  刘休范的部下也没人知道他已被杀。部将杜黑骡仍然埋头猛攻新亭,手下的敢死队数十人突破东门,一路杀到萧道成的作战指挥部(射堂)。萧道成翻身上马,率左右亲兵迎战,总算将其击退。
  这场攻防战从早晨打到了傍晚,又从傍晚打到了第二天天亮,飞矢滚石,一刻未停。深夜时分又下起大雨,鼓点和号令都听不清楚了。将士们各自为战,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也没有睡觉。城内人喊马嘶,情势混乱。萧道成亲自坐镇指挥,接二连三发出严厉的军令,才算稳住了局势。
  分兵袭击建康的丁文豪部击溃了城外的守军,一路打到了朱雀门。杜黑骡久攻新亭不下,闻知丁文豪已兵临建康城下,便率部直奔朱雀门。建康守军怯战,朝廷内外惊恐,路人纷纷传言城门已被攻破,石头城和新亭也已陷落。皇宫内,太后拉着小皇帝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天下败了!”
  五月二十四日,褚渊的弟弟、抚军长史褚澄打开东府门,中书舍人孙千龄打开承明门,杜黑骡和丁文豪率部长驱直入。皇宫中一片恐慌。其时府库金钱已经枯竭,太后和太妃们只好拿出宫中的金银器物来犒赏士兵,但士兵们已斗志全无。
  不久,丁文豪的部下风闻刘休范已死,都想撤兵,丁文豪大怒,厉声叫道:“难道我就不能独定天下吗!?”
  典签许公舆极力封锁刘休范已死的消息,并扬言桂阳王已进驻新亭。城外的百姓和士兵不明真相,数千人聚集到新亭城下,投递名片,要向桂阳王投降。萧道成摇头苦笑,烧掉名片,登上北门向众人宣布:“刘休范父子昨日已被杀,尸体就在南冈下。我是平南将军萧道成,诸位看清楚了!我已将诸位名片烧毁,请大家不要忧虑害怕!”
  随后萧道成即刻派遣部将陈显达、张敬儿等人从承明门进入保卫皇宫。尚书令袁粲激动地说:“今寇贼已逼近目前,然而众心消沉离散,我愧对先帝的嘱托,不能绥靖国家,请让我与诸君一起为社稷而战死!”说完披甲上马,与陈显达、张敬儿等人率部和杜黑骡、丁文豪的军队在城里展开巷战。
  这场激烈的巷战整整打了两天两夜。
  陈显达在战斗中被箭射穿了一只眼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 栋梁是怎样炼成的(4)
五月二十六日,张敬儿等人终于在宣阳门斩杀了杜黑骡和丁文豪,并进占东府。刘休范的军队群龙无首,逐渐被平定。
  同日,萧道成集合军队凯旋归来,浩浩荡荡地开进建康城。百姓纷纷驻足围观,嘴里啧啧称叹:“保全国家者,此公也!”
  五月二十七日,朝廷宣布解除戒严,大赦天下。
  桂阳王刘休范的这场军事政变,从发动到被彻底平息,前后仅十天。
  这场平叛战役塑造了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萧道成。
  上至太后皇帝、公卿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兵丁士卒,无不对其感激涕零、崇敬不已。
  一个众望所归的帝国栋梁就这么炼成了。
  短短五年之后刘宋帝国的轰然崩塌,在此就已埋下了伏笔。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 两个军事强人(1)
元徽二年(474)六月初一,平南将军萧道成升任中领军、南兖州刺史,留守建康,与袁粲、褚渊、刘秉每日轮值裁决政事,号称“四贵”。
  桂阳王刘休范当时起兵之前,唯恐沈攸之抄他的后路,就写了一封密函给他,信封上特意写着“沈丞相”三个大字,表示一旦夺取天下便要与他共富贵之意。可爱的王爷以为开一张“丞相”的空头支票就能够稳住沈攸之这个强人,简直是做梦!
