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凰名人外传-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喔……。,不对!绝对是汽油味儿!!”
“嗄……,是有味儿,哪来的呀?”
“老魏!快点儿!停!别他妈倒啦!!!!”
这话音还没等落地,我一个地蹦高蹿了起来,一把夺过瓶子,凑在鼻子尖一闻,他奶奶的,果然是汽油!还是纯纯的那种!!我真急了,出口就是这句:“老魏!!你丫找死呢你!赶快出去!!! 刘洪!! 还等甚么呢!!”
之后他们是怎么跑出来的,我全没看见,因为我是扭头第一个蹿出去的。等我出去有个7、8秒了,那四个才前后脚的跑了出来。可就在这时候,我一个扭身两个跳跃,又窜回屋了。为甚么?还不都是为了拧死那个正往火里滴油的小龙头!
当您看到这儿或许要发问了,汽油那可是一沾火星子就着呀,你们前后夺命而逃,再怎么快也得有个十秒半分的,那炉子怎么没见炸呀?问得好!这次我们侥幸没交代在阿富汗喀布尔 “周扒皮”家,全都因为那装煤油的铁皮盒子里还有多一半儿的煤油!老魏倒进去了汽油这一点儿不假,可极为万幸的是,刚倒进去的汽油还没沉低儿,还没流动,也还没滴进炉子里。否则,唉,别提了!
等我们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不见有爆炸动静,这才战战兢兢的往屋里回。这时老魏的酒也全醒了,唉哟,那叫一个彻底,先是麻溜儿地拆下铁皮盒子,然后就跑到屋外倒掉里面的“混合油”,接着又猛用我特意带的、为数可怜的那几卷珍贵的厕所纸(其实过期的当地废报纸就在他眼前),里外擦了个晃人眼睛,就是销赃灭迹的那种,生怕里面沾有星点儿汽油。后来,连那“周扒皮”见了这个铁皮盒子还说呢:“这盒子还能用呢,不用你们花钱买新的送我,中国人民就是好,真是阿富汗人的好朋友!”这都哪儿挨哪儿呀!
您可能又问了:如果那天你们都那个了,这悼词儿刘老板他怎么写呀?因公殉职?意外伤亡?还是不明死因?说实在的,这问题也困扰我几年了,但还是没得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有两点我可以肯定,第一,如果那晚那炉子真的炸了,不仅我们五人肯定归西“光荣”了,恐怕连那房子顶也得炸飞了。而“周扒皮”能否逃过一劫,全凭他的运气了;第二,第二天的报纸外电肯定会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注销这样一条消息:
“喀布尔x月x日电:昨晚10点零八分,位于首都喀布尔xx地区的一间民宅,突然发生猛烈爆炸,当场炸死5名来历不明的中国人。据在现场勘查的英美联军特别行动指挥官蒙喳喳少校透露,现场已捡拾多部损毁的照相机、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另外还找到数罐尚未开启的中国军用食品罐头、药品和多件军人衣物。由于现场死者的证件可能已经焚毁,或不排除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证件,联军暂时未知他们的来历及目的。蒙喳喳少校还透露说,联军总部已将此事及时向白宫和国防部做了通报,布什总统已经下令彻底调查这起不明爆炸事件。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责成有关部门,调查爆炸是否与塔利班恐怖袭击有关。拉姆斯菲尔德表示,这种袭击手法早已经发生过多起,故不排除是一宗有针对性的恐怖袭击。中情局的一个特别调查小组已于美国当地时间今晨六点启程飞往喀布尔,组长傻傻得出发前向媒体表示,将全力协助蒙喳喳少校调查此案。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均对此事件反应沉默,但据中国消息灵通人士逗文套(译音)透露,中国政府正在内部展开调查,查询是否有新闻媒体记者前往该地区进行采访活动。但据最新消息来源透露,这种可能性已被排除。”
不管怎样,我们还都愉快地活着。只是每当我再见到老魏时,只要他手里拿着酒瓶子,我都会出自本能地离他远点儿……。( 郑 浩)
闾丘露薇(1)
天真闾丘
闾丘露薇是个坦率的人,坦率是个挺好的优点,起码让人放心。但是,坦率有时也不好,会让别人尴尬。比如,孩子就可能在客人面前说,妈妈,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坏叔叔吗?
