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动天下--苏秦和他生活的时代写真-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燕国可疑也罢,不可疑也好,您都应该善待它。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王明示天下以有燕”,告诉诸侯燕国跟齐国是一伙的。使得那些居心不良的人不敢随便去煽惑燕王,让燕国想背叛齐国都难。

  大概齐湣王这时仍面露犹疑,令苏秦觉得要叫他消除顾虑,就不能再说“事乃时为”这种不太自信的话,便索性起誓似的宣称:“臣不能使王得志于三晋,臣亦不足事也。”

  如果拥有燕国还不能使魏、韩、赵听命于齐国,他就是个没本事的人'3'。

  齐湣王还是相信苏秦“足事”的,也就终于听从了他的意见。诸侯攻秦的组织工作也随即开始进行。

  四。尊严受损的人最难保持理性。

  这次攻秦就是被后人夸大成所谓以苏秦作纵约长,领六国诸侯伐秦,令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的那次合纵行动。其实苏秦根本没当上这样的统帅,他一直是在搞幕后策划,即便是这类活动,在开始的时候他可能连主角还都算不上。因为要攻秦首先就要联络赵、魏、韩等国,可是被齐湣王派到这些国家进行此类外交的却不是苏秦,他接受的任务是回燕国去,显然也是告知燕昭王做攻秦的准备。看得出齐湣王对燕国依旧不那么放心,参加攻秦的事必须苏秦亲自回去落实才行。

  人怕什么就偏会遇到什么,大概在苏秦刚回到蓟不久,燕国和齐国之间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流血事件,两国关系立时面临恶化的危机。

  让人意外的是,挑起这次流血事件的并不是憎恨齐国的燕国人,反倒是一心想拉住燕国的齐湣王。

  整个事件的情节很简单,一位燕国人被齐湣王杀死了。死者若是寻常之士,也就不会闹出太大的事端,可这个人偏偏是那位燕国将军张魁。

  对张魁的死史料没有详细记载,《吕氏春秋·行论》上只有四个字:“齐王杀之”。齐湣王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已找不到答案。不过正是从那极其简略的记述中,人们不难得出一个印象,张魁并没有作危害齐国的事,否则一定会被记录在案。也许他在言语行动上对齐湣王有所冒犯,但决不会到该死的地步,不然史家就可能给他写下“不恭”的评语。

  这也就是说,杀死一个别国将军,不惜酿成外交争端,完全是齐湣王在使性子胡来。

  此时的齐湣王正在逐渐显露出他人格中丧失理智的凶暴的黑暗面。

  张魁的死讯传回燕国,燕昭王听后登时“泣数行而下”,不住地流泪。也许张魁是他喜爱的臣子,但他此刻的哭泣更多是为自己尊严的受伤。这从他随后下达的命令就可以看出来,那命令说:“余兴事而齐杀我使,请令举兵以攻齐也。”

  因为张魁是“我使”,所以燕昭王才会决定为他的死起兵进攻齐国。

  这当然同样是不理智的行为,燕国这时与齐国开战并无胜算,但燕昭王必定是觉得自己的忍耐已经过了底线。派出去的高官无故被害,如果这样的屈辱还要咽进肚里,燕国或者说他的颜面何存?

  下面的大臣肯定有一批人不赞成发动如此争意气的战争,但张魁的死确是奇耻大辱,面对着无比悲愤的燕昭王和国人,谁也不敢提出理性行事的劝告。否则不但意见不会被接受,自己也将给骂成卖国贼,这是人类政治历史中常有的一种困境。

  但终究还是有个叫凡繇的人鼓足勇气,站到了燕昭王的面前,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劝阻与齐国打仗,而是张口就表示要辞职,理由是:“贤王故愿为臣,今王非贤主也,愿辞不为臣。”

  燕王不是贤明之主,他不愿给这样的君王当手下。

  连一些昏庸之人都可以自认是明君,领导了燕国复兴的燕昭王,怎么会不是“贤主”?

