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6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海州要向江北省船舶公司提供合适的岸线与土地,江北省船舶公司将会考虑在海州建设自己的船厂。如果江北省船舶公司这个项目能够落实,海州就将拥有大宙集团的合资船厂、江北省船舶公司和海州船舶三大船舶制造厂,单从从造船企业数量上看,可能还不如整合前的海州船舶企业数量。但是从实际规模还是整体产业实力上来讲,海州地区的船舶公司都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江北省船舶公司还是要先将前两件事情做好,然后视情况才会考虑何时启动自主船厂的建设。江北省船舶公司手上的现金并不多,要参股大宙集团和唐盛集团的合资项目与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必须要启动高大五个亿左右的融资计划,就算是资金上得到省里支持,也仅仅能够解决部分资金,因此这个如此计划对江北省船舶公司来说比较吃力,这就意味着短期内江北省船舶公司也没有能力启动自主船厂的建设。



  当然还有一个对海州市造船产业利好的消息,那就是江北省船舶公司旗下的部分配套厂也会在近期前往海州地区进行考察。以确定是不是到海州地区建厂。如果最后能够几个配套厂在海州地区落地生根,那么无论是对海州市还是对这些隶属于江北省船舶公司的配套厂都无疑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



  海州市修造船企业的整合方案也迅速出台,海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们对此决心很大,排除了各种障碍,决定先出方案,再解决具体问题。



  按照海州市里出台的方案,除了海军船舶修造厂,其他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修造船厂全部进行整合,包括海州船厂、墟沟造船厂、海州外轮航修厂、海州内河航运公司船厂、海东船舶修造厂等五家企业,整合成为新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



  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将下辖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墟沟两大造船基地。其中墟沟造船基地以建造万吨以下中小型船舶为主。临港经济开发区造船基地则要上马大型船舶制造项目,由于海州市原有的几家造船厂目前都没有万吨以上大型船舶建造能力,所以相关产能均将逐步搬迁到墟沟厂区。



  除了两大造船基地,几家修造船厂原有的厂区和生产设施将进行相应的搬迁改造。



  海州船厂除了部分设施搬迁到墟沟造船基地厂区外。海州船厂老厂区将改造成为一个船舶修理厂,专门承接船舶的维修与保养业务,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旗下将成立专门的子公司进行相关业务运作。



  内河航运公司船厂的厂区将由航运公司收回,将会改造成为航运公司船舶停靠码头,以及船舶保养维修区。



  海东船舶修造厂的厂区则会由海东区收回,海东区目前正在和马来西亚华商进行谈判。有可能利用这个厂区进行改造,兴建一个造船、海军和海洋为主题的游乐场。



  外轮航修厂则有意进行股份制改造,航修厂的管理层有意筹资买下厂区和部分设备器材,实现独立经营,包飞扬对航修厂的管理层的方案非常看好,并得到市里主要领导的支持。不过航修厂成立时间比较早,新建的时候厂区就靠近港口,现在早就被码头包围起来,由于港区岸线资源宝贵,港务局一直想要将航修厂搬走,所以就算航修厂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也还是要进行搬迁。临港经济开发区将在船舶工业园区专门划出一块地,供股份制改造之后的航修厂进行新厂区的建设。



  另外还有几家市属的船舶制造配套厂,也将一起并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但是暂时不会进行搬迁和调整。



  由于涉及到几个企业的资产盘点划拨、人员安置等众多问题,这本来将会是一个非常繁琐和漫长的过程。不过市里接受了包飞扬的建议,将相关企业统一置入海州市政资分开改革试点,也就是在市里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将相关企业的国有资产全部划入市国资委。避免了企业所属部门为了蝇头小利的推诿和纷争。甚至就连海东区、冠东县对海东船厂、墟沟船厂拥有的资产也被统一划拨。



  虽然这样做的阻力很大,但是在市里的决心面前,还是让整个整合过程变得非常迅速。



  另外包括资产核算等工作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办法全部理清,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组建并没有为此停顿。虽然净资产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但是企业的价值并不等于净资产,也要看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估。



  海州市采用的方法是在加快盘点审计的同时,给整合后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资产预估一个价值,等到审计盘点结束以后再进行适当调整。如果估值偏高,市里将会补充注入部分资产,以确保资产价值不会被高估;如果估值偏低,也会进行适当调整,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临港经济开发区则将整个船舶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权装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包括主园区的部分工业土地使用权,开发区新成立的国资委将代表开发区行使出资人的权力,而这一部分土地使用权价值非常高,足以让临港经济开发区获得与市国资委几乎同等的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股权和控制权。



