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6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海州船舶工业园区三年后的产能预计将达到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五十万载重吨,除了三大主力造船厂:大宙唐盛船舶重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还有就是江北远洋造船厂,园区正在针对船舶配套工业进行招商,希望能够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在园区内形成相对完整、具有一定特色、在部分领域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配套产业链。”(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难以置信
  “呵呵,这位年轻的主任还真是敢说啊,连我们金州市都不敢说拥有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他不但要在两三年就打造这样一个金州市几十年里都没有做到的事情,甚至还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钱洪磊非常不屑地说道。



  听到钱洪磊这样说,周围几个人都不由发出会意附和的笑声,他们也都觉得包飞扬这句话说得太大了,要是沪城市市长这样说,或许还会让人觉得有几分希望,但也只是有几分希望而已,海州小干部说出来,只会让人觉得是一个笑话。



  也许这些人并没有要让包飞扬难看的意思,不过他们的笑声确实打了一点。



  包飞扬向这边看了一眼,然后说道:“我知道,也许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大家都知道,在造船工业领域,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不仅仅体现在船体的制造上,在配套工业方面,我们的差距可能更大。很多时候,我们出口一艘船,除了船壳是我们制造的,很多关键的设备都是别人的,我想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够改变的话,就算我们制造出再多的船体,那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们的命脉依然掌握在别人的手上。”



  “呵呵,看来这位包主任还准备在海州改变我国在船舶动力、机械等方面技术落后的局面,要是他能够做到,我宁愿到海州来当一名普通的造船工人。”钱洪磊不屑地说道,为了改变在船舶配套工业关键领域的落后局面,国家有关部门和几大船厂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收效甚微,毕竟你在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国家力量尚且改变不了的局面,海州倾一市之力,恐怕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包飞扬继续说道:“当然,我们海州在这方面缺乏积累。但是我们临港经济开发区愿意为大家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平台,为我国船舶配套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也出一把力。”



  “呵呵,这位包主任的小算盘打得不错啊,想要通过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就让我们来投资,不过我很怀疑海州这个临港经济开发区能够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以及多大的平台。”钱洪磊笑了笑,显得非常不以为然。



  包飞扬向钱洪磊那边看了一眼,然后说道:“现在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牵头,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与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华夏科工委一七七研究所、华夏船舶总公司达成了在海州船舶工业园区共同投资成立四海船舶动力有限公司的协议,四海船舶动力将主要从事船舶动力的研究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目前一七七研究所与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已经联合研究开发出一款性能在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船用低速柴油机,可以用在小到几百吨,大到二十万吨的船舶上……”



  “轰——”



  听到包飞扬说的话,大家开始都愣了一下,紧接着又好像不约而同,宴会厅内突然爆出一波猛烈的声浪。



  “华夏船舶总公司?科工委一七七研究所?他们竟然要来海州投资?这怎么可能?”大家的第一个念头都是不可能。一七七研究所在船舶动力、主机领域几乎就是国家核武器级别的存在,国产主力军舰的主机大多是这个研究所设计开发,一七七研究所很少参与民用产品的设计,毕竟军用产品所使用的最好的技术往往不会在第一时间使用到民用产品上,真要能够公开的时候,一七七研究所也会将技术交给其他研究所来做民用产品的开发研究,本身他们的研发任务就比较重,不会将有限的精力在分散到民用产品上面。



  可是现在包飞扬竟然说一七七研究所也会参与这项在海州的投资,大家当然不会相信,如果一七七研究所真的要进军民用产品。国内几大船企和主机厂肯定抢着要跟研究所合作,并拿出最好的合作条件,相比之下,海州能够拿出来的筹码十分有限。



  “许总。你们这个包主任不会是在开玩笑吧,他到底知不知道一七七研究所在国内船用主机领域的地位?”钱洪磊转过头,大声对许鹏明喊道,大家都在议论,钱洪磊如果声音小一点许鹏明都听不到。



  与会的嘉宾们都被包飞扬扔出来的这个消息砸晕了,大多数人对包飞扬的身份并不了解。本能地并不信任这个看起来十分面嫩的年轻人,纷纷向旁边的海州干部打听事情的真实情况。



  “冼市长,那个年轻人是谁,他说的话是真的吗,海军一七七研究所与船舶总公司要在海州上项目?”



