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索性做了和尚-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方之学者,
  倡人道主义。
  不啖老牛肉,
  淡泊乐蔬食。
  卓哉此美风,
  可以昭百世!
  示众
  景象太凄惨,
  伤心不忍睹。
  夫复有何言,
  掩卷泪如雨。
  喜庆的代价
  喜气溢门楣,
  如何惨杀戮?
  唯欲家人欢,
  哪管畜生哭。
  残废的美
  好花经摧折,
  曾无几日香。
  憔悴剩残枝,
  明朝弃道旁。
  生机
  小草出墙腰,
  亦复饶佳致。
  我为劝灌溉,
  欣欣有生意。
  囚徒之歌
  人在牢狱,
  终日愁。
  鸟在樊笼,
  终日悲啼。
  聆此哀音,
  凄入心脾。
  何如放舍,
  任彼高飞。
  投宿
  夕日落江渚,
  炊烟起村墅。
  小鸟亦归家,
  殷殷恋旧主。
  雀巢可俯而窥
  人不害物,
  物不惊扰。
  犹如明月,
  众星围绕。
  诱杀
  水边垂钓,
  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
  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
  常起悲悯。
  倒悬
  始而倒悬,
  终以诛戮。
  彼有何辜,
  受此荼毒!
  人命则贵,
  物命则微。
  汝自问心,
  判其是非。
  老陆稿荐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
  勿贪口腹。
  开棺
  恶臭陈秽,
  何云美味?
  掩鼻伤心,
  为之坠泪。
  智者善思,
  能勿悲愧?
  昨晚的成绩
  是为恶业,
  何谓成绩!
  宜速忏悔,
  痛自呵责。
  发起善心,
  勤修慈德。
  惠而不费
  勿谓善小,
  不乐为之。
  惠而不费,
  亦曰仁慈。
  醉人与醉蟹
  肉食者鄙,
  不为仁人。
  况复饮酒,
  能令智昏。
  誓于今日,
  改过自新。
  长养悲心,
  成就慧身。
  忏悔
  人非圣贤,
  其孰无过?
  犹如素衣,
  偶著尘。
  改过自新,
  若衣拭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护生画集》配诗(2)
一念慈心,
  天下归仁。
  冬日的同乐
  盛世乐太平,
  民康而物阜。
  万类咸喁喁,
  同浴仁恩厚。
  昔日互残杀,
  而今共爱亲。
  何分物与我,
  大地一家春。
  

李叔同年谱(1)
一八八零年十月二十三日(农历庚辰年九月二十日)辰时,出生于天津河东区地藏庵前陆家胡同二号一名门望族家庭。取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一说山西洪洞。父李世珍,字筱楼,与李鸿章、吴汝纶为会试同年,中进士后曾任吏部主事,不久后便辞官不做,返津经商,主营盐业,几乎垄断了天津内外的盐业,成为津门巨富;晚年又大力兴办钱庄,成为天津较早的银行家。李筱楼乐善好施,创办“备济社”,向贫民施舍粮食棺木,又兴办义塾让贫儿上学,在津门一带博得“李善人”的雅号。
  叔同生母王氏名凤玲,一八六零年生,原系丫环,一###七年被李筱楼收为三姨太。她略通文字,笃信佛教,对李叔同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李叔同在家中排行第三。其降生之日,有喜鹊噙松枝送至房内,此松枝被视作佛赐善根,叔同终生携带在身边。
  一八八三年举家搬入粮店后街六十二号,与旧屋仅一巷之隔。
  一八八四年开始学习书法,临摹柳、颜。
  此年,其父因病过世,李鸿章亲临李宅为之主丧。李家大办丧事,僧众行普济法事,并做了一场焰口。叔同目睹这些场面后,召邻居小伙伴们群起效仿,自命为“大和尚”。其父去世后,因为财产等原因,叔同母子受到大家庭的排挤,叔同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自是岁起从母王氏诵名诗格言。
  一八八六年始学《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书,后读《百孝图》、《返性篇》、《玉历钞传》、《格言联璧》等。其母还教之以短诗。
  一八八七年开始攻读《文选》。叔同日诵五百,过目不忘,进步飞快,常受其师常云庄赞赏。
  一八八八年熟读《四书》、《孝经》、《诗经》及无数唐诗。因常陪同大娘郭氏(李筱楼之大姨太)前往无量庵,学会念诵《大悲咒》、《往生咒》。开始从天津著名书法篆刻家唐静岩学习篆刻。家中有京戏班子唱堂会,因好奇而学习唱戏。
  一###一年开始学习篆书,摹《宣王猎碣》,每天写五百余字。又学习隶书,热衷于碑学,临写《张猛龙碑》、《张迁碑》、《龙门二十品》等。随常云庄先生学习《史记》、《汉书》等史学著作,此间还常去票房学戏。
  一###四年文才初露,有“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之句流传。此时,其诗文书法均已打下良好的根基。在票房与京剧名伶杨翠
  原第7页图放236页下方李叔同少年时书法习作之一
  喜结识。
