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入神秘异境-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被亵渎”的教堂壁画
在神秘学书籍和教堂建筑中,有大量描述鬼神的故事和图像,特别是那些教堂建筑上以惩罚为主题的壁画,画面极为恐怖狰狞,却富含寓意。它们有力地推动了“魔鬼咒语”文学的发展。
弗兰肯斯坦 1818年,玛丽·雪莱(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和拜伦勋爵在瑞士拉曼湖附近的蒙特尔格一起渡过了一个夏天,他们在那儿阅读并撰写了许多鬼怪故事。在施瓦尔斯坦城堡版画的基础上,玛丽·雪莱创作了她的经典之作《弗兰肯斯坦》,又称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这是西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日内瓦学生弗兰肯斯坦无意之中掌握了一种能够赋予无生命物体以生命力的方法,他从坟场、解剖房以及停尸房搜集大量的尸骨,创造出一个混合体的人,并赋予其生命力。但是这个怪物屡次被人类拒绝和虐待之后,有着极强的杀戮欲望,杀害了弗兰肯斯坦周围的亲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受命去杀死这个怪物,但没有成功,最后怪物死于自杀。
据说玛丽曾经驻留在莱茵河流域的格尔斯海姆村庄,并且在那儿看到了弗兰肯斯坦城堡,收集了大量有关弗兰肯斯坦的民间故事和材料。其实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还有许多其他关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传说存在。比如他是被法兰克人征服的日耳曼部落的一位炼金术士——迪佩尔·弗兰肯斯坦,为了求得“长生不老药”不断进行试验制作,后来不小心喝下了剧毒的化学药剂而死。
在玛丽创作的基础上,后来涌现出关于弗兰肯斯坦的众多艺术作品。一幅创作于19世纪关于施瓦尔斯坦城堡的版画,描绘着弗兰肯斯坦家族的住处。在一本名为《弗兰肯斯坦日记》的书中,就包含有很多关于如何制造怪物的实验记录表格,而且作者还把现代普罗米修斯的住处安置在施瓦尔斯坦的黑森林中。
毫无疑问,19世纪讲述魔鬼故事的书籍中最著名的要属旅西蒙·科林撰写的作品了。科林出生在普兰西,于是他就以科林·普兰西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欧洲鬼神传说的作品,大部分作品都是个人原创,其中很多都配有雕版画。书中有一幅插图为《苍蝇之王》,苍蝇的每扇翅膀上都绘有一个头颅骨以及交叉股骨形状的纹章装饰,这是对魔鬼形象的经典描绘。
以惩罚为主题 在神圣的教堂里,一个*的从良*坐在那儿接受着使徒圣约翰的洗礼;教堂外面,7个男人正趴在门外,从门上的洞眼偷窥*的女人。这样一个带有讽刺和亵渎意味的场景,是格·杰·威特考斯基从巴黎图书馆的一册书稿中复制出的素描画。威特考斯基的《亵渎教堂的艺术》一书,无疑是讲述欧洲教堂的鬼神文化以及神秘事物的著名作品,书中插入大量的雕版画来解释这些奇怪的东西,从中可以发现作者流露出来的特有的幽默感。
两条毒蛇或两只蟾蜍正在吮吸一个女人的乳房;一个*不羁的男人双眼紧紧盯住一位女人,从他衣衫背后的裂缝可以窥见毒蛇和蟾蜍正在啃啮其后背,魔鬼喷出的熊熊火焰从地底冒出来灼烧着他的下身。这些画作都是讲述关于*以及对其进行惩罚的主题,表明人内心包括*的欲望,都是由魔鬼催生的,因此要努力加以抗拒。后者出现在巴塞尔大教堂的雕像上,代表七宗罪之一的*。
威特考斯基根据圣皮埃尔教堂南面墙上的一幅中世纪马赛克雕刻画复制了一幅素描,主题差不多相同——犯了罪的女人遭到魔鬼和毒蛇施加的惩罚,惩罚形式之残酷令人毛骨悚然。在同一间教堂里还有另一幅雕刻画,反映的是长着犄角的魔鬼骑在一个富有的坏人和一个贪婪者头上,表明恶魔的意念正支配控制着这两个人。不过威特考斯基遗漏了一幅同样重要的魔鬼图画,他没有提到位于教堂顶柱上的大头魔鬼像正用力拉着一个刑具。威特考斯基注意到了弗里博格教堂里的一幅图画,画面上海中仙女正在给一个鱼孩哺乳,鱼孩的左手握着一只鸟。显然,这幅画作与圣皮埃尔教堂顶柱上的那幅马赛克图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巫术博物馆(1)