2004年夏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部门请闾丘去给学员讲课,讲完后,大家对她都很崇敬,尤其是她对自己在伊拉克战火中的采访轻描淡写,更让人佩服。从课堂出来,北大的人客气地说,吃完饭再走吧?本来人家是句客气话,她却应道,好呀,反正我也没地方去。今天起晚了,连早饭也没吃。席间,人家问她以前是否到过北大,她楞楞地说,来过。昨天晚上我就来了。人家眼一下睁了好大,问她来干什么?她说,我和我一个同学做梦都想上北大,结果成绩不够,没有上成。昨天晚上,我和她一起到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看看,了却心愿。没想到,这个学校太大了,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就买了个西瓜,用拳头砸开,坐在路边吃了。
北大的朋友听了,问她,有人认出你吗?
没有。
下次你来时提前说一声,我们陪你参观。
闾丘说,不用了,看过了,不会再来了。
不久,闾丘又与王纪言、阮次山、陈鲁豫、陈晓楠一起到传媒大学(广院)与学生对话。主持人张绍刚非常客气,优先请不是传大校友的阮次山伯伯和闾丘先讲话。阮伯伯高调评价了传大与凤凰的关系:没有传大就没有凤凰。传大万岁!轮到闾丘,话音儿就转了调。她说,在香港,管我的人都是广院的,来了北京好一点,我管的都是广院的。我觉得广院的学生,包括我的这些领导,我现在共事的同事,对电视的了解和操作比我好很多,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的话,到目前为止我倒不太愿意选择广院的学生。这是我的一个感觉。因为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对新闻的把握和判断不太好。
闾丘这一炮,让广院的学生不太受用,也让广院当年的副院长王纪言笑得有点不自然。马上就有学生问,你认为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出现你所说的问题呢?
闾丘说,对一个记者来说勤奋很重要,积累知识很重要,培养你自己敏感的观察力更重要。另外一点,健康也很重要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在展示新闻素求的同时,他的其它方面也在向世界展示。
又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当时听她的播报,不看图像,觉得她很一般,但如果看她的播报,就觉得还不错,这是为什么?
主持人张绍刚对闾丘说:她的意思是:你的报道一般,你说的话一般,但是当你受了伤,把头发弄乱,然后弄一点血,这就非常成功了。这个记者这么就弄成功了。
女孩说:我觉得张老师有点歪曲我的意思,但就这么着吧。
闾丘拢拢头发,沉着作答:你说的这个现象有的。原来我在台湾的那家电视台,台湾的新闻竞争很激烈,我们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比方说台风来了,记者要做现场,做现场只是十分钟的时间,如果那一瞬间风不刮了,雨也不怎么下了,有一些现场报道的记者,就跳进水里面抱着电线杆,自己身上洒一些水,出来的效果非常好。还有一次,我采访99年西雅图的暴乱,我其实在现场呆的时间最长,香港的其它记者他们一直没有下来,但是在电视上现场有火光了,马上冲下来拍,后来我看他们的新闻效果,发现他们片子的冲击力比我做出来的冲击力大很多。做电视的时候,确实要掌握到这样的时刻,你确是需要知道怎样的环境当时的运用出来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我当然不赞同真的跳到河里面去,拿点泥水弄在身上,这是作假了,这是不一样了。这也不是说在伊拉克我是故意要把头发弄乱,这一点应该告诉大家,因为沙尘暴,我剪了短头发,我们觉得短头发在那种情况下出镜效果是最好的,后来发现更麻烦,风一吹根本没有办法,如果像现在这样扎起来可能更好一点。