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别问我是谁-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欠莞从〉男槭椤U馐且徽趴瓷先ヒ丫⑽⒎⒒频暮岣窀逯剑榈哪谌莅葱姓氲匦丛谏厦妫挥腥魏喂椿薷牡暮奂!T诟逯降南露耍幸恍杏∷⑿∽郑篨H98-05。
于家驹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了好几遍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好无聊地盯着那行印刷小字走神。这时,小高进来了,见他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打趣道:“于大记者,是不是又想大杨阳了?”
于家驹哪有心情开玩笑?他拿起那份协议书递到小高面前,问:“劳你大驾,看看下面这行字,什么意思?”
小高认真看着,读出声来:“XH98-05?这好像是各个印刷厂都要往上面打的一种标记。具体这是什么标记,那咱们得去印刷厂问了!”
于家驹脑子里一亮,高兴地拍了他一巴掌:“行啊,别看你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还真有把刷子!”
两人立刻就去了报社的印刷厂,找了一位资格最老的工人师傅请教。老师傅一看就明白了,大声告诉他们“XH”是拼音的抬头字母,就是“新华”的意思。这稿纸是新华印刷厂出的。
谢过师傅,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位于郊区的新华印刷厂,业务科的一位女业务员确认这种稿纸是她这儿生产的,而且生产日期是1998年5月份,现在早已经不生产这种型号的了。
小高很是失望,于家驹却顿时喜出望外,马上给胡律师打去电话,约他一小时后在报社见面。小高见他手舞足蹈的样子,很是奇怪,问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于家驹指指协议的签署日期,说:“刚才还夸你有办法,怎么眨眼工夫又糊涂了?这还不清楚吗?稿纸生产日期是1998年5月份,而这个协议却在1998年4月15日就签在上面了,这可能吗?显然这协议书是假的!假的就是假的,不堪一击!”
小高佩服得直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见到胡律师,于家驹也把自己的分析对他讲了。胡律师完全同意他的分析,还抱歉地说:“这些取证工作本来应该是我这个当律师的来做的,却辛苦了你。真得谢谢你。”
于家驹说:“谁和谁呀,你还说这么见外的话?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去告诉杨老先生,恐怕这两天他连觉也睡不安稳!”
两人匆匆赶到杨原平的临时住处,不出所料,他正心事重重地在家中踱步,仿佛一夜之间头发又白了许多。见到他们俩,杨原平就像见到了大救星,上前拉住手连声问:“怎么样?有结果了吗?看样子是有好消息吧?”
于家驹生性爱开玩笑,此时却也不敢再刺激老人,把日期的事跟他讲了一遍,又不无得意地说:“杨老,这叫柳暗花明又一村哪!”
杨原平这才长出了口气,无力地跌坐在椅子上。大概是太兴奋了,缓了一会儿才抬起头看着于家驹说:“要不要把这事告诉李楠?结论对咱们有利,可我这心里却又七上八下的,是为李楠这孩子担心啊。你还是给她打个电话吧。”
于家驹也正为这事犯愁,他本来不打算告诉李楠,可又于心不忍,总得让她有个精神准备吧?再则,她在法庭上的行为已经证明了她是个有正义感的女孩,有权利知道事情的真相。现在既然杨原平也这么想,于家驹就下了决心。当然,他还有个不愿意对别人挑明的想法,那就是希望李楠能做做张慧英的工作,毕竟今后还得称人家“岳母”嘛。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八章(2)
唯一让他不放心的是赵灵知道了会是什么态度。
其实,杨原平也有同样的担心。到了晚上,赵灵照例从温泉花园赶过来陪他,为他做饭,为他洗脚。因为找到了新的证明,女儿的心情显得分外好,杨原平也就没有忍心把通知李楠的事情告诉她,只是旁敲侧击地诉说着李楠如何有良心,这次开庭如何起了关键作用。
赵灵也不表态,默默地守在父亲身旁听着。夜深了,她不禁打了个哈欠。
杨原平看着心疼,拍拍她,正要催促她回去,外面有人轻轻敲门。
赵灵被惊醒,跑过去开了门,不由得一愣:门口竟然站着张慧英。
张慧英低声下气地赔着笑脸:“你……你也在啊……我,我找你父亲有点事……”
赵灵冷冷地瞪了她一眼:“他睡下了!”说着就要关门。张慧英也顾不得许多,迈前一步用身子挡住就要关上的门。
杨原平听到动静,在屋子里大声问:“谁找我?”
