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后,每逢星期天,她都要到高君宇的墓前守候,她还写了十多篇文章寄托哀思。后结集为《涛语》出版。或许是石评梅悲伤过度,三年后,年仅26岁的石评梅也病故了。她的生前好友黄庐隐、陆晶清将她安葬在高君宇的墓旁,使得这对生前未能结为伴侣的有情人,死后并葬以结连理。 。。
完美婚姻秘诀:“给”与“受”——林语堂与廖翠凤
林语堂夫妇林语堂和他的妻子廖翠凤都是福建人,林语堂出生在漳州,廖翠凤出生于厦门鼓浪屿。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时,有两个很要好的厦门籍同学——陈希佐和陈希庆兄弟。有一次暑假,林语堂去厦门的陈家访友时,对陈氏兄弟的妹妹一见钟情,可是陈家是个富豪家庭,对林语堂这个穷牧师的儿子不感兴趣。陈父就将隔壁的廖家二女儿翠凤介绍给他。
廖家虽说家业不如陈家庞大,但在厦门也是名声显赫的富家。廖翠凤的二哥也在圣约翰大学读书,与林语堂也有交往。经陈父搭桥后,林语堂应廖翠凤二哥的邀请到廖家做客。此时的廖翠凤正在上海圣玛丽书院读书,对林语堂因学习成绩优秀曾三次上台领奖的事早有耳闻,她躲在屏风后边偷偷地看他,对林语堂颇有好感。晚上林语堂住在廖家,廖翠凤还将他的衣服给洗了。第二天林语堂穿衣时发现衣服很洁净,并不知道是廖小姐给洗的,还以为这是廖家待客的热情呢!
对于这桩婚事,廖翠凤的母亲心里并不认同,她觉得林家穷,为女儿的未来生活担忧,就对她说:“从吃白饭的人家,嫁到吃糙米的人家,你受得了吗?”没有料到女儿却说:“贫穷算得了什么!”就这样一锤定音,他们就定下了终身。
林语堂毕业后,应聘到北平清华学校中等科担任英文教员。三年后他申请到美国留学。行前,于1919年1月9日与廖翠凤举行了婚礼,并带她一起赴美读书。婚后,林语堂同廖翠凤商量说:“结婚证书只有在离婚时才有用,我们烧掉它吧,今后用不着它的。”一根火柴将结婚证书烧掉了。
林语堂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是甲等,可是他的助学金却被取消了。原来是清华在美国的留学生总管施秉元拿留学生的津贴去做股票投机生意,失败后,上吊自杀了。林语堂没有了生活来源,恰巧中国劳工青年会招募华工,他就和妻子到法国去打工。后来德国马克贬值,他们用自己的积蓄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这期间,他们夫妻的生活仍然很拮据,为了维持生活,廖翠凤只得变卖自己的首饰来补贴家用。外国人对玉器没有兴趣,每件首饰都卖不上好价钱。翠凤虽然心疼得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般,也不得不贱价卖掉。每当此时,林语堂总是安慰她说:“凤,以后我挣了钱,再买给你。”廖翠凤并不计较这些,依然相濡以沫地支持林语堂继续读书。
1923年林语堂携妻回国,在北大担任教授,20世纪30年代又到美国从事写作,生活境遇大大改善,他与廖翠凤的爱情依然夫唱妇随,恩爱如初。1969年他们在台湾举行结婚50周年庆典。林语堂为妻子准备了一副金质手镯,上面铸了“金玉缘”三字,并刻了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不朽名诗《老情人》。林语堂将其译成中文五言诗: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明倘异路,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按他们女儿的说法,“天下再没有像爸爸妈妈那么不相同的”。林语堂好静,廖翠凤喜欢热闹;林语堂不修边幅,廖翠凤每次出门都要打扮得齐齐整整;林语堂好吃肉,廖翠凤喜欢吃鱼;林语堂多愁善感,廖翠凤却重视实际。然而这些不同的个性,却没有成为他们的婚姻的拦路虎,相反的却成为婚姻互补的有机因素,使得他们的爱情永葆青春。有人问他们,50年婚姻的秘诀是什么?他们夫妻抢着回答说:“只有两个字,‘给’和‘受’。只是给予,不在乎得到,才能是完满的婚姻。”林语堂也感慨地说:“我好比一个气球,她就是沉重的坠头儿,若不是她拉着,我还不知要飞到哪儿去呢?”