  一###五年入天津辅仁学院学习。自夏天起,开始学习算术、外语等西方教育内容,接受“新学”。
  一###六年拜其父生前好友、天津诗词界名流赵幼梅学词,将诗词融会贯通。又正式从著名书家唐静岩学习书法篆刻。此间广交津门艺林名士,著名教育家严修、大文豪孟广慧、大书法家王吟笙、大画家陈篙洲等诸多学者、书画大家皆与其交往甚密,使之得到广泛的艺术熏陶。是年以文童身份进入天津县学,开始学习八股文。
  一###七年奉母之命,与天津卫芥园俞家茶庄的茶商之女俞氏成婚。俞氏长叔同二岁,端庄淑静。李家大办婚事,其兄从家产中拨出三十万元供叔同家用。叔同买下一部德国钢琴,并开始学习拜厄的《钢琴基本教材》及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
  一###八年十月,叔同与母亲、妻子一同南下上海,在法租界卜邻里租房居住,并改名李漱筒。
  到沪后,叔同与“沪学会”之许幻园等结识,加入“城南文社”。
  一###九年春季,在许幻园盛情邀请下,携全家迁入沪南青龙桥许家城南草堂,幻园为叔同所居院落题名“李庐”。
  与许幻园、袁希濂、蔡小香、张小楼结成金兰兄弟,号称“天涯五友”。此外,还与文坛名人毛子监、李力园、刘泯松等过从甚密。
  是年,叔同长子葫芦产后即夭折。
  一九零零年作《二十自述诗》,冠以四言诗序以自省。又将自己的印章作品及家藏古代名印辑成一册《李庐印谱》出版。又编辑《诗钟汇编原第111页图放于238页李叔同在上海饰演黄天霸剧照
  初集》,并自作序言。是年春天,叔同北上开封以童生身份参加了考试,考取第三名。
  四月,与黄仰宗、任伯年、朱梦庐、高邕之等书画家,在上海福州路杨柳楼台旧址组织成立“上海书画家公会”,叔同为会员,随之加入上海书画金石界。“上海书画家公会”举办各种“书画讲习班”,免费宣讲,向大众普及书画知识。叔同讲授篆书篆刻课程。
  九月,次子李准出生。
  一九零一年年初,将个人诗作结集《李庐诗钟》,署名“当湖惜霜仙史”,在沪印行。
  二月,北上天津探望家人。抵津后适逢其兄赴豫,叔同本欲再赶往河南,但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道路阻滞,未能成行,遂在津滞留两月有余。其间曾入京看望名伶杨翠喜,回津后作词《菩萨蛮·忆杨翠喜》以为纪念。叔同此次北上留有多首诗词佳作,如《南浦月·北行留别海上同人》、《轮中枕上闻歌》、《到津愁不成寐》等,返沪后将之辑成《辛丑北征泪墨》,该书面世后,在沪获得各界人士高度评价。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李叔同年谱(2)
九月,考入位于上海徐家汇的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特班,改名李广平。该校总教习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倡导民主、提倡新学,开设英语、国际法等诸多新学课程。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等后来的著名人士。叔同与师生们相互切磋,获益颇多。
  是年秋,叔同曾赴河南开封参加乡试,未取。
  一九零二年继续在南洋公学特班学习。
  秋季,与袁希濂同以“嘉兴府平湖县监生”资格赴杭州参加乡试,因在文章中大倡维新,再次落第。
  八月,在上海访名妓谢秋云,作《七月七日在谢秋云妆阁诗以谢之》诗以留念。
  在南洋公学与同学合演新剧《六君子》等。
  年底,因南洋公学校方禁止学生阅读《民报》一类进步书报,压制学生的言论自由,特班学生在蔡元培的带领下掀起我国近代史上首次###,随即愤而退学。十一月,二十几名退学学生全部加入由蔡元培任总理、吴稚晖任学监的“爱国学社”继续学习。叔同在课余还参加《苏报》的编辑工作。
  一九零三年与黄炎培、许幻园等青年进步分子创建“沪学会”,以“兴学”和“演说”为主要活动内容,向贫苦大众开办补习学校。叔同在夜校里特设“乐歌课”,开中国音乐教育之先。
  在蔡元培的指导下,翻译《法学门径书》、《国际私法》,交开明书店出版。
  一九零四年三子李端出生。
  与沪上名妓朱慧百、李苹香等有诗词应和。
  经常参加票友演出,曾饰黄天霸等武生角色。
  李叔同手书之横披
  一九零五年沪学会演出新戏《文野婚姻》,叔同写作剧本,并作诗《沪学会〈文野婚姻〉新戏册撰成感赋》以资纪念。
  二月,选曲并作词写成《祖国歌》,此曲抒发了叔同满腔的爱国热诚,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迅速风靡全国。
  四月,生母王氏病故,终年四十五岁。叔同偕妻儿护送母亲灵柩回津,破除旧习,举行新式追悼会,亲写悼词并唱《挽歌》。
  治丧之后,叔同改名李哀,字哀公,以示对母亲的追念。将妻儿安置在天津,叔同独自返沪。
  六月,叔同取得南洋公学文凭,决定东渡日本留学,临行前作《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叔同到东京后,入上野美术专科学校专攻西洋画,改名李岸。同时关注歌曲创作,编辑《国学唱歌集》,收歌二十余首,交上海中新书局出版。
  一九零六年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又去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并向著名导演藤泽浅二郎学习西洋戏剧。
