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飞扬说道:“那没有解决交通瓶颈的三县联动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王金生和吴启民都皱了皱眉头,沉默不语。



  按照原先商定的被三县联动格局,是以望海县为中心,向海县、滨城县为两翼,以苇纸一体化项目为产业核心,大力发展纸业相关产业与滩涂开发。而在原来的政治版图当中,望海县的地位其实是最低的,还要比向海县与滨城县更弱一点,而更加靠近南部的向海和滨城,尤其是滨城县,一直都是北三县中的老大。



  滨城县和向海县之所以愿意在北三县联动当中甘居从属,是因为望海县,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包飞扬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招商资源,而且掌握了作为核心的苇纸一体化项目,没有其他两县,自身也可以发展得很好。反过来,滨城县和向海县只有搭上望海县这个龙头,才能有更好的机会,所以他们才会同意以望海县为中心。



  但是现在包飞扬竟然说要放弃苇纸一体化项目,那么再提北三县联动似乎也没有价值了。滨城县和向海县也未必愿意继续奉望海县为中心。



  包飞扬伸手敲了敲桌面:“没有苇纸一体化项目,我们还可以去找别的项目,比如滩涂养殖;暂时不上苇纸一体化项目,并不代表以后也不能上;但是交通问题一天不解决,北三县的发展就始终有一个瓶颈,所以这是一个取舍、权衡和优先选择的问题,我想以两位的能力,一定会考虑得很清楚。”



  包飞扬低头抿了一口茶水,又接着说道:“换句话说,鹿鸣县介入,可能还有西溪和盐海,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办法争取到十万吨纸浆项目的,与其跟市里僵持到底,豁出去了却什么好处也没有,不如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从市里争取更多的好处。”



  “包县长,你的意思是就算是你也不能保证方夏的十万吨纸浆项目落户望海?”吴启民犹疑地问道。



  包飞扬笑了笑:“没有发生的事情,谁又能保证一定能够实现?我确实不能够保证什么,就好像鹿鸣县喊出了要搞苇纸一体化,他们就真的能够搞成吗?别忘了,还有西溪、还有盐海,还有我们望海。”



  吴启民略一沉吟,突然笑了:“好,我明白了,包县长的意思,无非就是以时间换空间。”
第六百七十三章 嚣张
  按照包飞扬的想法,三县以放弃苇纸一体化项目为代价,作为交换,市里支持北三县提升交通条件,主要是打通向北的冠河大桥,以及与海州的联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望海、向海和滨城三县先要表现得强硬一点,向市里要求将苇纸一体化项目放在北三县,最后不得不做出牺牲,市里也就要考虑给予一定的补偿。



  一旦开始修路造桥,三县就可以开始招商引资,就算暂时不能够落实苇纸一体化项目,但也可以先做其他项目。



  总之,在包飞扬看来,制约三县的是交通问题,只要交通问题解决了,要什么项目都可以,不需要因此跟市里闹得太僵。



  “不说了,咱们喝酒,我这心里总是觉得窝了一团火。”面对形势,张金生也不得不屈从,与包飞扬、吴启民就后续的步调达成一致,谈完事情,他迫不及待地开始要喝酒。



  喝酒的时候,张金生和吴启民轮番向包飞扬发起进攻,不过包飞扬对此早有准备,已经趁隙吃了一颗尚晓红家传的王牌解酒药,杯来盏去,包飞扬依然如故,喝酒很猛的张金生却有些醉了,他搂着包飞扬的肩膀,亲热地说道:“飞扬县长,咱们可是说好了,就算苇纸一体化项目暂时没有办法启动,可是其他项目,你要帮咱们滨城尽早落实两个,否则我在县里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包飞扬心领神会地笑了笑:“张书记放心,这次我从燕京回来,就马上落实。”



  就像望海县内部的意见也不一致一样,在向海县、滨城县内部也有不同意见,相对而言,张金生作为一把手,在滨城的权威更大,所以前段时间他借着北三县联动,将异见者打压得很厉害,而且动作也相对比较大,现在苇纸一体化没影了,异见者肯定要反扑,张金生的日子恐怕会不太好过。



  吴启民的情况可能还要更差一些,向海和望海是一对老冤家,因此县里对与望海县的合作,尤其是要以望海县为主的合作方式反对者众多,也就吴启民力排众议,但是吴启民在向海县只是二把手,而且是一个比较弱势的二把手,出了这件事以后,面临的打压只会更厉害。



  酒吃到一半,杨承东从市长孟凡均那里回来,他的脸色有些难看,面对张金生、吴启民的询问,他摇了摇头:“孟市长认为,望海与北三县不要好高骛远,先打好基础,才能拥有更多机会。”



  张金生、吴启民不由很泄气,张金生酒喝得有点多了,他略带不满地问道:“那么孟市长有没有说,要怎么支持我们打基础?”