1976年林语堂病逝于香港,廖翠凤将他的灵柩运回台湾,下葬于林家庭院后园,终日与他相伴厮守至今。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卞之琳与张充和
著名新月派诗人卞之琳两首新颖别致的爱情诗《鱼化石》和《断章》,早已成为脍炙人口之作。据说,诗人是写给心目中的恋人张充和的。
卞之琳,于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并开始新诗创作,受到徐志摩和沈从文的赏识。沈从文还资助他出版了新诗集《三秋集》,抗战时期两人曾在西南“联大”担任教授,又成了同事。
张充和,安徽合肥人,生于苏州。她的三姐张兆和就是沈从文的妻子。张充和于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读书。卞之琳在沈从文家见到张充和,因为都是北大校友,都是南方人,还都喜欢文学,风华正茂,情窦初开,很谈得来。加之张充和热情、大方,使得卞之琳自认为对方也有情谊,不由自主深深地爱上了她,但也自觉这是“一颗朝露”,“只能任其消失”。
不料,三年后,张充和也辗转来到西南“联大”,两人又碰面了。卞之琳觉得这是一种人生的缘分,觉得一粒“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因而他“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从来不写情诗的他,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一发而不可收了。但他的情诗写得晦涩难懂,读者很难体味他的用意。在《断章》、《鱼化石》等诗中,他将这种单恋情绪表达到了极致: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
另一首是: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鱼化石》
短短几句,将这种单恋的情绪表达到无以复加的境界。
卞之琳这一爱就是60年!直到1948年张充和与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结了婚,45岁的卞之琳才匆匆地结了婚。之后,他们仍然以朋友的方式保持着交往。1936年10月,卞之琳回老家办完母亲的丧事后,专程到苏州探望张充和。他们同游苏州天平山,还在一起照了相。1937年卞之琳滞居温州雁荡山大悲阁时,为张充和手抄了一册新诗《装饰集》,扉页题词为“献给张充和”,本拟由戴望舒的新诗社出版,但未能如愿,后来编入《十年诗草》,请张充和为其题写了书名。
1943年张充和在重庆时,卞之琳还去重庆看望她。1982年卞之琳访美时,也特意去拜会了在美定居的张充和。到2004年张充和回苏州省亲时,卞之琳已于2000年驾鹤西游,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孤独早逝的爱情:李金发与朱亚凤
李金发,原名李权兴,字遇安,出生在广东梅县的一个客家商人家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枫丹白露公学和法国国立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开始诗歌创作。他是第一个将法国象征派诗歌介绍到我国的,于1920年在《语丝》上发表了象征主义诗歌《弃妇》,成为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
他的第一任妻子朱亚凤,本来是李家收养的一个童养媳。朱亚凤自幼家贫,又逢父亲病故,母亲无以为生,改嫁时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本族亲属,即李金发的母亲。
李家将朱亚凤收养为童养媳,却一直像对待女儿那样,也让她读书识字。李金发与朱亚凤年龄相仿,从小一起长大,有着青梅竹马的情愫。他们虽然不便于公开接触,但经常避开家人到野外玩耍。后来李金发在《故乡》一诗中,描写了他们相约在曦光初露的清晨,手拉着手,欢快地跳跃着,说着悄悄话,玩得十分惬意与欢欣。1919年的春天,李金发与朱亚凤完婚。这对小夫妇度过了半年的甜蜜岁月,李金发就去法国勤工俭学读书去了,一去就是三四年。在家的朱亚凤不能忍受孤独的生活,心情忧虑,身染重疾,痛苦异常,终因难以忍受疾病的折磨,服毒自尽。
爱,激发了诗的灵感:李金发与屐妲
1922年年末,李金发得到妻子自杀的消息,心情异常烦闷。他的同学林风眠劝他到德国游学,换个环境。于是他就和林风眠、黄士奇等同学到了德国柏林。在柏林,他一面练习雕塑和画油画,一面写诗。
在与德国画家交往时,他认识了一个画家的女儿格塔·素伊尔曼。后来李金发将她的名字“格塔”,译为“屐妲”。这位姑娘受到父亲的熏陶也擅长绘画。他们志趣相近,爱好相同,很快陷入情网。李金发从这个姑娘那里,获得了最为浪漫的恋爱,也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爱情幸福。这也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了很多首爱情诗。诗集《为幸福而歌》,就是创作于与屐妲恋爱和结婚的时期。诗风也从颓废、绝望、沉闷转变为缠绵、委婉和明朗。
1923年冬天,李金发带着屐妲回到法国巴黎,几个月后,他们在巴黎城郊的一个小镇登记结婚。这期间,李金发与屐妲生活的十分美好,1924年11月底,李金发应刘海粟的邀请,带着屐妲取道意大利返回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但是,美专的雕塑系招不到学生,生活上陷于困境。只得四面出击,寻找生活的依托。1928年李金发创办了《美育》杂志,由夫妇共同编辑。这个杂志只出版了四期,但它的豪华本印刷,为宣传现代美育思想做出很大成绩。
生活的拮据与谋生的艰难,使得屐妲越来越不能适应中国的生活,越发思念故国和亲人。1930年的秋天,屐妲带着5岁的儿子李*回德国探亲。从此一去不返,李金发几经努力也没有挽回这桩婚姻,遂于1932年与屐妲离婚。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同舟共济的伴侣:李金发与梁智因
