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每一次行走都感觉良好-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自然中,这一对命运相依幸福相守的秋叶,将刻入我的记忆,永生难忘。 。。

白龙洞:一路上,披荆斩棘
检阅我的行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探访白龙洞,是我迄今为止,遭遇的时间最长路段最险的线路。往返10个小时的暴走,当安全抵达营地时,仍心有余悸。

  是2007年5月26日。

  1.自负决定:迷路2小时

  坐省际班车,一小时后,便到了四川邻水县境内。下了高速路,当踩在松软的田埂上时,我的被城市污染得麻木的嗅觉,渐渐苏醒过来,一下两下三下,就捕捉到了泥土特有的芳香。浓浓的乡土气息,带与我们,陌生却舒服的感觉。甚为喜欢。

  白龙洞的具体所在,我们9人中,谁也不知。去往的线路,综合了网上和朋友的介绍。本应按图索骥。但在一瞬间,大家都无比经验起来:走,只要方向不错,有路就可行。原本,在该过桥的地方,我们却走向了一条自以为是的路。这一个转折,被后来的实践证明,犯了一个不经意的错。

  阴沉的天,潮湿的空气,有利于徒步。可谓天时。沿着御临河的下流,背着20多斤的户外装备,信心满满地走。又来到了大自然中。虽然身体负重,心情却格外松驰。脑海里充满的,惟有这一片天,这一条河,这一座山。是我,行走于户外,所追求和想得到的。是人生的另一种收获。

  没走多久,便遭遇山体塌方堆积的乱石。以及前方悬崖陡壁下急湍的河流。是一条断头路。几近无计可施时,大家决定跟着感觉翻山越岭。其实,心里谁也没底。刚上山不久,见对面山腰上惊现一抹红色,慢慢移动着。在满山苍翠中,尤为耀眼。再一细看,是一个红衣农人。如遇到了救星,扯开嗓子询问。一问才悉,我们的第二次决定,又大错特错了白龙洞在下游的某处,与我们一河之隔,且无舟可渡。

  忐忑的心境,得以安定。直感叹:那位红衣人,像上天派来的使者,在我们迷茫无助的时候,送来了最需要最价值的帮助。在行走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热心善良的人。最近的一次,是今年五一假期,在人生地不熟的成都,为了吃到著名的玉林串串香,一番穿街走巷后仍未找到。最后,幸得一位热心大妈的带领才如愿。在此,想说,在我的行走中,曾经、现在,以及将来遇到的不知名姓的真诚善良的人,我要祝福他们:好人有好报!

  原路折返。在一座用钢轨搭建起来的铁桥之后,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无误地通往白龙洞。这才是正道。因一个自负的决定,使一开始就误入歧途。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小时。是今天的一段插曲。并无责备和抱怨。行走的故事,总是:痛苦着你的痛苦,快乐着你的快乐。我们走过,经历过。所以,任何时间,我们可以成就着。

  2.乡间小路:折耳根、蛇花及其他

  踏踏实实地走在小路上,直至看不见西洛滩大桥,心里一阵窃喜:离起点越来越远,那么,距终点就越来越近了。

  在这条乡间的小路两旁,有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和地里泛青的玉米。有生机勃勃叶片肥硕的烟叶,和被虫害折磨得面目全非的卷心白。有一丛丛开花的芦苇,和山坡上常青的竹子。

  还有开花的折耳根。是我第一次见到。折耳根,一种野菜,通常生长在农村肥沃的田土里。从春天坚持到初夏。这是大多数重庆人都喜欢吃的一种开味凉菜,拌上油辣子海椒、香油、醋、白糖、味精等,餐前饭中都会极大地刺激你的味蕾,令胃口大增。

