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詹天佑-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薪第三年450银两

  总段工程师:月薪第一年500银两

  月薪第二年550银两

  他特地注明了准备从沪宁铁路调来的颜德庆的工资标准定为每月400元。这里面,银两和元两种计算单位都有,当时的一元不是一两,而是比一两要少一些的换算单位。颜德庆400元的月薪应相当于300银两左右。当时颜德庆才刚从美国留学回国两年多一些的时间,是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能获得如此薪水,对他来说是有吸引力的,比他在沪宁铁路在英国工程师手下干活的薪资要高。当时詹天佑刚好接到颜德庆同意来京张铁路做事的复电,于是,詹天佑拟定了一份商调颜德庆的公文。带着这几份文件来到陈照常官衙。

  陈照常认真看过詹天佑送来的材料后说:“眷诚,你知不知道袁大人与胡大人给朝廷奏折中提到京张铁路的银两是多少?”

  詹天佑说:“袁大人报给皇太后、皇上的是500万银两的预算。”

  陈照常说:“如果按照官场上的常理来讲,你应该在这个数字的范围内做预算。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说明你认同袁大人提出的预算,表明袁大人有先见之明,让袁大人感到高兴,他就会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下属,懂得维护长官的权威;二是让袁大人在太后及皇上面前有面子,不致于因为改变预算数字这么大,授人以口舌,避免有人给袁大人戴上欺君之罪的罪名。当前,朝中许多大事都要袁大人拿主意,如果袁大人在太后和皇上那儿的威信受到影响,不要说京张铁路,恐怕你我的官位都不一定保得住啊。”

  詹天佑说:“大人所言,天佑在评估时也想到过,可是,修铁路是一个造福子孙万代的事,如果因为顾虑到袁大人报给朝廷的预算数,而不按标准规划的话,可能朝廷在工程的审批方面要方便得多,但到实际操作工程时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到时候半途而废不是更麻烦吗?”

  陈照常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但有些项目可以压缩嘛,比如沿途的一些车站、车场、库房可以先建一些简易的嘛,等铁路修成了再用利润更新,这样就可以压缩一些费用嘛。另外,工程师的薪水是否要这么高,一个帮工程师的月薪比一个知县的月薪还高啊,我看有很多项目还可以压下来,你要尽可能地接近袁大人报给朝廷的预算数。”

  詹天佑说:“陈大人,这样做真是不负责任的。我们搞工程技术的,制订预算都有非常严格的科学依据,很少有人为操作的空间。”

  陈照常一听,心中有些不高兴了,但他没有明显反映到脸上,他平静地看着詹天佑说:“眷诚,你说说,这样如何是不负责任,你想过没有,当前最主要是要尽快让袁大人上报朝廷批准这个项目,有些能用临时性的办法节省费用,就不要考虑将来的设施嘛,那可由经营者另外奏报朝廷增项。”

  詹天佑说:“大人您说得确实在理,但我要向您说明的是,关于沿途设施问题,我认为不能用临时简易设施,特别是铁路沿线,如果为了修铁路,而不考虑将来的营运,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既浪费了临时设施所耗费的费用,还给将来的改造带来困难,我们搞工程技术的人深知,有时对一个旧项目的拆建或改建甚至比新建一个项目还要困难得多。这样浪费国家财富,我们于心不忍。”

  陈照常说:“朝廷给我们的任务是把铁路修起来,至于将来铁路如何营运,那是管理铁路的人的事,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把将来别人要做的事在修路时考虑进来?”

  詹天佑说:“这是我的职业良心要求我这样做的。”詹天佑说完,也感到自己这句话说重了,但已收不回来。

  陈照常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詹天佑说:“你是说我不讲职业良心?”

  詹天佑说:“在下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作为一个程师,他应该从综合方面考虑各种问题。”

  陈照常说:“关于薪资问题,你定得确实高了一些。”

  詹天佑说:“这个薪资水平并不高,是我考虑了当前国内铁路中外工程师的总体情况定的。你也知道,你与我的薪资都是由朝廷定的,这样定工资并不会影响到我本人的收入,但作为一个长期在铁路一线效力的工程师,我要告诉大人的是,这个薪资标准是合理的。”

  陈照常说:“这样吧,这个预算暂时先不报袁大人,让我想一想,你也回去考虑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调整一下这个预算数字否?至于颜德庆的商调问题,这个问题不大,我马上可以上报袁大人,让他抓紧与上海的盛大人联系,尽速办妥颜工程师的商调事宜。”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预算难题(2)
詹天佑回到自己的办公房,把预算底稿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无论如何压缩不了预算额度。正在他为预算的事心烦意乱的时候,京张铁路局的王秘书来报:“詹大人,新任天津海关道梁敦彦来访。”

  詹天佑立即迎出去,看到梁敦彦,拱手相迎道:“梁道,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梁敦彦说:“詹姆斯,听说您荣升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真为您高兴啊,特来祝贺!”

  詹天佑说:“多谢多谢!”