张慧英趁机闪进来,“扑通”一下跪在了他面前:“老杨,是我……看在李楠的父亲曾经救过你们父女俩命的分儿上,求求你们放了我们母女俩吧!”
杨原平吓了一跳,赶紧去扶:“你这是干什么?”
张慧英泪流满面,跪在地上不肯起来:“我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
杨原平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求援地看看女儿,赵灵却一声不吭,板着面孔转身进了卧室。她知道,父亲肯定又要因为可怜李楠而心软,而且稍不留神还会把为之奔走了这么多年才好不容易有希望要回来的东西再拱手让出去。
也许,为了李楠,她采取的态度只能是回避了。
在孔祥龙和以《生活参考报》为首的众多新闻媒体的呼吁下,有关上级部门十分重视顾牛牛事迹的社会效应,很快就授予了他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颁奖那天,顾师傅也被大漠河派出所用专车送到飞机上,来到了北京,又由市公安局派专车接到了大会现场。顾师傅一眼就看见高高悬挂着的儿子的大照片,当时就失声痛哭。第二天是顾牛牛出殡的日子,棚户人家几乎每家的家门外都静静地立着一个花圈,本来就拥挤的小路成了花的海洋。顾牛牛家门外立着一个分外醒目的大花圈,花圈的中央是鲜活的粉红色康乃馨,那辆顾牛牛曾经开过的红色摩的静静地停在离家门不远的空地上。
姜大元哭得眼都肿了,他把顾牛牛的遗像挂在摩的的司机座上,对前来送行的工友们宣布:“咱打工仔就用牛牛开过的这辆摩的送他上路吧!”
众人都效法着他,把一朵朵胸前的小白花摘下,挂到摩的上,摩的车厢很快被白色的小花包围起来。
这一天,采访此事的赵灵在街上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壮观场面:一辆灵车缓缓地走在大街上,后面跟着上百辆摩的,摩的的车厢上都挂着白色的花圈。长长的送行队伍中,有骑三轮车、自行车的个体户,有穿各种工作服的工人,有穿戴整齐的保安,还有一行着装的警察……
于家驹也目睹了这一情景,他心里不禁感慨万端:真令人感动啊!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英雄就应该给他们鲜花和掌声,尽管这个英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外来打工者。是啊,他没有权,没有钱,没有光环,也没有户口,可他却有浩浩荡荡的送行队伍,有上千上万的各行各业的人为他送行,如此的壮景难道不足以震撼这座骄傲的城市吗?
第二天,《生活参考报》就登出了一篇特别报道,名为《两栖人的梦》之五:《用美丽的梦建成美丽的家园》。于家驹在这篇报道中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说:“人们习惯地把工作生活在外地,却把心栖息在自己家乡的人称为两栖人。当两栖人在乡音梦语中构筑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美丽梦想的同时,也为这个大城市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宽敞、舒适、美丽的家园。为了我们的美丽家园,他们付出了汗水、付出了艰辛,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为他们可歌可泣地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贡献的每一份力量而感动,也为千千万万北京人如此善解人意而感动。让北京人和在北京工作的人共同努力,与这座雄伟、美丽的城市同生存、共呼吸吧!”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八章(3)
于家驹觉得自己更应该为顾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他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消除顾羊羊和李楠之间的成见。于是,他带了一些载有那篇《粉红色的康乃馨》的报纸去了顾羊羊家。
顾羊羊以为他是来卖报纸,拿过一看,就不干了,急得叫起来:“马儿哥,这报纸可不能卖,上面有俺最爱看的文章呢!”