  经过充实以后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将下辖两大船舶制造厂,分别以开发区和墟沟为造船基地。一个船舶维修保养基地,以及一个投资开发公司,负责园区建设和土地开发,还有几家规模并不算很大的船舶配套企业。



  在重组整合进行的同时,海州就已经向外发布消息,新成立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将引入外部资本,并公布了重组方案。



  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是最早确定要投资的企业,入股资金将达到五千万,另外包括人员、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也会折算一定的股份。



  除了省船,海州船舶还在和其他一些企业谈合资与合作的事情。最终引入的资本将会控制在三亿左右,不到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三十。



  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将以土地和现金入股大宙重工与唐盛集团的合资船厂项目,其中现金部分将通过低息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筹集,不会动用公司的自有资金。



  相比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组建。合资船厂的筹建工作则更加容易,目前明确的四方投资主体分别是韩国大宙集团旗下的大宙重工,美国唐盛集团、江北省船舶工业总公司,以及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前面两家各出资一亿美金,省船和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分别出资五亿人民币。除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将以部分土地使用权折算外,大家拿出来的都是真金白银,经过几次面对面的协商,很快就将大框架定下来。



  **********************



  “怎么样,现在有什么困难没有?”这段时间,市里几位主要领导经常跑到临港经济开发区,其中常务副市长冼超闻跑得最勤快,他也是市里明确的具体负责船舶工业园和合资项目筹建的市领导。



  包飞扬递了一根烟过去:“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人,我看下次我们出去不是招商,还要招人才行。”



  新组建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总资产规模超过十个亿,在海州的企业当中已经排名前列,作为市属企业,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级别也非常高。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掌门人人选一直没有确定,目前是由包飞扬兼任,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包飞扬已经向市里提出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总经理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公开选聘没有问题,但是在包飞扬提出来的方案中,给这个职务开出来的薪水比照合资船厂,开到了二十万年薪,这个数字在当时来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在海州市里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到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



  冼超闻接过香烟,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深有体会。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相比原来的海州造船厂规模扩大了几十倍,郑映泰连海州造船厂都搞不好,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驾驭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王立鹏在墟沟造船厂做得还不错,不过墟沟造船厂得规模比海州造船厂还要小,王立鹏能够做好墟沟造船厂,未必就能够做好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得罪权威的倒霉蛋
  说起郑映泰,包飞扬倒是听到过不少传闻。他拿起打火机,帮冼超闻点上香烟,笑着问道:“冼市长,听说郑映泰最近在市里跑得很勤快?”



  “那当然,你一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取消一切行政级别,所有管理人员都要竞聘上岗,郑映泰他们都是辛辛苦苦爬到现在位置上的,你让他们放弃,他们怎么会情愿?”冼超闻摇了摇头说道。



  包飞扬说道:“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是大势,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虽然还是国家控股,但是和以前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如果有人还要怀念过去的身份,那么新海州船舶工业集团也确实没有空间容纳他们。”



  “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你这刀子确实够狠,要不是你一句普通工人全部接受,待遇不变,现在下面肯定都已经闹翻天了。”冼超闻说道:“不过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这边确实要充实一些人,你这边有没有什么进展?”



  包飞扬拿起公文包,站起来对冼超闻说道:“走,我来给你介绍几个人。”



  开发区会议室,几个中青年男女正坐在里面闲谈,看到包飞扬和冼超闻走进来,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连忙站起来:“包主任,您来啦!”



  包飞扬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各位都是我们从沪城请过来的人才,就不用和我客气什么了。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海州市的常务副市长冼市长,专门来看看大家。”



  “冼市长,这几位就是我们从沪城请过来的专家,这位就是曾经在江海造船厂工作过的船舶设计师徐海澜。”包飞扬给冼超闻介绍道。



  上次在沪城认识以后,徐海澜很快就做出了离开江海造船厂的决定,他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已经工作一段时间,不过一直被包飞扬指派着到处奔波,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冼超闻。



  除了徐海澜,其他几个人都是徐海澜刚从沪城挖过来的。今天第一次到海州市来。其中包括和他一样的船舶设计工程师,也包括船舶制造其他环节的专业人员,其中来头最大的,无疑就是曾经担任过海州造船厂舾装车间主任的彭友良。



