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6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什么我不了解的情况?”张仪铭有些疑惑地问道。



  “当然!”许工点了点头:“不过这些情况确实也不是你能够知道的,你只要知道你们的头很厉害就行了,以后跟着他,好好干。”



  许工伸手拍了拍张仪铭的肩膀:“这可是你的机会啊!”



  张仪铭这一下更加疑惑了:“你说我们的投,是不是的是包先生?”



  “对啊!”许工点头说道:“说起来我们还要羡慕你呢,上面一直想让包主任到我们那里工作,可惜包主任不肯……”



  “好了好了,这些话我都是不应该说的,你心里有数就行了。”许工连忙摇了摇头,止口不言。



  张仪铭更加惊讶:“包先生去你们科工委工作?”



  他感觉这太荒唐了,包飞扬是一个行政干部,去研究所能够发挥多少作用?可是听对方话里的意思,好像包飞扬的技术也很厉害一样。



  张仪铭想不明白,许工却再也不肯多说,只是说这是军事秘密,他刚刚已经说了很多不应该说的,只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要珍惜机会,好自为之。



  张仪铭非常郁闷,但是一七七所的表现也告诉他,包飞扬并没有说谎,一七七所确实会参与海州的项目,既然一七七所都会参与,那么包飞扬提到的华夏船舶总公司与方夏陶瓷集团也应该都没有问题。



  只是张仪铭心里的疑惑并没有变少,对包飞扬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好奇……



  *********************************************************



  包飞扬与一七七所谈的并不是海州项目,海州项目面向的是民用产品,由方夏陶瓷特种材料研究所开发的新型陶瓷复合材料有望解决国内在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的研发制造在材料方面的瓶颈,方夏陶瓷在民用陶瓷领域站稳脚跟以后,花大力气开发特种陶瓷材料,如今已经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



  包飞扬前世的商业成就主要集中在民用陶瓷领域,因为他当时急于做出成绩,但是对你特种陶瓷领域也有所涉猎。特种陶瓷属于新型材料,其研发投入往往很大,国内在这方面与世界先进的水平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



  包飞扬拥有几十年先知先觉的优势,加上不惜成本的投入,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不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情。此前方夏陶瓷研发出的耐高温陶瓷涂料已经与军方合作,用在秦岭发动机上,克服了我国战机发动机研发中的材料瓶颈,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开花结果,其产品已经用在国产战机上;另外由方夏陶瓷研发的复合陶瓷装甲材料也同样被军方称颂,这一次他们研发出的高强度陶瓷复合材料又能够解决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的材料瓶颈,除了民用,更大的用途还是在军舰上,所以一七七研究所才会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来与包飞扬进行接触。



  科工委的蓝正云这一次过来并非专门为了包飞扬,但是他在一七七所与包飞扬的谈判结束以后,也确实接见了包飞扬。



  在接见的过程中,蓝正云颇为感慨地说道:“当年赵老说,你是个特殊人才,将你放在外面,要比收拢到里面来作用更大,那时候我是不信的,不过现在看来,还是赵老看人的目光更准。”



  蓝正云五十出头,大概是因为在军队系统浸淫日久的缘故,他看起来跟一般的科研工作者不一样,不但身形高大,而且声音洪亮,看起来十分威严。



  包飞扬也不由坐直了身体:“蓝主任,其实我是有自知之明,我这个人比较散漫,恐怕接受不了严格的纪律约束。而且我的水平也有限,我在外面工作,有时候还能有些奇思妙想,真要让我天天做研究,用不了几天,蓝主任你就要说我是不学无术,半瓶子醋还到处乱晃了。”



  “飞扬同志,谦虚过头那也是要不得的。”蓝正云看了看包飞扬,非常严肃地说道:“有句话叫作有多大能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我国的国防工业情况你是清楚的,在很多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很多人会问,我们连卫星都能够送到天上,为什么就造不出自己的战斗机发动机呢?说到底,还是我们的工业底子比较薄弱,在高精尖方面可以做得很高,因为我们专注、用心,可以克服一些客观的困难。但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是没有办法弥合技术上的差距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打造精品的方式将卫星送上天,但是却没有办法实现战斗机发动机的工业化生产。”(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五十章 敲打与鼓励
  蓝正云表情认真地说道:“差距很大,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尤其是在材料领域,存在非常明显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进步,而这方面正是飞扬同志你所擅长的。所以我希望你不能够携带,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尽可能地为国家材料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希望你谦虚,我希望你的野心能够大一点,越大越好,你明白吗?”