  燕昭王显然也这样想,所以不解地问凡繇道:“是何也?”

  凡繇的回答是先说起了让人伤心的往事:“松下乱,先君以不安弃群臣也。王苦痛之,而事齐者,力不足也。”

  “先君”自然就是燕王哙。他在齐国入侵的战乱中丧命,他的儿子燕昭王却依旧要小心地侍奉齐国,这般忍受屈辱,还不是因为燕国的实力斗不过齐国吗?

  听到这里,燕昭王应该有所领悟了,凡繇于是直奔主题:“今魁死而王攻齐,是视魁而贤于先君。”

  为一个死掉的张魁跟齐国拼命,难道张魁比前任国君还重要吗?

  张魁为什么就不能比燕王哙重要?每个人的生命至少也应该是平等的。可这是现代的文明法则,两千多年前和以后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并不懂得这些。

  凡繇对张魁如此估价,依据的仅仅是一条通行的规则,燕王哙是国君,张魁只是臣子,他们的地位永远有高低之分,不可能有相同的价值。

  从敢于谏言来看,凡繇大概是一个正直的人。可悲的是,正直的人许多时候也是一个谨守常规,不能脱俗的庸人。

  只有在那样的时代,凡繇这两句根本不合理的指责,才能拥有不容置疑的道德合法性。似乎就是凭借着它的威势,燕昭王不得不俯首称“诺”遵命。

  其实这多半只是事情的表象,如果没有凡繇“力不足也”的点醒,一直沉浸在羞愤中的燕昭王怕也不会这么顺从。

  凡繇接下来便正式“请王止兵”,燕昭王自然同意,但又问道:“然则若何?”

  不能打仗,那究竟该怎么处理这次外交危机呢?'4'

  五。骄横与怯懦都是人的本性。

  凡繇给燕昭王的建议并没什么新创意,仍旧是要他继续对齐湣王奴颜卑膝。

  已经从冲动的情绪中冷静下来的燕昭王,痛快地答应照凡繇的策划行事。

  他先换上一套素衣,这表示自己是对齐国有罪的人。罪人不能穿好衣服,也自然不该享受高档的住宅,燕昭王又搬到蓟的郊外去住简朴一点的房子。其实生活待遇肯定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只是为了作姿态让齐国看。

  只这些当然不够,燕昭王同时派出请罪的使者赶赴临淄去拜见齐湣王。

  杀了人的齐湣王这时候在干什么呢?

  他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照旧潇洒快乐的生活着。不就是一个张魁嘛,杀了怎么样,杀错了又怎么样?难道燕国会为了一个军人,就胆敢跟齐国动手?他才不信呢!

  燕国使者到达临淄的时候,齐湣王正摆下酒席,和成群的齐国官员们大吃大喝。听说燕国来人,他立即“令使者进报”。

  燕国使者来到齐湣王和齐国众臣的面前,卑屈地向齐湣王说:“燕王之甚恐惧而请罪也。”

  具体的请罪辞是凡繇事先拟定的,第一句话便把责任全揽在燕昭王的身上:“此尽寡人之罪也。”

  燕国人无辜被齐王杀害,怎么成了燕王自己的罪责?理由是这样的:“大王贤主也,岂尽杀诸侯之使者哉?”

  齐湣王乃贤德君主,难道诸侯派到齐国的使者都会被杀吗?

  当然不会,“然而燕之使者独死”,怎么燕国派来的人就死了?这只能说明“此弊邑择人不谨也”,是燕国选人不当,才有如此变故,所以“愿得变更请罪”。

  自我贬损还能编出如此圆通的理由,真是难为了燕国。也不难想象,燕国使者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毕恭毕敬的神情背后,是成千上万燕国人在屈辱和愤怒中燃烧的心。这压抑的烈火将最终迸发,焚毁齐国的无上权威。

  齐湣王这时根本不知道自己亲手种下了多大的仇恨,给齐国日后带来了怎样的灾祸。他只管陶醉在奴役虐待他人的巨大愉悦中,而且觉得还不过瘾,居然命令燕国使者把请罪辞“复之”,再说上一遍。

