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6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沈国生本人显然并不这样认为:“海州船舶工业现在的局面是由大宙重工的投资以及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组建而打开的,新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看似是由海州以前的几家船厂重组而成的,但是重组的那部分资产价值非常有限,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手上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他们拥有的两个园区、熟练工人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投资项目。现在这个局面是全新的,变化翻天覆地,以前的那些经验,并没有多少价值。”



  “我明白了。”成清宁点了点头,沈国生这是看不上郑映泰,郑映泰或许熟悉海州船舶工业以前的情况,但是他的能力,在海州船舶工业现在的格局面前,恐怕已经没有任何价值,至少价值并不大。想要利用一个连千吨级以上的船舶都没有造过的老船厂的人来控制现在这么大局面的海州船舶工业,显然有些异想天开。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眼界要宽,所以沈国生选择了引入江海船厂,从而掌控江北船舶总公司的项目,这个动作足以形成海州船舶工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加上沈国生作为海州市委一把手,已经不再需要担心在船舶工业的发展上没有发言权。



  就算是这样,郑映泰也不是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如果因为接纳郑映泰而与包飞扬对立、冲突,甚至只是造成紧张关系的话,那也并不值得。这就体现了沈国生那句话的另外一个意思,哪怕包飞扬与他并不是一条线,但是着眼于大局,显然还是大家团结起来搞建设更有利,至于以后会不会因为分歧而走向对立,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目前就搞对立,是不明智的。



  “你再琢磨琢磨,求同存异,这是我党最大的政治智慧之一。”沈国生看了成清宁一眼,说道。



  “好的。”成清宁连忙点了点头。



  实际上,沈国生还有一些话并没有跟成清宁说透,他愿意与包飞扬“求同存异”,除了上面说的要从大局着眼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很清楚包飞扬的能量,他并不觉得自己轻松压住包飞扬。也只有旗鼓相当的对手,才值得他去团结。



  另外还有一点也与这个有关,在团总部做青年工作,他对中央那一套年轻干部的培养路线有所了解,像包飞扬这种从基层成长起来,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干部,已经被列入重点关注与培养名单。莫欺少年穷,更何况包飞扬一点都不穷,他当然不会冒险主动交恶。



  第二天,市委书记沈国生、市长邱成德一行人来到临港经济开发区,对临港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察。沈国生前不久刚刚陪常务副省长徐盛教来过,不过这一次身份不同,沈国生关注的问题也更加细致。



  在考察的过程中,沈国生主动提到土地问题,随行的市农业局局长陈志英连忙汇报了农业局党组会议的情况,确认农业局稽查大队稽查组在执法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考虑到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行为方法极为粗暴,将部分已经经过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并且已经上报农业局的土地调整项目,以及部分并不涉及耕地问题的项目一律叫停,其行为已经违反了局里的有关工作纪律与规定。农业局已经取消了相关处罚决定,并且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针对这件事,沈国生也当场做出表态,对此前的粗暴执法行为提出批评,要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彻查,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沈国生表示,临港经济开发区是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相关项目都是市里的重点项目,绝不能够容忍某些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对这些项目的建设造成不良干扰,对类似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铭少与炼化项目
  虽然沈国生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郑映泰这一次恐怕是撞在了枪口上。沈国生刚刚到海州,需要快速树立自己的权威,而通过处理郑映泰,不但可以达到立威的目的,还可以告诉大家他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作的支持。



  郑映泰这一次搞出这么大的动作本来想准备一份投名状,不过他大概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那份投名状,成为沈国生立威的道具。



  沈国生通过处理郑映泰表明了他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对包飞扬的支持,但是他随后又进一步彰显了自身的存在。在考察田湾船舶工业园区建设工地的时候,他又宣布江北船舶总公司与江海造船厂已经达成项目合资协议,将正式启动在田湾的投资项目,项目的投资规模比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项目更大,也仅仅比大宙唐盛的合资造船项目稍小。



  当然,这只是对外公布的投资计划,实际上能够落实的投资规模并不一定能够达到公开的数字。虚报项目的投资规模在各地招商引资的活动当中并不鲜见,甚至几百万的项目都能够说成是上亿的大项目,江北船舶总公司与江海造船厂合资项目最后落实的投资额能够达到多少,现在还很难说。但是这个项目现在已经与沈国生联系在一起,以后出的成绩都将写到沈国生的政绩薄上,如果项目的后续表现不好,对沈国生来说,无疑也会有负面的影响,所以沈国生一定不希望这个合资项目发展的情况不如其他两个项目,尤其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项目。