即使在那样的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虽然我们没有时间睡觉,也没有水洗脸打扮,但是在每次出镜之前,我的摄影师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我的头发弄好,擦点口红。这一点你要记得,你作为一个记者站在镜头面前,要在有局限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端正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电视这个东西其实是蛮骗人的,有时候只是把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个点上面,并不是全部的情况。我每次给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很大框框里面的角落而已,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做记者我们心里也知道,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东西都给大家看,所以……谢谢。
最抢风头的明星
凤凰赴阿富汗采访小组中只有闾丘一人是女的,在那样一个闭塞的国度,大家都认为当地人肯定对闾丘这个出头露面的女人最为注意。但是,采访归来,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闾丘虽然耀眼,但却被同组的摄像林明抢了风头,无论走到哪儿,他都会引起当地人的围观。弄得闾丘颇为不解。后来才知道,林明抢风头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他下巴上一根胡子也没有,在那个大胡子成堆的国度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好奇,纷纷上前围观,猜他到底是男还是女,林明无意中成为了明星。
喀布尔的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闾丘露薇(2)
闾丘露薇阿拉上海人,不吃牛羊肉。她冒着枪林弹雨奔赴阿富汗采访时,与三个男同事“同居”一室,由于她生性活泼,性格豪放,常常使男同事们有些羞涩,比如人家换衣服,她就笑着说,哈哈,看见了,看见了。也不知到底看见了什么。但是,逢到吃饭,看到别的同事大吃大嚼牛羊肉,她就蔫了,直叹自己没有口福。一天,她忽生一计,告诉大家,为了保证自己在采访时有充沛的体力、良好的屏幕形象,必须搞到几只鸡吃。大家看她把吃鸡提高到了与工作质量有关的高度上,知道此事非常必要,立刻分头行动。然而喀布尔时逢战乱,物资匮乏,鸡并不好找。于是,大家每每在采访结束时会问上一句,您能买给我们一只鸡吗?还有的同事在街上一看到鸡,就两眼发亮,要不是纪律严,恨不得立刻抓了给闾丘吃。虽然直到采访结束,闾丘也没吃到几只鸡,但是,由于兴师动众找鸡抓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出的段子就变了味。后来,有公司同事很认真地问闾丘:听说喀布尔的鸡被你吃完了,是真的吗?”
卢宇光(1)
手雷买一送一
记者的勇敢是什么?就是既能采访到东西,又不被劫持,不被打死。这是卢宇光的勇敢观。2005年2月,伊拉克大选,他前去采访,表面上看很豪爽,其实心里挺哆嗦的。他一到那儿就发回两张照片,一张是在帐蓬里照的,题目是:“这儿安全吗?”另一张是与几个老外在一起,题目更悲观:“也不知道追悼会何时开?”卢宇光的驾驶员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他把老卢拉到巴格达后,第一句话就是说,你不买支枪防身呀?这里随时可能打起来。他领老卢进了一家枪店,抄起一支AK…47自动步枪说,世界名枪,又轻又准,一支五百美金。老卢乖乖掏了钱买了枪,那人又问,手雷大大的有,买不买?买手雷干什么?他说,你手里拿上手雷,恐怖分子不敢劫持,这个买一送一,一个手雷二十美金,再送一个。这是巴格达送给他的第一份礼。
