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青云-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飞扬摇了摇头:“我约了人到港口谈事情,就不打扰你们了,你们现在肩上的任务很重,好好工作,抓紧时间。”



  包飞扬伸出手掌和杜强、陈亚平握了握,然后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今天开会的时候,给我材料的那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



  “他叫陈立,是综合办的一个秘书,三江大学的高材生,原来在市计委工作过,年前才调到我们乡,还不到一年时间。”杜强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包飞扬的脸色,看今天开会时的情形,包飞扬应该对陈立很有好感,现在又特意问起来,杜强估计陈立要转运了,这让他心里有些犯嘀咕,毕竟陈立在陈港乡的时候,没少被穿小鞋。



  包飞扬点了点头:“这样吧,你们问问他手上有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没有的话就让他们陪我们去趟港口,我看他对陈港的情况非常熟悉。”



  杜强心里打鼓,却不敢反对,连忙让综合办主任陈家义将陈立叫过来。



  今天开会结束以后,陈立的心情一直都比较亢奋,一会儿觉得自己在会上的表现有些过了,恐怕会给包县长留下不好的印象,陈港乡那些原本就不待见他的领导们心里恐怕会更加不高兴,他刚刚好过一点的日子恐怕又要难过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那些文章或许能够得到包县长的亲睐,说不定就会提拔他……



  对于包飞扬这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副县长,陈立的看法和其他人并不一样。很多人都认为包飞扬年纪轻轻,就能够当上副县长,肯定是因为有惊人的背景,而从他能够引进方夏纸业、并扳倒焦梦德也可以看出这个年轻人的背景很深厚。



  陈立刚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包飞扬选择陈港乡,并提出苇纸一体化和北三县联动,一举激活望海县这潭死水以后,他就开始认识到包飞扬不但有背景,还有能力。



  陈立当初在市计委遭到打压,一怒之下请调回陈港,作为陈港人,心中也憋了一团火,想要在家乡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可是现实很残酷,他在陈港再次被打入冷宫,虚度了一年的时光。



  陈立当然不甘心蛰伏,所以平常有意识地对陈港乡的发展问题进行思考,并写了下来,等待自己能够大展宏图的一天。陈立向来很有自信,哪怕是包飞扬提出苇纸一体化和三县联动,他也只是有一种理应如此的想法。直到最近这几天,从县里传来消息,说是包飞扬提出了要在农村搞务工合作社,他才觉得眼前一亮。
第六百六十八章 咸鱼翻身
  在陈立看来,通过“务工合作社”,可以解决望海县与陈港乡发展的几个紧要问题。



  当前制约望海县发展的因素当中,有些是硬件方面的,比如地理位置、交通问题、矿产资源缺乏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根本解决不了,比如地理位置、矿产资源,这些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有的则需要很大的投入,暂时解决不了,比如交通问题,有钱就能解决,但是以望海县的能力,根本不可能筹集到那么多资金。



  还有些则是软件方面的——这种硬件、软件论据说也是包飞扬首先提出来的,单单是这一点,就让陈立暗自佩服,类比实在贴切——软件方面的问题也很多,比如熟练工人的问题,这个就可以通过合作社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而解决;另外还有配套不足,也可以通过合作社,组织村民向工厂提供服务、商品而解决一部分……



  陈立眼中,这些都是天才一般的想法。



  陈立坐在那里,心神不宁,一会儿觉得包飞扬应该会认可并重用自己,一会儿又觉得自己那点浅薄的见解,在包飞扬的眼里,或许什么都不算,这样一想,他又没有丝毫信心。



  陈立今天在会场上的举动已经在办公室里传开,有人意识到,陈立的命运或许将会因此而改变,而有人则觉得陈立哗众取宠,又羡慕、又嫉妒。



  “吆,陈立,你这是在发呆,还是又要构思什么大作?”坐在陈立对面的潘国强抬头看了几次,终于忍不住说道。



  潘国强和陈立几乎是一前一后进入综合办,潘国强混了个高中毕业,经常被人拿来跟陈立进行比较,不管是学历,还是办事的能力,乃至做事的态度,潘国强都没有办法跟陈立相比。不过潘国强是乡党委副书记闵国浩的外甥,反而在陈立被闲置的这段时间里,担任与领导对接的专职秘书,而陈立只能在综合办打杂。



  尽管如此,却并没有减轻潘国强对陈立的恨意,在他看来,如果没有陈立,就没有人会拿陈立来贬低自己,所以一有机会,潘国强都会奚落陈立两句,而陈立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情,听到潘国强的声音,他连头都没有抬,拿起一份文件,看了下去。



  “嗨嗨嗨,陈立,我跟你说话,你听到没有?别以为在包县长面前露了个脸,尾巴就翘上天去了,包县长可没说要要用你,倒是市里的领导对你有意见呢,你还能翻上天去?”潘国强重重拍了两下桌子,不屑地说道。



  陈立不想听潘国强罗唣,这时候也没有心情跟他争吵,拿起桌上的材料,站起来就要离开。潘国强看到陈立几次三番都不理会自己,顿时恼羞成怒,突然站起来抓住陈立的手臂:“姓陈的,你听到没有,我跟你说话呢,你耳朵聋掉了吗,一点反应都没有?”