  沈攸之一接到密函,连拆都懒得拆就把信使捆起来交给了朝廷。随后对左右说:“桂阳王一定会宣称我响应他的举动,如果我没有勤王之举,势必加深朝野对我的怀疑。”于是立即联络附近数州的刺史发兵直捣刘休范的老巢浔阳。
  沈攸之心里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他知道刘休范这个窝囊废成不了大事,最终这件事还是要由他来干的。现在出兵是一举两得,既讨好了朝廷,又能乘虚而入端掉浔阳,顺势控制江州,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实力。
  六月初四,沈攸之轻轻松松拿下了浔阳,杀了刘休范剩下的两个儿子。
  七月十六日,朝廷加封沈攸之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坚决推辞。
  他现在图的是实地,这虚衔对他毫无意义。
  朝廷使臣想征召他回京,又不敢直说,只好用太后的名义对沈攸之说:“您长期在外辛劳,应该返回京师。您的职权还是很重,并不会因此而减轻。愿意与否,由您自己选择。”
  沈攸之笑着说:“臣非国家栋梁之材,居于朝中,能力实在不配。至于###蛮族,平定江、汉,臣则不敢推辞。虽然话是这么说,可到底是去是留,当然全凭朝廷旨意了。”
  沈攸之绵里藏针,朝廷当然不敢动他了。
  在平定刘休范的战役中,有个年轻的军官表现得异常出色,他就是张敬儿。
  萧道成曾许诺要把雍州刺史给他。张敬儿记住了这句承诺,天天缠着萧道成要官。萧道成当时就那么随口一说,根本没打算履行,况且张敬儿的年龄太小、资历太浅,如何当得起封疆大吏?于是怎么说都不答应。
  可聪明的张敬儿最后说了几句话,一下就击中了萧道成的软肋。
  张敬儿笑着说:“沈攸之在荆州,您也知道他想干什么!不派我出去,以期对他进行内外制衡,恐怕对主公您不利吧!?”
  萧道成笑而不答。
  如今的刘宋帝国摆明了就这两个军事强人:萧道成和沈攸之。一山不容二虎,迟早这两个人得为了争夺天下而一决雌雄。于公于私,萧道成都必须在沈攸之的身边插一颗钉子。而张敬儿无论年龄再小、资历再浅,毕竟是萧道成为数不多的心腹之一,也是立过军功的人。更何况,真能把他萧道成和沈攸之之间的这层利害关系点透的人也不多。光凭这点,就说明这人不可小觑。
  既然如此,萧道成当然就没有理由拒绝他了。
  数日后,朝廷的诏书就下来了:任命骁骑将军张敬儿都督雍、梁二州军事兼雍州刺史。
  来者不善。
  张敬儿赴任的船队一从建康出发,沈攸之的眼睛就紧盯着他。
  张敬儿一路溯江而上。
  直到看着他进入雍州府的所在地襄阳,沈攸之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是萧道成的人,不得不令沈攸之格外警惕。
  张敬儿到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沈攸之大献殷勤,派人馈赠不断。沈攸之也就礼尚往来,厚礼回赠。沈攸之摸不透张敬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试探性地给他写了一封信,以游猎为名邀请他到荆、雍交界处会面。张敬儿回信说:“你我心中默契就有如见面,所以在形式上就不要显得过于密切。”
  这句话说得聪明而谨慎,且分明有些弦外之音。
  尤其是这层弦外之音让沈攸之听着挺舒服。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应该是可以信任的,甚至是可以笼络的。
  张敬儿把这一切都密报萧道成。萧道成当然知道该怎么做,就写了一封信给沈攸之,说:“张敬儿雍州刺史的职务一旦撤换掉,您认为由谁继任好呢?”