事后老卢才知道,一支AK…47自动步枪实际只卖250美金,一个手雷只卖5美金,完全被那小子敲了竹杠。住进巴勒斯坦饭店之后,因为到处都在响枪,老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干脆睡觉时也穿着防弹衣,戴着钢盔,子弹上膛的枪放在窗台上,手雷挂在脖子里。戴着钢盔睡觉老是落枕,害得他一天到晚歪着头,眼睛望天,好像整天在研究天上会不会掉下炸弹。果然,他到巴格达一个选举站采访时,就率先看见一发没炸的炮弹从楼顶上蹦下来,炮弹头像皮球在地下跳了几跳。这是他得到的这二份礼。
为了采访安全,老卢买一付假胡子贴在脸上,头上缠条大围巾,身上穿个大袍子。如果不是鼻子低了点,眼睛小了点,还真像个穆斯林。为了实践自己的“勇敢观”,老卢采访完了就回饭店,从来不到外面吃饭,怎么办?吃早餐时,乘人不注意,拿上二十个鸡蛋,一个一个从盘子里扒拉到大袍子里,一天就吃这个。
与他们一同采访的意大利女记者斯格雷纳被绑架后,老卢说,教训使我们更加懂得了“保存自己,就是胜利”的真理。我曾经去过巴格达大学,我告诉她那个地方不能去,太危险了。但是斯格雷纳不以为然,结果当天就被绑架了。
老卢顺利完成了在巴格达的采访,离开时,他对那位神秘的司机说,这一路,多亏了你的保护,十分感谢。但是,由于工作太忙,来不及买礼物,我决定,把我心爱的世界名枪AK…47自动步枪送给你,同时,手雷也一并送给你,你的安全是我最大的心愿。
老卢还说,买枪送枪这事应验了一句中国成语 “完璧归赵”。完璧归赵什么意思?大概是:东西没用,人也完整,什么都全活的意思吧。
连升三级
凤凰卫视驻莫斯科记者卢宇光,被公司的同事们称为“进步最快的记者”,因为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他一样在三天之内连升三级。
莫斯科人质事件发生时,凤凰原准备派吕宁思这个凤凰的“俄罗斯专家”赴俄采访,却因证件办不下来而无法立即成行。情急之下,程鹤麟记起三天前有人转来莫斯科一位叫卢宇光的简历,他记者出身,有个电视制作公司,正想与祖国取得联系。
凤凰接通了这个从未谋面的卢宇光,他以“凤凰卫视特约记者”的身份开始采访报道莫斯科人质事件。第二天观众们发现这个留着小平头,冲在第一线的男人在荧屏字幕上的头衔已是“凤凰卫视驻莫斯科记者”了。第三天,这个连续在现场工作几十小时,用俄文采访,用中文播报的电视从业人员,成了“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
成长迅速的卢宇光就这样成了凤凰的人。而他真正见到“组织”是数月以后在北京。那些已和他通过无数次电话的新闻部同仁;那些在屏幕上和他见过无数次面的编辑,导演;还有那些对他的名字已耳熟能详的热心观众……尽管都是第一次和他面对面,可闹得卢宇光感觉个个都跟亲人似的。
回到俄罗斯,卢宇光的光辉业绩不断刷新,且不说后来在地铁爆炸案,别斯兰人质案,中俄军演等“三大战役”中卢宇光如何冲锋陷阵,只讲讲他在车臣的一件小事。
到战火硝烟的车臣去采访,是卢宇光千辛万苦争取来的,风险很大,机会难得,一行记者中只有卢宇光一个华人,也只有他一个人是电视台的记者。
卢宇光扛着摄像机,兼记者、摄像、主持人于一身。在繁重的拍摄任务之后,他选择在一座弹痕累累的楼前做一段解说。
他架好摄像机,调整好距离,请同行的一个东欧的记者帮忙控制镜头,而他则站到镜头对面,开始了播报。录完之后,怕不保险,又再录了一遍。可惜这段难得又珍贵的采访,最后却未能在凤凰节目中播出,原因很简单:没录上!
原来,帮忙的东欧文字记者是电视门外汉,每次卢宇光说“开始”,他就好心地按一下“power”,他不知道卢宇光是打开power的。结果每录一次,他就关一次机,结果每次机子都没工作,只宇光一人对着镜头干说,整个一瞎忙!
土八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