  “邱市长,这难道是真的?那也太令人震惊了,我从来没听说一七七研究所会参与民用项目。”



  “沈书记,这是不是真的?据我所知,一七七研究所是海军方面的秘密武器,如果消息有误,恐怕会引起很多麻烦啊!”



  与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船舶总公司在谈项目这件事包飞扬早前已经向市里报备过,甚至沈国生、邱成德和冼超闻等人都询问过这个项目的情况,当时包飞扬并没有细说,毕竟这件事与科工委有关,在没有最终敲定前有严格的保密要求。



  包飞扬当时也含糊地告诉沈国生等人,这个项目的主导权在上面、在华夏船舶总公司,相对来说,投资是可以争取的,但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想要参与进去的难度更大。因为包飞扬说得比较含糊,沈国生等人都觉得希望不大,虽然让包飞扬全力争取,但是并没有过多关注,但是沈国生的注意力还在江北船舶总公司与江海造船厂的项目上面。



  现在听到包飞扬突然再次提起这件事,而且是最终敲定的好消息,沈国生也感到非常震惊。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听包飞扬说起一七七研究所,并不知道这个研究所是怎么回事。



  “呵呵,这个消息我们也是刚刚收到,具体的情况,稍后一定会向各位通报。”沈国生只能这样说道。



  邱成德与冼超闻知道的情况要比沈国生稍多一些。但他们也只知道包飞扬对这个项目的把握比较大,具体的细节,比如一七七研究所的情况他们也不知道,听到别人这样问。他们同样无法回答,邱成德只能含糊回应:“哦,他就是我们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包飞扬,这个项目一直是他在跟进,以他的身份肯定不会乱说。这件事情应该是不会错的。”



  相比之下,冼超闻说的就比较明确了,“这个项目船舶工业园区一直在跟进,在跟华夏船舶总公司那边争取,华夏船舶总公司大概也是为了支持我们海州船舶工业的发展,特别照顾,所以才让这个项目放在我们海州吧!”



  “啊,这么年轻,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多岁吧?就是临港经济开发区一把手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邱成德和冼超闻华丽释放的消息给震撼了。



  不过也有头脑清醒的人提出了质疑:“这根本不是华夏船舶总公司能够决定的事情。”



  说这个话的人明显对冼超闻的回答不认同,华夏船舶总公司将一个船用主机项目放在海州。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华夏船舶总公司家大业大,旗下子分公司众多,可能只是一个小项目。



  但是一七七研究所的参与就不一样了,一七七研究所只有一家,他们从前从不参与民用项目,既然他们参与进来,那么这个项目一定不会是什么可有可无的项目。



  看到沈国生、邱成德、冼超闻等海州市领导也说不清楚,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向台上的包飞扬大声说道:“年轻人,请问你说一七七研究所也要参与这个项目。消息是不是确切?要知道一七七研究所以前从来没有参与过民用项目。”



  前面有人向包飞扬开炮,后面自然有人跟上,另外一个人直白地问道:“年轻人,你知不知道一七七研究所的地位。今天当着这么多船舶工业界的行内人,你说话要靠谱一点,不要刚刚有点影子,甚至还没影的事情就拿出来说,这事要是传出去,是会引起轩然大波。你本身甚至是海州市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面对下面这些人的诘问,包飞扬不由笑了笑,说道:“这件事确实有些突然,毕竟涉及到科工委与一七七研究所,上面要求严格保密,其中很多细节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不过现在我宣布这个消息是确切的,也就是说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与华夏总公司作为主要出资方进行投资,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与一七七研究所将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合作,并以技术入股,另外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也将参与这个项目,以资金、土地等形式入股,现在我掌握的情况是,四方暂定的股权比例大概是四比三比二比一,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占股近四成、华夏船总占股近三成、一七七研究所占股近两成,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集团被允许入股一成,具体细节还要待四方进一步商量确定,但是一七七研究所占两成股份是确定了的,加上华夏船舶总公司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新项目将保持国有控股的大框架。”



  听到包飞扬说得如此具体,酒会现场的人不由再一次沉默起来。毕竟这番话里面有太多的信息需要消化,如果一七七研究所真的占两成股,那就说明一七七所的这一次参与并不仅仅是名义上的,要知道一个主机项目的投资并不会少,一七七所能够占两成股份,说明他们确实拿出了真东西。



  不过这些人对这个两成股份又感到非常不忿,如果一七七所愿意跟他们合作,不要说两成,就是四成,他们也愿意给,毕竟一七七所拿出来的东西,至少在国内是领先的,没有人能够做出来的。



  这些国内船舶界的大佬实在想不明白,一七七所为什么会选择参与海州的一个项目。有人人敏感地意识到,觉得问题应该出在华夏船舶总公司以及那个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身上。



  只是这些人也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华夏船舶总公司会在海州上项目,华夏船舶总公司的产业重心在北方是金州,南方则是沪城、江城和宁城,海州的位置不南不北,也几乎没有船舶工业的基础,华夏船舶总公司为什么要将这样一个重要的主机项目放在这里?



