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立,有没有兴趣来政府办,做我的秘书?”车上,包飞扬直接问道,经过一个下午和晚上的观察,包飞扬觉得陈立这个年轻人很不错,虽然年轻,但是很稳重,又很刻苦,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这时候的本科生还是包分配的,能够对基层的情况这么熟悉,可见他真的很用功。



  另外,他也抽空翻了翻陈立写的那些东西,虽然有的内容难免失之于肤浅和理想化,但是对一个刚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能有这种思考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更何况其中也确实体现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点子。



  陈立微微一愣,似乎是没有想到包飞扬会问的这么直接,随即他反应过来,内心狂喜,脸上也露出兴奋的神色,努力控制着,用力点了点头,脱口而出:“包县长,我愿意跟着你干。”



  包飞扬笑了笑,自己的生理年龄和陈立差不多,不过自己的心理年龄要成熟很多,也很少会再有陈立这种心态了,或许,有时候自己也要激情一些?



  “那好,给你两天时间,你将手上的工作交待一下,然后就到政府办找杜主任,他会帮你办理其他手续,我过两天就要出去一趟,到时候你就跟着我。”包飞扬说道。



  陈立马上点了点头:“我手上也没有什么事情,明天就去县里报到。”



  “怎么,这就迫不及待了?”包飞扬笑着看了陈立一眼,陈立的情况,杜金平已经打听到一些,也已经抽空向包飞扬说了,包飞扬知道陈立因为在市计委工作的时候得罪过领导,所以才会被冷落,不过包飞扬并没有在意,别说市计委的那位领导是不是真的还在意这件事,就算他真的在意,只要陈立真的是个人才,包飞扬也照用不误。



  陈立羞赧地笑了笑:“是有点,我觉得包县长肯定能让我们望海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呵呵,没想到你也会说这样的话,不过光会说好话可没有用,我还要看你的工作表现,如果表现不合格,到时候被我打发回去,可不要哭鼻子。”包飞扬笑道,颇有一种对待晚辈的心态,偏偏陈立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陈立确实有些迫不及待,第二天上午他就赶到县里,杜金平先将他带到包飞扬面前,包飞扬简单问了几句,就让他先帮自己搜集路桥建设方面的资料:“杜主任你将手头的工作都跟他说一说,你要尽快从这边脱手,我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安排你去做。”



  杜金平点了点头,这些天跟在包飞扬身边,他也看到了包飞扬饱满的工作状态和勤恳的工作态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在处理县里的事情,杜金平也是咬牙才能勉强跟上节奏。



  实际上如果不是包飞扬刻意照顾,他恐怕还没有办法撑下来。现在包飞扬让陈立跟着他,杜金平肩上的担子也松了一些。



  看着陈立和杜金平走出去,包飞扬也微微松了一口气,现在他的手上有几项重要工作,而且都必须尽快取得突破,所以事务非常繁忙,一个有力的助手就显得特别重要,虽然杜金平也不错,但是受到学历、眼界、精力的限制,还是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亲力亲为。



  包飞扬并不是一个喜欢亲力亲为的人,他更喜欢把握方向,设计策略,而将具体的执行交给其他人去做。就好像方夏陶瓷一样,关键的战略、技术都是他在把控,但是日常的经营管理他又基本不问,而方夏陶瓷现在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方夏陶瓷的高效运转缘于有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包飞扬也很想在望海拥有一个这样的团队,但是他来望海才一个多月,很多事情刚刚理顺,手底下真正能用的人并不多。



  因为上午杨承东去参加一个公务活动,今天的县长办公会放到下午进行,会上,包飞扬简单介绍了昨天与粤东客商在陈港考察的情况:“对方很有投资的诚意,只要条件合适,他们随时可以参与陈港的建设。”



  包飞扬说道:“除了投资政策,他们比较看重的条件主要还有两点,一是腹地经济建设,临港产业的建设;第二点其实也和这个有关,就是打通周边路上交通瓶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当地产业和港口物流的发展。”



  杨承东还没有来得及和包飞扬就这件事进行详谈,不过他们此前已经有过一些交流,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好了,包县长已经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大家有什么想法的,都谈一谈吧!”



  张联升脸色木然,现在每次县长办公会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要眼睁睁看着包飞扬在他的面前耀武扬威,出尽风头,而其他人看向他的目光总是充满了揶揄和嘲讽,再继续这样下去,他在县政府的权威恐怕将会很快丧失殆尽。



  张联升很想请假不来参加这个办公室,可是又担心杨承东顺势就将他的权力都瓜分掉,所以不得不忍受痛苦折磨,每次都准时参加会议。



  不过有了前几次的教训,他在没有看到机会的情况下,已经不再随便发起对包飞扬的攻讦。
第六百七十章 艰巨任务
  常务副县长郑岳将钢笔放到桌上,刚要说话,分管旅游、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事务的女性副县长高晓晶已经抢在前面笑着说道:“包县长真是最擅于创造奇迹啊,刚刚来我们望海,就带来了一个双过亿的项目不说,陈港的开发是望海县多少人的梦想啊,如今包县长出面,又找来了有意合作的投资商,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啊!”