  陈立皱了皱眉头:“潘国强,你放开手,有什么事情直接说!”



  “吆,姓陈的,你还真以为自己攀上姓包的啦,敢跟你潘爷这么嚣张?”潘国强手上用力,另外一只手在陈立胸口点了几下:“小子,这里是陈港乡,你眼睛看清楚了。”



  陈立与潘国强所在的是一个大办公室,除了他们两个,另外还有两个人,不过此时他们都冷眼旁观,并没有站出来的意思,反正这样的事情好像每天都在发生。



  “潘国强,你这是在干什么?”突然,潘国强身后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



  “啊,陈、陈主任,您怎么来了?”潘国强回头一看,只见综合办主任陈家义正站在自己身后,脸色不善。



  潘国强松开抓住陈立的手,笑呵呵地说道:“嘿嘿,陈主任,我跟陈立闹着玩呢!”



  潘国强有个当乡党委副书记的舅舅,常常是陈家义要奉承巴结这个小秘书。



  “闹着玩?这是让你闹着玩的地方?”陈家义板着脸,冷声呵斥道:“马上做你的工作去。”



  潘国强有些意外地看了看陈家义,心里感到非常疑惑,陈家义这个老东西吃错药了,敢对自己这么大声说话?



  陈家义却顾不上考虑潘国强的情绪,他连忙笑着对陈立说道:“陈立啊,你将手头的工作放一放,赶紧收拾一下,包县长让你陪他去一趟陈港,马上就去。”



  “啊!”骤然听到这个消息,陈立微微一愣,随即大喜过望。虽然只是陪同包飞扬去港口考察,似乎还不能够说明任何问题,但至少表明包飞扬已经知道他这个人,对他也不反感,而且他还有跟包飞扬进一步接触,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我马上就去。”陈立马上转身,拿了几样东西放进自己的包里,然后再次走到陈家义面前:“主任,我没有什么要准备的,现在就去吗?”



  陈家义点了点头:“是的,现在就去。”



  陈家义带着陈立,很快离开了办公室。潘国强猛地拍了下桌子:“骂的,这算是怎么回事?”



  看到陈立,包飞扬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陈不错,等会就麻烦你再给我介绍介绍陈港的情况。”



  陈立有些受宠若惊地点了点头:“包县长客气了,我应该做的。”



  在去陈港的车上,包飞扬有意识地问了陈立一些问题,陈立不用查资料,都能回答得比较清楚。偶尔犯一两个错误,包飞扬就会给他指出来,这让陈立也感到非常惊讶,好像有些情况包飞扬知道得比他还要清楚。



  包飞扬这一次来陈港是要和涂小明的朋友詹怀信介绍的投资商见面。詹怀信本人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粤东公司任职,同时还是一家船运公司的顾问,顾问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詹怀信本人就是这家船运公司的幕后老板。



  詹怀信介绍来的几位投资商中,就包括这家船运公司台面上的老板、蓝海船运公司的胡子舟,以及一位新港商人郭熙焕。



  郭熙焕是新港明珠集团的少东,明珠集团在新港也算是大型财团,明珠集团的业务当中包括基建、房地产、船运、以及港口建设等等。



  包飞扬将胡子舟和郭熙焕请到望海来,就是想请他们帮助规划一下陈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包飞扬虽然拥有前瞻性的眼光,但他还是觉得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而且未来陈港要开发,必然要借助外部资本,仅仅靠方夏的支持也是不行的,蓝海船运和明珠集团都是他要争取的对象。



  包飞扬带着胡子舟和郭熙焕参观了一遍陈港的码头,陈立在一旁负责介绍港口的情况。虽然已经并没有机会经历这样的场面,但陈立的表现还算不错,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紧张而出现一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那些瑕疵包飞扬也总能够及时予以补充。



  “陈港有条件建深水大港,但是腹地不够深,所以我认为陈港无法成为干线港,而且陈港和海州港的距离太近了,所以陈港未来的定位应该是与海州港对接的转运港。”胡子舟是做船运的,因此他看得很准。



  郭熙焕也点了点头:“海州在大陆的港口中,也远远不及前面几个大港,主要也是腹地产业深度不够。无论是进出口还是转口,都与临港产业和港口身后的产业深度有关,陈港在这方面先天不足,后天也很难补足,所以转口港是最好的选择。”



  所谓转口港就是货物在陈港集中装船,送到海州港以后,再装上远洋货轮或者货运列车发往各地,新港就是著名的转口港。陈港自然没有办法和新港相比,新港是大陆与海外的转口港,而陈港只是作为海州港的转口港,空间有限。