  杨承东喝了两口汤,然后方夏调羹,慢慢地说道:“孟市长说,他肯定会支持。不过市里也很困难,希望我们自己多想办法。”



  “这、这不是白说了?”张金生恼火地又灌了一大杯酒。



  杨承东摇了摇头,又对包飞扬说道:“孟市长想见见你,让你明天上午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包飞扬点了点头:“孟市长有没有说什么事情?”



  杨承东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大概还是苇纸一体化项目的事情。”



  张金生、吴启民一起转头看向包飞扬,孟凡均这时候找包飞扬,恐怕还是想要利用包飞扬和方夏的关系,说动方夏将十万吨纸浆项目放到鹿鸣县。三县能不能从中交换到什么,就都看包飞扬的了。



  第二天上午,包飞扬准时来到孟凡均的办公室外,孟凡均的秘书宋伟仔细看了包飞扬两眼,然后点点头,让他先坐在一旁等待。



  在包飞扬的前面,已经有几个人在等待,这时候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走了过来,宋伟看到这个人,连忙起身相迎,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卜县长,你来啦,姬局长在里面,一会儿就好。”



  包飞扬看到宋伟和来人说了几句话,来人突然转身向他看过来,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了他几眼,然后大步走了过来,隔着几步的距离就已经伸出手掌:“是望海的包县长吧,我是鹿鸣县的卜光学,早就听说包县长的大名,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卜光学是鹿鸣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今年刚刚三十岁,几年前他担任副县长的时候,是靖城市地区最年轻的副县长,直到包飞扬的到来,打破了他留下的记录。



  不过直到现在,卜光学依然是靖城市几个县市区当中最年轻的县委常委。



  和包飞扬一样,卜光学也不是靖城市本地人,他是从省城下来的,据说是省委某领导的侄子。卜光学在市里向来以脾气火爆、为人骄狂,但是作风大气、政绩过硬而著称。看到市里两名少壮派的副县长碰到一起,大家都不由好奇地看过去。



  包飞扬对卜光学也有所了解,他笑着迎上去,跟卜光学握了握手:“卜县长,你好。”



  “包县长,听说你们县有一个纸品项目,已经在筹备阶段了吧?怎么样,都还顺利吧?”卜光学大声说道,丝毫不顾及其他人在场。



  包飞扬点了点头:“还好,刚开始,距离投产还有一段时间。”



  “那就好,说起来,你们望海的纸品项目也给了我们鹿鸣很大的启发,现在鹿鸣已经将造纸业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过几天,印尼新光纸业的考察团就要来我们鹿鸣进行考察,新光集团有意在鹿鸣建设一个产量达到十万吨纸浆的造纸项目。”卜光学抬起手臂,在空中划了一个圈:“新光的计划,是以鹿鸣县为基地,以靖城市六县一区一市的沿海滩涂上生长的芦苇为原料,打造一个苇纸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包飞扬深深地看了卜光学一眼,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印尼新光纸业会介入靖城市的纸业生产。印尼金光纸业的规模在全球纸品企业当中可以排到前三,这是一个巨无霸级别的造纸企业,他们在造纸领域的丰富经验是方夏集团所不能比的。



  如果新光纸业有意苇纸一体化项目,那么方夏提出来的计划无疑就逊色多了,相比一个世界级的造纸巨头,方夏纸业只是一个行业新兵,而且外资对地方政府来说,还有着特别的价值。



  现在还很难说这种变化对望海县的利弊,从好的方面来说,新光集团的出现至少意味着市里可能不会那么迫切地要求方夏纸业将后续项目放到南部,当然,这也需要看市里的态度,或许市里希望方夏和新光可以放在一起,以形成规模和协同优势,但是方夏纸业身上的压力减轻是肯定的。



  从坏的方面来说,如果方夏纸业对市里的重要性下降,也就意味着包飞扬想要同市里交换的想法破产。



  而且不管怎么说,市里出现一家实力雄厚的造纸企业,对方夏纸业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鹿鸣县真是大手笔,与之相比,我们望海只有仰望的份啊!”包飞扬笑着说道。



  卜光学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包飞扬的手臂:“包县长也不用妄自菲薄,你要是愿意,等会我就请求孟市长将你调到鹿鸣来,咱俩携手在黄海岸边的滩涂上,打造一份前不见古人的事业出来。”



  包飞扬对卜光学的嚣张和狂妄总算有了切身的体会,换另外一个人,肯定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讲话,尤其还是在市长办公室门口,真是一点也不谦虚。



  包飞扬笑道:“鹿鸣县有卜县长,我就不过去添乱了。望海县地方小,也正好适合我这种小鱼生存。”



  “你包飞扬可不是什么小鱼。”卜光学笑了笑,还要说什么,市长孟凡均的办公室门被人从里面打开,刚刚结束了谈话的财政局局长姬远淳出现在门口,卜光学连忙走过去:“姬局长,见过市长了?”



  “呵呵,是啊!”姬远淳跟卜光学打了个招呼:“卜县长,你可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姬局长,看你说的,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住你这个财神爷?”卜光学笑着说道,他跟姬远淳聊了两句,看到宋伟从里面出来,连忙打了个招呼,就要往里面走:“宋伟,市长他现在有空吧?”



