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蒲草的记忆-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一般。

  好像那天还有另外一些异常现象。村里人纯朴善良,富有幻想与想象,他们很容易将自然界里任何一个细微变化,看成是始祖与神灵对他们虔诚的某种回应。

  我没看见那只老鼠,但不能否定村里人对始祖的崇敬之心。。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

  
  虽说村子不大,但每天发生在村里的事情还真不少。在这些事情当中,自然少不了一些奇闻趣事。现在就我记忆中的一件小事,实录于后,备后人存查。

  那是一九九七年初的事情,在村民邢拣柱(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生)家的大门上贴着一副蓝对联,表示对他母亲去世的尊敬,这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叫人惊奇的是对联的内容:

  上联是:“守孝家无人。”

  下联是:“出门在外行。”

  横批是:“美人有等。”

  在这且不说这幅对联是谁编的,是谁书写的,单说对联的内容就很别致新奇。首先是美人在等,那就说明拣柱暂时还没考虑娶妻成家的事情;其次是家无人的原因:一是守孝,二是出外打工挣钱谋生。

  如今他在哪里?

  众人不知。

  大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锁子,想说活似的:“见拣柱来没?”听那口气,真像是他母亲的声音。

第六章 俗
第六章 俗

  仔细想来,这些礼节虽然烦琐,但万变不离其宗。山高挡不住太阳,人多说不过一个“理”字。又比如说,如果坐席不分主次,辈份不分高低,异辈之间相互称兄道弟,那将会是怎样一个社会?讲理的同时,更要讲礼,对祖先,对自己,对子孙,都是一种尊重。

  ——摘书代题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一)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一)

  
  村里人常说:油多好炒菜,礼多人不怪。话虽这么说,但是村里人讲究起礼节来,又是那么繁杂。尤其是对现在的年青人来说,把必要的礼节当成一种负担,是一个因素,不懂更是一种无理的借口。比如逢时过节,比如男婚女嫁,比如生老病死,礼仪那是一套接着一套,一环扣着一环。稍微有些差错,人们就会笑话你,说你这个人没有教养,缺乏修养,没有礼貌,不懂礼节,你还不能有任何不愉快的想法。

  先说男婚女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过去,人们以黄昏为吉时。昏,是男女结亲的美好时辰。婚,本来写作——昏,女字旁是后来加上去的。姻,本来也没有女字旁,女子因为有了丈夫,父母因此而嫁女,所以叫因。《礼记》注疏说:婿曰婚,女曰姻。婿以昏时来迎,女则因之而去,故名婚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制度更加完备,要举行六种礼节或仪式,古称六礼之仪。所谓六礼是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村里人没有这么细,只有四个阶段:议婚、备婚、迎娶、婚后。

  议婚又有七顶内容:择婚、央媒、相亲、合婚、定婚、下礼、择吉。择婚又有同姓不婚、异辈不婚、表亲不婚三项内容,但是出了五服可通。

  备婚又分男女双方。先说男方备婚,男方有八顶内容:定鼓乐、缝婚被、聘大戚人、邀宾朋、定喜轿、打花饼、办酒席、事宴人事安排。女方备婚有六顶内容:备嫁妆、聘送戚人、缝嫁衣、蒸宫食、铺喜房、坐嫁。

  迎娶,即亲迎,是古代婚嫁六礼中最重要的一项礼节,也是婚礼中最隆重、最神圣、最热闹、最风光的一项内容。它包括二十项内容:聒喜房、糊水道、贴喜联、妆新郎、骑马宴、定喜道、起喜程、接娶家、嫁女宴、妆新婚、上喜轿、草把火、点油灯、避三相、下花轿、入洞房、拜天地、安上席、闹喜房、听窗台。

  婚后有四项内容:祭祖、回门、蜜月、过节。

  过去的说法是这样的,男孩子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女孩子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给他们张罗婚事了。首先是请媒婆,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