  二月,集写、编于一身,独力编辑《音乐小杂志》,系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其内容包括音乐、绘画、杂感等几大部分。创刊号发表有《〈音乐小杂志〉序》、《乐圣比独芬(贝多芬)传》、《近世乐曲大意》,及教育歌曲《我的国》、《春郊赛跑》,别体唱歌《隋堤柳》,杂感《呜呼!词章!》、《论音乐之感动力》等十几篇稿件,山东京三光堂印刷,寄回国内交上海尤惜阴发行。
  八月,因患肺结核,返天津省亲养病,旅途中作有《醉时》、《昨夜》、《初梦》等多首诗词,抒发了作者怀念故国、忧时愤世之情。
  九月,叔同返回日本继续学习西洋绘画。
  是年冬,叔同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原第192页图放241页李叔同在日本留影
  一九零七年在东京与曾延年(即曾孝谷,字存吴)等共同发起成立“春柳社”,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开中国新剧表演艺术之先。日本著名戏剧艺术家藤泽浅二郎为剧社顾问。
  七月,排演新居《茶花女遗事》(即小仲马名著《茶花女》之第三幕最后两场),叔同亲饰茶花女玛格丽特,曾延年饰亚芒父,唐肯饰亚芒。该剧在神田区青年会剧场公演取得巨大成功,极大地促进了春柳社的发展,春柳社迅速发展至八十多人。不久在东京演出新剧《黑奴吁天录》,该剧由曾延年自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藤泽浅二郎亲任导演。李叔同饰演爱米丽夫人及跛醉汉两个角色,并兼任舞美等职。此剧的公演又大获成功,获得日本戏剧评论界的高度赞扬。
  此后,春柳社又排演过《生相怜》、《画家与其妹》等剧,李叔同均扮演重要角色。
  后来,因清政府驻日公使馆发出布告,禁止留学生上台演戏,并以取消“留学费用”相威胁,春柳社被迫逐渐停止了活动。
  是年,李叔同与自己的绘画模特、一位日本姑娘逐渐相爱,并娶其为妻。
  一九一零年因清政府将盐业改为“官盐”,李家投资于盐业的银号损失近百万元。李叔同遂在修完东京美术学校西画科学业后,中止在音乐学校的学习,偕日籍夫人回家,将其安顿在上海,只身返津与家人团聚。
  是年秋,开始在天津工业专门学校任教。
  一九一一年转至直隶模范工业学堂,任美术教员。
  一九一二年二月,应上海城东女校校长杨白民之邀,赴沪于城东女校“艺科”任教。
  四月,加入进步文学团体“南社”。受陈英士之聘,担任上海《太平洋报》编辑,负责广告版及副刊“太平洋文艺”版。
   。。

李叔同年谱(3)
同时,与柳亚子、陈无我等组织“文美会”,编辑名家书画印稿,并拟创原第151页图放于242页李叔同夫人俞氏偕子李端(左),李圣章
  夫人邹氏偕女李孟娟(右)(摄于1911年)
  办《文美杂志》。
  七月,《太平洋报》被封,应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之邀,赴杭州任教,在该校图画手工科负责音乐、美术课程。从此,李叔同专心于教育事业,在艺术领域培养出大量人才,其学生中后来卓有成绩者有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李鸿梁、蔡因等。
  一九一三年二月,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即浙一师),李叔同留任。
  为更好地传播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知识,李叔同以“浙师校友会”的名义创办综合性文艺刊物《白阳》,集写稿、编辑、题图、封面设计于一身,并作《〈白阳〉诞生词》。《白阳》创刊号发表有李叔同之文学论述《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音乐论述《西洋乐器种类概说》、美术论述《石膏模型用法》,另外还发表有李叔同作词并配曲的三部合唱曲《春游》(这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合唱曲)等诸多作品。《白阳》是我国近代最早的艺术教育校刊。
  是年,浙江省教育厅有官员来校巡查,认为在美术课使用裸体模特有伤“风化”,遂下文“不得在图画课上画模特儿”,引发浙一师师生的强烈不满。经过斗争,浙一师终于取得了胜利。
  一九一四年二月,在浙一师成立“洋画研究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普及西洋画知识。
  倡议创立“乐石社”,并被推为社长。
  与著名书画金石家吴昌硕往来频频,并应约加入西泠印社。
  五月,黄炎培来校考察,对李叔同所担任之音乐、美术课印象深刻,特在其《考察教育日记》(商务印书馆出版)中予以高度评价:“其专修科的成绩殆视前两级师范专修科为尤高。主其事者为吾友、美术专家李君叔同(哀)也。”
  一九一五年在杭州浙一师任教的同时,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职,奔波于杭州、金陵之间。
  是年系李叔同歌曲创作的高峰期,为教学的需要,或作词配曲,或选词配曲,创作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