  胡子舟和郭熙焕的判断与包飞扬的想法也差不多,他笑了笑道:“还有一点两位不知道有没有考虑,那就是临港产业。比如江北省整体都存在供电紧张的问题,靖城市北部地区尤其严重,如果陈港可以建一座大型发电厂,利用港口优势,直接从秦岛运输煤炭,成本上的优势将会比较明显。”



  胡子舟看了郭熙焕一眼:“这个不是我们蓝海的业务范围,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其中还会有些问题,大型电站的建设投入非常高,而且也不允许私人和外资进入,另外就算用煤成本降低,但是要将电厂的电能向外输送的话,电网建设的成本恐怕也不低。”



  郭熙焕说道:“临港产业确实也非常重要,这是增强港口经济腹地的必要举措。通常来说,临港产业会以重化工业为主,比如电厂、钢铁冶炼、炼油和石油化工等,如果临港工业发展得好,完全可以打造一座新城。”



  包飞扬点了点头:“我们会向这个方向努力。现在两位能不能告诉我,如果我邀请你们来陈港投资的话,你们会怎么选择?”



  胡子舟和郭熙焕相互看了看,郭熙焕说道:“说实话,现在的陈港并不是投资的优选地,当然,投资者通常会比较重视硬件条件,但有时候也需要看人,所以我还是想先听一听包县长您对陈港的规划。”
第六百六十九章 港口
  包飞扬的看法和胡子舟、郭熙焕差不多,陈港港口虽然拥有一条良好的深水航道和岸线,但是腹地并不足以支撑一个深水大港,因此未来的定位还是以立足区域运输的支线港口。虽然这对望海人的大港梦想是一种打击,但也意味着陈港的开发投入不需要那么大,好高骛远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晚上,包飞扬请胡子舟、郭熙焕到渔村吃海鲜,望海县的海鲜并不出名,但是是真正的海鲜,之所以不出名,还是因为没有腹地的消费支撑。



  郭熙焕一边对美味的海鲜赞不绝口,一边说道:“港口的发展,从来离不开腹地的支持,就像新港的发展离不开大陆一样,有多大的腹地,就有多大的港口。”



  涂小明晚上也赶过来一起吃饭,他笑着说道:“郭总是做大事的人,眼中只有大港口,看不上陈港这块地方?”



  郭熙焕摇了摇头:“明少说笑了,明珠集团虽然在镇海、龙口港都有投资,但是那与我郭熙焕没有什么关系,港口投资的数额巨大、风险高、周期长,我现在还没有办法吃得下去,如果条件合适,我对小港口更感兴趣。”



  包飞扬道:“我们十分欢迎郭总来陈港投资。”



  郭熙焕端起酒杯,向包飞扬敬了一下,虽然他不知道包飞扬的身份背景,但是看到涂小明和包飞扬相处的情形,估计包飞扬的背景应该至少和涂小明相当,因此表现得很客气:“明少面前,我也就不说虚的了,陈港要发展,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腹地,陈港周边腹地的经济基础太差了。”



  郭熙焕用筷子夹起一片鱼肉:“就好像这种海鲜,其实很美味,不比粤海、新港的差,可是为什么名气相差那么多呢?就是因为没有腹地消费的支撑,所以陈港的发展,必须要和腹地经济建设结合,目前看来,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临港产业建设,一个就是打通周边交通瓶颈。”



  包飞扬点了点头,这也是他正在考虑的事情,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发展、打通陆上交通瓶颈,这是相辅相成,需要同步推进的三件事,无论缺了哪一件,三件事都会做不起来。



  包飞扬说道:“郭总放心,这两件事情我们都在着手推进,相信近期都会取得一定的进展,届时还希望郭总能够与我们携手共进。”



  郭熙焕看了看包飞扬,哈哈一笑,带着试探问道:“我相信包少的能力,一个小小的望海,注定只是包少大展宏图的试验地。”



  说到这里,郭熙焕顿了顿,又道:“其实,陈港的发展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区域内的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听说附近的向海县、滨城县、逐日县都有意扩大港口建设,另外靖城市南边的鹿鸣县、西溪市的港口条件本来就不错,最近也提出要打造深水大港的战略。”



  郭熙焕抬头看了包飞扬一眼:“另外,我听说鹿鸣县和西溪市最近也都提出要搞苇纸一体化。”



  包飞扬皱了皱眉头,鹿鸣县和西溪市要搞深水大港这是很多年前就提出来的,沿海几个县也都一直想让港口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近期他们似乎都加强了这种声音。至于鹿鸣县和西溪市提出要搞苇纸一体化,也是最近几天的事情,明显都是冲着望海县来的。



  看来,市里明显还是希望方夏纸业的后续项目放到鹿鸣或者西溪,有些事情的动作望海县必须要加快了。



  吃过晚饭,包飞扬让司机先送陈立回去,陈立的老家在陈港乡最南边的沙荡,他平常就住镇上,乡政府提供的宿舍。



  “陈立,有没有兴趣来政府办,做我的秘书?”车上,包飞扬直接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