  天上无云不下雨,

  地上无媒不成亲。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

  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

  匪媒不得。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呢?不用斧头是不行的。怎样才能娶到美貌的妻子呢?没有媒人是不行的。由此肯定了媒人在婚姻中的地位。但是,在婚姻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男女双方父母。互相打听对方的家庭情况,女方看男方有几间房,男方看女方模样长相,当然,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双方都要打听对方是否通情达理,是否正经人家。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二)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二)

  
  村里还有这么一个讲究,就是男婚女嫁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对方不能有狐臭,土话也叫臭骨头。还有一个形象的说法,谁家有这种人,谁家炕头那儿就好比挖了个茅房,茅房是村里人对厕所的称呼。

  村里人在子女们的婚姻大事上,应该说是非常慎重的。按照过去的说法,还有“犯铁扫帚”之说。大意是这样的:所谓犯铁扫帚,是指男女双方属相“碰”在一起,不是对男方不利,就是对女方不好。具体内容为:鼠龙猴,男一月女十二月;猪兔羊,男二月女八月;虎马狗,男四月女七月;牛蛇鸡,男六月女九月。月份指农历。还有三、五、十、十一月为利月。利月在此的意思是:无禁忌;也就是不必禁忌的意思。

  有了合适的人家,然后择日定婚。女方要提前往男方送家具,如大柜、立柜、炕柜、衣箱、皮箱等等。男方要为送家具的男役,准备丰盛的酒菜,同时还要给每个男役一个“红包”,内有数量不等的喜钱。送来的家具,应全部摆放在喜房。

  佳期临近,邀请本族未出服的长者,商讨事宴上有关准备工作:发喜贴、邀亲朋、选总管、挑伴郎,以及那位长辈娶亲,那位族弟放炮,随后搭红毡,请记账先生,厨房主厨师傅请谁,糕房的大师傅请谁,锅灶领头请谁,茶炉水壶谁照料,请那里的响工,估计人数,选定饭菜质量等等!

  然后立礼帐。

  然后安排人事。

  然后定彩棚,请鼓手,借桌凳,打扫院落,收拾新房,置买酒肉蔬菜。

  良辰吉日这天清晨,男方二人舁(音同于,意为抬)食盒一套,内盛猪头一个,大饼一个,黄酒一壶,奶布绸或衣料一件,还有一份开脸单,内容为:

  今日嫁娶最为良,

  新人开面向某方。

  忌妒三相某某某,

  孀服孕妇应避藏。

  第二句中的“方”,指新人开脸的方向。第三句中的“某某某”,也就是所谓的禁忌三相,也就是村里人常说的:新人面前一五九。新人指新娘,一五九指属相,以新娘属相为零开始往上数。比如新娘属蛇,所妨属相为:马狗虎。也就是以蛇为零,蛇前面为马,马就是一五九中的一;从马往上数至五,五为狗,狗就是一五九中的五;从马往上数至九,九为虎,虎就是一五九中的九。一五九所指属相的人,禁忌与新人见面。

  女方回礼:原酒壶内装满红豆,上面插葱,另有股儿食。股儿食是指:底面由石榴、大桃组成,上面装饰十二属相的造型,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十分壮观。舁食盒的男役不在女方家用饭,每人却可得到一份可观的喜钱。

  早饭前,新郎与新娘各请族内十全十美的童男童女,按照开脸单上所指方向,在脸上用五色丝线开脸,十字交叉,一按即成。开脸后,不准外人与新人见面说话,着专人为新娘美容化妆,精心打扮。

  有关开脸这道程序,我小时候还见过。印象中只是给新娘开脸,并没有给新郎开脸之说。所谓开脸,就是用丝线绞去新人脸上的汗毛,使其更漂亮,使其更富有魅力。也就是说,开脸是未成年人转变为成年人一堂必修课。

