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郭子仪:史上第一"圆满将军"-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禄山还有一种被后人垢病的作战方法:诱杀。
《安禄山事迹》中说他常引诱吐蕃、奚、契丹等族人参加宴会,暗中在酒里下药,动辄数十人,然后向朝廷发捷报。《旧唐书 安禄山传》说安禄山前后十次欺诱契丹赴宴,预先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之,每度数十人。《新唐书 安禄山传》则说用他用这种办法“先后杀数千人”。《资治通鉴》更是说成“ 动数千人”。
反正成书越晚的书,记载的安禄山诱杀敌人的人数越多。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对敌的方式。只是老鱼不太明白,这异族人怎么就这么笨,一直发生战争的两方,怎么这么轻易就云赴宴了,就算没听过鸿门宴,也该知道防备着点啊。尤其是还一而再,再而三,甚至一连十余次的中计?
玄宗曾下诏表扬安禄山为“万里长城,镇清边裔,中权决胜,暗合孙吴”。把安禄山比作孙武、吴起。(玄宗老儿太过分了,安胖子距离孙武、吴起差得没边了。)
诏中还说:“一心之节逾亮,七擒之策益章。内实军资,丰财以润国,外威戎落,稽颡以输诚。”(这更没谱了,安胖子大字不识几个,怎么还能超过了诸葛亮?)
总之,安禄山虽然远远比不上孙、吴、诸葛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边境上是有功劳的,尤其他的军事行动很对玄宗的心思。再加上安禄山利用各种方式向玄宗表忠心、讨玄宗喜欢,唐玄宗一时兴奋,视安禄山为大唐肱骨之臣,终于酿成大祸。
(特别注明:本节参考了郭绍林先生的《安禄山与唐玄宗时期的政治》一文)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章 造反的理由(1)
至于安禄山为何要造反,普遍的观点是安禄山素有反心,等手中有了足够的兵力,“计天下可取。”于是举兵造反。
老鱼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安禄山真的早有反心吗?我看未必。
像张九龄见安禄山第一面,就如同相士一般指着他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这简单就是扯淡。当时安禄山只是快一个被杀头的罪犯,张九龄如果能仅从面相上就能看出安禄山的将来,有这看面识人的神奇本领,那他只会被玄宗当神仙一样供起来,也不会后来被贬了。
安禄山只是个普通的胡人,平民出身,能混个王爷,已经是老天开眼了。在他真正造反之前,没有任何预谋的征兆。
以皇帝对他的恩宠,和个土皇帝也差不多了,如果他真的还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话,也应该挑选好造反的时机。历来造反成功的,都是乱世,而安禄山没在南诏反叛的时候反,也没有在高仙芝兵败怛逻斯时反,本身也没有在朝廷中造谣生非导致朝廷混乱,而是在太平时间造反,这本身就不正常。
再说造反只是因为手握重兵,那更是于理不通。王忠嗣曾手握重兵近二十八万,也不曾作乱。
手握天下近四分之一的兵马,如果生逢乱世,当然是强横一时。但在太平时刻,恐怕造反成功率不高(事实也证明,如果不是唐军指挥失误,安禄山的造反难成气候)。
那么安禄山究竟为何造反呢?让老鱼来分析一下:
安禄山的造反,当然手中有兵权是重要条件,没有兵就造反那是疯子,但更重要是环境原因。
在玄宗眼中,安禄山充当的是“孤臣”的角色,不结党、不顾同僚的看法,一心忠于君主。对这一类臣子,皇帝可放心大胆的使用。
实际上,安禄山为赢得玄宗信任,也是走的“孤臣”路线。他于朝中众文武官员,甚至包括自己的堂兄安思顺也是关系紧张。在向玄宗打小报告诋毁安禄山的人中,只有个别人是真的认为安禄山有反心,更多的人只是为排除异已、报私仇。
正因为说安禄山有反志的人太多,玄宗很容易识别出有许多是明显的谎言,反而令玄宗下定重要安禄山的决心。
只是玄宗用的太冒险,思路也略微有点偏差。“孤臣”是一把双刃剑,他最合适的位置是吏部,当检察院长最合适,但是用在军部就太危险了。
安禄山虽然大权在握、皇恩盛隆,但未必不战战兢兢。自己得罪的人太多,都纷纷在玄宗面前告黑状,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被拿下。所以当一旦听说权臣李林甫对自己稍微不满意,安禄山就紧张地反手紧握着床说:“噫嘻,我死矣!”
