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每一次行走都感觉良好-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怯辍薄P那橐采材敲览觥�

  6.青城后山:9小时之后一种幸福的痛

  青城山下,洁净的空气,安静的古镇。有一晚很好的睡眠。

  5月4日。利用门票背后的路线图,一番计划:从五龙沟到白云寺再下山经飞泉沟回古镇。上午9:30出发,有蓝的天,是拍摄时令人愉快的背景。

  边走边吃20分钟前买来的野生樱桃。圆润饱满,鲜艳夺目。一颗颗,比人工栽培的樱桃要小。甜中藏一丝微苦,很特别的口感。我们叫它“土樱桃”。在这山野里,昨天还有幸吃到另外两种不常见的。一是桑枣,是桑椹和蜜枣的嫁接品。外形和颜色上,如同桑椹,乌黑皮皱,却是枣的滋味。一是杏仁,在小贩的篮子里看到一粒粒黯黄且熟悉的坚果时,才知这东西是可以吃的。而且售价高过肉价,不便宜。以前吃完酸酸的杏随手便将那枚硬硬的核扔掉。原来,这坚韧的核经爆炒后,弄出里面像一颗心似的仁,吃起来非常香。

  青城山,最新公布的海拔为1260米。林莽幽深,山泉叮咚,一山的好景致。山中徒步,绝对是一个最美的选择。走累了,便有一处凉亭迎候你,供你小憩片刻。这样的亭子,差不多每隔1000米便有1个。主要是三角亭,也有六角形的。它们有好听的名字:比如海漫亭,熊耳亭。比如望云亭,礼佛亭。长期背阴的亭盖长满了潮湿的苔藓,仿佛一种天然的装饰。在这一方亭盖上,那么美好地融入了大自然。

  行至“又一村”,一半的路已被我们踩在脚下。仍然精神抖擞。青城后山的至高点白云寺,已离它越来越近了。又一村,位于五龙沟上之桃花溪。得名于宋代诗人陆游“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句。是个诗意的地名。也带给我思考:在人生旅程中,当你觉得精疲力竭不见光明时,其实,再往前走走,抑或豁然一现的,会是又一村的风光。

  伫立白云寺前,是下午2:00。天空无垠的蓝。回望从天王殿后门一直延伸过来的457级台阶。阳光下,我有一种满意。像云梯一样的石阶,是我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的。是我为自己行走创造的一个新高度。这是一种坚持的结果。我内心明晰。

  青城天下幽。在幽静的山里,思维也异常敏捷。记下了那些经过:万佛洞,天桥,翠映湖,百米长桥,飞泉沟。下午6:30回到古镇。距离出发已经9小时。双腿隐隐酸痛。而且还会加剧且持续几天。这是必然的。却在心里肯定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痛。

  7.锦里:让我们荡起爱心的双桨

  在成都,一只五香或麻辣兔头,餐前茶后,都会令你口留余香。最后,还不忘谈点感想:哦,香得醉人,麻得舒坦。不管白天或者黑夜,不论电影院或者公车站,你只要馋了想了,花上3到5元,一只兔头,就可以乖乖地成为你大嘴的俘虏。在武侯祠大街上,我们就这样啃着一只兔头,无比懒散地经过人流,商店,红绿灯。

  去往早已慕名的锦里。蜀中最古老最繁华的商贸之地。兴于秦而盛于汉。休闲浓郁的成都,总喜欢深挖历史,打造一座这样或那样的古镇,一条这样或那样的古街。在仿古的店铺里,买一盒现代的冰淇淋,怎么都觉得很享乐。这一刻,有点在红尘之中,又有点在红尘之外。被一种感觉陶冶着,愉悦着。

  露天茶座,有美女弹着古筝,一曲《知音》,招来了不少顾客。酒吧里,有黄发蓝眼的老外,或沉思,或发呆,或交谈。一位中年男子竟然操着一口正宗的成都话。不用说,他在这里呆得太久太久,并且融入了。且把成都当作了故乡来待之。

