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6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句实话,对于这样的局面,包飞扬的确没有想到。郑映泰这个家伙竟然这次在市委市政府班子进行调整的关键时刻捅出了这样一刀,着实令包飞扬感到意外,但仔细想想,似乎又理所当然。



  哪怕郑映泰现在过得还不错,但是他绝对不会忘记当初被包飞扬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踢出来的惨痛经历,如今船舶工业俨然已经成为海州市的重中之重,如果他郑映泰还能够留在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哪怕只是像王立鹏一样,只是集团副总经理,其风光程度也要超过一般的市局委办的副职,甚至还要胜过一些部门的正职,要说郑映泰心里没有一点想法,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看来这个郑映泰对自己一直怀恨在心,看到自己的两个“后台”要走了,于是趁机挑事儿,弄出这个幺蛾子,来报复自己啊!



  包飞扬不由得嘴角微微一挑,冷笑了起来。



  “这样吧,你再想办法跟郑局长那边接触一下,看看缺什么手续可以马上补办,但是工地那边不能够停,停了影响工程进度,谁也担不起那个责任。”包飞扬对陈龙达交代道。



  具体到这件事情而言,临港经济开发区方面确实存在违规的地方,但都是一些小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有关部门的审批手续太繁琐。效率太低,为了工程进度,临港经济开发区这边只能够一边干一边办手续,这样做其实是得到市里默认许可的。



  郑映泰如今故意找茬打破这种以往的默契。考虑到他可能是别有用心,包飞扬也懒得跟这个家伙接触,他先让陈龙达去找郑映泰,如果陈龙达与郑映泰进行沟通以后,郑映泰还是不肯松口的话。包飞扬会直接找海州市农业局局长陈志英,他倒要看看陈志英这个一把手在农业局说话到底还算不算数。



  **************************************************



  包飞扬不想和郑映泰打交道,他顺路将陈龙达送到市农业局,然后去市计委办点事情,事情办完以后,包飞扬又赶到天海大酒店,准备等人一起吃饭。



  天海大酒店是海州市区最好的酒店之一,建成不过才五年多时间,装修非常豪华,一楼前厅非常大。设有等候区,另外还有水吧,包飞扬到了以后,打了个电话,知道对方过来还要一段时间,便走到水吧那里,问服务员要了壶茶,然后从书报架上拿起一份杂志,随便挑了个卡座坐下来边翻看杂志边等人。



  包飞扬刚坐下来,拿起杂志翻了几页。就听到一阵脚步声,有人低声说着话走了过来,并停在他身后那个卡座坐了下来。



  “等会我叫人过来请客吃饭,等我们吃饱喝足。要是陈龙达还在局里候着,那我就去见见他。”身后一个声音虽然有些刻意压低,但是声音并不小,卡座虽然邻座之间彼此看不到对方,但座位靠近天花板的上方是通的因此并不隔音,包飞扬依然听得清清楚楚。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个声音不就是郑映泰的声音吗,包飞扬以前在合并海州大小船厂的时候和郑映泰打过交道,自然能够认出他的声音,没想到他居然就坐在自己隔壁。



  包飞扬中途把陈龙达放下车,让陈龙达去海州市农业局跟郑映泰接触,希望解决临港经济开发区项目叫停的事情,没想到郑映泰根本就没有见陈龙达,而是很干脆地直接将陈龙达晾在那里不管,自己却偷偷溜出来跟别人跑到天海大酒店吃饭。而且包飞扬听郑映泰刚才话里的意思,这是故意要晾着陈龙达。



  包飞扬的脸色马上沉了下来,这种滥用手上权力、恣意妄为,是他最为厌恶的事情。



  郑映泰等人在他们的座位上正聊的热闹呢,看起来兴致不错,心情颇好的样子,显然并没有注意到另外一侧卡座里面的包飞扬。天海大酒店属于海州市里的高档酒店,里面的消费非常高,一般人也很少进来消费,水吧这边也没有什么人,郑映泰等人虽然也顾忌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刻意地压低了声音,但是并没有刻意地进行保密,不但没有发现包飞扬,声音也还是能够传到包飞扬的耳朵里,这几个人的声音,有好几个都是包飞扬熟悉的。除了郑映泰,还有海东船舶修造厂的陈星华等人。



  几个人笑着吹捧了郑映泰几句,陈星华才有些忧虑地说道:“郑哥,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事情,市里上上下下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要是真闹起来,上面要追究责任,到时候恐怕会不好收拾啊!我们要不要趁今天陈龙达过来就放手?免得以后惹麻烦。”



  那些其他吹捧的人听了陈星华的话,也收起了轻松玩笑的神色,有些担忧会不会真的玩过火惹了麻烦,都有些紧张齐齐地拿眼睛看着郑映泰,郑映泰却一点也不着急,他慢条斯理的端起面前的刚刚沏好的茶水轻轻地吹了吹杯子口的热气,小小啜了一口茶,面带得意地看了看围在他身边的陈星华等人:“老陈,你不用担心,你刚才说的那些我当然都知道,但是我今天既然敢这样做,肯定有我的道理,说到底,临港经济开发区也是海州的一块地方,也要接受市里监管,对不对?我也没有故意栽赃陷害冤枉他们,他们也的确是存在违规行为,作为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分管负责人,我当然有权力进行处理,对不对?”