  高晓晶话音刚落,分管科教文卫、人口计生、出版宣传等工作的副县长盛韦林也马上说道:“是啊,我认为我们应当全力支持,尽快将陈港港口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这将会极大地振奋全县干部群众的精神,将会在我们望海县掀起一个新的建设新望海的高潮。”



  望海县县政府目前一共有一正六副七位正副县长,另外还有两个县长助理。除了县长杨承东、常务副县长郑岳、副县长张联升、包飞扬、高晓晶和盛韦林,另外还有分管法制民政和妇女儿童工作的刘郁青,两个县长助理分别是分管滩涂盐碱地开发和渔业的马宏、以及分管扶贫和抗洪救灾工作的于晨风。



  高晓晶与盛韦林的发言结束后,副县长刘郁青也紧跟着表态支持,剩下两个县长助理,马宏和张联升的接触比较多,也跟得比较紧,他看了张联升一眼,非常简短地说道:“我同意大家的意见。”



  饱受折磨的张联升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一点,马宏这个表态,可以算是随波逐流,起码他并没有倒向包飞扬,向其他人那样给包飞扬唱赞歌。



  另一位县长助理于晨风看到大家纷纷表态,他抬头看了看包飞扬,犹豫了一下才道:“港口为代表的海上、水上运输,与公路、铁路为主的陆上运输,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陈港要开发,不但港口要建设,也要打通陆上的交通,形成海上与陆上的物流联动,如果只有港口,没有陆上交通,那就只能像新港一样,以转口贸易为主,但新港的条件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包飞扬有些意外地看了于晨风一眼,县政府几位副县长、县长助理当中,于晨风的存在感相对较弱,他负责的扶贫和抗洪救灾跟包飞扬也没有什么交集,没想到他能够看到关键的地方。



  常务副县长郑岳点了点头:“于县长说得很对,我也注意到刚刚包县长也提到了,投资商投资港口的条件,应该就是我们要在配套政策、陆上交通、以及临港产业这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包飞扬说道:“是的,投资商的意思是,政策要到位,修路造桥、打造临港产业至少要与港口建设同步进行。”



  张联升终于找到说话的机会,他冷笑一声道:“又要建港口、又要修路、还要造桥、还要打造临港产业园区,就算是西溪鹿鸣,也没有办法同时做这么多事情吧?”



  郑岳不满地看了张联升一眼,现在望海县上下都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县政府也空前团结,大家干事的热情非常高,不管是为了官声也好,为了升官也罢,都想抓住眼前大好的机会,做出成绩,只有张联升是个异类,总是会发出不和谐的声音。



  “张县长这话我不敢苟同,那我们政府既要发展教育、又要发展农业、还要发展电力、供水、通讯事业,按照你的说法,岂不是早就没有办法做下去了?”郑岳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张联升气得满脸通红,亢声说道:“这不一样,我们现在的财政收支堪堪维持平衡,事实上对省市的转移支付依赖很大,而刚刚提到的这几件事近期只会是净投入,试问在财政已经很紧张的情况下,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郑岳皱了皱眉头,有心反驳,但也知道实际情况确实如此,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



  杨承东道:“飞扬,你有什么想法?”



  刚刚堵了郑岳一句的张联升,满心的喜悦顿时化为乌有,看来杨承东对包飞扬真的很信任啊,这都快将他当成阿拉丁神灯了,遇到什么问题就问包飞扬,他倒要看看包飞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包飞扬道:“资金确实是个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办法也有很多。”



  张联升忍不住冷笑道:“呵呵,还是包县长有办法啊,别人眼中天大的难题,到了包县长这里,不但有解决的办法,还有很多办法,我倒是想洗耳恭听,不知道包县长到底有什么好办法?”



  包飞扬笑了笑,没有理会张联升的挑衅,神情平静地说道:“其实都是老办法,一是可以通过银行贷款……”



  张联升噗嗤一声笑了:“贷款?县里哪个银行肯给我们贷款?”