1931年冬,李金发回到广州,经孙科举荐被任命广州美术学校校长。在这里他比在上海心情愉快得多。一是他有机会施展他的雕塑艺术,还为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和辛亥革命名将邓仲元将军塑造了铜像;二是结识了同乡梁智因女士。
梁智因出身于梅县望族,是晚清学者兼诗人黄遵宪的外甥女。当年,梁智因刚从广州执信会计学校毕业,经人介绍与李金发相识。在接触中,李金发欣赏梁智因的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更为她的高雅气质所吸引;而梁智因觉得李金发很有才气,诗与画都很有成就,除了年龄比她大12岁外,还是很满意的。于是在1932年9月,他们在广州新亚酒店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婚礼。他们的爱情似乎没有与朱亚凤那样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真感情,也没有与屐妲那样热烈似火,激情浪漫的潇洒,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饱经风霜之后,显得真挚而深沉,成为同舟共济的生活伴侣。
他们在广州共同度过了几年平和而稳定的生活。这几年李金发将主要精力用于名人雕像工作,酬金颇为丰厚,夫妻俩的生活相当富足。李金发特意为梁智因在广州东山建造了一座公馆式的“笠庐”。
1937年年底广州沦陷后,李金发携妻带子逃到越南,在那里参加了抗战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又先后出任国民政府驻伊朗一等秘书和驻伊拉克公使。直到1950年退休,定居美国新泽西州。在林湖买了一块农场,夫妻二人依靠养鸡场为生。后来鸡蛋过剩,销路不畅,他们关闭了养鸡场到纽约定居。李金发以雕塑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再苦再累,梁智因也毫无怨言。相伴走过44年的人生旅途后,1976年李金发突发心脏病辞世。
斩不断,理还乱的爱:萧三与叶华和甘露
著名诗人萧三是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896年。他原名萧子璋,因在五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小三”,故取笔名为萧三。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曾与毛泽东、李维汉、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新民学会,并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自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学习后,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他精通法语、俄语、德语和英语,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国际歌》就是他在1923年从法文翻译过来的。
在莫斯科工作期间,他认识了他的德籍妻子叶华。叶华本名耶娃,1911年出生在德国,毕业于慕尼黑电影学院摄影系。1934年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耶娃来到苏联的避暑胜地索契观光,恰巧萧三正在这里疗养。耶娃的俄语很蹩脚,萧三精通德语,见她与人交流很吃力,就主动为她翻译。耶娃在异国他乡见到会说德语的人,真是喜出望外,就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他们住在同一所公寓内,彼此联系很方便,很快就成为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当耶娃得知萧三是位诗人和中国的革命者时,她更敬重萧三了。因为耶娃在德国也是倾向革命的。不久,他们就谈婚论嫁,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结婚后,耶娃为了能与萧三生活在一起,申请加入了苏联籍。抗战爆发后,萧三奉命回国,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翻译部担任主任。第二年,耶娃也来到延安与萧三团聚。萧三为耶娃取了个中文名字叫叶华。
1943年的一天,有位叫甘露的姑娘来到萧三的办公室。她是萧三妹妹的好友,刚来到延安没几天。这位21岁的姑娘长得秀气,性格活泼,多才多艺,萧三像对待小妹妹那样关心她,呵护她,但同时他也觉得从心眼里就很喜欢她,总希望见到她,于是就尽量找机会请甘露到家里来,或者在什么地方相会。这样,一种婚外恋情就悄悄地爬上了他们的心头。叶华起初觉得萧三对甘露照顾有加,是出于他妹妹的委托,并没有过意。后来听说萧三与甘露经常到延河边或宝塔山下幽会,就以德国人的直爽询问萧三,这是怎么回事?由此,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夫妻感情出现裂痕。叶华受不了这种窝囊气,就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苏联。当时离开延安,要通过国民党的统治区,为了制造一个通行方便的理由,叶华就提出与萧三离婚。叶华走后,萧三与甘露举行了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萧三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经常出国。有一次到苏联访问时,苏联方面并不知道萧三与叶华已经离婚,特意安排他们相聚。萧三见到叶华与他的亲生骨肉,又与叶华旧情复燃。回国时就将叶华母子三人带回了中国。
萧三对妻子甘露解释说,他们母子在苏联生活得很拮据,他应该尽到照顾叶华和抚养儿子的责任。甘露对这样的理由是没法反对的,她并没有考虑到会危及自己。后来甘露发现萧三与叶华的关系非同一般,一脚踩着两只船,十分气愤,就找到中央领导反映这个问题。后由安子文出面分别找叶华和萧三谈话。叶华说当年并不是真离婚的,那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