  

三 两个军事强人(2)
沈攸之大喜,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要向自己靠拢了,原来他已经失去了萧道成的信任。于是沈攸之兴冲冲地把萧道成的信拿给张敬儿看。他觉得如此一来,这个年轻的刺史必定要脱离萧道成而彻底倒向自己。
  沈攸之走后,张敬儿笑了。
  随后,远在建康的萧道成也笑了。
  因为沈攸之入局了。
  桂阳王刘休范死后,刘宋王朝辈分最高的亲王就是时任南徐州刺史的建平王刘景素了。
  在一幕幕骨肉相残的惨剧之后,宋文帝刘义隆的儿子无一幸存,在他的孙子中,刘景素的年龄最大。宋明帝刘彧死后,少不更事的苍梧王刘昱即位,朝野上下立即掀起一股废幼帝立景素的呼声。刘昱的外家陈氏顿时把刘景素视为眼中钉。而小皇帝身边的近臣杨运长和阮佃夫一心想着弄权,自然也不希望幼帝被年长的君主取代,因而逐渐与建平王刘景素势不两立。
  处在这个显著位置上的王爷,当然会再一次成为寒士们锁定的对象。
  几年来,帐下的幕僚将佐一直苦劝他起兵。刘景素心中亦有此意,一直在等待时机。
  元徽三年(475)年底,刘景素手下一个叫王季符的将军因事得罪了他,单枪匹马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逃回建康,状告刘景素谋反。杨运长和阮佃夫立刻就要发兵###。袁粲和萧道成不同意。刘景素随后马上派儿子刘延龄到朝廷表###迹。朝廷很审慎,把王季符调任梁州,然后给了刘景素一个不大不小的警告,撤销了他征北将军和开府仪同三司的职务。
  刘景素知道朝廷已经不信任他了,于是加快了政变的步伐,暗中派人频繁往来于京口和建康之间,笼络了冠军将军黄回、游击将军高道庆、羽林监垣祇祖等一大批在朝的军事将领,同时还收买了许多不得志的军人。当时小皇帝刘昱经常在夜里出宫游玩,这批将领便计划占领石头城,游说萧道成发动政变,逮捕小皇帝,迎立建平王。如果萧道成不从,就把他一块干掉。可刘景素却担心时机不成熟,多次阻止了政变计划。
  一直密切关注刘景素的杨运长和阮佃夫对此有所耳闻,立刻派了一个叫周天赐的人投奔刘景素,劝他即时出兵。刘景素料定这是一个阴谋,马上砍了周天赐,将他的头送回了建康。
  元徽四年(476)七月初一,急于发动政变的羽林监垣祇祖不愿再等待,突然率领几百名部下从建康投奔京口,声称朝廷发生了内乱,劝刘景素即刻发兵进入建康。刘景素信以为真,未及调遣军队便仓促举事。
  其时他帐下可供支配的士兵只有千余人。
  刘景素为了这场政变处心积虑地准备了好几年,却在最后一刻乱了方寸。
  这区区一千多人,如何争霸天下!?
  七月初二,杨运长和阮佃夫宣布京师戒严,命令黄回等人率领步兵,右军将军张保率水军前去###。萧道成知道黄回有二心,便派左军将军李安民和南豫州刺史段佛荣随同出征,监视黄回,自己则亲自镇守玄武湖。
  黄回暗中叮嘱手下的士兵:“若遭遇京口兵,不能打!”
  黄回打算骑墙静观。
  在宋文帝现存的孙子中,除了刘景素,还有两个年龄较大的。他们是建安王刘休仁的儿子:始安王刘伯融和都乡侯刘伯猷。杨运长和阮佃夫为了杜绝后患,索性以小皇帝刘昱的名义下诏将二人赐死。
  建平王刘景素一看朝廷不但没乱,而且反应出奇的迅速,顷刻间已是大兵压境,顿时慌了手脚。手下将领以及垣祇祖等人表面上鼓动王爷决一死战,暗地里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朝廷军队的前锋步兵迅速逼近京口的外围,纵火焚烧房屋和市集。
  京口的那些将军们游移观望,无一人愿意出战。
  黄回受到李安民和段佛荣的牵制,本就难以动弹,更何况看到京口方面毫无斗志,而且兵力单薄,所以彻底抱定隔岸观火的态度。
  七月初七,张保的水军也进抵西渚,对京口形成水陆夹击之势。建平王帐下的几十名勇士看见将军们都按兵不动,不得不自行成立了一支敢死队,对张保所在的船舰发动突然袭击。张保所率领的水军虽众,但各自分散在兵船上。张保所在这艘船的士兵也不过三十人,根本抵挡不住敢死队的突袭。等到其他兵船反应过来,敢死队早已杀死张保并迅速撤离了。
   。。

三 两个军事强人(3)
敢死队的斩首行动干得非常漂亮,可刘景素左右的将军们却都成了缩头乌龟,一个接一个弃城而逃。当朝廷军队蜂拥入城的时候,偌大的一座京口只剩下一个叫左暄的将军率领少量部队在拼死抵抗。
  七月初八,寡不敌众的左暄兵败身亡,京口彻底陷落。
  黄回部以占领军的身份率先开进京口。跟上回诱杀桂阳王刘休范一样,他还是有言在先:“我不杀王爷!”
  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