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包飞扬点了点头说道:“所有制问题是顶层设计,对底层老百姓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县属商业是属于全县人民的,但是具体到商业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就是拿工资津贴,与私营单位的情况也差不多。以前我们在农村搞集体合作社,也照样有偷懒的、挖社会主义墙角的,所以所有制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公有制并不能够解决不公平的问题,私有化也未必就能解决效率问题,我们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底层设计。”



  肖锦辉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能够跟上包飞扬的思路:“包县长说得对,县属企业的底层设计很多还是老样子,大锅饭、铁饭碗,所以大家都没有积极性。”
第七百六十五章 大课题
  包飞扬想要盘活望海县县属的工商企业,这件事如果做成了,其效果不亚于苇纸一体化项目,而且更具推广性。



  现在国内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公有制企业的改革问题,这两年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有三分之一在亏损,三分之一勉强维持,只有三分之一还能够维持盈利,有的行业出现了全行业性的亏损,这种情况在接下去的几年当中还将继续恶化下去。



  国内公有制经济改革经历了多轮尝试,从最早的增加企业自主权,到后来的承包经营,现在出现了筑城的“陈卖光”,筑城的做法就是将企业的股份卖给职工,让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变成股份制企业。



  筑城的改革确实起到了效果,原来大面积亏损的县属和集体企业重新焕发了活力,产值、上缴利税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虽然现在还有争议,但是明年政务院领导就会到筑城考察,并且肯定了这种模式,也为筑城的改革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但是筑城的改革却紧接着发生了新的变化,从九七年开始,推行“四扩一调”的二轮改革,所谓四扩一调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股本,调整股权结构,调整股权结构是指鼓励经营者和经营管理层人员多参股、持大股、掌握控股权,形成一个持大股群体。



  而相应的“四扩”就是指发动内部职工对企业追加投资、扩大股本总额;通过转让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扩股;量化新增资产进行扩股;吸引社会法人资金扩股。



  四扩一调针对的是当时改制以后企业发展做大需要更多资金,职工在当初购买股份的资金赚回来以后,产权对股东的约束力减弱、关注度下降,而由于平均持股,经营者所持股本份额太小,缺乏足够的责任感——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新的小锅饭局面开始形成,于是新一轮改革开始强调管理层持股、持大股。



  改革的进程从来不会像报告上写的那么光鲜亮丽,从九二年筑城开始推动改革,到九七年推动二轮改革,期间也不过仅仅五年时间,不到五年时间,筑城的改革就出现了很多问题,说明他们原来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也是正常的路径,但是包飞扬知道这个路径,当然不能再去复制这样的路径。



  筑城的改革短期内看是成功的,激活了大量的县属企业和集体企业,从长期来看他的改革与其他地方也没有太多的区别,到最后都是让私有制经济唱主角。所不同的就是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如何保证国有资产没有流失,保证职工的利益不受损害。



  筑城模式当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核定企业资产,并且大致平均地将资产卖给职工,这可以说是公平,但实际上也可能是一种摊派。因为当企业度过这段难关,经过几年的时间发展起来以后,筑城又开始推行管理层持大股,而且是以贷款转让的方式,让企业股权集中到管理层的手上。



  要知道筑城这些企业在改制的时候是最困难的,企业经营困难、常年亏损,也缺少发展的资金,很多企业在改制的企业都要求每个职工都必须购买企业股份,有的还要求职工不能少于5000元,有的企业虽然没有这样要求,但是也提出购买股份的职工在企业录用人员的时候,将享有优先权,这些还是明面上的,实际操作当中自然会更加严苛。



  这相当于让职工们出钱、出力,最后企业发展起来了,得到最大好处的还是管理层。当然,管理层经营企业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他们的贡献应当通过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得到回报,而不是在将普通职工利用完了以后,又觉得他们占的股份太多,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将他们一脚踢开,而且还是以政府推动这种方式。



  严格来说,既然这些企业都已经卖给职工了,企业要不要扩股、股权要如何调整,那就应该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了,但是实际上职工出了钱,政府对企业的干涉依旧,真正得到自主权的或许还是只有管理层。



  包飞扬并不奢望可以找到一种绝对公平的方式,而且还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县属企业的发展问题,但是他觉得他至少可以设计一个完整的,而不是那种随意变化的改革方案;不一定会绝对公平,但是在程序和机会上一定要公平公正并公开的方案。



  包飞扬对肖锦辉说道:“近期我的精力还要放在陈港,县属企业改制这一块,你先考虑一下,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法,可以随时找我进行交流。”



  肖锦辉顿时有些激动,因为包飞扬说的是县属企业,而不仅仅是商业局下面的那些企业,这岂不是意味着他甚至可能主持全县的县属企业改革?