当巫师与魔鬼签订了契约,也就意味着巫术与基督对立起来,这或许就成为*巫术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贝雍的博物馆里保存了大量关于巫术的图画,对巫师的*运动也在许多城市和乡村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与魔鬼签订契约 6世纪,一位基督教牧师西奥菲勒斯被剥夺神职之后,与魔鬼签订了一份协议,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换回在教会中的权力和地位。西奥菲勒斯以为自己已经牢牢掌握住了权势,自此开始过着奢侈*的堕落生活。有一天,魔鬼出现在他面前,要求他以死亡为报酬报答魔鬼。惊恐万分的西奥菲勒斯不得不向圣母玛利亚求救,仁慈的圣母从魔鬼手中夺回了契约,并向上帝求情饶恕了西奥菲勒斯。
虽然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签订契约的故事,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描述人与魔鬼签订契约的传说,但西奥菲勒斯的故事应该是最早的相关传说。如今在法国苏伊阿教堂,还保存着世界上唯一一件关于西奥菲勒斯与魔鬼订立契约的雕刻品:魔法师拉丁正将契约交给魔鬼,当交易要以牧师的死亡作为结束的时候,圣母玛丽亚从魔鬼的手中夺回了契约。在戏剧《西奥菲勒斯的奇迹》中,契约用人血书写,最后用魔鬼的戒指封印。关于西奥菲勒斯的故事以及他所签下的契约中世纪时已经为世人所知,如今还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描述契约的相关文字和手稿资料。
在中世纪末的德国,契约的概念对于巫术中法律约束观念的建立很重要,黑暗文化历史学家罗赛尔·罗宾斯将它描述成“巫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当人与魔鬼达成协议,不管是以书面形式还是口头形式,都与他信仰上帝的观念相矛盾,也与他受洗礼所接受的协议相违背。
在黑暗的中世纪,人们普遍相信魔法师或者女巫真的会与魔鬼签订契约,但又认为没有必要签订书面契约,口头协议就足够了。人与魔鬼签订契约意味着他与基督断绝关系,背叛自己的洗礼仪式,背叛基督教堂,进而背叛自己对基督的信仰。稍后举行的新仪式,比如喝下刚刚被杀死的婴儿的鲜血,是为了表达对魔鬼的忠诚。后来,这种签订契约的仪式在*巫师的人们眼中变得复杂起来,一些高度想象中的十分恐怖的行为出现在仪式中,比如新签订契约的巫师要亲吻魔鬼的脸颊,或者以猥亵的姿势与魔鬼拥抱。女巫为表明对魔鬼的效忠而与之发生的性行为成为女巫肖像画的主题,也成为官方允许的为数不多的*猥亵的绘画作品题材之一。仪式本身充满了诸多神秘性,但是很多人因此遭受痛苦。1453年,莱伊的圣哲先行者因为骑着扫帚、与魔鬼打交道以及亲吻山羊的*等罪名被逮捕入狱,遭到永久监禁。
经过了中世纪的巫术大毁灭之后(即“猎巫运动”),几乎没有什么有关人与魔鬼签订契约的记录文献保留下来。如今保存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内的一些记载巫术的羊皮纸文献中,人与魔鬼签订的契约为数不多。《完成》是乔安斯·耐达1435年撰写的著作,书中描写道:“他(新的巫师)毫不犹豫地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信仰当中,而我们的首领统治着这个教派。”
1626年,米兰的瓜佐完成了一本很有影响力的巫术书籍,他在书中插入了一系列木版画,用于表现巫师与魔鬼签订契约的情景。有的木版画表现的是魔鬼用爪子在新签订契约的巫师的前额抓过,以表示从精神上洗去他受洗礼时留下的痕迹;有的是魔鬼从出生簿上划去巫师的名字,然后把名字添加在死亡簿上;还有的是巫师发誓要用魔法杀死婴孩,吮吸他们的血液。
巫术博物馆(2)
