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宜昌鬼事-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师父的日记,”王八说道:“你留着干嘛?”

    我愣了一下,诧异的说道:“你该不会认为,我想贪图你什么东西吧?”

    王八把他左手伸了出来,“你跟我抢东西,又不是第一次了……我师父的日记,写着算沙的方法,对不对?”

 第250节

    我看着王八手上残缺的食指。一时无语。那个妇人不仅仅挑起了王八内心的愤怒,把王八一直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仇恨、嫉妒、猜忌都给挑拨出来,王八已经压抑不住了。王八自己已经控制不住这些阴暗的情绪,看他现在的样子,也根本不想再压抑。

    我对王八说道:“从今以后,你我各走各的,你当你的术士。我不阻拦你的大好前程。”

    “你做得到吗?”王八冷笑起来:“你难道不也是要做个神棍……”

    “我!”我用手把自己指着,“我怎么会……”

    我突然发现,指着自己的食指,也只有一半。不禁呆了。

    王八忽然发狂的大喊:“徐云风,老子最恨你这种口是心非的人,口口声声的说不愿意入道,可是你连听弦和算沙都会了……我他妈的都不会……你还假装正经!”

    “我……我……我……”我口吃起来,我脑袋乱了,都不知道该跟他怎么解释。

    “师父真是偏心啊。”王八说道:“他为什么不教我。”

    “你学不会的。”我摇摇头,“他其实也不会。”

    “哈!”王八又是一声干笑,“你觉得自己有天生的本事很拽是吧,我无论怎么努力,都赶不上你是吧!”

    “不是……不是……”我诺诺的说道:“我不会当术士的,我不想……”

    “放你的屁!”王八骂道:“你还说你不想,你跟我一样,也回不了头了。”

    “你胡说!”我也骂起来:“我没有。”

    “你没有?”王八捡了一块镜片给我,“你好好地看看你的眼睛吧。”

    “为什么?”我本能的避开镜片,“我为什么要看眼睛?”

    “你没觉得你现在的视力越来越不好了吗?”王八慢慢地说道哦:“可是你好像并不在乎了,你的眼睛。”

    “我眼睛怎么啦!”我喊道。

    “你自己照照镜子吧。”王八不屑的说道。

    “我不看!”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还记不记得,我刚拜师的时候……”王八说道:“他告诉我一件事情。”

    我想起来了,我眼睛曾经出过毛病。

    “你的眼睛,是双瞳。”王八终于说出来了。

    我心里发寒,我听说过这个典故。宋朝有个镇鬼的道士——黄裳就是双瞳。

    “这个和入道有什么关系?”我问道。

    “你还在装蒜!”王八喊道:“在老河口,方浊就看到你是双瞳了,你那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听弦,你还说你不想当术士!”

    我对着方浊喊道:“是真的吗?”

    方浊看见我和王八在吵架,早就吓得呆了。那里还敢说话,只是傻傻的看着我们。

    “方浊,你告诉他。”王八喊道:“是不是真的。”

    “我学听弦……不是我自己愿意的。”我辩解道。

    王八的鼻子哼了一声,说道:“那你,呆在西坪,巴巴的跟着我师父干什么,不就是想从他那里学东西吗?”

    我冲到王八身前,揪着王八的领口,“你他妈的说什么?”

    王八用拳头在我肚子上揍了一拳。

    我用脚把王八的小腿一踩,王八跪了下来,把我的脖子一扣,我们两人都倒在地上。

    我翻到王八的身上,用手摁着他的脖子,喊道:“赵先生被楚大缠着的时候,你他妈的在那里?”

    王八喊道:“都是你……不是你……我师父怎么会丢了魂魄。”

    我心里一凛,王八突然发力,翻身骑到我身上,如法炮制的把我的脸摁在地上。

    “赵先生被楚大整的生不如死的时候,你在那里!”我骂道。

    “都是你、都是你。”王八喊道:“要不是你,师父的魂魄,就不会留给少都符,你他妈的和金仲就是商量好了,来对付我和师父的。”

    “没有。”我辩驳道:“我没有这么想过。”

    王八突然站起来,我也爬起来。

    “那好。”王八把手一伸:“你把楚大交给我。”

    “我……”我迟疑的说道:“刚才在电影院找方浊,楚大帮我……”

    “楚大帮你……你刚才不是说,他整我师父吗?”王八干笑起来:“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知道我说什么,王八都不会相信了。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打算相信。

    王八说道:“你阻拦我找楚大,阻拦我对付这个姓麻的……你到底是帮我,还是跟我作对的。”

    “不是!”我喊道:“你现在变了,你知道吗?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你错了。”王八摆了摆脑袋:“我从来没变,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我现在,能做到了。”

    王八的这句话一说,我感觉身上轻飘飘的。王八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我吃吃的笑起来,还以为和王八做了这么多年的朋友,很了解他。原来,原来我从来就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王八对这方浊说道:“我们走吧。”

    方浊迟疑的说道:“那徐哥呢,跟我们一起走吗?”

