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二号首长-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多了,你就苦不堪言,放在家里吧,一是有很多东西会过期,二是没有那么

    大的空间堆放。每隔一段时间,你就得像处理垃圾一样处理一次,非常麻烦。

    钟绍基也感慨,说,你说的情况,实际上是中国每一个官员面临的现实。人

    家送的如果不是钱以及极其贵重物品,你还真不能不收。你如果不收,那等于告

    诉所有的人,你是另类,和这个官场格格不入,所有人都会防着你,担心你有一

    天会坏了他们的事。如此一来,你就自绝于官场了,你想做什么都做不成,人家

    不会和你合作。官场是灰色的,你不得不让自己也成为灰色,以便融入这个圈子

    唐小舟说,这件事很让人痛苦。谁都知道,这也是腐败,可这种腐败,又披

    上了人情礼教的外衣,很冠冕堂皇,甚至很温情。可这种温情集少成多,集腋成

    裘,加在一起,就是一个让人无法承受的心理负担。

    钟绍基便笑,说,看来,你还没有成为灰色,你心中还有色彩。这很难得。

    唐小舟说,人生其实挺可悲的,时间是一条残酷的蚕,不断蚕食的是你心灵

    的色彩。所以,我总希望,给自己留一片自留地,让自留地里多一些色彩。

    钟绍基说,这样的话,你内心深处,常常充满了挣扎。

    唐小舟说,是啊。也许,我骨子里是个文化人,不适合这个圈子吧。

    钟绍基说,并非官员心中就一定没有色彩吧?相反,我倒是觉得,官员是最

    有色彩的人,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目标。只不过,官场要实现自己

    的理想抱负,首先要将自己融入这个圈子。这就像军队执行潜伏任务,你首先得

    穿上迷彩服。我倒是觉得,迷彩服始终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技术手段,而不真的就

    是环境。有些人穿迷彩服的时候长了,忘了自己穿着衣服,错误地将自己与环境

    混为一谈,最终失去了自己。

    唐小舟说,虽然如此,每个月都要处理一大堆这类东西,心理上总是个负担

    钟绍基说,不是有人说,当官是个充满风险的职业吗 ?有人将风险理解成贪

    污受贿,我觉得,真正的风险,是灰色风险。你不得不将自己弄成灰色,等到你

    真的成了灰色之后,却又受欲望的控制,很难不滑向黑色。灰色可以说是官场色

    彩,可黑色不是。一旦染上黑色,你就彻底变质了,所以,官场需要扫黑。

    唐小舟说,说到扫黑,雷江的情况怎么样?

    钟绍基说,这个不好说,毕竟是省里抓的,各个市的党政领导,口头上说支

    持,实际上都在观望。谁心里不清廷,扫黑行动名义上是反黑恶势力,可黑恶势

    力凭什么存在?还不是凭官场保护伞?你在一个地方为官,当地黑恶势力盛行,

    真的与你无关?我看不一定。有很多黑恶势力,一开始都是以扶持经济增长的名

    义搞起来的,都是当地政府扶持的对象。许多时候,政府或者某个官员,自己也

    并不愿意扶持这样一些对象,可为了经济发展,为了政绩,为了gdp,不得不

    做一些违心的事,甚至违法的事。现在要扫黑,你能完全撇清你和这些黑恶势力

    的关系?不能。撇不清,就是你政治上的污点,可能影响你的政治前途。

    唐小舟说,哥,你这种观点,我不赞成。

    钟绍基问,那谈谈你不赞成的原因?

    唐小舟说,扫黑是省委的决定,你作为市委书记,肯定要坚定地和省委站在

    同一条线上,这是最起码的。一个党的市委书记,如果不积极支持省委的工作,

    不和省委站在同一立场,本身就是错误。更何况,假若所有的市委书记都不执行

    ,或者抵触,或者想置身事外,其中有一两个市委书记,做得很好,那他就脱颖

    而出了。

    钟绍基说,这一点,我也想过。何况,雷江的过去,与我没什么关系,从理

    论上说,我不怕扫黑扫出我自己的某些错误。但有些情况,相信你也知道,扫黑

    令一下,那些有点黑势力背景的人,闻风而逃。大动干戈一场,连黑势力的鬼毛

    都没抓到一根。不说这次行动是否真能打击甚至遇制本省的黑恶势力发展,单从

    政治上评估,风险也确实太大了。你不认为,这次行动,搞不好就难以收场吗?

    唐小舟说,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了。能不能收场,与你钟绍基钟书记有什

    么关系?最终承担政治风险的,肯定是省委对不对?既然你不需要承担任何政治

    风险,那你又何必替古人担忧?

