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可能并不比钢铁行业逊色。



  所以包飞扬对这次的荷花节招商并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靖城市的吸引力本来就不够,真正有实力的差不多都是已经有目标的,将那些小厂商招到望海县,虽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地方的产业布局与长远发展,却未必能有多少积极作用。



  靖城市以前并没有多少造纸产业的基础,所以没有办法吸引这一类厂家过来参加荷花节,也就是市里抛出苇纸一体化,专门向一些造纸企业发去了邀请函,才会有一些造纸行业的企业代表出现。



  包飞扬相信,只要印尼金光集团、方夏纸业公司的投资确定,打造苇纸一体化的核心产业,就一定会有很多更多的纸品企业加入纸品产业园。



  虽然县里面工作人员、包括郑岳等人在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但是在印尼金光集团带来的十个亿投资面前,他们对包飞扬都很信服,拉投资的心情也不像以前那么迫切,也都很认真地执行了包飞扬的指令。



  这些原因包飞扬都已经向郑岳分析过,听到郑岳这样说,显得有些犹豫,包飞扬不由笑道:“郑县长,你要这样想,印尼金光集团的投资已经让我们望海县大出风头,你要是将外面那些人都拉到望海县去,你觉得望海县会不会成为全市人民的公敌?”



  郑岳愣了愣,包飞扬的话让他琢磨出一些别样的味道:“飞扬,你的意思是说,你是故意这样做,免得我们抢走了太多项目,让别的县对我们不满?”



  包飞扬摆了摆手:“那倒不是,我是首先觉得我们确实不需要,也不应该什么项目都接收,也许今天我们赚一块钱,以后就要花十块钱去治理,而且还无法挽回某些事情。然后我才觉得这样做也好,我们留下我们特别需要与合适,剩下的就让别人抢去,岂不是好?”



  郑岳笑道:“呵呵,总之,这样的事情也只有你包飞扬会去做。虽然我这心里特别不踏实,但我还是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他们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拉倒,反正单单是手头谈下来的,就足够我们忙一阵子了。”



  一直忙到晚上闭馆,郑岳、包飞扬等人才歇下来,刚刚喘了两口气,滨城县的张金生、向海县的吴启民领着县里的几个干部联袂而来,他们脸上的表情看起来都很不错,虽然没有办法跟望海县相比,但是敏感的人也都看出,苇纸一体化项目启动以后,除了项目所在地,对同属北三县的向海与滨城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郑县长、包县长,晚上还没有安排吧,大家一起去望鹤楼吃饭吧?”张金生的心情不错,标志的大嗓门远远就传到包飞扬耳朵里。



  包飞扬小声对郑岳说道:“姓张的这顿饭不好吃,咱们还是不要去。”



  然后他抬起头对走过来的张金生说道:“张书记,你也看到了,今天我们这里的人都忙坏了,你就是请我们吃鲍鱼熊掌,我们也没有胃口,我看就算了吧!”



  “哈哈,包县长,你这话说的可是让我们听了很眼红啊,我要是你们,就算再累十倍,也会兴奋得浑身都是劲啊!”张金生走进站台内部,四处看了看,问道:“包县长,给个实话,今天又谈下来多少?”



  包飞扬淡淡地笑了笑:“张书记,今天来的这些客商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你说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决定投不投、投多少钱吧?更何况我们今天光顾着跟人介绍情况了,哪里还有闲工夫跟他们谈细节?”



  张金生没好气地瞪了包飞扬一眼:“闲工夫?你竟然说这是闲工夫?那在你眼里什么才是正事?”



  张金生气坏了,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跟投资商谈投资的事情更加重要呢?



  包飞扬笑道:“现在,睡觉休息就是最正好的事情。”



  虽然包飞扬有心推辞,最后还是被张金生拉去了望鹤楼大酒店。



  这个酒店的名字虽然也叫望鹤,但是和望鹤县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段时间市里比较热闹,但张金生还是通过关系早早预定了一大一小两个包厢,几个县的普通干部和工作人员被安排在大一点的包厢里,县里的领导和局长副局长们则在小包厢,还叫了两个长相端正、性格活泼的女工作人员在这边陪酒。



  “今天这顿饭,主要是感谢咱们望海县的郑县长、包县长,如果不是你们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就没有现在的大好局面,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跟你们望海县比,但是情况也比往年好了很多,就是跟南部那几个县比,也不枉多让,这都是因为你们的功劳。”开席以后,张金生端起酒杯,非常爽朗地说道。



  “张书记,咱们就别谢来谢去的了,你要有什么事情,就尽快说,我们还要赶回去睡觉。”郑岳说道。



  张金生把眼一瞪:“说什么呢,我这是真心感谢你们。”



  一杯酒喝完,张金生果然笑呵呵地说道:“郑县长、包县长,我听说今天你们拒绝了不少投资商?说是他们的项目不适合望海县?”