    “方浊。”我喊道:“别跟他回北京,不要跟着老严他们。”

    “你有什么资格,“王八说道:“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

    王八向方浊招了招手,向门外走去。方浊跟着王八走了出去。

    “王八”我问道:“我们还会见面吗?”

    王八站住了,回过头来,“希望不要见面了。”

    “什么意思?”我追问。

    王八边走边说道:“你自己明白……”

    我站立不动,呆了好久。

    过了好久,我对自己说道:“这下好了,疯子,你以后永远都是一个人了,哈哈,一个朋友都没了。”

    我走到江边的夜市摊,董玲果然在,坐了一张桌子。

    董玲见我来了,对着夜市摊子的老板说道:“把火锅点燃吧。”

    “他又走了。”我坐了下来。

    “恩”董玲递给我一个碗筷,“吃饭吧。我饿了。”

    董玲开始吃起来。我却没什么食欲。

    “他……”我想说话。

    “别说了。”董玲阻拦我:“这家的土鸡做的不错。”

    看到董玲都坦然的面对王八的不辞而别。

    我觉得自己连个女人都不如。

    现在都是半夜了,夜市还很热闹。可我和董玲,就只是吃着火锅。互相一句话都不说。

    长江上的轮船,汽笛悠扬。

    我抬头向长江看去,江面上的轮船灯火一片模糊。看来,我真的要配一副眼镜了。

    (诡道算术之算沙完)

 第251节

    2010…10…2616:50:00

    看了这么多网友关于王八和疯子的评论

    我只能说

    天涯真是藏龙卧虎

    我现在很庆幸写这个故事,没有低估大家,而去把所有的情节都写得很详细。

    而是把事情,写出来,让大家自己去判断。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疯子和王八,到底谁对谁错。

    他们只是遇到了这些事情,根据自身的立场,看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其实最开始,我的确是打算用疯子的视角去看待王八一步一步走上神棍之路。

    第一主角是王八。

    现在看来,平凡的疯子,已经喧宾夺主。

    但我仍然认为,王八的地位,并不能因为戏份的没有疯子多,而下降。

    他们的故事,也许会继续,也许会结束。

    大家可以注意,我写的每一篇诡道的系列,到结局的时候,都可以当做整个系列的完结。

    由于我要回国了,在回国的前后的这段时间,我无法集中精力去构思长篇。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就写短篇故事。

    等我回国,一切恢复正常后。我再继续《诡道》系列。

    关于赵一二:

    赵一二已死,我说一下我创作这个人物由来。

    赵一二的原型来自于两个人。一个是真正的医生,一个是那场运动的牺牲品。

    性格上,他更接近于我的一位老师,八十年代末的双硕士,可惜,因为那个到现在都不能提及的原因,他当了一个很普通的老师。读书的时候,每次遇到他,看见他一副平淡的眼神,我就会想,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的道路。另一个是个口碑很好的医生,不求什么名利,就默默无闻的在山野替村民治病。最后死于宵小之手,很让人唏嘘。

    当然赵一二的性格不是简单以上两位真实人物性格的糅合。

    其中有我的修饰。

    故事里赵一二的性格,是我想象中的完美人格,有点魏晋的风骨。表面放荡不羁,内心高尚。行事不拘小节,但又有分寸。他是人,会难过,也喜欢骂人,甚至也会冲动。

    嗨,现在是临时写的,词不达意。等写完后,我在一一把对每个人物的想法写出来吧。

    关于《黑暗传》:我必须要把这本书留在疯子手上。因为后续的情节,和这本书有很大的关联。疯子不给王八,从疯子的角度是有理由的。刘院长说,让疯子找个好点的机会,把书转交个王八,疯子是个很会替自己找理由的人,他认为现在不是把《黑暗传》交给王八的时候。其实内心里,疯子是想了解,赵一二的生平,他想知道赵一二,这么多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当然,赵一二在日记里,关于算沙的内容,也是让疯子这么做的原因之一。只是疯子自我保护地忽略了。

    再次谢谢大家的抬爱。

    2010…10…2623:48:00

    闹洞房

    闹洞房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结了婚的估计回想起来,都会恨得牙齿格格响。没结婚的,参加婚礼,看过的热闹估计也不少了。

    在看我帖子的同学们,中间估计有不少人,在婚礼上,残害可怜的新人,招数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是鬼话,我就不说婚礼上的那些十八般招数了。我来说说,为什么要闹洞房。

    闹洞房最原始的目的,就是大家图个热闹,一些模拟的性爱游戏,也都是原始的生殖崇拜的遗留片段。希望多子多孙的一个彩头。

    还有个原因,就跟鬼文化有关了。

    宜昌人都是这么说的,结婚一定要闹洞房。不然——“人不闹,鬼闹。”