  不管沈国生抱着怎样的目的,江北船舶总公司项目的确定,也意味着包飞扬计划中的海州船舶工业园区的主体已经基本成形,他可以在其他领域投入更大的精力。



  ************************************



  甫到海州,沈国生就在多个公开场合一再强调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要性,而且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并且也用更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进一步立场鲜明地表明了他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作的全力支持。



  除了在新上任第一天的就职大会上,在会议结束之后专门在会场上找包飞扬打招呼,并当众表明对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包飞扬工作上的大力支持;第二天就在秘书长高金荣的安排下如约与市长邱成德联袂到临港经济开发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亲自过问农业局叫停临港经济开发区几个项目的事情后续处理情况。用实际行动支持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沈国生到海州正式上任的第三天,华夏船舶总公司江海造船总厂副总经理胡伟、江北省船舶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伟峰一同抵达海州,并且这两个人各自代表双方公司正式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在随后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沈国生宣布海州市将全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使这个合作项目成为海州船舶工业的又一个标志性工程。



  沈国生到任仅仅才几天功夫,就通过这一系列巧妙地运作完美而又令人印象深刻地展现了他的存在,而且令人更加叹服的是他并没有与原来海州的势力发生任何冲突,但是在声势上却已经迅速取代了刚刚离开海州没有多久时间的前任市委书记薛绍华,通过海州市电视台、报纸长篇累牍不遗余力的报道与宣传,现在海洲人大多都已经知道市里来了这样一个新的市委书记,而且气概非凡非常大手笔,上来就是一个十亿级别的大项目。在令人瞩目之中,海州的官场上也一下子多了很多关于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的各种传说,大家都用好奇、审慎乃至敬畏的目光看着这位浑身光芒万丈的新任市委书记。不敢对他心中有任何轻视。



  **************************************



  相比沈国生的高调与强势,同样是新来的市长邱成德的表现不免有些沉寂,虽然这几件事他也都有共同参与,但是在沈国生成为整个海州市焦点的光芒映盖之下,站在沈国生一侧的低调而又不太起眼的他自动被忽略,几乎已经完全隐形,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眼中的一个视觉盲区。



  “飞扬,你们这位新来的一把手不简单啊!”海州迎宾馆的浴池中,李令铭惬意地伸了伸手臂,语调轻松地笑着对旁边的包飞扬说道。



  包飞扬坐在水中。头靠着浴池的池壁,闻言笑了笑说道:“铭少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开阔的很,我们海州这点小打小闹。还入得了你的法眼?”



  “飞扬你这么说实在是太抬举我了,其实你也知道我不过就是个做小生意的。”李令铭摇了摇头做出一副很正经的样子说道:“你看,我这次到海州来,还不就是想要在你们这里混点饭吃?”



  李令铭在江城的信诚高级会所当经理,同时李家自己也有类似的产业,但是包飞扬心里也清楚无论是信诚会所还是李家的产业在江北省都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因为信诚会所属于高端人士聚集和消费的场所,出入信诚会所的都不是普通人,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家,也有一些手握权柄的重要官员,所以看上去并不是非常起眼的信诚的人脉关系寻常人很难想象,李令铭在这一次来海州前,也花了不少功夫和精力专门研究了江北省与海州市的情况,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背景都仔细查过,所以可能连海州本地的这些官员了解的情况还没有他多。



  李令铭道突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轻声问道:“飞扬,邱市长那边,是不是下一步也很快会有一些大动作?”



  沈国生的高调与强势让同样是新来海州任职却一直没什么大的动作似乎已经被人们自动忽略掉的市长邱成德十分难受,这样的情况再继续发展下去,海州市从干部到普通老百姓们就只知道海州新来了一个市委书记沈国生,而不知道海州还有一个市长邱成德。这种情况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要知道邱成德现在还是代市长,只有通过明年年初的人代会选举,他才真正地能够把这个代字摘掉正式转正,成为海州市名符其实的市长。如果同样是新来任职的两个人这种对比太强烈。很容易让人认为他这个市长没有能力,要是到时候在明年的人代会上没有能够被选上,或者得票率比较低,对他的政治生涯来说无疑都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种情况也会直接地影响上级领导对他们的评价。同样是从上面委派被空降到海州的官员,一个表现十分出色,非常抢眼,一个毫无表现,过于低调。以后在上面决定提拔任用的时候,当然会有所不同。



  此外,作为在海州差不多可以说是没什么根基的空降派,沈国生与邱成德都需要尽力争取海州本土官员对他们的支持,虽然凭借在省里的关系,两人都有自己的基本盘,但能不能以此为根据稳定盘面,并且继续扩大自己的盘面也很关键,如果沈国生一直强势而邱成德没有任何表现,海州官员会如何选择也就不难猜了。