  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县属企业改革这件事他还没有办法全面主导,就算是其他副县长也不行,或许除了包飞扬,也只有县委书记徐平、县长杨承东才有这个威望,却也未必有这个能力。



  如果这件事那么容易做,也不会有什么筑城模式了。



  包飞扬盯着肖锦辉说道:“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好好做事,以后机会很多,但你要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坚持纯净,那么这样大的事情是做不好的,所以你首先要将这件事处理好了。”



  包飞扬话里充满了告诫的意味,肖锦辉连忙挺了挺腰杆,正色说道:“请包县长放心,我肖锦辉别的不敢说,这方面我还是敢保证的,除了正常的人情往来,没收过一分钱黑钱。”



  包飞扬笑着压了压手腕:“好了,我相信你,要不然我也不会跟你说这些事情。”



  很多人都认为廉吏和能吏不能共存,包飞扬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但是有些原则还是必须要坚持的。你不能指望一个收了礼的人在送礼人和其他人之间还能保持公平对待,你也不能指望一个自己拼命捞钱的人可以理直气壮地去阻止别人捞钱。所以包飞扬才会对肖锦辉说那样的话,如果你要做这件事,那就要保持清廉,如果你想要赚钱,那么就不要接这件事。



  包飞扬一边喝酒,一边让杜金平谈一谈去陈港以后的工作思路,随时给予提醒点拨,每每总让杜金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时候又感到警醒,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



  肖锦辉也谈了谈他对县属工商业企业改革的想法,相比而言,杜金平去陈港是做事,哪怕他的见识浅一点,有些事情包飞扬多交代一下,杜金平都会努力去做,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但改革就是闯地雷阵,要打破现在的格局,就必然会损害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甚至那些没有得到多少利益的人也会因为担心受到损害而站出来反对,所以这件事很复杂,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执行推进的时候又需要特别小心。



  包飞扬也就跟肖锦辉多谈了谈这方面的想法:“抓大放小,我是支持的,这就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大的要怎么抓,要不要抓;小的要怎么放,归根到底又是另外两个问题,如何激发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与活力;如何保证国有资产和职工个人利益不受到损失,你只要能够解决这几个问题,那就成功了。”



  肖锦辉苦笑着摇了摇头:“包县长你提出来的是个大课题,全国性的大难题,我要是能够解决,那我就是国士了。”



  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加上包飞扬刻意的引导,肖锦辉这时候也放开了,有什么说什么,不再隐瞒。



  “包县长,我跟您说句实话,制度设计方面的事情,我觉得还好办,大不了我们找方夏、找金光集团,看看他们是怎么运作的,我们搬一套过来。但是县属企业的事情从来都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企业内部的事情可以按照私营企业那一套来办,但是企业跟其他方面的纠缠太深了,这个问题不处理好,私营企业那一套搬过来也没有用。”肖锦辉说道。



  “陈立,你觉得呢?”包飞扬并没有接肖锦辉的话,而是笑着问陈立。



  陈立知道包飞扬这是想要提点他,他想了想说道:“肖局长说的是政府这一块吧?县属企业可以改,但是政府机关却不能改,所以除非是将企业像筑城那样卖出去,否则的话如何处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始终是个问题。”



  “就好比说商场的经理是由商业局任命的,要是肖局长找他买点东西,他肯定要给肖局长优惠,甚至是不要钱。一两件这样的事情或许无伤大雅,但要是这样的事情多了,那企业还是没有办法独立自主。”



  “呵呵,就是陈秘书说得这个道理。”肖锦辉笑着说道,陈立年轻、级别又低,但他现在是包飞扬的秘书,包飞扬显然又很看重他,所以对陈立,肖锦辉也不会摆什么局长的架子。



  包飞扬又看了看杜金平:“老杜你觉得呢?”



  杜金平看了看陈立,又看了看包飞扬:“小陈说的确实是一个问题,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商场的经营效益好了,县里要添置一批家具,让商场提供,你说商场是要钱呢还是不要钱?”



  包飞扬若有所思地看着杜金平:“老杜啊,你是不是有别的什么事情要说?”
第七百六十六章 买车背后
  杜金平笑了笑:“也没有什么,不过这种事情在县里很常见,老肖应该很清楚。”



  肖锦辉点了点头道:“是有这种现象,如果清查一下,我估计县里面欠人民商场、五交家电商场的钱也有不少。”



  包飞扬沉吟了一下,这种事情他没有办法管,但是又涉及到他风管的工商贸易口,他要推动工商贸易口的企业进行改革,这些问题又不能够不弄清楚。



  杜金平又道:“县委那边打算购置几辆新车,下午我看到客运公司的罗杰去了苟主任那边。”



  包飞扬早就猜到杜金平有话要说,没想到还是买车的事情:“你的意思是说,委办打算通过客运公司去买车?”



