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以镂金石轩词话-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壁上鸣。

  鉴湖女侠秋瑾的墓在杭州西湖。孙中山曾经与宋庆龄赴秋瑾墓凭吊,孙中山谓:“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宋庆龄女士则在秋瑾纪念馆上题词说:“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古人云“诗言志”,秋瑾哪里只有“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句临终绝唱?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等,俱是慷慨壮怀、掷地有声的诗词豪句。

  这阕《鹧鸪天》作于1904年,秋瑾赴日不久。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足见此词革命性之强。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南史·朱异传》云:“我 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可见此处“金瓯”指代国家,其时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拂衣而起,目透厉芒,声音陡然一扬:“为国牺牲敢惜身?”如此一句反问,竟让无数男儿汗颜。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换头一折,疏疏三笔,便将一路多少霜风雨雪,轻轻囊括。是蹉跎,是舛磨,阳光寂灭,风雨鲜活。她是一个革命者,不能也不会为了这些而放慢脚步。有了这样的信念,关山万里,层云几重,一名女子,改换上男儿的装扮,一叶槎枒,飘扬过了大海。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歇拍一韵,便似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只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只求如今,“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谁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我秋瑾就是不信。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仅此一句,便把此人以身许国的决心和敢作雄飞的魄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这句豪言的峥嵘风骨,撑起的正是词人飒爽的英姿。
  作者题外话:囿于学习,只好每周周末前来更新,至感抱歉。 。 想看书来

稿一:紫塞黄沙风大
如梦令· 紫塞黄沙风大 逆水行舸

  紫塞黄沙风大,日白云黑谁怕。我啸剑出匣,旗折营摧鼓哑。天下,天下,胡妇三千新寡。

  小令通常是抒发觅恨寻愁、悲风悼月的闺中之作,鲜有这般大气磅礴、掷地有声的豪句。“紫塞黄沙风大,日白云黑谁怕”笔力雄健,两句短短一十二字,就将塞外景色尽收笔底。紫塞是什么?据孙谦益参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紫塞”即长城也。秦始皇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其长万里,土色皆紫,故称“紫塞”。黄沙呢?是苏轼诗中西出崤函,惊风击面的尘垢,还是李白笔下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的葬身之所?也许都有吧。塞外的晴雨变化莫测,忽而晴空万里,忽而密云不雨。也许,也许也正是在转战多年的征人心境。紫、黄、白、黑,几种颜色夹杂起来,几丝惨淡的光线,几分悲凉的气氛,这是一种巧妙的组合,毫无关联的几种客观景物,经词人的妙手连缀,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此的塞外奇观,却是征伐前兆么?

  中间笔锋忽然宕开,饱蘸浓墨,真力弥满,蹦出一句“我啸剑出匣”,猛地风云激荡,杀伐之声呼之欲出。然而一场大战,词人仅用“旗折营摧鼓哑”六字高度概括,形容殆尽,是何等笔力?

  “胡妇三千新寡”,却与唐人杜牧“铜雀春深锁二乔”有异曲同工之妙,牧之直写“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东吴国破,只说二乔困于铜雀——皇帝、都督的老婆都被敌人俘虏了,国家还不残破?词人妙就妙在不直写胡人如何死去将士三千,而是闲闲写下“胡妇三千新寡”。寥寥数笔,微微吟唱,却不知是所因何故,如此浅显的句子,竟而含有幽岩跨豹之奇景,碧海掣鲸之状采。

  词人喃喃说道,“天下,天下。”

  只是不知道有几分叹息,有几分赞赏?。 最好的txt下载网

稿二:青玉案·赏樱
青玉案·赏樱  青争

  云横翠岭风推户。小桥外,樱千树。野草萋萋花满路。子规声里,一蓑烟雨,人在山深处。    田家岁月闲中度,无挂无牵少忧虑。月下妻儿相共语。两杯浊酒,几碟荤素,起看星河暮。

  “云横翠岭风推户”大约是化用唐人韩退之的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了,但并不鸡肋,词人在“云横翠岭”这样的大场景下,由远而近,慢慢推出隐现在山野之中的人家。画面转切自然,层次丰富。清风推开牖户,视野打开,游目骋怀,是“小桥外”,是“樱千树”,层层递进,历历如转。

  行文到此,笔调忽变。缤纷绚美的花海中,夹杂着萋萋野草,是早春吧?冬日的肃杀冷落尚未褪去?还是春天的滋荣茂盛还没苏醒?两者相衬,乐景逾乐,哀景越哀,情感跌宕。上阕结拍“子规声里,一蓑烟雨,人在山深处”趁势而下,烟霭氤氲,山色空濛,却是不囿于喜怒。

  《词源》有云:“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下阕起头三句,承接上阕豁达,言近意远。日本有句民谚说:“樱花七日。”樱花的生命很短暂,但却在日本意寓着希望,也许因为它最先把春天的气息带给人们吧。岁月闲度,暗换年华,词人却没有感叹自笑多情,光阴虚掷。或许是词人识度明达,善于自解,“人生几何,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

  以“月下”两字领起,一直到歇拍三句为止,如果说“田家岁月闲中度,无挂无牵少忧虑”是虚写,那么“月下妻儿相共语。两杯浊酒,几碟荤素,起看星河暮”就是实写了。词人只将所有场景轻轻一笔,便转入了这个月下小院。青杯两盏,小菜几碟,听着妻儿们的欢声笑语,纵然平淡一生,也是另外一种幸福吧。

  按:予觉“赏樱”之题颇为不妥,唯“樱千树”一句言之,余者皆为着墨,何以题之欤?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稿三:西江月·自述
西江月·自述  燕丹

  三百余天奋斗,一十八载轮回。终能坐此品咖啡,谁解其中滋味?    海浅何堪共渡,天低未肯同飞。人间哪个不卑微,岂敢妄称尊贵!

  大凡带有自述平生的词作,似乎都有点自嘲的意味。譬如北宋文豪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中的“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譬如清末志士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中的“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譬如近代词人张伯驹《八声甘州·三十自寿》中的“更江南落花肠断,望连天烽火并中州。休惆怅,有华筵在,仗就消愁”。或是壮志消磨后的怅悒之情,或是物华暗换时的伤怀之叹。

  “三百余天奋斗,一十八载轮回”,上阕两句,对仗工,开篇从时间上着笔,起笔甚远,似欲倾泻胸中块垒,似把杳逝的岁月作一总结,蓦地忽一感叹,“终能坐此品咖啡,谁解其中滋味?”是“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的感慨,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喟叹。此刻,词人品的还是咖啡么?

  下阕“海浅何堪共渡,天低未肯同飞”,忽然让词人从思绪中跌回现实,也许是词人的情怀莫酬,也许是词人的独自吟哦。此句纵然落寞,仍不乏词笔俊迈,下笔深沉,感慨顿生:“人间哪个不卑微,岂敢妄称尊贵!”,难道,这便是词人从“咖啡”中细品出来的“滋味”?

  那么,是凉,是热?是苦,是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