  包飞扬和郑岳相互看了一眼,郑岳说道:“是有这回事。”



  张金生的目光顿时变得更加热切起来:“郑县长和包县长果然有眼光,不过你们可能忘了咱们滨城和向海啊,你们不要的项目,我们也不嫌弃,再有这样的项目,你们就介绍到我们这边来怎么样?”
第七百三十章 拉拢
  “张书记,你放心,能给你们的,我们都留着呢,至于今天那些走掉的,说实话,我认为你们也不能要。”包飞扬将自己的理由解释给他们听:“这些污染、有毒企业,投资少、规模小,他们能偷排污染物,就能偷税漏税,给地方带来的好处微乎其微,最多只是经济数字上好看一点。”



  张金生转过头,盯着包飞扬看了两眼:“包县长,你这可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我们县里能够有人来投资就不错了,哪像你们上亿的大项目说来就来,还能够挑三拣四。”



  包飞扬笑了笑:“张书记,那是不是说,如果你们滨城县也有上亿的投资进来,是不是也就可以挑三拣四了?”



  张金生放下酒杯,用手捋了捋稀疏的头发:“包县长,说出来怕你笑话,我们滨城县去年一年引进的资金才八百多万——这是明面上的数字,实际情况你也清楚。别说是上亿,今年要是能有一千五百万,我们其他的工作都不用做了。”



  向海县县长吴启民也说道:“是啊,我们县里的情况和滨城差不多,真要有一个亿,我们自然也能够挑一挑,可是现在不行。”



  包飞扬点了点头,知道张金生和吴启民说得不错。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的经济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积累还很少。所谓的招商引资,大多数时候指的就是包括港澳台资在内的外资,内资还很少。



  望海县一年的财税收入大概是一个亿,其中工商税收是六千多万,包括买税买到的收入,工商业产值不到十五个亿。这是政府公开的数据,实际数据可能还要少很多,比如企业的一个技改项目,明明投资五十万,公开的数据可能就是一百万、两百万,甚至三五百万都是有可能的。



  全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也只有四个多亿,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积累投入,只有五六百万的招商引资。当然,这些都是公开的数据。



  现在要发展经济,为什么强调招商引资?因为存量经济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就算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几,因为存量太少,对就经济的整体贡献也有限。望海县全县工业企业不到一千家,其中大部分都是规模很小的工厂,其中县办工业三十家,乡镇办工业近两百家,村办工业近三百家,个体私营工业四百多家,其中很多都是类似小砖窑、小五金这样的厂子,私人工业大多是粮食加工这样的小作坊,真正年产值超过百万的并没有多少家。



  那些产值高的,大多是县办企业,但是县办工业的效益却每况愈下,比如县五金厂,工资都快发不出去了,虽然他们每年也要为县里的经济数据增加一笔,对县内经济的带动作用却非常有限。



  县里的工商业不发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县里没有钱,望海县每年的财政收入是六七千万,其中大部分都是工商业税收,占到百分之八十,农业占百分之二十,而且有一部分是以粮食的方式缴纳的。实行分税制以后,其中大概一半要上缴。



  而望海县一年的财政支出却达到了八九千万,其中教育这一块花掉两千多万,文体卫生方面花掉一千万,政府和公检法单位花掉一千五六百万——当然,这还是公开的数据,所以县里面根本没有钱去投资、发展经济。



  县里面没有钱,企业积累投资的增长也很有限,招商引资就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引进五百万投资,这五百万就都是增长,政府通过土地、税费从这些投资中直接增加的收入可能就有几十万、上百万,这就是最直接的好处。而日后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还将会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财政税收。



  而一个新企业增加的绝不仅仅是财政收入,就业、地方百姓的收入、商品需求和交易、乃至配套工商业,外来投资对当地工商业的带动作用是全面的。



  所以大家都想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成绩好的地方,发展速度就非常快,招商引资成绩差的地方,就只能够按部就班地发展。而在地方经济本来就很落后,别的地方又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就意味着落后,而且是越来越落后。



  而像望海这种地方,本身经济落后,又没有什么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就很难吸引外部的投资。



  包飞扬端起酒杯,向张金生和吴启民请了一下:“张书记、吴县长,那是不是说,如果能够保证这一千五百万招商引资任务的话,你们就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计划和筛选呢?”