  宋伟不由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卜县长,市长让望海的包县长先进去。”



  “呃!”卜光学已经走到办公室门口,只能停在那里,脸色变得非常不好看:“宋伟,你没跟市长说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吗?”



  宋伟不由感到很头大,卜光学虽然只是一个常务副县长,不过据说来头很大,在市里几乎就是横着走,每次他来见孟凡均,孟凡均都会优先接见他,这一次偶尔例外,卜光学似乎很不乐意,却让他感到非常为难。



  “是光学啊,你也一起进来吧!”办公室里传出孟凡均的声音,宋伟终于松了口气,连忙对卜光学陪了个笑脸:“卜县长,市长让您进去呢!”



  然后他才回头对包飞扬说道:“包县长,市长让你一起进去。”
第六百七十四章 谈崩
  市长孟凡均的办公室内,卜光学兴致勃勃地讲着鹿鸣县的“苇纸一体化”计划,以及取得的进展:“再过几天,新光集团的考察团就要抵达鹿鸣进行考察,此前他们已经派人来了解过鹿鸣县的情况,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次就能达成投资协议,他们计划一期建设一个十万吨纸浆项目,二期达到三十万吨,最终在靖城市的造纸规模达到一百万吨,建成为国内最大的造纸项目……”



  孟凡均安静地听着,目光一直留心包飞扬的反应,让他意外的是,包飞扬竟然一点异常的反应都没有,显得很平静。



  “飞扬同志,你们望海县也在搞造纸项目,对于鹿鸣县的计划,你有什么想法?”孟凡均开口问道。



  卜光学也转过头,斗志昂扬地看着包飞扬,对于这个打破了自己记录的年轻的副县长,卜光学可没有什么好感。



  包飞扬笑了笑:“鹿鸣县的计划很大气,我们期待着与鹿鸣县一起,推动我市造纸产业的升级发展,虽然相比鹿鸣,望海县的基础条件差了一点,暂时也没有办法做到三十万吨、一百万吨的规模,不过年内一万吨项目投产以后,我们将尽快推进后续十万吨项目,力争早日形成生产能力。”



  包飞扬知道,既然鹿鸣县抱上了新光集团这颗大树,那么原先他们准备用纸浆项目换取市里对交通建设支持的计划就要有所改变了,面对卜光学的咄咄逼人,包飞扬也不甘示弱地做出了反击:你们的计划是很好,但始终还是计划,而望海县已经开始落实了。



  卜光学的脸色果然变得难看起来,孟凡均微微皱了皱眉头:“望海也要上十万吨项目?项目的论证工作有没有完成?中央近期三令五申。防止经济过热,避免重复投资,靖城市连续上两个造纸项目。是不是合理,还需要让专家论证一下。”



  包飞扬盯着孟凡均看了两眼。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递了过去:“这是我们的项目计划书,请孟市长过目,我们打算过几天就向市计委提交项目报告。”



  孟凡均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手上的材料,昨天晚上杨承东已经流露出退让的态度,孟凡均也从杨承东话里听出他的意思是想用支持鹿鸣上纸浆项目换取市里对望海的支持,所以他才会通知卜光学来市里,目的就是向望海县施压,让他们不要提出太过分的要求。



  没想到包飞扬的态度和杨承东完全不一样。竟然跟卜光学针尖对麦芒,当场掐起来了。



  卜光学冷笑了两声说道:“呵呵,看来望海县是想抢速度,不过以望海的交通条件,恐怕是想快也快不起来,如果太快了,车子颠簸,还有倾覆的可能。”



  包飞扬看了看卜光学,毫不示弱地与他对视:“卜县长对造纸行业可能还不太了解,纸品生产以贴近销售市场为最佳。所以方夏纸业可以对外输出纸浆、大宗纸品,海运更为经济。”



  卜光学的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差点恼羞成怒。孟凡均连忙轻咳了一声。盯着包飞扬问道:“这份计划书,杨承东他知道吗?”



  包飞扬回头看向卜光学:“杨县长当然知道,这是我们先前就制订的计划。在得知鹿鸣县有意也上苇纸一体化项目后,考虑到望海县的条件,我们觉得望海暂时还无法和鹿鸣县竞争。不过现在好了,原来鹿鸣县看上的是新光集团的项目,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推动方夏纸业的项目留在望海。”



  孟凡均下意识的敲了敲桌上的材料,心里有些不满,既有对卜光学的。也有对包飞扬的,这些年轻干部。脾气一个比一个大。



  孟凡均说道:“如果望海县也能打造一个造纸基地,与鹿鸣形成一南一北两个纸业中心。对于振兴我市的造纸行业,还是有很大裨益的。”



  说到这里,孟凡均顿了顿,又道:“不过,望海县的情况与鹿鸣县并不一样,昨天杨县长也流露出对望海市基础设施薄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