于家驹笑了:“我知道。我是特意多拿了几份,让你好好保存的。”
顾羊羊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俺还以为……对不起了,马儿哥。”
于家驹问:“这上面一共有六篇文章,羊儿,你最喜欢哪一篇啊?”
顾羊羊不假思索地指了指那篇《粉红色的康乃馨》:“当然是这篇了。这个记者就好像明白牛儿哥的心事一样,写得太感人了,俺看着它哭了好几回。”
于家驹暗暗高兴,不露声色地问:“可你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顾羊羊说不是你马儿哥就是小杨阳。于家驹敛起笑容,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作者是大杨阳。顾羊羊当时就傻了。
于家驹瞅准机会展开心理攻势:“我知道,大杨阳确实是用心写的,是怀着对你们的歉疚和感动,用她全部的悔恨和泪水写出来的。她天天都在反省自己,又整整一夜没睡觉才写出来。羊儿,我知道你们从山林走出来的人都有一颗能包容得下整座山的胸怀,她也不容易啊,原谅她吧!”
顾羊羊迟疑着,久久不做声。
于家驹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就窥到了她心灵深处的松动,当天下午就带着李楠来到了顾羊羊家面对面地道歉。善良的羊羊哪能承受得了?反倒惴惴不安地检讨起自己来了。
李楠心里热乎乎的,她坐下来认真地四处打量这间简陋的工棚。那低矮的房顶,那灰黑的墙,那漏风的窗子以及简陋的家具,都让她吃惊,让她难受。从顾羊羊家里出来,她突然对于家驹说了自己刚刚作出的决定:把自己租的那套楼房腾出一间给顾羊羊母女无偿居住。
于家驹听了虽然有些吃惊,但心里更多的还是高兴:这才是我的爱人呢!想着,他故意逗她:“小芳还是个小孩子,恐怕会闹腾一些,你行吗?”
李楠认真地纠正说:“小芳多可爱啊,又懂事,我特喜欢她。”
于家驹继续和她调侃:“既然喜欢,那你就收她当干女儿吧!”
李楠这下慌了,连忙摇头:“不不不,那哪儿行啊!我,我还没成家,怎么可能先有女儿呢?”
于家驹一脸怪相地凑近她,得意洋洋地小声说:“告诉你,她可已经认我当她的干爸了,那自然也就是你的干女儿了!”
李楠反应过来,顿时羞红了脸,伸手打了于家驹一下:“你没羞!”
于家驹趁机一把拽过她抱在怀里,热烈地亲吻着:“楠,我们结婚吧。让《虹》专栏自己惊爆出一条新闻:‘两个杨阳同一天结婚’!”
没想到李楠用细细的十指将他的脸推开,喃喃地答道:“不……”
于家驹问:“为什么不?”
李楠轻轻在他的脸上吻了一下,没有回答。
于家驹要办的第二件事就是请顾师傅好好吃一顿饭,不光是因为顾牛牛这事,更要紧的是当年他们在西北山林里结下的那场缘分。他想把杨原平一起请来,不巧老爷子还为官司和女儿结婚忙得焦头烂额,也就没有勉强。
顾师傅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多种海鲜,吃得很香,酒也没有少喝。
于家驹也为自己点的菜能合他的口味而高兴,一边劝酒,一边说:“顾师傅,山珍海味里,你们那儿不缺山珍,所以,我就专点了海鲜,吃得惯吧?”
顾师傅憨憨一笑,那模样简直跟顾牛牛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一样。俩人聊着,吃着,眼看着一瓶二锅头就快见底了,话也越说越近乎。
于家驹终于问起了一直憋在肚子里的话题:“哦……顾师傅,牛牛走以前曾经跟我说,羊儿不是您的亲生女儿,而是从她姨妈那里抱养的,是吗?”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八章(4)
顾师傅犹豫了一下,眯着红红的眼睛点了点头。于家驹的脸色变得严肃,坐直身子,一本正经地说:“要是这样,他们就是近亲结婚,是政策不允许的。在北京当然更不行了。”
顾师傅紧张起来:“是不是……孔所长要处理他们?”