  一直以为折耳根只有乌红的叶和洁白的根,今天却目睹了它开出的花朵四片舒展的白色花瓣中央,有一柱呈塔状的黄色花蕊。纯洁娇嫩。很喜欢,便顺手采下一株,闻了闻,浓烈的裹挟泥土气息的野菜香。是我十分熟悉的味道。尽管被反复求证,这是真真切切的折耳根,但我还是觉得,这是折耳根的另一个种类。总之,眼界大开。美丽神秘的大自然,又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那株折耳根,一直拈在手里,陪我走了很长一段路。中途歇息时,惊愕地发现,不知何时,它的四枚呈平面的花瓣居然合拢聚在了一起,像未曾开过似的。整个儿奄奄一息得没了精神。离开大地的它,就像离开水的鱼,越来越接近的将是死亡。是我的体温加剧了它的死亡。因为喜爱,致使一株生命遭殃。真是不该冒犯它,我有些懊悔。

  路上,碰到最多的白色野花,一棵紧连一棵,蓬蓬勃勃地怒放着。一驴友一本正经地介绍,这叫蛇花!开花时节,常常引来蛇的逗留。我自小惧怕蛇类。听说这是蛇常出没的地方,顿时环顾四周,惟恐一不小心与蛇来个亲密接触。见我增加了心理负担,那位驴友随即笑笑,补充道:其实不用耽心,人有人道,蛇有蛇路,碰到蛇是需要运气的。经她诙谐轻松地一解释,我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脑袋里不再有绷紧的弦。

  3.白龙洞:岩壁上的两个QQ

  经当地农人指点,白龙洞就在前方500米处。终于快到了。心情前所未有的迫切。可前进的步伐却愈来愈慢。因为险路在前。这是一条荆棘密布的羊肠小道。路的外侧是汹涌的河流。必经之路,别无选择。时而上坡,时而下坎。大家你牵我,我扶你。还不时插科打诨。声音稍微大了点,对面的岩壁就清晰地传出回音。我们一句,它一句。节奏分明。像老师在教乖巧的学生朗读。

  体力透支大,越走越困难。还能坚持多久?正当我们对不可预知的终点充满困惑时,前面探路的传来消息:拐个弯即到,只要1分钟。是个绝对的喜讯。很振奋,有如焦渴的喉咙将要获得一捧清泉。一路的艰险,一路的坚持。所有的苦累,化作这一刻的喜悦。我们,拥有了漫长的过程,现在,也拥有了结果。想想,被扭伤了的脚,被划出血的手,那些火辣辣的伤痛,一切的一切,也是值了。

  偌大的一个洞穴,径直往里走不到10米,便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踩在地上,软软的,是一小片沙地。再进去,吱吱叽叽,蝙蝠的叫声,在寂静的山洞里尤其刺耳。入鼻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味,是经年累月挥之不去的蝙蝠屎臭。站在那里,一股阴风袭来。我在想,会不会有一只或几只蝙蝠从某个角落,冷不丁地冲我而来?这样的镜头,并不陌生。缘于看过的那一些恐怖片。这一刻,我有些神经质。只怪,我是一个幻想丰富的人。

  洞里的阴河,叮叮咚咚的流水,不知从哪里来,又去向哪里?水质冰沁甘冽,是一条极佳的饮用水源。每个人都喝了个痛快。爱美的女生,还不失时机地洗脸润肤。是的,先前的一切困累,都在这一脉清凉的水中得到了补偿。

  头灯的光,在空旷的洞里,微弱得仿佛营养不良。更生出一种阴森森的场面。越神秘我越好奇。这洞有好长?里面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生物?暗河的起源在哪里?这些问题有了答案,或许,白龙洞里的的私密就破解了。如果条件允许,我是愿意壮着胆深入探个究竟的。

  白龙洞口的一块石灰岩壁上,赫然排列着两个网名和对应的两个QQ号。用碳笔书写的。还留了时间:2006年4月28日。显然是旅行者留下的。颇有“到此一游”的意味。我公布出来,有想法者可以与之联络,说不定还会传承一段美丽的故事呢。他们是:天堂地狱,281251389;苍江积雪,83327149。把网络时代的流行符号,留在这荒山野岭中。真是不一般的创意。这多半是八零后的孩子干的事。

