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喋血的权杖-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彧很善于消灭生命,可他却不善于制造生命。
  后宫粉黛无数,刘彧也对他们情深似海。可是,日升月落,云翻雨覆,皇帝的女人们始终未能产生爱情的结晶。
  无奈的皇帝只好把其他亲王们怀孕的姬妾偷偷送进宫中,一旦生下男孩就把她们杀死,然后由自己的女人们抚养那些男婴。
  皇帝刘彧就这样拥有了自己的太子和皇子们。
  泰始七年(471)二月,皇帝刘彧龙体不适。
  太子尚幼,自己万一宾天,那些年富力强、身体健康的弟弟们能老实吗!?
  刘彧实在有些担心。
  他决定在自己告别人世之前,先把弟弟们一个一个送走。
  他首先锁定了晋平刺王刘休祐。
  这家伙生性刚猛,远远不如刘休仁那么乖巧,曾经多次顶撞过他,所以一直让他很讨厌。
  刘休祐本来是南徐州刺史,可皇帝很早就把他调回了建康。
  眼下要解决这么一个手无兵权的人,还是不太难的。
  这一年的二月二十六日,皇帝邀请刘休祐一起去岩山打野鸡。出发前,刘彧叫来了金牌杀手寿寂之,如是这番地交代了几句。
  寿寂之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
  到了岩山上,刘彧故意让刘休祐跟他一起快马加鞭地往前奔驰,把仪仗侍从们远远甩在后面。
  当然,寿寂之和几个手下一直跟在他们身边。
  绕过一片山坡,天色渐暗。皇帝跟寿寂之使了个眼色,然后把鞭子一挥,绝尘而去。
  刘休祐跟着皇帝狂跑了一下午,一片鸡毛都没见到,现在皇帝又不辞而别,把他气得嘴都歪了。刘休祐掉转马头,准备回府。
  可是,马却原地徘徊,踯躅不前。
  因为四个方向都被寿寂之和他的人围住了。
  刘休祐看着暮色中这些模糊的面孔,强烈的恐惧感迅速攫住了他。
  还没等他开口说话,不知道谁一刀刺入他的马腹,坐骑发出一声凄长的哀鸣,前蹄高高扬起,刘休祐应声堕地。
  坐骑重重倒下,溅起的尘土迷蒙了刘休祐的眼。随后便有无数的拳头和马靴雨点般地落在他身上……
  片刻之后刘休祐的身体就僵直了。
  寿寂之翻身上马,一路高喊:“王爷坠马了!”
  皇帝刘彧适时地出现了,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关心,频频传唤御医。
  等到刘休祐的左右侍从慌慌张张赶上来时,王爷早已断气。
  第二天皇帝就追赠他为司空,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这个春寒料峭的早晨,在晋平刺王刘休祐的葬礼上,建安王刘休仁站在刘休祐的棺柩旁,心情像墓碑一样沉重而冰凉。
  看着棺柩被缓缓地放入土坑中,刘休仁感觉自己仿佛躺在了里面。
  数日后,皇帝刘彧又让人传话给在荆州当刺史的巴陵王刘休若,说:“朕听到百姓传言,说你的相貌长得非常尊贵啊!”
  刘休若被这句话吓得寝食难安。
  二月三十日,皇帝下诏,以刘休若取代刘休祐为南徐州刺史,回朝领命。左右都认为此去凶多吉少,中兵参军王敬先说:“现在皇上病重弥留,政事由禁中决定。必是有一些奸小意图剪除宗室诸王,以逞其私欲。殿下声誉久享海内,此番受诏入朝,必定有去无回。荆州有甲兵十万,地方数千里,上可以匡助天子,清除奸秽;下可以守护境内,保全自身!怎么能走到引颈受戮、死不得所的地步呢!?”
  王敬先说了一大堆,其实就一个字:反!
