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论剑-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世纪6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与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
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国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使德国终于在1871年实现了统一,并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19世纪中期后,德国的科学家所做的贡献,比英国、美国、法国的总和还多得多。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人民论坛》:在下功夫抓国民教育的同时,德国还高度重视培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是德国崛起的又一重要经验。您认为,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德国崛起的进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梅兆荣:德意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产生过许多举世闻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音乐家,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爱因斯坦、巴赫、歌德、海涅等等。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广大的德国民众,成为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有三个地方印象深刻: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我在德国当大使时,有时候与人争论得很厉害,但是,对方仍然很尊重我,过了若干年后,他们承认我说得对,说从我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有志气、有自信,中国的前途很有希望。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歌德的《浮士德》所讲述的故事就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德意志民族那种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于现状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多德国人身上体现得比较突出。一直到现在,德国的产品质量在世界上有口皆碑,举世公认,其原因就是他们保证质量,不断改进,总是追求更美好、更完善的目标。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德意志民族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才可以在二战失败的废墟上,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国家迅速恢复元气,重新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人民论坛》:德国的崛起给当代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
梅兆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德国是个典型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研究德国崛起的历史,对于当代中国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要始终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这种统一包括了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的统一。二是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好一个相对和平的周边环境来发展自己。三是要注重科教兴国。国家的责任,在于组织和引导人民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四是要始终致力于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要向德国人学习,用长远的目光来谋划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对和谐。(此书将于2007年8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论剑(3)
各国专家谈大国崛起的秘密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8226;肯尼迪: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了大国的崛起。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皮埃尔&;#8226;罗桑瓦隆:一个强国仅仅物质力量强大还不够,它还应该具有吸引力。
英国前外相杰弗里&;#8226;豪:国家强大必须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特别是民众与领导者之间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8226;沃勒斯坦: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能力、一定的军事实力、一定的内部凝聚力。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所有的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阿列克谢&;#8226;沃斯克列先斯基:必须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明显,经济脆弱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大国。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8226;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家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
中国崛起为世界提供新选择
阮宗泽
在世界重组、国际生态环境大转换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向世界贡献市场、产品和资本,还要向世界贡献思想、发展理念和中国元素
中国的崛起是世纪之交世界格局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之一。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仅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而且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益增,全球都以新的目光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2006年6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说:欧洲属于过去,美国属于现在,中国属于未来。
然而,国际上对于中国如何运用其不断增强的力量疑虑重重。那么,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呢?中国应当如何做?
中国是世界繁荣的发动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高速增长必然为世界提供新兴的增长动力、丰富的商品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来,中国政府认真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承诺,共清理了2000多项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废除了其中700多项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违背的法律法规,同时对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做了相应修改,使其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中国工业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已从加入世贸组织前的%降到2005年的%,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降到了%。中国完全按照承诺开放了服务贸易市场。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对中国入世后的作用给予了“A+”的打分,称中国对世界经贸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促进者。中国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共鸣。
过去28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说明,中国是在不损害现行国际秩序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这个国际秩序还为中国的发展预留了相当广阔的空间。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自己不仅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而且是建设者。中国将吸取历史上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绝不会重蹈发动战争去掠夺别国资源的覆辙。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前所未有地得到改善,实践着构建“和谐亚太”的历史重任。中国的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的邻国就有14个。冷战结束,宣告了大国对抗时代的终结,为中国进一步稳定周边的和平环境提供了良好机遇。中国积极与有关国家谈判解决边界争端,或建立信任关系,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定,减少了因领土争端而导致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联系更加紧密。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再次说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经受住了考验,共同利益在拓展。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发言权的增大,有利于代表发展中国家表达关注。而中国的利益横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处于桥梁位置,有助于做好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沟通。