  张金生和吴启民相互看了看,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然后吴启民开口说道:“如果这是前提,我们可以那么做。”



  包飞扬笑了笑:“那我觉得你们可以这么做,如果到不了一千五百万,我帮你们补足。”



  “包县长,君无戏言,你可不能耍我们?”张金生笑眯眯地说道。包飞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和张金生和吴启民做一个交换,只要滨城县和向海县愿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招商引资,那他就保证两县今年的招商引资成绩都达到一千五百万以上,所缺的部分,由包飞扬帮他们补足。



  包飞扬认真地看着张金生和吴启民:“当然,我就怕两位到时候不能坚持立场。”



  张金生笑道:“只要包县长你愿意给这个保证,我们肯定按你说得做。”



  吴启民也点了点头:“如果是实际数字,我也可以答应。”



  滨城县与向海县去年招商引资的成绩都还不到一千万,这还是表面上的数据,实际数据还要缩水不少,可能还不到一千五百的三分之一。今年如果实际数字能够完成一千五百万,比去年增涨百分之两百,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关键是,他们也相信包飞扬有这样的能力。虽然像方夏纸业公司、印尼金光集团这种投资上亿的项目他们不敢奢望,但是这种大项目都会有很多配套厂,到时候随便漏一点给滨城和向海,也就能达到这个数字了。



  更何况上一次他们还和包飞扬一起见过几位粤东的商人,他们如果过来投资,就算达不到印尼金光集团和方夏纸业公司这样的规模,上千万的项目还是有可能的。



  包飞扬笑了笑,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望海县的规划:“望海县要打造苇纸一体化产业基地,目前规划是在海防公路内侧,望陈公路北侧、冠河南侧这一片区域,方夏纸业公司初期规模一万吨的造纸厂明年初可以正式开工,一万吨纸浆,需要滩涂上这种野生芦苇一万五到两万吨,望海县的野生芦苇产量可以达到四万吨左右,不过我们可以分一半出来,前提条件是大家一起成立这样一家公司统一收购这些芦苇。”



  张金生看了看吴启民,知道这是包飞扬开出来的条件,按照标准进行招商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个条件,因为按照滨城和向海往年招商引资的成绩,微乎其微,一千五百万的招商任务大部分还是要落到包飞扬的头上,也只有他愿意,他们才能够得到这些项目。



  严格来说,合资成立一家公司收购滨城、向海滩涂上的芦苇也不能算是一个条件,因为现在需要芦苇的就只有方夏纸业公司以及未来印尼金光集团的造纸项目,以包飞扬和他们的关系,他完全可以独吞这笔业务,就算交给他自己的亲戚别人也没有话说。滨城和向海也不能阻止县里的百姓将芦苇卖给望海,何况望海县本身就有足够的芦苇产量。



  当然,他们也知道包飞扬成立这个公司还是着眼于未来三十万吨、甚至一百万产能的时候,仅凭望海是没有办法供应足够的芦苇原料的,但就算是那样,他们也完全没有办法拒绝。滩涂上生长芦苇是很快的,三十万吨的产能用足起码也要到两年以后,那时候望海县完全可能已经完成苇田的开发,可以保证芦苇的供应。也只有产能超过五十万吨的时候,望海县仅凭县内的资源才没有办法充足供应。



  吴启民沉吟了一下问道:“公司将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运作?”



  包飞扬道:“望海、向海和滨城三个县,各自以县里的苇滩经营权入股,各占四分之一的股权,另外印尼金光集团和方夏纸业公司各出资一百万,各占八分之一股权,合资公司拥有三县滩涂苇滩十年的独家经营权。当然,这个独家经营权只是以合理价格收购芦苇的权力,以及对苇滩进行规划开发的权力,苇滩还是属于县里。”



  “县里可以另外组织公司采收芦苇,对苇滩进行开发,实行芦苇改良、人工种植,也可以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鼓励农民去采收提供芦苇,进行开发。但是具体的开发方案需要与合资公司进行协商,毕竟合资公司是唯一的收购方。”包飞扬说道。
第七百三十一章 条件
  张金生与吴启民沉吟着点了点头,这个方案其实已经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期,表面上看,望海县与印尼金光集团、方夏纸业公司联手,掌握了合资公司一半的控制权,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向海县与滨城县联手,也可以掌握一半的控制权,就不用担心望海县与印尼金光集团和方夏纸业公司联合起来损害他们的利益。



  印尼金光集团和方夏纸业公司各出一百万,也就是用两百万拿到苇滩十年的独家经营权,或者说是独家采购权,看似很廉价。但是一来这个权力的百分之七十五还是三个县的,如果未来的情况对县里很不利,他们还可以联合起来,将印尼金光集团和方夏纸业公司踢出局。



  当然,这样的情况很难发生,印尼金光集团和方夏纸业公司对于产业链的控制并不是这家合资公司,而是他们本身的投资和产能,至少短时间里,在整个靖城地区都没有其他公司可以与他们抗衡,他们的规模和实力足以保证他们对上游的影响。而通过合资入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