  刘休若可不是十岁的刘子勋,说反就反。他看着慷慨激昂的王敬先,忽然有了主意。
  “先生所言有理啊!” 刘休若说,“就照先生说的办!”
  王敬先大喜,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
  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前脚刚刚踏进家门,逮捕他的士兵后脚就到了。
  刘休若当即向皇帝上书大表忠心,随后便将王敬先就地正法,以证明自己绝无异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3)
晋平刺王刘休祐死后,皇帝刘彧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
  他不得不加快了为弟弟们送行的步伐。
  这一年的五月初一,建安王刘休仁突然接到诏令,让他入宫面圣。
  看着病入膏肓、气若游丝的皇帝,刘休仁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刘彧只说了一句话:“今夜就在尚书省住下吧,明日一早再来见朕。”
  这是一个夏夜。
  白天的酷热丝毫没有消退,依旧紧紧包裹着刘休仁的身体。然而他却感到这一团热气根本无力抵挡他体内不停涌出的寒意。
  敲门声响了。
  刘休仁打了一个寒战。
  几个使者弓身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个手上端着一个托盘,盘上放着一只精致的酒杯。
  使者恭恭敬敬地把托盘举到了建安王的面前。
  该来的来了。
  刘休仁忽然感到全身轻松。
  这是自从他卸掉兵权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
  原来,对死亡的恐惧比死亡本身更让人恐惧。
  刘休仁站了起来,推开窗户,对着皇帝寝殿的方向大喊:“皇帝得天下,是谁的力量呢!?刘骏屠杀兄弟,以致断子绝孙,今天居然轮到你了!宋的国运还能长久吗!?”
  建安王撕心裂肺的呼喊久久地回荡在深夜的皇宫中。
  与此同时,辗转在病榻上的皇帝刘彧忽然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攫住了。
  他勉强撑起病体,吩咐太监备轿,匆匆忙忙地出了皇宫。直到使者回禀建安王已喝下毒鸩自尽,他才如释重负地回到宫里。随即下诏:“休仁勾结禁兵,计划叛变,我不忍加以正法,严正教训,休仁惭愧,遂匆忙畏罪自杀。现可赦免他的两个儿子。建安王降为始安县王,由他的长子继承爵位。”
  皇帝知道,刘休仁在朝野上下深孚众望,对于他的暴毙,自己除了公开发布诏书外,势必要给文武百官一个更圆满的解释。所以,第二天他马上又下了一道详尽到近乎啰唆的诏书,作为内部文件分发给了各大臣和各州刺史。
  诏书称:“休仁与休祐寝必同宿、行必同车。休仁性格软弱,多情善感,遂与休祐两情缱绻,共为一家。(宣称两人是同性恋)。休仁曾经对休祐说:‘你只管巧言媚上,便可常保富贵,我历来得力于此!’休祐性情贪暴,他的死本来就是上天在为民除害,但是休仁却从此忧惧不安。我每次召他入宫,他都要和老母诀别。今年春天我常和他一起上山打猎,一旦碰到下雨不能去,他就对左右说:‘我又多活了一日!’休仁经历过###浔阳的战争,和军队的将领们关系非常密切。我前些时候身体不适,休仁出入宫中,无不对将领们和颜悦色、厚加笼络。他的用心实在难测。我反复思考,难以获悉事情的真相,不得不有近日的这项处分。恐怕你们对此事不太了解,所以通告各位。”
  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所列举的诸多事实,没有一件能够作为刘休仁谋反的直接证据,无非只是一些杯弓蛇影的揣测之辞。为此他还不惜对刘休仁进行道德上的攻讦,指摘他与刘休祐是一对“玻璃”。暂且不论这样的指摘是否捏造,就算刘休仁真有这种断袖之风,可这和他的谋反又有什么关系!?皇帝这番用心良苦的解释,其实只告诉了百官们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皇帝为了表达对弟弟深切的哀思,每每以泪洗面,逢人便说:“我与建安王年龄相近,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景和、泰始之间,他所立的功勋实在很大。但是事情到了利害关头,不得不加以铲除。而今对他的思念之切,真是让人受不了啊!”说着说着眼泪又不由自主地往下掉。
  这是猫哭耗子吗?