  然后鼓乐进门安鼓,奏“大得胜”。

  鼓乐早餐后,吹奏“揭盖头”,或“龙凤配”,或“天仙配”。

  上午八点,喜乐一奏,礼帐先生忙于收礼接物,协助礼帐先生的能人巧士,则张挂衣料,招待亲朋。

  这时候,只听得总管一声令下:开骑马宴。执事们先把桌凳摆放妥当,然后端上酒菜,然后排列座次。这时,铺红毡的男役,赶紧把红毡铺在新郎与伴郎所坐的板凳上,首先请新郎与伴郎并排就坐,娶亲长辈坐在新郎左边,主婚人落座在最下面。

  主婚人酌满第一杯酒,双手捧给新郎。然后说:今天是你娶妻的良辰吉日,从此你要上承宗祀,下惠家政,望你好自为之。

  新郎接过酒杯,回答:是!一切照办,不敢违命。

  然后依次酌酒。

  吃完饭后,拜祖三叩首。

  这时,总管依照原定时辰,让男役在彩棚外面放第一声炮,迎娶人马准备出发;放第二声炮,仪仗、响工、轿夫列队以待;放第三声炮,迎娶队伍出发。迎娶第一人背红毡,兼放炮;第二人为男方娶亲的,也是负责人;第三人是伴女婿;第四人才是新郎官。女方一般是三人:一位是送亲的,这位一般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另一位也是女的,一般是一位懂规矩的老妇人,她的职责就是指点新娘,以免丢丑出洋相。另外一位就是新娘了。

  放炮的走在最前面,仪仗队与鼓乐队跟着,随后是铺红毡的,娶亲的,伴郎,新郎。按选定路线依次步行,出门上轿。一共四乘花轿,第四乘轿是专为新娘准备。过往村庄都要下轿步行,由娶亲指导新郎给沿街道路两旁的人(两人以上)作揖。若遇长者,娶亲的也要主动作揖。走出村口后,再上轿前进。

  当娶亲队伍来到女方村口时,要放一声炮,告给女方已到村口,女方应赶快做好准备。这时候,娶亲长者要整理一下队伍。下轿,互相捡查衣冠是否整洁,面容是否完美,然后徐徐向前。当走到女方住的巷口时,放第二声炮。在女方家门口时,放第三声炮。娶亲队伍分两列在门外,等候女方长者出来迎亲。

  女方伯伯或叔叔,胸前佩戴喜花,主动与娶亲作揖,握手。这时,娶亲首先说:参见神主。然后步入正厅,在神主前三叩首。再说:参见长亲。在迎亲的引导下,双方来到老宅,向其祖父或祖母叩首。然后,再进女方宅院,迎亲与娶亲互相谦让,依次进入彩棚,新郎与伴郎三叩首后,新郎就位,坐在首席;伴郎次位,坐在次席。送亲的坐在下边。娶亲长者,在彩棚另设座位。然后上茶。放炮的男役,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赏给送茶之人。

  一方说:道喜。

  另一方说:谢赏。

  在此之前,女方着专人给娶亲所带跟随简单设宴,并赏给每人一份小钱。随后,将男方为新娘特意缝制大红缎被子,放进新娘房间,让新娘坐在上面。

  酒菜端上来之后,女方家长要给新郎、伴郎、娶亲三人酌酒。新郎与伴郎应站起身来,双手接过酒杯,以示感谢。厨房主厨师傅特意为新郎炒一盘菜,亲自端上,报菜名,然后站在旁边。新郎品尝后,奖赏一份小钱。厨师接过红包,说:谢赏!