李林甫死后,安禄山知道杨国忠虽然因妹得贵,但他玩弄权术,以及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都远不及李林甫,所以对他十分轻视,杨国忠因此对安禄山产生敌对情绪。
安禄山这孤臣当得并不轻松,尤其是杨国忠发动官员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要造反,还时不时出主意试探他一番。
正所谓“三人成虎”,玄宗耳朵边总是听到安禄山必反的言论,时间一长,难免有时也有些犹豫。安禄山察觉到了不妙,在天宝十三载的一次试探性的召回后,安禄山离开时京城时,快马出潼关,然后乘船沿黄河而下,命令船夫手执挽船用的绳板立在岸边,十五里一换,昼夜兼程,经过郡县都不敢下船。
第二十章 造反的理由(2)
终于在天宝十五载,玄宗再次要召安禄山回京时,安禄山没有再回去,而是起兵造反。
《资治通鉴》上说,安禄山因为玄宗待他很好,原本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实际上这更不可能。
玄宗临死肯定会向太子朝廷权力交结,他会想办法给下一任皇帝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子。而安禄山这种和谁关系都不好、还手握重兵的将领,对继任者来说是个不安定的因素,肯定是被清洗的对象。也这是说,无论玄宗现在对安禄山多好,但在他离去前,肯定会把安禄山拿下。
安禄山也一定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凭自己得罪的人,一旦丢掉权力、丢掉皇帝的信任,那么下场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不想丢掉现在的荣华富贵,那么只能在玄宗生前就起事。不过他或许没想这么早造反倒可能是真的,只是杨国忠等人数次想办法激怒安禄山,促使他反叛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安禄山被迫提前叛乱。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进行军事行动都得有一个大义名份。就像美国想攻打伊拉克,就得先说他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理不正,则言不顺,安禄山又该以什么名义呢?
“清君侧”,这是历来造反最好找也是最佳的借口。
只是由于汉朝时第一个打出这个口号的军队,事实证明不是以“清君侧”为目的,而是不折不扣的叛乱。安禄山为了表示自己和吴王刘濞的区别,没有直接套用“清君侧”这一口号,而是直接以诛杨国忠为名反叛。
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曰造反。第二天,太原、东受降城都上奏说安禄山反叛,玄宗听了很生气:安禄山是我大唐的忠臣,你们总是捏造事实诬陷他,当个忠臣就这么不容易吗?
(你丫用人不疑真是到了极致了)
汇报安禄山造反的加急奏表一封接一封,直到十一月十五日,玄宗终于认识到,这不是诬陷,安禄山真的反了。现在的玄宗是又惊、又怒、又惧,众大臣都知道安禄山造反已是蓄谋已久,此番前来,恐怕不易抵挡,不由都忧心忡忡。
大兵将至,朝廷内也有人得意大笑,此人是谁,难道是安禄山在朝廷的奸细?非也,得意大笑的人竟然是当朝执宰杨国忠大人。
莫非这厮疯了不成?也不是,而是他时常在玄宗面前打小报告,翻来覆去地说安禄山必反,玄宗总是不信,让杨国忠心中总是窝着一口气。现在安禄山真的反了,杨国忠感觉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怎么样?我很有先见之明吧,皇上以前您总是不信,今天证明我说对了吧。”
身为宰相,不但不为战事而担心,还有闲心来回小人得志,并且毫不掩饰地挂在脸上。这宰相也太没有涵养了。
或许杨国忠的心头轻松,也与不把安禄山造反当回事有关。皇帝问道应对意思时,杨国忠对答如流:“不要惊慌,现在明君有道天下归心,真正想反叛的不过安禄山一个人,此举不得军心,不过十天,自然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颅割下来送来。”
(老鱼不禁拍案,庸人误国、庸人误国啊!)
听了杨大宰相的高论,众臣皆失色,只有一向被繁华盛世和马屁包围的玄宗深以为然。
在玄宗眼中,安禄山造反并不可怕,但他的行为实在可气。于是,一连串的命令发出去,把还留在京城的安禄山的儿子、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朋友等全部拿来治罪。就连以前曾向玄宗汇报安禄山要造反的安思顺也被撤了官。
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此时官任朔方节度使,他的撤官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因为他的撤官引起了重大的连锁反应,间接成就了一位名烁古今的大唐中兴大将:郭子仪。
第二十一章 郭子仪临危受命(1)
安史之乱之前的郭子仪,只是大唐普通的一名将官,估计在史书中只会一笔带过,更不会有独立的传。正是平息安史之乱才让他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千古一将。郭子仪开始崭露头角的第一个重要角色是朔方节度使,杜甫也曾称赞郭子仪“独任朔方无限功”。
朔方兵在平息安史之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朔方节度的前身是朔方道,为抵御突厥,在武则天年间,就开始有常驻兵,当时的大总管是建立东、中、西三受降城的名将张仁愿。
现在遥想守边的朔方军,仍是令人心驰神动。多少朝代,我国总是在北地修建长城,以抵御外侮,但遍翻史书,大唐朝基本没有修建长城的记录。因为他们不需要,在北地需要他们建的是受降城。呜呼,壮哉!