  并不尽然。
  人是复杂而矛盾的动物。他杀人的时候是真诚的,他伤心的时候也可以是真诚的。我们无须因为他事后的伤心就对他的杀人表示谅解,也无须因为他事前的杀人就对他的伤心表示怀疑。
  

一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4)
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快乐并痛着,恩怨交织着,利害混杂着……似乎很难搞得分明。
  其实也不一定要搞分明。
  非黑即白是理想化的。人生的真实状态本来就是灰色。
  这一年的五月二十九日,入朝受命的巴陵王刘休若刚刚抵达京口,就听到刘休仁死亡的消息。他就此滞留京口,不敢再往前走半步。
  六月初十,皇帝又改任他为江州刺史,亲自写了一道情真意切的诏书,邀请他于七月七日入京赴宴。
  刘休若被皇帝在诏书中所流露的手足之情感动了,便于七月抵达建康。
  七月初九,刘休仁遭遇的那一幕就在刘休若的宅第里重演。皇帝事后追赠他为侍中、司空。
  至此,皇帝刘彧的弟弟们都比他先走一步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平庸无能、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的桂阳王刘休范。
  刘彧决定放他一马,任他为江州刺史。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对于硕果仅存的桂阳王刘休范而言,老子的这几句话,绝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 栋梁是怎样炼成的(1)
送走了弟弟们,皇帝刘彧又把目光对准了另一个“劳苦功高”的人。
  他就是金牌杀手寿寂之。
  他太勇猛了。
  无论是杀皇帝还是杀亲王,他都不用眨一下眼睛。
  这种人可以久留吗!?
  当然不能。
  事有凑巧。正当刘彧琢磨着要给他安一个什么罪名比较合适的时候,寿寂之自己给自己捅了个篓子。
  寿寂之手下的一个军官不知犯了什么事惹恼了他,寿寂之就一刀把这个人结果了。有关部门立刻上报寿寂之擅自杀害朝廷命官。皇帝二话不说就把他贬谪到越州,还安排了几个人护送他。刚走了一半路,他们就把寿寂之送上了西天。
  寿寂之死后,一个曾在平叛中立过大功的将领,时任淮陵太守、都督豫州各军事的将军吴喜预感到自身的危险,立刻要求辞去军职,改任中散大夫这样的闲职。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逃过厄运。
  七月中旬的一天,皇帝把他召进寝殿,推心置腹地跟他谈了很久的话。
  吴喜走后,皇帝就相继派人赐给他两样东西。
  先是赐给他一顿御膳房做的美味佳肴。
  第二样东西当然就是毒鸩。
  吴喜死后,皇帝又下了道诏书解释自己为何杀人。诏书照例说得很啰唆,只有最后几句话点出了中心思想。他说:“人在虚弱寒冷的时候就要服药散来打通气血,暖和周身,等到热力发作之后,病也就好了。这时就可以抛弃药散。这么做并不是忘记了药散的功用,而实在是因为形势上已经用不着了。”
  这番话说得貌似含蓄,实则露骨。
  皇帝想说的无非就是这句老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看着宗室和大臣中不断有人相继倒下,外戚王景文不免兔死狐悲。
  他是王皇后的哥哥,时任扬州刺史。
  按照历朝历代的游戏规则,皇帝早殇的必然结果就是——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擅政。
  皇帝和王景文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点。
  王景文立刻上表请求辞去扬州刺史之职。可皇帝居然不准,还下诏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人居高位,关键要看他是何存心。……就算朝野上下人人巴结他,只要他淡泊自守一如平常,还会有什么恐惧?说到底,居高位会有孤高的恐惧,处低位也会有横死的忧虑。所以,与其有心于避祸,不如无心、任其自然。存亡的关键,大抵都是这么个原则。”
  皇帝的潜台词是:你辞不辞官不重要,关键要看你是何居心!