  也有人意识到关键应该还是那个神秘的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成立的时间比方夏实业集团还要短,方夏实业集团这两年在国内已经打响品牌,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专门生产高端陶瓷的厂商,但很少人会将方夏实业集团与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联系起来,毕竟这是两个有一定关联,却差别很大的产业。



  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这两年也已经开始向民用市场供货,但是还没有进入到船用主机这一块,所以在场这些船舶业的大佬不了解也并不奇怪。



  “年轻人,这个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是干什么的?”有人急切地冲到包飞扬面前问道,毕竟这个项目实际上还是国资控股,但是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确实占股比例最高的大股东,显然他们将会在公司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还有一部人则已经开始拿出手机拨打电话,他们显然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纷纷打电话给他们熟悉的人,打听相关的情况。



  科学界有一个六度分隔理论非常有意思,这个理论认为,任意两个人之间,最多间隔五个人,就能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轰动
  四海船舶动力的合作方案早就已经敲定,只是华夏科工委和华夏船舶总公司那边有些流程要走,直到今天才最后敲定,此前虽然一直要求保密,但是对华夏科工委与华夏船舶总公司的高层来说,早就不是秘密,何况现在方案已经敲定,除了华夏科工委和华夏船舶总公司高层之外,也已经有更多的人知道。



  与会的这些人都是船舶行业的业内人士,他们本人或许还没有可能接触到华夏科工委与华夏船舶总公司的高层,但是他们通过种种渠道找到可以接触这两个单位高层的人并不困难。所以当这些人将电话打出去以后,说出一七七所与华夏船舶总公司要在海州的投资计划,也立刻让接到电话的这些人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这些接电话的人也刚刚知道华夏船舶总公司、一七七所要和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和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合作的消息,也同样处在震惊之中。



  很快,各个渠道的消息都开始汇集在酒会的现场,虽然这些人的消息来源都不一样,但是得到的消息都差不多,一开始可能还有些人表示不敢相信,但是越到后面,消息越确切:华夏科工委与华夏船舶总公司确实有这样一个项目,一七七研究所确实会参与,项目的地点就设在海州。



  更有灵通人士得到消息,一七七所之所以会参与,以及这个项目能够达成,关键是因为方夏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方面提供了新型主机的关键材料技术,据说这种新材料使用以后,可以克服过去船用主机在材料方面的瓶颈,实现性能的大跃升,也许在整体上水平还没有办法与世界先进水平竞争,但是在部分型号产品上则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



  顿时,酒会会场一片哗然,实际上国内船舶界这些大佬们到海州来参加这样一个研讨会,大多是看在江海造船厂、江北船舶总公司以及出场费的份上。对海州的船舶工业并不是很看好。哪怕海州已经有了大宙唐盛重工这样的合资项目,但是想要凭借一个合资项目在业内称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船舶制造这个行业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没有大宙唐盛重工。还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大宙唐盛重工做好了,也就是从造船市场分去几十万载重吨的订单,并不足以影响整个造船行业。



  可是在场的这些船舶业大佬们谁也没有想到,海州竟然会放出四海船舶动力这样一颗大卫星。并且拉来了一七七所与华夏船舶总公司一并参与,并且将会开发生产国内领先,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船用主机。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对国内船舶工业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目前,华夏国内造船厂出口的两千吨以上船舶所使用的主机基本上都要从国外进口,少部分是利用国外许可证技术制造的产品。主机产业不但在整机上落后,很多关键部件,比如曲轴等根本无法自主生产,关键就是材料与精加工的问题。



  如果四海船舶动力在这方面能够取得突破,生产出拥有自主设计、性能质量稳定的主机产品。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国内船舶工业的格局。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以后国内造的两千吨以上的船舶可以用国产的主机,不用被外国供应商卡脖子,这对国内造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争取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