  杂役送上茶水,两人分宾主坐下。

  詹天佑说:“敦彦兄今日光顾,真是我的大救星啊。”

  梁敦彦说:“此当何言?”

  于是詹天佑把他在预算问题上与陈照常的意见分岐说了出来。梁敦彦笑着说:“眷诚啊,你就是一个太实在的人,陈大人的话在理呢。”

  詹天佑说:“那怎么办?京张铁路才刚开始,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将来怎么办?每一次与陈大人有不同意见时是按他的办还是按我的办,你要知道我才是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所有的问题是我在担总责。而且我都是一笔笔抠出这些预算数字的,实在没有改动的可能了。”

  梁敦彦说:“难道一点余地都没有?”

  詹天佑说:“我何尝不知道国家困难,朝廷对费用问题看得特别紧,又何尝不知道要照顾到袁大人和陈大人的面子,但这是我们大清国工程师全面负责的第一条大型铁路,现在各国工程师都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呢。做预算一定要科学,作为工程师来说,我对此深有体会,如果做预算都那么具有任意性,还要我花那么多心血去实地测量干什么,还要我这个工程师干什么?”

  梁敦彦说:“詹姆斯,我承认你是铁路权威,在这方面陈大人没有你有说话权,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你更要尊重陈大人的意见,你一直在铁路上做事,官场应酬不多,而我在这方面则是深有体会的。在大清国当官,一定要陪着小心,对于长官的意见只有听从,不能违拗,不过我知道陈照常大人是一个新派官员,但他毕竟是进士出身的呀,在翰林院做过翰林,又考察过英美等国,是正途的官员,他的同科进士在朝中不少呢,而且随太后西行之后,他又深得太后及袁大人重用。你作为铁路专家,如果依持自己的技术而没有与他好好合作,将来你会很被动的。”

  詹天佑说:“依你之见,我该如何做好。”

  梁敦彦说:“修改预算数字,把所定的工程师的薪资标准降下来!”

  詹天佑说:“这都是不可能的,在我送上去之前,我已考虑得非常周密,根本没有修改的空间。”

  梁敦彦说:“这就是你为官的经验不足,我看现在首先考虑的不是袁大人的面子问题,而是陈大人的面子问题。陈大人既然提出来要改,你就必须改,哪怕改动一部分都行。否则的话,他作为总办的权威体现在哪里,到时候他要向朝臣们说你恃才自傲的话,你在官场上也就难于立足了,不会有官员愿意与一个任性的技术权威合作共事的,这是大清国官场的实情!詹姆斯,你知道官场把那些固执己见而不肯转寰的读书人称作什么吗?”

  詹天佑说:“不知道。”

  梁敦彦说:“腐儒!知道吗,腐儒就是迂腐的读书人的意思,指的是那些原则性、个性太强的知识分子。”

  詹天佑说:“我只是坚持科学的标准而已,我这个预算真的无法改动,一点也改不了。”

  梁敦彦说:“你应事前做好准备,当时应该给长官留有修改的余地,现在你一点空间都不留给你的直接上司,那你就是没有官场经验。”

  詹天佑说:“可是修铁路我有经验。”

  梁敦彦说:“在大清国修铁路光有修路的经验与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懂得官场规则,你现在毕竟也是大清国的候选道员身份啊,这都要感谢袁大人他们才是,你以为靠你修铁路的技术可获得这个身份啊。你即使是天下第一有才学的人,如果没有官员给你平台,你与一般百姓不会有什么区别。其实,历朝历代都不却人才,问题在于是否有人才脱颖而出的公平环境。”

  詹天佑说:“这些我平时也有想到,也有体会,可是,这一次做预算我是完全依据我的测算做的,而且交上去之前我还反复做了修改,已没有降低的空间。”

  梁敦彦说:“假如我是你的话,就在自己修改之前交上给,把修改的空间留给长官。”

  詹天佑说:“陈大人对铁路上很多实际情况不了解,交给他修改他也不知道如何改呀?”

  梁敦彦说:“那是另一回事,但你必须按他的意见改,哪怕改动一个数字都好!”

  詹天佑说:“这真是太强人所难了。”

  梁敦彦走后,詹天佑把预算初稿再拿出来反复看了看,算了算,一遍又一遍,有时他的脑门都冒汗了,但这些数据真的无法改动,有时候想,按梁敦彦的提示对个别数据略作弹性改动,但转念一想,那样更不妥,如果降低了十万八万两,陈照常一定认为自己在糊弄他,于是打算一个数字都不改,到时候再去陈照常那儿说明,以他平时的接触,他感到陈照常似乎不是那么霸道的人。

  6月28日(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廿六),詹天佑再次来到陈照常的府上。陈照常对詹天佑说:“眷诚啊,你实话告诉我,这预算有修改的余地吗?”