  燕国使者别无选择,只有忍辱含羞地把请罪辞又复述了一次。

  齐湣王这么残忍,也是想要“以矜左右”。张魁被杀后,必定有一些明事理,懂利害的齐国官员,担心燕国会跟齐国反目为敌。齐湣王今天便要让他们看看,自己是何等的强大,任何人都只能臣服在他的脚下。

  心理上的无比满足让齐湣王忘乎所以,被他派往燕国回复燕昭王请罪的竟是一名“小使”,也就是级别很低的小官。由这样一位小官吏“令燕王复舍”,命令燕昭王,回宫室去住吧'5'。

  危机在表面上结束了,暗地里燕国对齐国的报复之心更加炽烈了。

  在整个的危机期间,人们没有发现苏秦的身影。以他多年往来于燕国跟齐国间的经验,处理这样一场外交争端理应有他的参与才对,可他却始终一言不发,让自己置身事外。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几年后苏秦在给燕昭王的一封信里回顾了他这时在作什么,原来他要“请属事辞为臣于齐”,简单地说就是又一次想辞职不当燕国的卧底了。

  张魁的死一定把他吓坏了,他万没想到齐湣王会变得如此骄横残暴,这让他心中的恐惧比任何人都大。同是燕国人,齐湣王杀得了张魁,就杀不了他吗?何况张魁尚且算是在帮齐国的忙,他自己可是专门危害齐国的间谍,一旦遭人发觉,下场只会比张魁还惨。苏秦能够想象得出,那将是身受车裂之刑,被撕扯得血流满地,尸骨不全。

  他不想让那恐怖的一幕真的上演。当初他愿意前往齐国,虽知道是在冒险,可决没料到风险系数会这么高。他对燕国的效忠还没到要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的程度。

  当死神的阴影出现时,人们才会感到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苏秦也是这样,所以他宁可让自己筹谋的一切半途而废,也要好好地活着。

  这时又发生的一件事更让苏秦觉得齐国已成危险地带。这件事具体情形今天已不清楚,苏秦后来回忆此事时只说齐湣王“改葬其后”,意思很含糊,但他又提到,燕昭王此刻对齐湣王发出了这样的指责:“杀妻逐子”。由此看来,“后”应是指齐国的王后。虽然那时诸侯的妻子通常是被叫做夫人,但诸侯的母亲已被人称做太后,其妻偶尔给称为王后也不是不可能。而从“杀妻”的指控分析,“改葬”的意思应是没有按君王夫人的规格礼仪安葬湣王的太太,因为她是被丈夫杀死,实施家庭暴力的齐湣王自然不会善待妻子的后事,连她的儿子不是都给赶跑了么。

  自己的老婆说杀就杀,齐湣王对别人会怎么样不用想也知道。

  齐湣王这时又发来指令,要召苏秦回齐国,苏秦却决定“毋往”,他再也不想干这份危险系数过高的工作了'6'。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3''6'《战国纵横家书》

  '4''5'《吕氏春秋·行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九章。内争不断
一。人生总是身不由己。

  让苏秦选择放弃的原因恐怕还有一个,那就是燕国官场对他的不信任。

  苏秦与燕昭王针对齐国的谋划属于绝对的国家机密,大多数燕国官员并不知情,只看到苏秦整日在为齐国奔忙,原本就不喜欢这个说客的他们自然会深深的猜疑,张魁一死,燕人对齐国的仇恨高涨,身为“亲齐派”的苏秦必定也成了大家的发泄对象,各种对他不利的风言风语只怕正满天飞。

  二十年来为燕国服务,却从没得到过这里人的信任,苏秦厌了,累了,不想再过这种日子了。

  可是事情由不得他做主,别忘了真正的主宰是燕昭王。在君王的眼里,国家或者说自家的事比哪一个臣子的生命都更重要。齐湣王刚刚又羞辱了燕国,燕昭王怎么可能让灭齐计划中止。如果苏秦不为反齐事业尽心,燕王又要他何用?