  杜金平说道:“有这个可能吧,委办那辆面包车就是客运公司的,苟主任以前也提到过想通过客运公司,为县里再增加两辆车,不过当时被周书记和杨县长一起否决掉了。”



  包飞扬点了点头,这应该还是他没有来望海之前发生的事情,那个时候周知凯和焦梦德不和,苟亮学这个和焦梦德走得很近的委办主任提出来的方案周知凯自然不会认可,现在苟亮学为了巴结新来的县委书记,又将这个方案提了出来,很可能已经得到徐平的认可。



  包飞扬本来不准备管买车的事情,但是苟亮学想从自己分管的这一块挖肉,他当然不会同意。



  “我记得客运公司已经实行了改革,这两年的经营效益还可以?”包飞扬问道。



  客运公司归交通局管,交通局原来并不在包飞扬的分管范围,但是这一次杨承东为了加强他的权威,硬是将交通和建设这大块工作划到他的名下,其他人倒也没有说什么,毕竟接下去县里要重点推动望海大桥、临海公路这两大工程,也只有包飞扬能够吃下来。



  包飞扬原来也没有将精力放在这方面,只是在了解全县大体情况的时候看过客运公司的一些材料,杜金平也是下午听到这件事,临时起意向包飞扬提起这件事,对具体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客运公司从前年开始,将公司的班车承包租赁给个人,效益确实是比以前好一些。”



  “客运公司原来要承担人员工资、车辆维护,每年都要亏损,实行承包以后,不但少了这两大项支出,还能收到承包费、租赁费,隔三差五还去路上收点钱,日子是比以前好多了,罗胖子身上的肥肉越来越多就是明证,不过要说客运公司有多少钱,我估计也没有多少,他们养的人也不少,还有以前买车的债务。”肖锦辉倒是知道一些情况。



  靖城市的客运公司基本上是从这几年开始改革,将原来由公司经营的大巴、中巴车通过租赁、承包的方式交给个人经营,然后收取租赁费、承包费、折旧费等等,而承租人、承包人承担车辆的维护、油费,自负盈亏,改革以后,承包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前一天跑两趟,现在可以跑四趟;服务态度恶劣,现在随叫随停,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样的改革看起来是双赢,客运公司好像也扭亏为盈了,但是这种盈利是虚假的,因为客运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丧失了运营能力,直至被市场淘汰,最后甚至连资产都折旧为零了。所以在各地客运公司改革以后,与客运市场繁荣相伴的就是混乱的秩序,比如随意涨价,尤其遇到春节的时候,票价可能超过平常的双倍不止。



  国内很多领域改革的发展过程都可以归结为:放开、繁荣并混乱、规范,最终达成的就是规范和发达,结果还是好的,但如果能够避免混乱的阶段,或者说尽量避免混乱、减少混乱。



  用包飞扬刚刚对肖锦辉的话来说,客运公司的改革也应该保证两条:一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避免混乱,规范市场,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包飞扬道:“老肖的意思是,客运公司应该没有钱买车?”



  肖锦辉笑了笑:“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太清楚,如果说他们真要买车的话也应该是可以的,毕竟他们每年的收入并不少,再不济也可以卖车,我记得好像鹿鸣县去年就拍卖过大客车。”



  包飞扬皱了皱眉头,将营运的大客车拍卖掉,如果拍卖价格合理的话,倒也不是不能卖,拍卖和租赁、承包的性质差不多,虽然车辆可以作为固定资产,但是这个资产拿在手里也是会折旧的,如果不能增值创造财富的话,倒不如卖出去。但如果卖掉经营性质的大巴,换回来领导乘坐的小车的话,那还不如不要卖。



  肖锦辉说道:“包县长要是想了解客运公司的情况,我倒是认识一个人,是我老婆的表姐,是客运公司的老会计。”



  肖锦辉表现得很积极,包飞扬刚刚让他思考一下县属企业得改革问题,客运公司也是县属企业,自然也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包飞扬点了点头道:“那你先想办法了解一下,随着望海县经济的发展,对外交通的加强,交通运输这一块还是大有可为的,当然,大有可为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政府就一定要攥在手上,但至少我们要保证国有资产不能受到损失,要退出来,也要用最好的方式退出来。”



  包飞扬有信心让望海县的县属资产在自己的手上全面增值,也有信心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