  陈星华等人顿时面面相觑,一时都静默无言,心中却是一片腹诽。郑映泰说的这句话当然对,虽然说按规定办事原本也没有错,但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华夏这个关系社会,有种说法叫做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笔头、笔头不如口头,简单地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意思就是说黑头的法律条文的作用往往比不上红头的政府文件;红头的政府文件的作用又往往比不上领导的笔下的批示;而领导的批示,又往往不及领导口头的交待。这些潜规则虽然不能放到台面上来公开地讲,但是陈星华等人也是在华夏官场浸淫已久,他们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只是从道理上来说,他们倒也无法与郑映泰争辩。



  郑映泰做的这件事到底对不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其实说白了,最后还是要看上面的领导怎么看,如是说上面的领导觉得对,那就没有问题,可要是与之相反的话,上面的领导觉得他这样做会耽误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进度,那问题就大发了,只怕郑映泰还会引火上身,而他们这些跟在郑映泰身边的人与郑映泰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到时候也讨不了什么好,所以他们对这样事情也挺紧张,希望郑映泰不会因此惹恼上面的领导,真的能够没事。(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刻意刁难
  在座的这些人里面属陈星华与郑映泰接触的时间最长,知道郑映泰对自己的官位看得很重,虽然说性格上有些睚眦必报,但绝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容易冲动的人。郑映泰跟包飞扬之前结下过梁子,但也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险,其实真要说起来,郑映泰应该算是头脑比较灵活,善于见风使舵把握形势的人,绝不是那种拘泥不化性格偏执的老古板,不然当初陈郑映泰也不可能爬上市里重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位置。



  就像前一阵子,虽然郑映泰被包飞扬从海州造船厂厂长的位置上捋了下来,怀恨在心,但是郑映泰依然能够冷静地判断出当时形势对自己不利,明白海州几个造船企业合并后要清减大批的行政管理层人员是大势所趋,以薛绍华、陈玉清为主的海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已经做出了决策,他郑映泰一个人始终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把一肚子的火都憋在心里一直隐忍不发。但是如今在薛绍华、陈玉清两位党政一把已经调离海州市的情况下,郑映泰却敢公开这样跟临港经济开发区、跟包飞扬对着干,肯定不会是像郑映泰前面说的那么简单,拿着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一些短处就敢公然违背前任市里领导定下的调子,影响临港经济开发区工程进度。更何况临港经济开发区占用耕地的事情其实海州市委市政府已经默许了临港经济开发区这样操作的,郑映泰此时发难,恐怕他早有计谋。



  陈星华眼珠滴溜溜地转了转盘算了半天,突然压低了声音问郑映泰道:“郑局,你、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妙招?”



  “还是老陈了解我!”郑映泰伸手拍了拍陈星华的肩膀,得意的目光掠过其他人有些紧张的脸上:“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不过我这样做,可不是一时冲动,我觉得吧,新来的沈书记和邱市长一定希望海州是一个遵纪守法。而不是某些人说了算的地方。”



  虽然郑映泰的话说得有些含蓄,但是灵敏如陈星华等人还是听出来了,郑映泰之所以这么有底气,那是因为他摸准了现在正处于市领导更替的这个机会。



  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现在是整个海州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前在市委书记薛绍华的大力支持下,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任包飞扬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可谓是一言九鼎,市里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都只能对开发的一切工作服务和支持,除了薛绍华和陈玉清两位海州市党政一把手之外,海州市其他市领导也基本插不上手。现在。沈国生和邱承德两位海州市新任市委书记与市长来了以后,肯定要将海州市经济发展大局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不希望看到由包飞扬掌控整个海州市经济发展这样的局面,但是沈国生和邱承德两位党争一把手刚刚到海州市来,想要插手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事务也不能做得太急切,不然听怕会影响不好,只怕会被省里那些领导嘲笑沈国生和邱承德两个人吃相不好看。



  因此,郑映泰现在抓住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作中的漏洞,事情真要和包飞扬闹起来,新来的市委书记和市长肯定要过问。因此沈国生和邱承德就有了理由正大光明地插手海州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郑映泰送出去的一份投名状。