  于是一位名叫盛庆的官员出现在苏秦的眼前,郑重地转达燕昭王的话:“齐王之多不忠也,杀妻逐子,不以其罪,何可怨也。”

  这样一个作恶多端的君主,整治他是完全正当的。

  这当然是场面上的漂亮话,对苏秦真正有威慑力的是下面这句:“不之齐危国。”

  你要是不去危害齐国,就是在危害燕国。

  危害齐国,齐湣王将来可能要苏秦的命;危害燕国,燕昭王现在就能惩办苏秦。何轻何重,苏秦自然明白他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冒死向前了。

  又要重新上阵的苏秦,虽然用他自己的话说,决心“以死之围,治齐燕之交”,豁出命去也要巩固燕国与齐国假装亲密的关系,但他这次不想只是乖乖地,一声不响地走掉,有些话他必须跟燕昭王说清楚。

  他知道,自己一离开燕国,背后“必将有口”,那些燕国自以为是的大臣们必然会在燕昭王面前嚼舌头,反复毁谤他的信用。时间一长,燕昭王难保不会动摇对他的信心。

  所以他上书燕昭王,讲明自己的担心:“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

  被齐王重用,就会被燕国的大臣疑心,这显然已是事实。

  苏秦接着具体描写燕国官员对他的态度:“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望于臣。”

  如果没被齐国委以重任,他将不被人当一回事。若是得到齐王信任,燕国这边又会对他寄予过高的期望。

  这倒还不算什么,严重的是“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齐国如有对燕国不利的举动,苏秦就将被燕国视为罪人。

  不仅如此,要是“天下不攻齐,将曰:善为齐谋。天下攻齐,将与齐兼弃臣”,燕国如不能联合其他诸侯一起谋取齐国,苏秦将被指责为专替齐王做事。等诸侯真的合作进攻齐国,苏秦伤害齐国的阴谋将被识破,这时的燕国又会抛弃他,任他由齐王处置。

  苏秦这句话已经不单是在说燕国的大臣,实际把燕昭王也包括了进去。他将自己的处境看得十分明白,“臣之所处者重卵也”。

  几年之后,他真的和重叠摞起的鸟蛋结局一样,粉身碎骨。

  读完苏秦这样的上书,明君燕昭王当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召见苏秦,用最让人动容的话语抚慰那一颗不安的心。

  他首先誓言:“余必不听众口与造言,余信若犹啮也。”

  我跟你的关系如同人的上下牙齿咬合一般紧密,什么样的谣言也破坏不了。

  他又给苏秦减轻压力,不下达硬性的工作指标:“大,可以得用于齐;次,可以得信;下,苟毋死。”

  你此去能被齐王重用当然最好,不让他怀疑也不错,实在不行,只要能保全性命就可以了。

  为证明自己不是在表面说好话,燕昭王还告诉苏秦:“以孥自信,可”。

  为了叫齐湣王信任你,你可以把家眷带到齐国去,显示再没有被燕国要挟的顾虑。

  燕昭王甚至说出这样的话来:“与言去燕之齐,可;甚者,与谋燕,可。期于成事而已。”

  苏秦可以跟齐湣王说背离燕国,彻底投靠齐国;与他算计燕国也是允许的,只要能最终办成大事,怎么样都行。

  为让苏秦铁心替自己做事,燕昭王的话已经说到家了'1'。

  苏秦应该不会单纯得把燕昭王的话百分之百当真,但一位国君能作如此表示,身为臣子的他心里大概还是免不了有几分感动。或许还想,就凭这番话,冒再大的险也值了。

  于是他又出发了。

  二。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讨价还价。

  苏秦不在齐国的时候,齐湣王除了杀张魁、杀老婆,赶走儿子外,倒也没耽误攻秦的正事,派遣了各路使者外出跟诸侯沟通。

  要想让诸侯听从齐国的调遣,有两个人是必须拉拢过来的。一个是赵国的奉阳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