  走走停停。一家小店的冰瀑银耳止住了我的脚步。碗里,有晶亮的冰块,颗状的西瓜,以及浓稠的银耳汤。是的,这一碗冰凉,足够驱散我心头因30℃的天气所带来的燥热。逛了一圈,深刻着我的,在心里将永远深刻着。譬如,假山上的喷泉。譬如,石缸里的金鱼。譬如,水池里怒放的莲。

  还譬如,一面墙上的招贴画。画里有贫瘠的土地,不能遮风挡雨的房屋,一个个渴望被关爱的眼神。这是由武侯祠锦里发起的一项长期的公益活动——“公益锦里”。有明确的近期目标:一年帮助一所希望小学。内容包括校舍改建、图书文具捐赠、衣服捐赠、贫穷生家庭结对等。

  站在那里,阅读每一个文字,体会每一幅图片,心里颇不是滋味。离开时,将自己的一份爱心,投在了捐赠箱里。是的,箱里堆积的每一角每一分,都浓缩出一份滚烫的爱: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我想,不仅仅是在锦里,在需要有爱的地方,让我们荡起爱心的双桨,这世界才会充满爱,充满温暖。

光雾山:秋愈浓,叶愈红
1.远方之诱

  不得不说,诱惑我这次行走的,是它漫山的红和漫山的黄。那五彩斑斓、层林尽染的秋色,美得让人想入非非——呆在山里,饮甘露,观红叶,赏明月。通讯全无,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做一个山里人。一切随意而美好。

  朋友给我推荐它时,并没用太多的话。他了解,我时常会被一帧帧美艳的图片折服得动弹不了。对于远方的美,影像是最干脆的诠释。所以,它的最初,便以网络上的图片呈现在我眼前。不到5分钟,我QQ上跟朋友说,这次旅行,算我一个!

  远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汪国真的这句经典,我想,或许应该还有这一层意境:如果你不怕诱惑,就去远方吧。一直走,一直走,有多远,走多远。

  是的,这个十月假期,我将走向它,走向它的腹地,走在它的肩上或它的脚下,走在它每一处红叶盛绽的地方。

  它,就是位于四川巴中市南江县境内的光雾山。

  2.想起一句话,想起一首歌

  我是个爱遐想的人。即使坐在家里,思绪的片断,也可以越过万水千山,去往撒哈拉大沙漠,去往希腊爱琴海,去往埃及金字塔,去往越南西贡,去往西藏,然后从珠穆朗玛峰山脚到达尼泊尔。我经常以这种方式,游览自己憧憬而遥远的陌生之域。过一把行走的瘾。

  从重庆到达州,从达州到巴中,一路上,当车上同伴斜着歪着靠着静息之时,我的思想又开小差了。

  想起旅游卫视的一句广告语:眼界改变世界,行走改变命运。没错,行走中,结识许多人,历经许多事。有可能行走至某地,感叹是梦中的香格里拉。于是被吸引,被打动,从此爱上它,在这里安营扎寨。也有可能某时某地,单身男女患难与共,继而碰撞出爱的火花。这些,都会使一个人的命运之河,转瞬间,朝着另一个方向流去了。

  当贮立在广袤的草原或者无垠的大海面前,也许才有认知:我们,其实很小,小得如草原上的一叶草,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拓展了视野,感恩了世界,我们不再坐井观天。这便是行走素朴且最美的意义吧。

  想起齐豫唱过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首浸透着流浪气质的歌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每每不经意地哼唱它时,脑海里便天马行空地配合歌词中的场景,以为自己流浪其中。是一件纯美的事。从少年,到青年,再到现在的中年,这首歌,给我带来了难以计数的欢乐时间。我感谢它,用一生一世的感谢。

  行走中,当你不辞劳苦地靠近远方,而此时的故乡就成了你的另一个远方。为了理想,放弃故乡,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一份心境,一份勇气,一份担当。所以,我一直钦佩那些将故乡当远方,四处流浪的行者。