  詹天佑说:“大人,我确实已核算很多遍了,真的无法修改,即使是对工程师的薪资标准也真的无法改动,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之所以在一切确实后呈报给大人,主要是考虑到大人事多,怕给大人添麻烦,所以没有把草稿拿给大人,而是直接把定稿报给您的。”

  陈照常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那天你走后我也想了很多,也许你是对的,这样吧,袁大人那边我去想办法说服他,尽可能让他支持我们这个预算,只要他同意,在上报朝廷时,他就会想办法既照顾到他以前上报的500万银两的说法,也会照顾到我们这个预算。”

  詹天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看着比自己年轻而官阶高于自己的陈照常,詹天佑从心里佩服这位年轻有为的上级。陈照常和詹天佑认真研究了詹天佑报告的中文译稿,让一个姓张的秘书整理上报,可是当张秘书把拟好的稿送过来时,陈照常看了一下,什么话都没有讲,交给詹天佑,从陈照常的表情看,他应该是不满意的,詹天佑看了看,也觉得张秘书交来的文稿不合格式要求,而且有些意思表达不准确。陈照常说:“叫猪叫狗,不如自己走,这件事还是我自己来做吧。”

  这时候,王秘书前来报告,有比利时公使馆派两名秘书来天津求见,陈照常说:“眷诚啊,你看这些西洋人,鼻子可灵了,我们生意还没开张,他们就上门揽生意来了,而且是胡燏棻大人推荐来的,在他来之前,胡大人已给我来电话了。”

  詹天佑说:“我昨天也接到胡长官电话,他也是说今天有两个比利时公使馆的秘书要到您府上拜见您和我。”

  陈照常说:“这些外国公使馆的官员,嗅觉灵得很,知道胡长官在修建京张铁路方面有行事权,就找到胡长官,眷诚,你看他们要是来谈铁路方面的生意,你打算如何应对他们。”

  詹天佑说:“按理说,胡长官介绍他们来,应该给他们一些业务。但有些业务还要看他们的实际情况而定。”

  陈照常说:“好,你就按你的意思告诉他们。”

  陈照常让王秘书把那两位比利时公使馆的秘书和翻译请了进来,双方见面,互相介绍,看茶落定后,一个叫德瓦勒的比国秘书说:“陈总办和詹总工程师在京城可是很有影响的名人啊,我们一听到大清国的人说到修铁路,现在就会提到京张铁路,一提到京张铁路,大家就会提到二位啊。”

  陈照常说:“多谢抬举。”

  另一位叫林阿德的比国秘书说:“胡大人在我们来津前对二位也是赞赏有加呀。”

  陈照常说:“我们大清国有句古话,叫做无事不登三宝殿,胡大人在电话里也告诉我们,你们是希望承揽一些京张铁路的业务。”

  德瓦勒说:“是的,陈总办真是爽快人,不象有些官场上的人,一开始来那么多开场白。是这样的,我们知道贵国修筑京张铁路是一件大事,袁总督亲自抓这件事,而且决定不用外国工程师和贷款,这真是一件好事。两位也知道,我们比国在修筑铁路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和设备,受我国公使的委托,希望你们在修筑京张铁路时,能考虑我们比国的钢轨,我国的钢轨比其它国家的要质量好很多。”

  詹天佑说:“这个我们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二位,京张铁路修筑确实需要很多钢轨,可是在你们来之前,我们已经向他人预订了5,000吨钢轨,因为此路现在还在筹建阶段,现在还不需要太多钢轨。”

  林阿德说:“詹总工程师是说不考虑订购我们比国的钢轨?”

  詹天佑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暂时不需要。”

  德瓦勒说:“詹总工程师,我们可是胡燏棻大人介绍来的客人,他是你们的上司,难道你们不给他一点面子?”

  詹天佑说:“我们知道你是胡大人介绍来的客人,但我们已经订购了当前足够使用的钢轨,如果将来有需要,我们会考虑你们。”

  林阿德见詹天佑这里已是无缝可入,对陈照常说:“陈总办,你是这条铁路的总办,一切由你说的算,你们真的不想给胡大人一点面子,订购我们比国的钢轨?更何况我们比国钢轨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钢炉炼出来的。”

  陈照常说:“这个我知道,而且我还到过贵国考察呢。可是现在我们的京张铁路才开始,我们确实已订购足够的钢轨,要是胡大人早一点把你们介绍给我们,也许我们会考虑贵国的钢轨呢。”

  詹天佑从内心感谢陈照常对自己的配合,因为此时他并没有真正订购钢轨,之所以拒绝比国的要求是不想在一开始就在器材的购置方面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借口已订购了5,000吨钢轨,没想到陈照常却这么配合自己。詹天佑对比国两位秘书说:“这样吧,既然是胡大人介绍来的,我们真的很感谢胡大人,我也知道贵国钢轨确实在世界上是一流的,现在因为我们确实还不需要,等以后需要时再与你们联系,你们把名片留下,以便将来联络。”

  两位比国秘书见此情况,只好按詹天佑的要求留下名片走了。

  陈照常对詹天佑说:“眷诚,你什么时候预订了5,000吨钢轨,我怎么不知道?”

  詹天佑说:“请大人原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