巫术历史的伤痕 在贝雍那个迷人的巴斯克博物馆的一个房间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些收集来的油画。这间展室被称为“巫术博物馆”,其中展出的一个系列作品是约瑟·德佩那创作的,反映皇家审查团针对当地巫师以及他们的半夜拜祭仪式活动进行审讯的情景。审讯于1609年由皮埃尔·德兰克主持,他本人还留下了关于这些审讯的记录,同时保存下来的还有一些对他的记录进行解释的雕版画。但并不是所有的油画都与贝雍有关。譬如其中一幅画的内容是巫师们在让·德卢兹的墓地对蟾蜍施行洗礼;还有一幅描绘的是魔鬼与德兰克在涅威尔河河畔圣皮的梅森·贝尔萨林尼亚相遇;另外两幅描述的是两场重要的半夜拜祭仪式,据说一场是在比亚里茨附近举行,另一场在拉如茵山上举行。这些画中让人觉得有趣的是,一些从印度甚至日本被欧洲传教士赶出来的魔鬼决定定居在这里。许多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旅行者到波尔多购买葡萄酒时就看到了大群的魔鬼在法国境内活动,很明显这些魔鬼在波尔多的南部定居了下来,这也能解释巴斯克巫术为何能够得到迅速发展。
*魔法及巫术的血腥历史在许多城市和乡村都留下了痕迹,几乎没有哪间博物馆内没有魔法瓶、提升阀、符咒、刑具以及其他一些早期大屠杀的遗留物,不过这些东西一般不经常展出。也不是所有的这些历史事件都有遗物保留下来,许多去过瑞士莫勒教堂的游客有多少人知道曾有15个孩子因为巫术的罪名被处死在这座建筑旁?又有多少人知道同一年内还有36个孩子在这个教堂的入口处曾遭受严厉的鞭笞?游历过德国和法国众多著名城镇的旅游者,又怎么能够想象得出15、16世纪在斯特拉斯堡、梅斯、布雷斯劳以及班贝格、乌兹堡等城市中被掩埋的那些鲜为人知的黑暗秘密?实际上,梅斯和布雷斯劳曾经一度是德国最臭名昭著的*巫术的中心,这些城市也因为中世纪残酷的司法体系、耶稣会及其发起的疯狂*巫师的运动而永远蒙羞。
德国的“浮士德”
浮士德的传说起源于古老的神话,但是很多年来,人们都将这个传说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浮士德联系起来,他曾经居住在现今德国的西南部。一个新教牧师乔安·盖斯特声称亲眼见过浮士德,还因此拥有了人们无法想象的魔法以及超自然能力。盖斯特到处布道说教,为这个传说深入人心打下了群众基础。一段时间之后,盖斯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浮士德神话的著作——《浮士德》(1587)。这本书被认为是一本历史传记,部分内容出自作者的想象,部分来源于搜集到的有关浮士德的传说和故事。《浮士德》一书所包含的从各种途径收集精选出来的内容,为后来的艺术家、作家以及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联想。虽然浮士德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但是塑造出这个特别的艺术形象却有很深刻的意义,引导人们不仅关注现实世界的生存境况,也要思索未来的世界。
魔法师浮士德只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或者乡镇都可以宣称浮士德是属于自己的。例如,德国科尼特林根的人们认为这里才是浮士德的出生地,古老的拉塔乌斯就是浮士德纪念博物馆;在东德雷普齐格的一个著名的地下室旅馆(如今仍然是旅店和酒吧),被认为是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喝酒的地方。 。。
巫术博物馆(3)
历史学家总是特别急于把浮士德同某个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浮士德的原型是一个名叫乔安·弗斯特的富裕商人,他曾经为画家古腾堡提供经济赞助。据说有一次他拒绝为画家提供资金,还夺取了画家的产业,用画家的财产建起了一个新的油画厂。当然这些事情不可能属于传说范畴,所以有人猜测浮士德与弗斯特之间的联系可能仅仅在于他们的名字,而不是什么历史事实证据。不过这种猜测也有些历史根源,15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新的油画艺术是魔鬼的发明,所以经营油画的人是以撒旦奴隶的身份工作的。