  第二年的正月初一,皇帝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于是改元泰豫,求个吉利。
  三月初七,王景文正在家中与客人下围棋,忽然接到皇帝的手谕。
  王景文打开来看的时候,客人有些紧张,盯着他的脸看。
  王景文很快合上手谕,催着客人下棋。客人实在看不出他的表情有何异常,想想可能是自己多虑了。
  棋正下到一个关键的“打劫”处,两个人都进行了仔细的长考。棋下完后,王景文还和客人就刚才的棋局讨论了一番。
  把棋子收进棋盒时,客人听见王景文慢吞吞地说了一句:“奉命被赐死。”说完拿出皇帝手谕给大家看。帐下将领赵智略大怒道:“大丈夫怎能坐而受死!?扬州府有文武数百人,亦足以一拼!”
  王景文摆了摆手说:“我知道你的好意。你要是真关心我的话,一定要为我家的一百口人着想。”
  皇帝刘彧早料到会有人劝王景文起兵,所以他的手谕是这么写的:“和你如此周旋,是要保全你的门户,所以才有这样的处分。”言下之意,让王景文自己掂量他一个人的脑袋和整个家族一百多人的性命比起来孰轻孰重,要是他敢起兵,首先遭难的就是他在建康的家人。
  皇帝的使者还端着毒鸩等在外面。
  王景文写了一封回信向皇帝表示感谢,随后便饮鸩自尽。
  

二 栋梁是怎样炼成的(2)
皇帝刘彧在最后的日子里经常噩梦连连。
  梦里大多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偶尔也会有些梦被他当成了事实。
  比如有一晚他就梦见有人告诉他:“豫章太守刘愔造反。”第二天皇帝就派人远赴豫章把刘愔杀了。
  刘愔最大的错误,就是他居然进了皇帝的梦。
  而他最大的不幸,就是居然有人在皇帝的梦里造他的谣。
  一个犯了这么大错误又这么背运的人,当然是死有余辜了。
  泰豫元年(472)四月十七日夜,天天忙着为别人送行的皇帝刘彧终于走上了自己的不归路。遗诏由尚书令袁粲和尚书右仆射褚渊共同辅政。这个褚渊就是当年差点死在山阴公主手里的那个美男子。
  十八日,年仅十岁的太子、苍梧王刘昱即皇帝位,改元元徽,大赦天下。
  天子幼弱,一个善于隐藏锋芒的人就开始冒尖了。
  他就是刚刚被朝廷任命为都督荆、襄八州军事的荆州刺史沈攸之。
  一到任,沈攸之就开始招募勇士,训练军队,蓄养战马两千多匹,制造战船一千艘,锻造兵器无数;并提高赋税,充实府库、粮仓;四方的亡命之徒纷纷投奔到他的麾下。
  沈攸之从此独断专行,不再承认朝廷所下达的所有政令。
  他时刻准备着一展宏图、逐鹿天下。
  刘彧生前,若有人告诉他:你死后会有很多强人觊觎天下。
  刘彧肯定会说:这我早料到了,不然干吗替那么多人送行!?
  若有人再说:你送错人了,你死后第一个造反的就是你心目中的那个笨蛋刘休范。
  刘彧肯定会说: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刘彧一死,桂阳王刘休范就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应该当丞相。可是既没有遗诏让他辅政,朝廷的重要位子也都让别人占了,刘休范就觉得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刘休范现在觉得老子的这句话简直是放屁!
  人弱被人欺,马弱被人骑!刘休范决定从现在起学会做一个坚强的人。他的秘书(典签)许公舆当即表示坚决支持,并建议王爷礼贤下士,用高薪吸引人才。刘休范依计而行,一边抓紧制造武器,一边大力招收人才。短短的一年间,刘休范帐下的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