中国与大国关系稳定发展。中美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还是“建设性合作者”;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的“战略伙伴关系”走向成熟与务实;中日致力于“战略性互惠关系”。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进入21世纪以来,“9&;#8226;11”恐怖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黎战争等频频出现。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升级,国际安全缺失加剧,矛盾纷争挥之不去。中国积极介入热点地区,还向世界各地派出越来越多的维和部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能见度”日益提高。
中国需要更明确地向世界阐述自己的战略意图,以消除误读和误判。在世界重组、国际生态环境大转换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向世界贡献市场、产品和资本,还要向世界贡献思想、发展理念和中国元素。而这些贡献将丰富世界的多样性,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中国在影响世界,世界也在影响中国。纵观数千年历史,中华民族几经沉浮,然而总是在逆境中崛起,绵延不绝。这正是中华优秀文明的支撑作用。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将是21世纪人类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不仅仅是中国崛起的受益者,世界都可以分享到中国的发展红利。
为真实反映社会舆论动态,传递百姓心声,2007年《人民论坛》新开设了栏目“千人问卷”,紧扣社会热点和社会现实问题,组成专门调查小组,采取调研调查、问卷测评等方式,充分利用人民论坛调研基地与专家学者资源,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调研、记者采访、网络民意测验等多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从而通过“千人问卷”搭建起理论与实践,学者、官员与百姓之间的桥梁,真正服务大众。
文化:为经济竞争注入生命力
唐任伍
文化不但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软要素,而且是直接的生产力
如果把一个经济主体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文化则是它的灵魂。21世纪是“经济文化一体”的世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中国经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经济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弗朗索瓦&;#8226;配鲁曾经说过,各种文化价值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正是积淀了几千年并且一直在熏陶着中国社会人生和人心的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在社会转型成功后的中国,焕发出了巨大能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进入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它与人力、知识等其他资源一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资源,并且深刻影响着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生活、工作、行为方式和思想。具体地说,中国文化对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造就了具有社会责任心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知识和信息资源主体的知识分子,其状态、境界和德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最需要者尤为具有儒者气象的“儒工”、“儒商”和有儒者风度之技术人员。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即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并投身于改造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提倡经世致用、兴邦论国,如《大学》中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洁身自好的价值观念,天然的对社会进步承担的责任意识,对名利的谦让、淡薄的风骨,清廉自守、不求闻达、视名利如浮云的品格,成为降低经济增长成本、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经济竞争力的精神动力。
注入企业文化,培养群体意识。现代经济增长是多种要素综合的结果,企业尤其承担着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作为一种以伦理规范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融入企业,经过调整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可以在培养企业的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的和谐风气和团队精神。
提倡世俗伦理,调整社会风气。这种世俗伦理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如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等;同时也表现为在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中的行为规范,如家庭生活中的父母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又如社会生活中的国家与集体、上级与下级,以及朋友、同学、邻里等关系;特别表现为崇尚信义,重视诚信的意识。而诚信恰恰是刚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中国社会最稀缺的文化资源,弘扬“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中国文化,提倡诚实守信、守法经营的社会风气,抵制和打击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恰巧能够为没有经过工业革命和发达商品经济阶段的中国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伦理工具。
和谐人际关系,舒展紧张氛围。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我国经济发展中公司与公司、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矛盾日益尖锐,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前进,更需要一种以提倡“和”作为宗旨的宽容文化,使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紧张关系缓和,舒展剑拔弩张的氛围,而不需要相互报复、相互厮杀的极端主义。中国文化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为社会提供了对话、沟通、协调的理性方式来替代对抗、误解、冲突,钝化“竞争”的压力,消磨掉一些“竞争”的锋芒,由此化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遇大于挑战:崛起不是梦(综述篇)
林毅夫
我国经济发展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后发优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保持增长面临着来自经济的周期波动、城乡差距扩大等方方面面的挑战
一、后发优势创造发展潜力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俱在。从经济增长的潜力来说,我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再保持20年到30年的快速增长。一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的增加;生产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的升级;技术的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有两种实现方式: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利用后发优势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实现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快速转型与增长,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中国经济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才走上了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同样的快速增长的道路。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我国在2000年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1960年、韩国1970年时的发展水平。因此,从后发优势所存在的技术潜力,我国应该有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 二、 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在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同时,我国也存在一系列可能威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经济的周期波动。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很快但很不平衡,这种快速增长是在周期波动中实现的,近来这种周期似乎更加频仍。伴随着周期波动,国民经济总要付出不少代价。最近的思考使我认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