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认为自己的戏剧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惨故事》(1604年出版)是基于一个15世纪在乌腾堡出生的魔法师以及占星师乔安·浮士德的故事写成的。但是马洛所熟悉的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来源于一本书,书中将浮士德描述成一个臭名昭著的魔法师和黑暗文化的掌管者。这本书于1587年在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出版,只比马洛写作这部戏剧早两年。
不管真正的浮士德起源于哪里,关于浮士德传说的主题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它源自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协议这一事件。在有关这个传说年代最为久远的版本中记载到,为了增加24年寿命(不同版本中的年数有所变化),浮士德同意把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而魔鬼坚持要将协议记录在文件上,并且要浮士德用自己的鲜血签名,由其保管契约。故事的大部分内容讲述浮士德像流浪汉一样的冒险经历,其中用一些粗鄙和带有*色彩的语言,描述魔鬼为一个男人提供放纵的享乐。最后,浮士德意识到世界上的一切享乐都不值得用灵魂以及来世在地狱生活这样的未来结局来交换,于是故事由一个轻松的享乐冒险故事向悲剧转换。
把浮士德传说发挥到极致的是歌德,这位天才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毫无生气的枯燥传说改造成为具有高深造诣的生动的文学作品。在歌德的著作中,魔鬼在诱惑浮士德之前得到了上帝的允许去毁灭浮士德,这个说法是遵从中世纪的鬼神文化历史,认为魔鬼只能在上帝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做邪恶的事情,因为只有上帝才拥有最高权力,统管一切。歌德接着向我们展现了浮士德的内心世界,那里充满了绝望与清醒——这也正是当代人精神的最佳写照。浮士德正处在受诱惑的边缘,而且已经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像现代人一样。浮士德的精神状态给了魔鬼梅菲斯特诱惑他的一个绝好机会,梅菲斯特坚持两者之间的契约要用浮士德的鲜血来签署。这种用人血签订契约的仪式也是古老鬼神文化中的一部分。
浮士德自以为在自我放纵的过程中一定能找到最美丽、最诱人的地方,所以他要求梅菲斯特在这一时刻将时间停住,就此停留下来,当然最后他也受到了诅咒。《浮士德》包含的哲学思想发人深省,人类悲剧或多或少都是由他们经历的真实世界以及时间历程所造成的。
神秘学家鲁道夫·斯坦纳认为歌德的《浮士德》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在一位16世纪的神秘学家帕拉赛尔苏斯的研究所得基础上加以创作的。帕拉赛尔苏斯1493年出生于现在的瑞士艾因西德伦附近的埃特泽尔,在取得医师行医资格后开始游历欧洲各地,留下了许多的传说以及历史资料。他对天文学、炼金术都有过研究,在最早关于蔷薇十字会的文献公开发表之前,就已经为蔷薇十字会开始工作了。由于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天才式的人物,帕拉塞尔苏斯常常受到那些同侪的刁难和*,尽管从他的文集和作品中可以得知他是当时最伟大的神秘学者,但常被人误解,这也是斯坦纳认为歌德之所以研究浮士德传说的根据之一。
班贝格和乌兹堡的“猎巫运动”(1)
对权力的欲望以及物质的贪婪,引发了欧洲历史上最疯狂的“猎巫运动”。15世纪末至17世纪,欧洲各地都是火光冲天,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的司法机关大力逮捕巫师,然后通过*而荒谬的审判形式,将人轻易定罪,并加以惩罚。
*班贝格巫师 *魔法及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