    结婚是喜庆的大事,谁也不愿意把这个事情和鬼之类的东西扯上关系。以前的老人懂,所以会偷偷在下辈子的新房里,放置一些东西,也不会明说,新婚几天,再偷偷拿走。至于放什么东西,怎么放,我真的不知道,我也是听别人讲的。再联想到小时候的某些记忆。我就姑且相信吧。

    并且这些个小动作,如今随着那一辈人的去世,已经慢慢失传。如今已经不再常见。

    但任何事情啊,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相应的调整。比如,现在结婚,新房的客厅的电视机都是必须要放影碟的。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我参加的几个同学的婚礼,那些在客厅津津有味的看影碟,好像都是恐怖片。这个不知道是无意中的偶然。还是有目的性的安排。我也不知道。

    把话题拉回闹房。

    刚才说过,闹洞房这个事吧,人不闹,鬼闹。

    好像还真有其事。不止一次听说,新婚的晚上,由于新娘太腼腆。不配合闹房。甚至恼怒发火。以至于亲朋好友不欢而散。于是,随后的蜜月期间,新房里总是莫名地有东西出现。搞的新婚夫妇连觉都睡不好。比如夫妻两人亲热的时候,头顶上的彩纸就掉了下来。或者睡到半夜,屋里的电视机突然就开了。再就是睡到半夜醒来,看见一大群人站在床边,等等……

    我一个朋友亲口说的,蛮搞笑。他也是没配合闹房,他媳妇很内向,根本就不配合。

    在结婚后的一天晚上。他习惯性的抱着媳妇睡觉,睡的迷迷糊糊的,就听见媳妇起身,去上厕所,媳妇穿鞋子,开门,甚至冲水的声音都听到了。可人在睡眠中,迷迷糊糊的,等媳妇走回房间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媳妇明明在自己怀里嘛。当时就吓的有点懵了。动都不敢动一下。

    关键是到第二天早上了,他都没想清楚,到底是上厕所那个是自己的媳妇,还是怀里抱着的那个是自己的媳妇。

    于是他就问他媳妇:“昨晚大概什么什么时候,是不是起来上厕所了?”

    谁知道他媳妇连声抱怨,“你昨晚是不是吃东西吃坏肚子了,一夜起了无数次床,跑去上厕所。醒过来,你就不在旁边……”

    他就吓呆了,他记得自己一次都没上过啊。

    不过这没什么后果,隔上几天,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权当是鬼跟他们开个玩笑。

    听到最凶狠的是一件解放前的事情。

    是在山区,那时候闹房闹的更凶。闹房的人,把新郎倌给关在门外,在里面闹新娘子。新娘子也害羞,新郎在外面不停的喊门,他们也不理会,后来就没有新郎的声音了。

    闹腾了好久。等大家想起来新郎倌的时候,才发现新郎倌已经不见了。大家连忙去找,结果发现新郎摔死在一个山涧下面。你说一个新郎新婚之夜跑到悬崖旁边干嘛。

    讲个百里洲的事情。

    这次失踪的不是新郎倌,而是新娘。

    也是一对新人结婚,时间是八十年代。婚礼结束后,大家闹房也完了,新郎送客人出门。回头却发现,新娘不见了。

    也是到处找。最后在另一间房子的屋顶阁楼上给找到了。那个房子是平时拿来对方农具的,很少有人去。新娘已经吓傻了。灌了一碗姜汤才回过神。

    断断续续的说,刚才大家一出门。就有个人,很高大的人把她掳到这里来的,当时吓的厉害,连喊都喊不出来。把她掳到这里了,一群大大小小,稀奇古怪的人就不停地在她身边敲锣打鼓。好大的声音。

    众人就傻了,他们可是什么声音都没听见。

    后来这个新娘就隔三差五的失踪,家人不是在猪栏屋里,就是在阁楼,或者是在堆毛梨子(百里洲的特产水果)的屋里找到她。

    每次都说是同一人,把她挟来的。

    后来这家人,不堪其扰,搬家了事。

    我听了这个事情后,想了很久,想这个事情有没有什么相关的典故。

    后来看了《聊斋志异》,才发现这个事情,和《聊斋》里面的五通特别相似。

    看来,蒲松龄还真不是瞎掰的。

    奉劝还没结婚的朋友,结婚时候,闹房就闹个尽兴。结婚么,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大方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252节

    2010…10…2721:57:00

    老墙

    讲个我小时候看到的事情。跟老墙屋有关。

    我读小学的时候,基本上呆在外婆家里,因为和学校很近。

    外婆家所在的地方当年是郊区的一个队,现在是城中村。八几年的时候,那地方不像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而是大片的荒山和鱼塘,我就经常在这一带,满山遍野地到处跑。

    大队里面有个老屋,是公产。分田到户之前,房子的一半是队会计办公的地方,当然这是我记事之前的事情。在我的印象里,老屋破败的很,就是堆稻草的,常年栓一头牛。我们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