  3.世上最虔诚的行走

  提起“行走”,提起“流浪”,就有许多话题,难以住口。那我问你,你见过世上最虔诚的行走吗?你的答案,也许很肯定,也许很勉强。

  我可以高调地回答:我见过。至今,说起一年前的那一幕,仍然让人难以信服,但却是真实的

  十月假期,去川西。车子驶入阿坝州境内,在逶迤的山谷间爬行。暖暖的深秋的阳光,见缝插针地布满每一寸空隙,充沛而新鲜。

  “奇怪,前面好像有个人在一步一拜地移动。”朋友手指着远处的人影让我看。“对呀,可能是山里人搞什么迷信活动吧。”另一人补充道。

  我暗暗高兴,心想,好玩的旅途就该是这样,去遭遇一些不可思议的人或事。车子拐过两道弯之后,“嘎”地停在那个人身边。那人并未受惊,安之若素。

  我们却双目圆瞪,惊讶不已。

  原来是一位大约60岁的老妪。她一身少数民族服饰,头被一团漆黑的布缠绕。阳光下,她耳垂上拇指大小的银环,突兀地泛着光。手腕,各套一只古铜色的镯子。是藏族还是羌族?正当朋友们努力分辩之时,我的思维像被蜜蜂蜇了一下,猛然调用脑海中贮存的不久前的电视片断:夕阳西沉,风吹树动。一位背着包袱的藏族老妪,在草泥相间的地上一起一匐,缓缓前行。她的前面是一条长路,望不到头;身后有一条狗,摇晃着肥腻的尾巴,不紧不慢地跟着……电视片结尾,一句浑圆低沉的画外音:60岁的老妪就是用这种方式行走,直到抵达她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布达拉宫。

  啊,眼前的和电视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少了一条陪伴老妪的忠实的狗。这恍若隔世的景象,活生生横在面前,铲除了电视片给我留下的将信将疑。

  我们决定帮助这位笑脸荡漾、亲和宁静,在以膜拜方式行走的老妪。

  我蹲下身子问:“阿婆,您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顺路捎你一程吧。”老妪听后一怔,便在一起一跪的那一霎间,微微扭过头来,盯了我一眼,依然不语。炯炯有神的目光里分明流淌着一抹真诚的谢意。几秒钟后,老妪又重复着那熟练的一招一式,旁若无人地继续前行了。

  我起身站立,心里直骂自己真蠢。居然忘了,老妪心中的目的地,是要用自己最虔诚最圣洁的方式去抵达,任何人任何方式都无能为力。

  我们又驱车上路。当我回头,透过车窗:恰好一抹阳光,均匀地散落在老妪沟沟壑壑的脸上。她那持之以恒的举止,那坚如磐石的虔诚,一刹那,如一把雪亮的匕首切入我的灵魂,撕开一道感动的豁口。心之深处,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铺天盖地,迅速蔓延了。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许多温暖美丽的瞬间,都是因为烙上了虔诚和执著吧!

  4.一片枫叶红似火

  汽车颠簸之间,偶尔一片似火的枫叶晃过,欢喜不已。红枫,在我的眼里,是秋天最美的精灵儿。我有一枚枫叶书签,那红艳艳喜滋滋的状态,随时可以把心情带往秋天。一年四季中,秋天是我最爱。旁人可以明白,那枚小小书签于我的功效了。

  曾经写过一篇《一片枫叶红似火》,那则小故事,此刻又浮上了我的脑海

  读高三时,1米80的他往她面前一站,居高临下,她就有一种舒服的安全感。阳光布满教室的课间,她经常双手托腮,想象着自己紧紧攥着他的手,小鸟依人般漫步在校园的那片桃林。学友们投来艳羡目光:瞧,传说中的王子和公主。她暗暗发誓,要让梦长出一对翅膀,在现实中飞翔。

  填志愿时,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同时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与他报考了同一所大学。她的毅然连自己都吃惊。