  席面因贫富有异,一般是“八八席”:也叫八碟八碗。八碟一般为冷菜,八碗一般为热菜。也有“盘碗席”:也*盒席。四方盒子,形似木床,内装十二个木碟,*盒。有盖有底,美观大方,很有讲究。此席一般为二十四道菜:热菜为十二个,冷菜为十二个。这种床盒席,我小时候也见过一二回,后来就不怎么见了。还有水菜盒子,“二眼睛”(此为村民戏语,意为二盘菜:一冷一热)等等。

  花馍馍端上后,女方为新郎、伴郎、娶亲的留“子孙馍馍”,每人一对。另外,女方为男方还准备好一些东西:酒盅一个,筷子一双,金花两支,两条红绿绸交叉在肩上,胸前打结花。

  饭后上茶,总管催促新娘上轿,放炮的小伙子在彩棚外放第一声炮。这时,新娘母亲吩咐女儿:以后做事要小心谨慎,在家要孝敬公婆,听从公婆的话。

  这时候,第二声炮响了。新娘坐在炕桌上,炕桌上铺大红锻被子,女方家着两名至亲年轻男子,舁上新娘,小心谨慎,慢步上轿。这时候放第三声炮。娶亲队伍依次待命。娶亲与新郎及伴郎在彩棚作揖告别。

  然后门外鞭炮大作。

  然后门内鼓乐大响。

  迎亲家长,按礼节送出大门。女方送亲之人各坐一辆轿车,不走重路,直奔男方家。

  女方送亲的人,也有规矩:男的是叔叔,女的是姑姑。无叔叔与姑姑的,哥嫂代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男婚女嫁:幸福的“开始”(一)
男婚女嫁:幸福的“开始”(一)

  
  祖先对幸福的理解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究其形式而言,最基本的不外乎这么几种: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田种。谷不生虫,人不得病;小有所养,老有所终。正所谓: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这是祖先用诗歌形式,简要总结出人生四大喜事。尤其是洞房花烛夜,对成过亲拜过堂的男女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对未成家的青年男女而言,无疑是令人神往又心旷神怡的美妙仙境。洞房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神奇而迷恋;洞房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美妙而不可言传。

  一对新人喜形于色,这种喜气所带来的气息,影响着周围所有的人,无不欢欣鼓舞,无不为之兴奋。这种喜悦是互动的,牵挂着无数关爱,寄托着无限希望。

  大婚这天,村里人像过节赶庙会一般热闹。鞭炮震天,鼓乐齐鸣。男女老少喜笑颜开,人人脸上挂满喜气。老年人围坐在响工旁边听曲儿,小孩子跑前跑后嬉玩,小闺女和小媳妇则翘首踮足,以睹新娘美貌为幸事。

  骑马宴后,婚礼逐渐进入高潮。彩棚内开始布置桌凳,准备就餐。这时,总管吩咐各执事将酒菜按序摆好,总管面向彩棚内,高声喊道:现在由我主持,以彩棚正面“喜”字为中,左右分开,我举右手为首席,我举左手为次席,首次席高桌坐四人,方桌首次坐八人,混席高桌坐五人,方桌坐十人,圆桌参照方桌排列。

  男首:内兄或内弟。

  男次:表兄或表弟。

  陪男首:姐夫或妹夫。

  陪男次:连襟。

  女首:妻嫂或弟媳。

  女次:表嫂。

  陪女首:胞妹。

  陪女次:妻姐或妻妹。

  其余各席按亲疏远近,辈份高低,年龄大小,互让入座。这时,父母要给首次席的客人酌酒。

  厨师或响工向男女首次酌酒道喜,可得一份小礼。

  娶亲队伍回到自己村口时,放一声炮。众人一听,笑逐颜开:娶媳妇的人回来啦!新媳妇回来啦!早已等候在村口的灯笼队伍,与火把队伍欢呼雀跃,引头的大红灯笼走到巷子口时,大门前的旺火已经点燃,婆婆端着一碗麻油,将油泼在旺火上,意味着“兴旺发达”。

  迎娶队伍进大门时,男方大门顶上还有人扔喜糕。一位男人手拿一个竹簉篱,里面放着七个喜糕,往下扔三个,留下四个。这种“扔三留四”的乡俗,不知是何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