  4.黑夜:我默念着《黑夜》

  布谷,布谷。清脆的叫唤。连绵不断。布谷鸟在紧张地催促拔节的玉米快快成长。是它一年一度的任务。布谷鸟,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辛勤尽职的。在这个初夏,经历了现场版。我更是喜欢上了这样一种有着悦耳声线的小小鸟。

  带耳环的人,街头巷尾,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比比皆是。一点不为奇。那么,带耳环的猪,你见过吗?反正,我是第一次目睹。路过农家的猪圈,一只只肥大的猪耳上,赫然带着耳环,稀奇古怪的。一问才晓,是为打过防疫针的猪做的标记。以便区别未防疫的。也因此,第二天,当我看到在一条狗的耳朵上,也戴了一只类似的耳环时,就再也不奇怪了。只想说,这里家畜的卫生防疫工作做得不错。

  傍晚时分的云端,起了变化。十分明显。像一场云彩的精彩表演。先是天的远处,有一抹色彩诡异的火烧云,逐渐飘移,消失。然后,浅蓝的天幕上,幻化出一片一片的云朵。壮观无穷。一直持续着,达到演出的高潮。它谢幕时,我们也腰酸背痛地到了扎营地点。真要感谢它这半个多小时地陪伴。

  可能是因为近日下过几场暴雨,河里的水,浑浊不堪。自然无法饮用。晚上扎营后,只好求助附近的村民家。对我们这群花花绿绿的远方行者,他们莫大的热情。又是提供自家一点一滴攒积起来的山泉水,又是支援新鲜的菜蔬。我们象征性地给了一点钱。老乡还蛮不好意思的。纯朴得可爱。

  山里人,与城市矫情圆滑的人情世故脱节,一切简单朴素。在他们心里,定有许多的不计较。毫无心机。善待一切。比如,中午的时候,半途中,停顿在一农家院坝休整、午餐,由于忘了带盐,那户女主人二话不说,便进屋拎了一袋给我们。举手之帮,不值一提。在我们的谢谢中,她轻描谈写地说。

  虫鸣,使山乡的夜显得更静。还不想睡。这黑的夜,勾起我默念《黑夜》。那是一首我的诗作

  在某一个细节的触动下

  黑夜中。我架起一支烟

  小心地,点燃

  思念

  像抖动烟灰般

  轻轻地。抖动

  久违的情愫

  轻轻地,怕被别人掠去

  在这个静谧的黑夜

  故乡是一担记忆的箩筐

  我随意地挑选

  玲珑的童年抑或粗莽的少年

  黑夜啊

  多么像母亲精酿的米酒

  我最后一杯,饮下

  父亲在夜里辗转时的疼痛

  夜里的月,躲躲闪闪,在云层中钻进钻出,转眼消失无踪。根据经验判断,晚上会有大雨。会造成一系列的不安宁,不清爽。临睡前,把外帐检查了又检查,固定了又固定。这才放心。在野外,谨慎无大错。是我一贯的原则。或许是后半夜的风,呼呼地把积雨的云层吹散了。次日起来,四周干干的,一夜无雨。喜出望外。我在心里庆贺着自己失误的判断。

  5.27日午饭:餐前咖啡,餐后红茶

  5月27日。又是新的一天。

  上午10:00的阳光很强。看着光线,一点一点从帐篷的一侧,移到另一侧。时间,也一分一秒消失,又开始新的一分一秒。逝去,以及到来。我安静地体验着。任何人,你都不能阻止时光的流失,那就去接受它吧。以一种积极且宽容的心。并从此懂得珍惜。

  时光,催促着世间万物,成长成熟,此生彼灭。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个鸽蛋般大小的深棕色的糖梨。那是昨天下午在一片梨园中看到的。那些幼小的梨们,一天天长大,直至成熟,完成美丽的人生,才是圆满。但我又似乎听到另一个声音。那声音很急切很慎重很哲理:不要成熟,成熟是腐烂的开始。