“那可保不准,谁让他们违反政策呢!”
顾师傅把他的话当真了,急得扳住了他的胳膊:“于记者,实话告诉你吧,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近亲,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
于家驹心里一震,抓住时机追问:“顾师傅,这可涉及政策问题,不能说假话啊!”
“政策问题,我哪敢胡说呢。”顾师傅急得直拍桌子。他猛地将杯中酒一口干下去,絮絮叨叨地讲了事情的经过。
那年,山里发了洪水,顾师傅背着猎枪巡山,刚来到大漠河边,他就听到一个孩子惊慌的哭声。他吃了一惊,循着哭声跑过去,看见在岸边的一堆乱石堆中,有一个小小的身躯在洪水的冲刷中挣扎。顾师傅心疼地抱起她,发现是个五六岁的女孩,已经奄奄一息。他喊了半天也没有人来,救人要紧,就把她抱回了家里,又找了当地的一个老中医给她医治了好几天,孩子才保住了命。后来,又调养了一个多月,孩子的伤总算彻底好了。两口子见她活泼可爱,喜欢得不得了,尤其儿子顾牛牛,说什么也不让把这女孩送走。正在为难,恰好传来了旅游区汽车出事死了好几个人的消息,他们也趁机悄悄将孩子收养了。
于家驹听他说完,问:“那您为什么要给她起名‘顾羊羊’呢?”
顾师傅想了想,回答说:“俺记得,俺问过她叫什么,她说叫羊羊(杨阳),俺和俺老婆就觉得这是天注定给俺们家送的女儿,儿子叫顾牛牛,老天爷又送来个‘羊羊’,你说不叫‘顾羊羊’叫什么?”
于家驹不由想起杨原平当年对他讲起的疑惑,仿佛悟到了什么,心里激动得难以自已。他本来只是抱着一线希望替老杨打听的,没想到碰了个正着!吃完饭,他把顾师傅送回家,立刻打电话找来孔祥龙,把刚才得到的情况对他说了。孔祥龙也很兴奋,两人一合计,连夜跑到了杨原平那里。
一进门,孔祥龙就笑眯眯地开口说:“杨老先生,我们这么晚跑来打扰您,是想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杨原平正琢磨他们为什么这么晚找上门,忙说:“孔所长,你就别大喘气了,我心脏受不了!”
孔祥龙笑容依旧,把热茶递给他:“我说了您别激动……请问,您的女儿当年是在大漠河一带失踪的吧?那时她几岁?”
杨原平默默回答:“当年她五岁多吧。”
孔祥龙兴奋地站起了来:“是这样,现在这个失踪案调查得有眉目了!”
杨原平浑身一振,也跟着站起来:“你是说,我女儿找到了?”
孔祥龙点头,连忙按着他的肩膀想让他坐下:“老杨,先别激动,坐下坐下。我现在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
杨原平固执地站着,迫不及待地问:“别给我卖关子,她到底在哪儿?”
孔祥龙和于家驹交换了一下眼色,终于下了决心,说:“你见过的……就是那个顾羊羊!”
“啊,顾羊羊……”杨原平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猛地捂着胸口晕了过去。
于家驹和孔祥龙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吓坏了。还是孔祥龙见的世面多,慌忙抱住杨原平,用手指压住他的人中,又大声命令于家驹:“愣着干什么?快打电话叫车啊!”
于家驹被点醒,正要打“120”,孔祥龙仿佛有预见性,又说:“别打‘120’,万一误事就麻烦了,给小林打,让他立刻派110警车啊!”
于家驹打了电话,果然,不到二十分钟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