由于朔方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开元九年(公元721年),玄宗设立朔方节度。在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进一步明确朔方节度的权力范围:主要目的是抵御中国历来的大敌突厥,统领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三州之境,朔方节度的治所当时设在了灵州。
此时的大唐,共设了十节度,其中朔方节度的兵力(军队六万四千七百人),仅次于以河西节度(军队七万三千人)、范阳节度(军队九万一千四百人)和陇右节度(军队七万五千人)三镇。
郭子仪何时到了朔方节度,史书没有记载准确的时间。只是记载他在天宝八载时已经是朔方节度下的振远军史,并被张齐丘加任为横塞军使。
在朔方期间,郭子仪已经显露出他过人的协调能力,他和王忠嗣、张齐丘、安思顺等每一任朔方节度使都相处融洽。
开元二十九年,仅有36岁王忠嗣(按古代惯例,本书年龄皆为虚岁),就任朔方节度使,当时的郭子仪已经45岁。可能是年龄相差太大的原因,王忠嗣不可能像对李光弼那样,拍着后者的肩膀说“光弼必居我位”。但王忠嗣对郭子仪应该也是非常重视的。
天宝三年,王忠嗣建立振远军,当时是否是任命郭子仪为军使,并没有明确记载。但在天宝八年,郭子仪是振远军使,以此推论应该是在振远军建立时,王忠嗣就任命他为军使。
天宝七年,王忠嗣遭李林甫陷害,接替他的是张齐丘。第二年,张齐丘建立横塞军,任命郭子仪为横塞军使,可见张齐丘对郭子仪的重视。
张齐丘此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但为人私心太重,总想捞些好处,贪污个公款啥的。这节度使刚当了一年,就因为发放军粮不公平,引起了战士的公愤。
当时的各节度不仅是战力准备,起着御边的作用。虽然说常年打仗,但以边境摩擦为主,不可能月月打、日日打,在打仗之余,还得辛辛苦苦种粮食。朔方之地,风沙大、石头多,有许多地方根本就开垦不出来。在这苦寒之地,自己种的粮食还分不够,除了上交,还得被克扣,这谁受的了?
兵士一怒之下,先是把张齐丘的判官痛打了一顿,觉得还不解恨,还要上前要狠揍张齐丘。如果节度使这朝廷大员,被官兵打个熊猫眼,再配上弥勒的疙瘩头,那肯定会成为同僚的笑柄。
这时的郭子仪已经被张齐丘任命为兵马使,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领导挨打吧,于是上前阻挡。
(估计其他的官员见势不妙,早已经脚底抹油溜走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一章 郭子仪临危受命(2)
张齐丘虽然是新任的节度使,但郭子仪已经是朔方军的老人了。他为人持重、威望较高,在他用身体阻拦的情况下,兵士并没有把两人一起痛打,看在郭子仪的面子上,放了张齐丘一马。
挨揍是免了,但行政处分是避免不了的。张齐丘被降官为济阴太守,朝廷任命河西节度使安思顺暂时代理朔方节度使。
安思顺与安禄山都姓“安”,他们两人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安禄山的母亲改嫁给了安思顺的大伯,安禄山也就由姓康改姓为“安”,其实安禄山与安思顺本身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从安禄山的从官经历来看,老安家确实也没帮什么忙。不过两人从十余岁相识,到后来一起在朝为官,关系倒也是不错的。
只是后来,安禄山隐约把自己有可能造反的想法向自己的堂兄表露过,说不定还试探过一旦起事,请同为高官的堂兄帮忙之类的话。安思顺偷偷把安禄山有反心的事告诉了玄宗,只是玄宗对这一众口纷纭的话题不感兴趣,差点把安思顺轰出来。
后来安禄山真的造了反,玄宗并不以安思顺曾提前预警重用他,而是因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把他撤了军职,任户部尚书。与其有仇的哥舒翰趁机落井下石,安思顺被陷害而死,最终结局实在是有些冤。
安思顺想来对郭子仪不错,所以郭子仪后来才上《请雪安思顺表》,为安思顺鸣不平。
安史之乱带给普通百姓无数的离乱和痛苦,而带给郭子仪的则是鹏程万里、扬名青史的机遇。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接替安思顺成为朔方节度使后,郭子仪率众军厉兵秣马,观望着安禄山的动向,枕戈待旦,等待着来自己京师的命令。
玄宗并没有把安禄山的叛乱放在眼里,他相信杨国忠的说法,现在只有安禄山一人要反他,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的将兵都是无比拥护自己的,贼军指日可破,无需其他节度前来勤王。郭子仪当然也不敢动,如果自主调整兵,那么就会被视为第二个安禄山。
十二月初七,气急败坏的玄宗要御驾亲征,率兵去征讨安禄山。命朔方、河西、陇右的镇兵除留守城堡以外,全部开赴行营,东讨叛军。
郭子仪立即调兵遣将,誓师出征。军队还未出发,安禄山的军队已经主动打过来了。
十一月的朔方,正是大雪飘飘,天寒地动之时,而今年的寒风,仿佛比往年更是凛冽。
面对扑面的严寒,郭子仪感到的只有热血沸腾,禁不住仰天长啸。多年的蛰伏,这位已经两鬓斑白的将军,终于有机会一展胸中的报复、了却儿时的梦想。
上天注定,他必将因这次*而成为永载史书、令万人敬仰的绝世英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二章 首战立威(1)
由于朔方节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安禄山把消灭朔方军看作仅次于攻占长安、击溃唐朝皇室的重要任务。
朔方节度(治所为今宁夏灵武西南)和安禄山所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