  想起孙静轩的一首老诗。可以为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佐证。那首诗叫做《不要成熟》:不要成熟,不要成熟/熟透了,就会凋落、干枯/就让它悬挂枝头/半是甜,半是酸/半是生,半是熟/留一些期待和希冀/保留些神秘的诱惑/倘若摘落了它/连同你的期望,将永远在泥土中沉没。

  人也好,梨也好。成熟,还是拒绝成熟?这一切,又都是矛盾、因果且辩证的。如何轮回,见仁见智。只有你自己看着办了。

  27日的午餐。本是很平常的一顿。关键是,饭前的咖啡,饭后的红茶,使这次午餐中不中,洋不洋的。却有意思。行走中,我习惯了带几袋速溶雀巢,在适当的时候,泡一杯,慢慢啜,想一些人,抑或思考一些事。将午后,或者夜晚,拉长。

  下午,回去的路上,经过农家院,一阵稚幼的读书声,霍然击中我的灵魂。曾写过一篇小文,叫《读书声》,现在满满地占据了我的内心

  傍晚时分,朗朗的读书声从隔壁邻居家传来,稚嫩可爱的童音,清晰可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知道,读书人不过5岁,一个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女孩。每天早晨背着一只小巧的粉红色的书包,手被她的外婆紧紧牵着,去上小区的幼儿园。每次在楼道碰见小女孩,她总会甜甜地招呼:叔叔好!我也回应道:妞妞好乖!她的小名叫妞妞。

  其实,这种读书声已经有些时日了,以前听了,第一次便想,这家父母也真是,让如此天真的年龄,读这么深奥的唐诗,好累。当时在心底久久地替小女孩鸣不平!第二次想到,小女孩照这样读下去,未进学堂前,随时随地,不会写来也会吟了!可是,自第三次听后,却再没想法,无动于衷她读她的,我做我的,两不相干。

  然而,此时此刻,大概是第N次听了吧。却忽然坐立不安,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显然我心灵的静,被这司空见惯的读书声给扰乱了。我好像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我预感到一定有什么将要发生!到底是什么呢?隐隐约约的,仿佛被一层纸裹着,就差用手指一捅了。

  当我轻轻关上窗,一刹那,我分明听见那层纸被捅开了,“滋”的一声,干净且清脆,没有一点拖泥带水。一个片段已经逝去了很多年的童年的片段,就从后脑倏地跳到了前脑。然后,理所当然地跳跃似地展开,灵动而鲜活

  那时我5岁,不,连6岁、7岁都不会背唐诗,甚至一首简单的都不会,比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时父母忙于全家5口人的生计,哪能挤出时间和精力认真管我,只偶尔在晚上昏黄的灯光下,教我识几个箩筐大的字。如此而已。幼儿园的滋味,在人生中更是一片永远的空白,直到快满8岁,我才背上一个用帆布做的书包,走进望眼欲穿的学堂。那时每天我会很早起床,亮开嗓门专心致志地朗读:祖国的首都是北京……敬爱的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春天到了,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

  信步走到客厅,见小侄女被她父亲从幼儿园领着回来了,坐在沙发上,哭丧着脸。她父亲说她今天在学校表现不好,没有获得小红花,所以不高兴。唉,4岁的小女孩,都开始计较荣誉了。

  我虽然没听到小侄女的读书声,却看到她每周六一大早就被她父母陪着走进第二课堂学习画画和钢琴。

万盛:石林在左,黑山往右
1.如果……那么……

  关于这次五一之旅,若要我用“如果……那么……”造句,就是“如果我去不了四川阆中,就去重庆万盛。”

  结果,一张去阆中的车票,像五一这天重庆突如其来的高温,那么炙手可热。结果,像有预感似的失约阆中。结果,按第二方案,去了重庆近郊的万盛区,那里,有我一直想去又从未成行的黑山谷和石林。

  今后,像五一这种3天的迷你假期,注定不可能走得太远了。行走的脚步,几乎都要被框在重庆境内,以及与渝接壤的周边省份,比如川、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