  包飞扬连忙点了点头:“请蓝主任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不敢携带。”



  蓝正云摆了摆手:“好了,我也知道你不习惯这个,我也不希望你因为受到太多约束,从而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反而影响你的‘奇思妙想’。”



  蓝正云难得开了个玩笑,不过他随即又非常严肃地说道:“当然,有些话我还是要说的,赵老一生为国为民,根正同志、根红同志也继承了赵老的正气与事业,赵老对你也十分看好,我希望你要继续发扬赵家的家风与传统,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蓝正云说道:“过于严格的纪律与约束可能会限制你的想象力,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给你更加宽松的环境。但是你也不能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纪律约束不但军队里面有,在地方工作同样也很重要,而且地方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更多,你更要严格要求,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你明白吗?”



  包飞扬连忙点了点头,蓝正云作为赵老的老部下,得力干将,算是他们这一代的中坚和领军人物。蓝正云是将包飞扬当成了晚辈,而且是可以继承大业,前途光明的晚辈,所以才会趁这个机会提点这么多。



  “当然,你现在做得很好,大家对你的表现都很满意。”蓝正云话音一转,语气略微缓和地说道:“希望你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要懈怠。”



  “我会的。”包飞扬非常诚恳地说道:“我现在只是在地方上侥幸做出一点成绩,这些成绩还没有经受时间的考验,影响的范围也非常有限,我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够在推动我们国家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一点切实的贡献。”



  “好好好,你有这个志气,才像是赵老和根正看上的人。”蓝正云爽朗地笑了起来:“就是要有这样的野心,下次说话也不需要藏着掖着,你就直接说,没有这样的野心,又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



  看着豪气干云的蓝正云,包飞扬不由在心里笑了笑,官场上有一句至理名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尤其是正处在改革进程当中的华夏,过于高调,只会成为出头鸟,很容易夭折。如果包飞扬不停嚷嚷,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应该在全国进行推广,恐怕他的官场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容易成为靶子被攻击是一个方面,另外也没有领导喜欢用这样的下属。



  所以很多事情包飞扬都只会想办法去做,却不会大声嚷嚷出来。



  蓝正云自然也不是官场菜鸟,他也知道这其中的分寸,他这样说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希望包飞扬不要自满,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在敲打与鞭策以后,蓝正云方才提起这一次的合作项目:“这一次,组织上占了你们包家的便宜,不过你也不要觉得吃亏,没有国家的支持,你们也做不了这个项目。”



  “没有,我就担心别人说包家占国家的便宜。”包飞扬笑了笑说道,蓝正云是典型的军人,方夏陶瓷集团已经向国家提供了好几种技术领先的特种陶瓷材料,却并没有向国家索要任何好处。这些技术如果拿出去的话,几乎每一个都会引起争抢,商业价值更是难以估量。蓝正云明明知道这一点,也承认是国家占了方夏陶瓷集团的便宜,但是怕包飞扬骄傲,马上又敲打了他一句,虽然他也知道就算没有国家的支持,方夏陶瓷拥有的技术如果公开的话,想要跟他们合作的国家和公司肯定会纷涌而至。



  “这个你不用担心,你们对国家的贡献,组织上是不会忘记的。”蓝正云摆了摆手,非常霸气地说道。



  随着包飞扬在政坛的表现越来越耀眼,级别越来越高,他身上的一些事情肯定会被放在聚光灯下。



  目前,包飞扬已经通过资产重组的形式,模糊了方夏陶瓷集团的资本结构,通过注册在内地、新港与萨摩亚的离岸公司和基金会持有方夏陶瓷集团的股权,在公司的管理上,也逐渐开始推行职业经理人队伍,包括包飞扬在内,包文颖、孟爽等人已经很少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



  不过,目前方夏陶瓷集团的董事长还是包文颖,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与重大决策方面,包文颖依然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而包文颖的背后站着的就是包飞扬。



  包飞扬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让包文颖和孟爽等人都退出对方夏陶瓷集团的直接管理,以及常规业务的干预。



  当然包飞扬并不会真的放弃对方夏陶瓷集团的控制,但至少从表面上,要淡化这种关系。



  此外,他的重点是集团旗下的技术中心,这是方夏陶瓷集团的核心资产,同时也是包飞扬最为看重的,包括特种陶瓷材料都是技术中心研发的成果,而方夏陶瓷集团每年都要向技术中心投入大量资金。



  通过这样的重组,普通人已经很难看出包飞扬与方夏陶瓷集团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真有人要查,尤其是政坛上的对手要查的话,还是能够查出来的。包飞扬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所以也不会真的刻意去将一切痕迹都隐藏起来。