  等待录取通知书那些难熬的日子,他每天都来学校打球。每当她从家的窗口远远望见他的身影,就丢下手里事,忙不迭地冲过去陪他。她总是席地而坐,看他那标准的投篮,像豹一样的奔跑,干净整洁的寸头……他偶尔给她一个沉静迷人的微笑,她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颤动起来,心里灿烂无比。

  高考发榜,她和他双双遂愿。她兴奋得几夜未眠。

  大一,离家千里的他们,寂寞时互相倾诉,困难时彼此帮扶。除了爱的表白,所有心事几乎一览无余地说与了对方。从篮球场大汗淋漓走下来,他总是爱抚地轻拍她的头,傻丫头,走啦。

  他们总是成双结对,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是情侣,想追他的人黯然退出,想追她的人自觉放弃。他们独处的时间多而密。他牵她的手,却没有爱的暖流划过。她心情晴朗不起来。有次,借着酒劲,她问他将来打算。他说,有你这样一位知己,再找一个爱人,今生足矣。她狂笑不止,笑出了泪花。

  大学4年,就这样云淡风轻。

  毕业后,他要留在这个城市发展。她想都没想,便决定自己也留下。

  不久,他有了女友,半年后结婚。她以他干妹妹的身份出席了婚礼。她醉得一塌糊涂。他扶住她对新娘说,我妹,就这性格,喝不了多少,却总逞能。

  快快慢慢,6年过去。他经营起一家不错的公司,小孩已5岁。而她依然单身。他,以及他太太,都为她牵线做媒,高兴时她去瞧几眼,坐坐,散后便各自东西,再无下文。

  她外派学习归来,被公司委以重任,事业青云直上。蓦然发现,淑女裙早已沉没箱底,一身职业装,透出她另一种引人注目的风姿绰约。3年不见,她去看他。

  他在一次车祸中去了,他妻子拿出一片书签似的枫叶,说这是他让我转交给你的。

  多年前深秋香山的午后,落在她肩头上的那一片枫叶,他拾获居然一直保存着,依旧那么灿烂似火。

  她少女时代的梦,终究没长出翅膀。她决定,再碰到合适男人,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嫁了。

  5.两片秋叶的前世今生

  国庆这天,一直赶路。中途有雨,还好只是阵雨。翻过一座山,又见万里晴空。晚上在山下一所学校的操场上扎营。次日早醒,掀开帐篷,一股冷空气毫无防备地袭来,我打了一个寒颤。嘴里嘀咕着:好冷!才刚十月,这山里早晨的气温已经入冬了。远处的半山腰,被浓雾笼罩。空旷的操场上,有叽叽喳喳四处翻飞的麻雀。贯入耳畔的,还有马路上车辆轰轰而过的声音。

  浓雾散开,阳光弥漫。汽车在大巴山的崇山峻岭中,穿越了整整一上午。到大小兰沟,是下午1:30。经过仿古的栈道,摇晃的索桥,惊险的乱石,急湍的河流,找到一块平坦地,架锅生火,午餐就在这里解决了。一顿鸡蛋火腿方便面,吃得滋味缠绵,连最后一勺汤都不放过,真的是饿了。

  10月3日上午,黑熊沟。悠长的木栈道上,落满黄叶。有的枝头,探出几片红彤彤的叶子,格外耀眼。但单薄,无气势。才是中秋,再等二十来天,秋更浓了,红叶才会露出开心的面目。国庆假期,并不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自然生了遗憾。也不知何时再来造访光雾山。

  草地上,闯入我眼帘的两片黄叶,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相偎相依,仿如一对亲密爱人。不知它们是不是同一棵树上的?也不知它们谁先掉下来?总之,此刻,它们肩并肩,胸靠胸,手拉手地在了一起。誓有永不离分的决心。或许,它们无缘前世,却不放弃今生,终于等来长相厮守的这一天。我被它们的相互守望感动着。我一边用相机拍下它们幸福的姿势,一边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它们。

  大自然中,这一对命运相依幸福相守的秋叶,将刻入我的记忆,永生难忘。 。。

白龙洞:一路上,披荆斩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