    钟绍基说,可是后面的话,他打住了。

    唐小舟自然明白钟绍基的可是,他自己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实际上,这是一

    次站队,站对了队伍,往后你肯定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至少你的政治前途会顺

    一些。如果没有站对,后果是很麻烦的。这种事,有点像赌博,你将自己的筹码

    钾下去,肯定是想赢,如果你的信心不足,又怎么可能往下钾?唐小舟不一样,

    他是赵德良的秘书,赵德良要扫黑,他没有第二种选择,只能将自己钾了下去,

    他只有主贵奴荣这条路可走。人家是另一种类型,人家原本就有自己的路,只不

    过现在需要判断,是不是应该将自己原来的路和赵德良的路合而为一。此时,如

    果一脚踏进去,自然就染上了赵德良烙印,带有赵德良的政治色彩。扫黑成功,

    自然好说,趁机捞足了政治筹码。赵德良一旦因为扫黑行动失败,在江南省呆不

    下去,留下来的人,要想将这种4印褪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褪不掉

    ,而是需要时间。官场人物,最缺的就是时间。眼前的例子是马昭武。当初,马

    昭武是德山的市委书记,哀百鸣来到江南省,他迅速站队,当然也获得了相当的

    回报,当上了组织部长。可没料到的是,哀百鸣最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马昭武

    便成了江南省的政坛另类、孤家寡人。

    进入官场,就像进行一场跨越障碍的爬楼梯比赛,早期,跨越和上爬,都相

    对容易。可是,因为你缺少经验,往往会浪费大量时间。到了后来,你有丰畜经

    验了,可时间也越来越紧,楼梯的跨度也越来越高,途中的障碍又更加复杂,而

    时间却会对你越来越吝音,某一个梯级,你未能在规定时间里跨越,落后的结果

    是,你不得不和后面比你年轻、精力旺盛得多的人竞争。和后来人相比,他们的

    优势是时间,你的弱势却是心态。

    既然他不说,唐小舟也不好就这个话题更进一步深入地谈,只好打住,换了

    个话题,问他,最近有一批去中央党校学习的名额,你们谁去了?

第十五卷 女人是圈养的鹿群 女人是圈养的鹿群15

    钟绍基说,文周同志去了。

    文周是专职副书记,第三把手。丁应平在雷州的时候,文周就是三把手,现

    在还是三把手,在这个位置已经很多年了。雷江有一种说法,文周之所以能够当

    上副书记,是因为他除了会和稀泥,没什么别的本事:他之所以在副书记这个位

    置动不了,也恰恰因为他没什么本事。这次中央党校的高干班,最后名单都是赵

    德良敲定的,文周名列其中,正是赵德良钦点。这件事,唐小舟非常清廷,他之

    所以没话找话,有自己的目的。

    唐小舟说,据说,中央党校的老师思维非常活跃,有很多出人意料的观点?

    钟绍基说,是的,尤其是哲学和党史老师。

    唐小舟说,是吗?可惜我没有机会,我倒是有些观点,很想和他们探讨一下

    钟绍基说,没事呀,下次去北京,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下。你想探讨什么问题

    呢?

    唐小舟说,太多了,比如杭日战争时,党的政策和策略。

    钟绍基说,这个问题,教科书上都有呀。难道你有些别的看法?

    唐小舟说,是啊,我有一种感觉,毛主席在判断杭战形势的时候,比蒋介石

    清晰、准确。他很清廷,战争是实力的比拼,既是军事实力,更是政治实力和经

    济实力。这三种实力中,日本有的是军事实力,缺乏的是政治实力,因为他们没

    有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没有政治实力,将直接影响经济实力。因为政治上没有

    后援,战争一定会将日本的经济施垮,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人

    的杭日战争,虽然没有军事实力,但有政治实力,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实力,想

    方设法消耗日本的经济实力。日本的经济实力一旦垮了,战争自然就失败了。中

    国共产党的杭战政策和策略,都是基于这一判断制定的。

    钟绍基说,以时间换空间,大概就是你说的经济实力吧?这一点,毛主席很

    多关于杭战的政策和策略的文章,已经谈得很清廷。毛主席说,政策和策略,是

    党的生命。

    唐小舟说,对,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讨论杭日战争时期,党的政策和

    策略,是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钟绍基说,老弟总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观点,说出来听听。

    唐小舟说,杭战开始;共产党和军队可以说非常弱小,国民党却异常强大。

    共产党只有十几万军队,我估计可能还没有这么多,国民党却有几百万军队,共

    产党只是国民党领导下的杭日民族统一阵线中一个小派别而已。这样的小派别,

    在这个阵线中,显然不止共产党一个,还有其他一些政治派别,同时也包括国民

    党内部的一些军事派系,例如阎锡山的晋系,李宗仁的桂系,龙云的滇系,以及

    其他一些政治或者军事派系。这些军事派系,哪一个都有几十上百万人,比当时

    的共产党强大得多。

    钟绍基说,不错,当时共产党的军队实力,可能远不如这些军事派别。

    唐小舟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杭日,肯定是所有政治军事派系一致的目标。

    谁不杭日,谁就死路一条。这其实是不用讨论的,有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

    个人就是汪精卫。汪精卫选择了和杭日完全相反的路,选择了和日本人同流合污

    ,结果,他败得很惨,成为了历史的罪人。当然,还有其他人或者其他政治派别

    ,选择了投靠日本人,结果也都一样。所以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根本

    就不会选择一个必败的结局。这是要点之一。

    钟绍基似乎有些明白了,问道,要点之二呢?