  望海县的财政情况比较困难,尤其是这两年县属企业有不少陷入困境,都是靠银行借贷度日,所以现在银行对放贷给政府都很谨慎。



  郑岳对张联升这种态度非常不满意,他冷笑了两声道:“张县长,你到银行贷不到款子,不代表包县长贷不到,我敢跟你打赌,只要包县长说要贷款,农行的薛行长肯定会主动送上门。”



  “你——”张联升很想说郑岳是痴人说梦,不过想到方夏纸业过亿的产值,户头上的流动资金至少也有几百上千万,为了争夺这笔存款,恐怕几大银行还真的愿意放个几十万、上百万的贷款给包飞扬。



  张联升感到非常憋屈,这人有后台就是不一样,包飞扬这个小年轻有什么好的,无非就是家里有钱,结果搞来一个项目就处处受到欢迎。



  “就算银行愿意贷款,数额也有限,恐怕也满足不了需要。”张联升心有不甘地说道。



  包飞扬看了张联升一眼:“如果只是靠县里的农行、工商行和信用社这几家,当然没有办法满足建设需要。我们可以向市行、省行,乃至国家政策银行申请项目贷款,也可以争取国际合作的低息贷款,只要我们的方案有说服力,他们有足够的钱可以贷给我们。”



  张联升张了张嘴:“包县长,我们望海只是个小地方,你不会认为他们会那么简单就愿意向我们望海方法贷款吧?”



  包飞扬懒得理会张联升这个搅屎棍,他对杨承东说道:“这方面我可以去试一试,应该会有一定的收获。不过,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并不合算,主要是财务费用会比较高。我认为我们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那就是招商引资,将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拿出来招商。”



  张联升撇了撇嘴,觉得包飞扬这又是异想天开,方夏陶瓷投资纸业项目,归根到底还是这个项目有利可图,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哪怕他们和包飞扬的关系非常密切,恐怕也不会有决心将上亿的资金扔进来。



  不过,张联升吸取了教训,这一次没有急着反驳。



  包飞扬提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包括银行贷款、招商引资、工程建设方垫资、民间集资等等。



  这些方式,都不算新鲜,但是包飞扬的办法和大家认为的正常做法都有些区别。包飞扬认为,不管是哪种方法,关键是要找到一种稳定的回报方式,比如冠河大桥可以设收费站,通过对过往车辆收费以回收建设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投资。



  港口建设的问题更简单一些,因为码头使用本来就是要收钱的,关键就是要确实有回报,更直接地说就是要有货物流通。



  以望海现在的情况,说服力并不够,所以这件事还是要靠包飞扬的人脉和资源,还有他天马行空一般的思路和想法。



  会议结束以后,杨承东并没有急着离开,他扔了一支烟给郑岳和包飞扬,这是让他们两个人留下来的意思:“飞扬啊,看来你身上的担子又要加重了。”



  包飞扬并不觉得自己的担子很重,至少这些还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的前世曾经经营过一个大财团,相比之下,望海县的情况并不会更复杂,但是他现在缺少得力的助手。



  包飞扬点上烟,吸了一口:“县长,于县长对经济建设似乎也颇有心得?”



  县政府几位副县长、县长助理的简历包飞扬都研究过,于晨风做过乡长、县计委主任,他从计委主任到县长助理,级别虽然提升了,但是实权却反而小了。



  “怎么,你想用他?”杨承东道:“于晨风在计委的时候,曾经想推动家庭为单位的滩涂养殖,不过遭到张联升的反对,最后搞得不是很成功,他对经济这一块,确实不陌生。”



  包飞扬点了点头:“我想找他谈一谈,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让他协助我推进务工合作社的事情。”



  杨承东想了想:“让他协助你没有问题,不过务工合作社涉及到农村工作,需要和张县长进行配合……”



  杨承东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出来,他是担心于晨风和张联升的关系会影响到工作。



  郑岳道:“如果让于晨风协助包县长,我看班子里的分工可以适当调整一下。”
第六百七十一章 变化
  郑岳的意思与其说是调整于晨风的工作,倒不如说是调整张联升的分工。县政府班子内部的分工通常都是定好的,但是内部也会进行一定的调整。杨承东作为县长,通常也不能直接将张联升分管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换成科教文卫工作,但是他完全可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作独立出来,然后交给于晨风负责。



  当然,既然是调整,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杨承东倒是没有怎么犹豫,他点了点头,又对包飞扬说道:“你还看上了谁,一并说出来,我想办法安排。”



  包飞扬想了想:“如果于县长能够将合作社这件事做起来,开发公司的事情我就想让商业局的肖锦辉负责,我还是重点跑一跑路桥的事情。”



  杨承东道:“那就让肖锦辉动一动。”



  “组织部那边恐怕要先考察。”郑岳说道,他的意思是组织部那边可能不好说话,如果组织部拖一拖,那边短时间内肖锦辉就没有办法动。



  “那就让肖锦辉先干起来。”杨承东挥了挥手。开发公司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公开,所以先让肖锦辉操作起来也没有问题。



  说完这些,杨承东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