  信诚会所的消息来源当真令人惊叹。虽然他们并没有在江北省开展业务,但显然李令铭已经通过收集和研究一些相关的信息将邱成德的背景捋的十分清楚,知道他是江北省委书记王虹锋提拔起来的干部,而包飞扬一直都是王虹锋所看重的干部,所以算起来包飞扬与邱成德应该都是王系人马,对邱成德包飞扬可能会了解更多的一些情况,这才在包飞扬这里打探邱成德的消息。



  包飞扬睁开眼睛,转过头看了看李令铭,笑道:“铭哥如果来投资的话,邱市长一定会欢迎。”



  包飞扬也没有刻意遮掩。那样的话也未免太小看李令铭。



  李令铭摇了摇头:“飞扬,我这只不过是小打小闹,更何况海州的重心始终都是经济开发区,就算这一次黄金海岸的整体开发可以顺利立项。但这样一个服务业的投资项目恐怕也比不上一个炼化项目的影响力。”



  包飞扬笑了笑,并没有反驳李令铭的话,在薛绍华任职海州的期间,就是规划了以重化工业和造船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向,而海州也在一步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李令铭的话说的也没错。因为就现阶段的海州来说,工业项目的影响力确实要超过商业和服务业。而且李令铭刚刚话里貌似无意地提到炼化项目,包飞扬敏锐的感觉到恐怕李令铭对这方面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



  “铭哥认识两桶油的人?”包飞扬转过身目光灼灼的看着李令铭问道,海州市规划中的那个炼化项目目前正卡在那里没有进展,所以包飞扬一听到有可能对这个项目有用的信息立即就上了心。



  李令铭笑了笑:“我不认识,不过信诚会所的几个大股东人脉很广,也许他们中间会有人认识,找到关系,飞扬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帮你介绍。”



  “那当然好,我在这里先谢谢铭少了。”包飞扬说道,对于包飞扬来说只要有机会认识到两桶油的人,就有让海州这个一直被卡着的炼化项目成功立项的机会,所以他当然不会放过。李令铭这几天自己一个人在海州四处转悠看了不少地方,两人在这期间也见了几面,接触过程中彼此之间谈得还算投契,不过这种投契远远还没有到亲密无间的程度。包飞扬一直到现在还弄不清楚李令铭的真实意图,李令铭经营的那个高端会所来往的人物都是非富即贵,所以认识这方面的人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到时候他到底能够为这件事情出多大的力,又想从中得到多大的回报,这些他也要考虑,毕竟在之前他与他令铭并没有过深的交情,人家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下那么大力气不求回报的帮他。



  不过炼化项目已经被包飞扬列入下一步的重点攻关项目,所以如果真的能够多一点助力当然是好的。



  包飞扬今天特地来迎宾馆找到李令铭,本来的计划是想将李令铭介绍给海东区的副区长陈华东,毕竟李令铭有可能要投资的黄金海岸的开发是海东区在做的事情,不是属于他临港经济开发区管辖的范围,不过李令铭显然对包飞扬介绍给他认识的陈华东并不感兴趣,其实从行政级别上来说陈华东和包飞扬一样都是正处级,不过陈华东在海东区也只是二把手,不像包飞扬是单位的一把手,他上面还有一个区委书记压着,海东区有些事情也不能完全由他自己做主。此外年纪不大的陈华东在海州虽然也可以算是少壮派官员,但是在阅人无数嗅觉灵敏的李令铭看来,陈华东未来的成长空间还是很有限,并不值得他花费精力去投资。



  李令铭刚才在话里特地提到邱成德,其实这也是在暗示包飞扬,在海州除了你包飞扬,也就只有市委一把手沈国生和市政府一把手邱成德能够让他感觉值得结交,考虑到圈子问题,所以他愿意跟邱成德而不是沈国生接触。



  就像李令铭自己刚刚提到的那样,他计划未来在海州要投资的会所项目若是论及其投资规模与产业影响力的话,显然是与气魄宏大的江海船厂和江北船舶总公司的合资项目不可同日而语,即使邱成德能够在李令铭手中成功为海州市引入这个项目,也无法与风头正盛的沈国生抗衡,这个服务业的项目对邱成德来说在自己的政绩上的帮助上作用并不大,不过邱成德在通过包飞扬的介绍知道李令铭的背景以后,最后还是答应专门见他一面。(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矛盾
  当邱成德从市政府赶到迎宾馆的时候,包飞扬与李令铭已经从桑拿房中出来穿并且戴整齐,来到前厅等待,如果只有李令铭的话,他不一定会亲自走出来迎接,不过看到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