    唐小舟说,要点之二,在杭日统一阵线内部呢?是不是和国民党紧密团结,

    就是惟一出路?共产党的经历告诉我们,绝非如此。

    钟绍基说,这大概就是你的立点了。

    唐小舟说,我一直在想,国民党为什么选择了正面抵杭?为什么不像共产党

    一样,选择侧后迁回?国民党的正面抵杭,可以说是在正面消耗,而共产党的侧

    面迁回,却是在侧面发展。

    钟绍基说,国民党必须正面抵杭,它拥有一国的资源,如果不正面抵杭,用

    不了多久,日本就会占领中国的全部,那样的局面一旦出来,杭战就失去了意义

    ,国民党作为政府也就失去了对全国的领导和控制。

    唐小舟说,对,国民党作为中央政府,它必须正面抵杭,哪怕明知是巨大的

    消耗,他也必须消耗。这是一级政府对国民必须承担的。可是,国民党是否就只

    有正面抵杭一条路可走?这一点,就很有必要讨论了。现代战争是立体的全面的

    多方位的战争,是多种形式的结合。任何一个战略家,都应该明白一点,一条道

    走到黑的战争,肯定是失败的战争。可非常不幸,国民党却坚持正面抵杭,并没

    有很好地采取其他形式,尤其是像共产党那样,建立敌后根据地。我知道,国民

    党也曾想到过建立敌后根据地。可他们试了试,弄了一些所谓的游击队组织,可

    这些组织并不成功,他们最终放弃了。共产党却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走得非

    常艰难,非常曲折,毕竟成功了。正是借助杭战,共产党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用

    今天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说,共产党利用杭战,经营了自己。

    钟绍基说,这好像也不是什么新观点吧2

    唐小舟说,可能不是。但我想,共产党如果不这样走呢?他会怎么走,能怎

    么走?恐怕只有两条路,要么走汪精卫的路,不和蒋介石合作,就和日本人合作

    。要么走晋系桂系的路,和蒋介石紧密合作。这三条路,只有一条路,后来的历

    史证明,是完全错误的,那就是和日本人合作。也只有一条路,证明是最正确的

    ,那就是既和蒋介石合作,又保留自己的特点和策略,有相对的独立性。

    钟绍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时那种形势下,要能判断

    出哪条路是最正确的,实在太难了。像汪精卫陈公博这样一些人,都不是傻子,

    而且是非常杰出的人。

    唐小舟说,是,只要能够在社会的顶端领导潮流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我

    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汪精卫没有看明白,毛主席看明白了?我注意

    到一点,像汪精卫蒋介石这样一些人,是一些读洋书的人,受的是日本教育。毛

    主席呢?受的是中国教育,甚至教育程度远远不如汪精卫蒋介石,因为不足,所

    以他更加努力勤奋。他对于古代一些东西的研究和理解,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比

    。比如三国史。如果撇开某些因素进行一番比较的话,三国的历史,和中国杭日

    战争的历史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钟绍基说,也是三股力量,而且是对比极其悬殊的三种力量。

    唐小舟说,仅以军事政治力量判断,曹操势力如同日本,强大无比。孙权势

    力就如国民党,虽然远远比不上曹操,却比第三股势力强得多。最弱的是刘备,

    弱得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如果历史能够重来的话,曹操应该怎么干?联合孙权,

    把刘备先干掉,然后再和孙权争天下。

    钟绍基点起一支烟,猛地吸了几口,说,你这样一说,我还真有点明白了。

    唐小舟说,当然,三国和杭日战争,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我同时也想,或许

    毛主席当年并没有从三国受到多少借鉴,只是处境和刘备以及诸葛亮极其相似,

    被逼出来的。阎锡山、龙云、李宗仁那些人,虽然和蒋介石有政治分歧,但他们

    同属于国民党。只不过国民党不同的派系而已,总体来说,他们既会有斗争,又

    会有共同的政治利益,所以,他们无论怎样斗来斗去,也是在一口锅里搅和。共

    产党不同,属于完全不同的政党,共产党如果走阎锡山他们的路,最终不是被国

    民党同化,就是被国民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