  舾装是船舶下水以后。按装船机、管系、电气设备以及船舶的上部建筑等工作。舾装是船舶制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造船界将一艘船按照船体、动力和舾装进行划分,也就是说除了船体和动力,其他部分都属于舾装,由此可见舾装的重要性。



  传统的造船是按照先制造船体、船体完成以后再进行舾装的顺序进行。而现代造船为了提高效率,压缩造船周期,往往采用分段舾装。就是在船体分段建造的过程中,将相对应分段进行舾装,也就是边造船体边舾装,改变了过去那种船体下水以后才能舾装的传统,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舾装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且缩短了整个造船周期。



  不过如此一来,舾装也开始渗入每个造船环节。变得越来越重要。



  江海造船厂有好几个舾装车间主任,彭友良在其中不是水平最好,也并非最有资历,更不是最年轻最有成长潜力的,但是彭友良在江海造船厂的名头却是最响的,因为他最有性格。



  见了面,打过招呼,彭友良盯着冼超闻好不客气地直接问道:“冼市长,听说你们船厂高薪招人,我这个江海造船厂的舾装车间主任你们能够给我开多少工资?”



  冼超闻大概没料到在这种场合下。彭友良会直接找自己要钱,他微微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指了指包飞扬:“彭主任,这个你就找错人了。包主任他同时兼着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总经理,你的薪酬问题,应该找他谈。”



  彭友良也是第一次和包飞扬见面;他转过头去,丝毫没有掩饰地对包飞扬皱起眉头:“开什么玩笑,他不就是一个办公室主任嘛,而且这么小。大学才毕业吧,就能当船厂的总经理?你们这个船厂到底有多大的规模?”



  彭友良盯着包飞扬看了两眼,又转过头去看了看徐海澜,似乎徐海澜不给他一个合理解释的话,他就会当场发飙。



  “老彭,你盯着我干什么,包主任很有水平,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也有十几个亿的资产,在国内也算不小了,你不也说白手创业更有成就感吗?”徐海澜也是个性很强的一个人,根本就不吃彭友良这一套。他前面也得过包飞扬的交代,为了突出冼超闻,有意没把包飞扬的身份介绍明白,弄得彭友良误会,以为包飞扬这个年轻人只是一个办公室主任。



  彭友良有些出人意料地没有和徐海澜争吵,他转过头盯着包飞扬问道:“老徐说你有水平,我没看出来,那你说说看,你们准备造多大的船,给我们开多高的薪水?”



  包飞扬看着彭友良,并没有回避对方的目光:“工资多少,要看各位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具体的我现在还不能说个准数,但是我这边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我们会比照合资船厂的标准确定薪酬标准,如果我们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效益和效率可以达到合资船厂的同一水平,那么各位的薪酬就会跟合资船厂一个等级……”



  “哗……”虽然总共只有七八个人,但是听到包飞扬这样说,大家顿时都大吃一惊,惊呼起来。



  “你说的是真的?据我所知,华远川崎合资船厂一个舾装主任的年薪有好几十万,你们也能开出这么高的工资?”唯独彭友良瞪着包飞扬,并没有意动的意思,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包飞扬的话,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是国有控股的企业,国有企业在当下的薪酬水平是最低,也不可能开出这么高的工资。



  “当然。”包飞扬点了点头,不容置疑地说道:“这一点我们可以写入聘用合同,不过大家也不要忘了我刚刚说的前提,那就是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效益和效率要达到合资造船厂的水平,你们的报酬也才可以达到同等水平,如果超出。当然报酬也可以超出,如果达不到,那就只能参照效益和效率的比较,对薪酬进行加速递减。”



  “加速递减?那是什么意思?”彭友良问道。



  包飞扬道:“加速递减就是说如果你们能够让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综合效益达到国内大型合资造船公司的水平。集团就参照国内大型合资造船公司的薪酬标准给大家发钱;如果只能达到合资造船公司效益的百分之九十,那就只能按照合资造船公司薪酬标准的百分之八十一确定你们的薪酬基数;如果只完成到百分之八十,那就只能按照百分之六十四的标准来执行,如果只有百分之七十,那就只能有百分之四十九……”



  “这个是不是下降得太快了。连一半都没有了?”另一个名叫刘瑞远的工程师开口问道。



  包飞扬笑了笑:“请问刘工现在在江海造船厂能够拿多少工资?与华远川崎合资船厂同级别的工程师相比,你能够拿对方的多少比例?”



  刘瑞远不由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