  蓝正云则让包飞扬放心,有军方背书,别人也就不能够轻易翻这个问题。



  听到刘远川要见自己,包飞扬并没有感到非常意外,刘远川是搞政工工作的,性格在刘姓子弟当中虽然比较柔和的,而且之前已经有人就这件事情跟刘远川打过招呼,刘远川也已经同意见面,只是刘远川没有打算马上见面,准备晾一晾包飞扬而已。



  很显然包飞扬并没有被晾的自觉,他不但去大江船舶研究所挖人,还去见了军区领导,甚至科工委的领导,反而让刘远川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



  同样是军人,刘远川和蓝正云明显不是同一类型的人,刘远川虽然没有笑,但看起来就是那种容易说话的人。他盯着包飞扬看了看,突然笑眯眯地说道:“飞扬啊,听说你这两天挺忙的,没耽误你的事情吧?”



  “没有,我这次来江城,主要目的就是拜见刘将军,至于其他的时候,不过是顺路办一下。”包飞扬连忙笑了笑说道。



  刘远川轻轻点了点头,他也没有跟包飞扬绕圈子,而是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你来的目的我知道,父亲他老人家这两年身体不太好,已经不管具体的事情,所以这件事你们还是按照正常途径处理吧!”



  听到刘远川明显有些拒绝的话语,包飞扬说道:“刘老将军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以前赵老教诲我的时候,也曾经说过老将军是我军政工工作的一杆旗帜,老将军一心为国、为民,时刻记挂老百姓的福祉,尤其让人敬佩。”



  “赵老才是国家的定海神针啊!”听到包飞扬这样说,刘远川的脸色才缓和了一些,虽然刘家这个圈子和赵家那个圈子并没有走得很近,但是赵老在国内的地位能够这样说,作为晚辈,刘远川也确实感到很高兴。



  包飞扬继续说道:“海州新滩农场二十多年的那件事,老将军心痛军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认为当时面对罕见的风暴,地方决策人员应当考虑驻守的危险性,我认为老将军是真正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老将军的话被人误解,甚至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曲解,以至于老将军说这句话的本意并没有被多少人真正领会。”



  刘远川深深地看了包飞扬一眼,并没有马上表态。



  诚如包飞扬所说,面对历史上罕见的暴风雨,尚未建设完善的新滩农场确实不具备坚守的条件,正常的理性决策应该是首先进行人员财产的转移,将可能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但是在国内,遇到类似的情况,往往强调的都是“人在坝在”,当时新滩的情况就是这样,由于连续的台风天气,在那一次特大风暴来临前,大家已经意识到危险,当时农垦驻军的领导也十分犹豫,一方面明知道坚守大坝非常危险,一方面撤退就意味着放弃,而放弃这个字眼在军队当中是不存在的。更直白一点说,如果他当时做出撤退的决定,事后不管风暴造成的后果如何,他都可能要承担非常大的责任。



  如果风暴摧毁了大坝,很可能会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撤退过早,没有坚守大坝有关;如果风暴没有摧毁大坝,也会有人认为他们不应该临阵怯战,过早撤退。



  所以在当时讨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撤退,固然有一些人是怕承担责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与华夏君瑞不怕困难、挑战与牺牲的传统有关,遇到这种事情,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哪怕做出再多的牺牲,也绝对不能够退却。



  这种做法,在几十年后,往往会引起反思,人们往往会觉得明知道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还要去做出无谓的牺牲非常没有必要。



  但是在当时,人们都不会这样想,所以新滩农垦驻军做出坚守的决定,实属正常。



  按照正常的做法,事件发生以后,上面对这种事情依旧会是进行嘉奖和表彰。但当时刘远川的父亲刘老将军心痛之余说了一句话,他认为明知道这一次的大风暴不同以往,比前几次还要猛烈,而新滩的防海围坝在此前一次风暴当中已经出现溃堤,现在溃堤还没有修缮好,整个围堤存在多处残破的地方,而这一次的风暴又更加猛烈,驻军居然还做出坚守的决定,甚至没有进行人员财产的转移,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正常来说,刘老将军的这种意见就算放在当下也不是主流,国内的传统就是强调不怕牺牲,更不用说是在二十多年前的时候,刘老将军说这种话甚至会有很大的政治风险。



  所以刘老将军也没有在正式场合将自己的意见公开宣告,只是在一次会议上提了一下,认为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是要考虑得更加全面一点,不能够无谓牺牲。



  但是在那个年代,阶级斗争非常激烈,刘老将军说了这句话以后,也就没有再继续关注下面的事情,他也没有想到下面有人会利用他的这句话,对政治对手进行批判甚至是迫害,于是刘老将军一句在后人看来非常人性化、科学化,在当时也很温和的一句话,就变成了斗争的工具,造成了与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