  当然,郑映泰这份投名状要送出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来郑映泰煞费苦心所找到的这个漏洞要确实存在,这样郑映泰所领导的海州市农业局稽查大队才可以正大光明地发难。不管是郑映泰也好,或者是沈国生和邱承德等两位海州市新任的一二把手两位主要领导也好,才好要找到借口插手临港经济开发区的事务,才好以同样正大光明理由向包飞扬;二来也是郑映泰和邱德明两位海州市新任一二把手也不一定就愿意接这份投名状,如果不熟悉、不了解的话。像包飞扬这样有来历有背景同时也有能力的干部,即使是郑映泰和邱德明两位领导,也不见得会贸然插手。否则的话,一旦海州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作受到影响。即使是郑映泰好邱德明贵为海州市一二把手,恐怕都难辞其咎



  当然,郑映泰心中这些算盘也不可能在今天这个场合向这名老伙计们讲透。



  看到其他人脸上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郑映泰笑了笑,说道:“上次沈书记来海州考察,我有机会跟沈书记说了几句话。沈书记对咱们海州造船厂的历史可谓了如指掌啊!”



  “什么,郑局你、你见过沈书记?”陈星华吃惊地问道。



  和郑映泰一样,陈星华也因为业务方面的欠缺,被包飞扬从海州造船厂踢了出来。陈星华没有郑映泰的背景和关系,只能去海东区另外一家区属企业任职,没什么实权,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几乎绝望。直到郑映泰有了起色以后,陈星华又重新像以前一样,开始追捧在郑映泰的身后,哪怕郑映泰暂时也帮不了他什么忙,陈星华也愿意趋之若鹜,围着郑映泰身边打转转。



  现在突然听说郑映泰已经跟即将上任的新任市委书记沈国生有接触,陈星华甚至显得 郑映泰本人还要激动,一时间连口齿都有点不利落了,自顾自地瞪大眼睛问道:“郑、郑局,你这番作为,是不是、是不是沈书记让你这么干的?”



  郑映泰有些轻蔑地看了陈星华一眼,,说道:“老陈啊,你让我怎么说你好呢,沈书记还没有上任,怎么会让我做这种事情?”



  陈星华也醒悟过来,马上急急地说道:“是啊是啊,沈书记不会这么做的!一定是郑局你看不惯某些人的作风,才这样顾全大局,为海州市数百人人民的将来所靠虑的。”



  郑映泰笑了笑,得意地翘起了二郎腿,对陈星华说道:“老陈啊,你就不要乱琢磨了。不过有些事情告诉你们也无妨,沈书记他让我好好工作。虽然说沈书记以前是在沪城工作,但是他对老海船的情况十分清楚。沈书记还与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说。说现在正是海州船舶工业大发展的时候,像我们这种海州船舶工业的老人现在却在做其他与船舶工业毫不相关的工作,真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沈书记他真的这样说?”陈星华顿时又激动起来,不等郑映泰将话说完。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抢着说道。



  郑映泰笑眯眯地看了陈星华一眼:“当然,沈书记就是这样说的。老陈啊,以咱们俩的交情,我还会骗你不成?”



  “哈哈,沈书记不愧是省委领导派到咱们海州市来的。就是有眼光。”陈星华兴奋地笑了起来,他看了看郑映泰,脑海中灵光一闪,连忙说道:“咱们海州地区来讲,要说在船舶工业领域最有经验的,当然是郑局你了,沈书记既然看到了这一点,我看郑局你重返船舶工业战线的日子也不远了。”



  陈星华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怪不得郑映泰会赶在沈国生上任前夕在临港经济开发区搞了一下,他这样做。并不单纯是为了出一口气,而是早有预谋。



  上一次沈国生陪同常务副省长徐盛教来海州考察,在海州停留了几天,期间沈国生或者沈国生的人跟郑映泰应该有所接触,沈国生方面很可能对郑映泰给出了一些暗示——沈国生到海州来,肯定要培养自己的班底,掌握重要领域的控制权,船舶工业市海州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沈国生当然不会坐视海州船舶工业的控制权落在别人手上,目前看来包飞扬是前任市委书记薛绍华的亲信。很难跟沈国生走到一起,沈国生必须要另外寻找代言人。熟悉海州船舶工业企业的整个发展历程同时又被包飞扬踢开的郑映泰显然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郑映泰得到暗示、看到希望,就特地找了这样一个机会向临港经济开发区发难,这样一来。沈国生到任后就有借口直接插手干预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作,郑映泰也就借这个机会向沈国生交了一份投名状。



  这件事发生前后,沈国生确实不可能做出任何明确的表示,更多的是郑映泰自己心中暗自在揣摩上意,但是陈星华也不得不承认,郑映泰很可能又抓住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他不禁有些懊恼。为什么这样的机会没有落到自己身上呢?



  不过他并没有时间去懊恼,现在紧紧抱住郑映泰这只大腿才是最重要的,一旦郑映泰得到沈国生的支持重新上位,郑映泰要跟包飞扬等人斗下去,一定需要帮手,那就是他的机会。



  想到这里,陈星华连忙提起茶壶,给郑映泰的杯子里添上茶水,并在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郑局,等你飞黄腾达了,可一定要关照关照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