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白朱元璋-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路兵马分头北进。常遇春及张兴祖充当先锋,一路斩将夺关。徐达则率马步舟师紧随其后。十二天后,徐达率师攻入大都郊外的通州城。
徐达引兵北上时,元将仍在你砍我杀,内讧不止。扩廓帖木儿与受元顺帝指使来进攻的元将厮杀,却不去解救山东、河洛之危,还引发各处元军相互抢掠攻战,使得元顺帝“四道进兵,犄角剿捕”的迎敌计划全盘落空。故徐达的北伐大军乘势北上,所向披靡。
得知明军占领了近在咫尺的通州城,元顺帝惊恐万状,慌忙召集三宫后妃及太子,商议弃城北逃之事。皇太子知事不可为,也支持出逃。
元顺帝连夜召见文武大臣,把自己及皇太子的打算告诉他们。
知枢密院事哈喇章闻言大哭,劝阻说:
“通州已失,陛下车驾一出,都城必人心离析,无法坚守了。臣请陛下为大元列祖列宗计,死守以待援兵,与明军在城下决一死战,大元庶几有救。”
元顺帝面现哀色,沉吟半晌,才说:
“朕之大将皆远在千里之外,哪来可待之援兵?再不逃,只怕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哈喇章闻言痛哭失声,再次劝阻。元顺帝主意已定,便命淮王监国,丞相留守,自己则在当夜三鼓,率后妃、太子、太子妃及一群天魔妖女出建德门、经居庸关逃往上都。
八月二日,徐达率兵进至齐化门下,令将士填壕登城而入,大都攻克。元朝灭亡。
徐达登上齐化门楼指挥大军入城,下令擒斩监国的淮王及元丞相等,并下令封闭元政府的府库、图籍和宝物,关闭宫殿大门,派重兵把守。
待城中元军悉数歼灭,徐达方走下城楼,严令士卒不得侵暴士民,然后派人赴京报捷,又派薛显、傅友德率兵去古北口关隘口巡逻,防止元军反扑,派华云龙去新筑城垣。
一切善后工作及恢复措施,都在徐达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深谋远虑的朱元璋在大胜面前仍冷静俭朴
朱元璋听内臣奏报徐达进克大都的捷报时,正在批阅各部奏章。他面无表情,只淡淡地说:
“知道了!”
他挥退奏事太监,继续提笔挥写批示,好像一切皆在他预测之中,算不了一回什么事。只有那个在旁侍奉的秉笔太监,才发现他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快,最后竟龙飞凤舞,满纸云烟,不可辨识了。那太监不禁抿嘴一笑,知他故作镇定,其实内心激动万分。
几天后,他又收到徐达遣使送来的平元都捷报,他细细披览一番,见徐达把他称为五百年才一出的王者,却把自己说成一介菲材,将推翻元朝,天下重归一统的辉煌业绩,全归功于他的头上,心中十分高兴又颇为感动,觉得徐达对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
为庆贺推翻元朝,也为表彰徐达的赫赫战功,第二天,他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群臣都跪拜起舞,山呼万岁,然后上表称贺。
朱元璋下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令徐达置燕山等六卫守御北平。然后令徐达、常遇春留三万人分隶六卫,立率大军攻取山西,消灭元军的劲旅扩廓帖木儿。
几天后,朱元璋又收到徐达派重兵押送来的元朝典籍图书和府库中的大批金银珍宝。
朱元璋十分高兴,特领马皇后前去观看。
马皇后看着那五光十色,耀眼欲花的各式珠宝、玉器和堆积如山的金银,意味深长地说:
“元朝有如此多的珍宝却守不住江山,看来君王须备有另一种珍宝,才能守住天下啊!”
朱元璋听了默然无言,半晌才说:
“朕知皇后之意,皇后是说君王当以得贤为宝。”
马皇后立即跪拜在地,满怀感慨地说:
“诚如陛下所言!妾与陛下起自贫贱,能有今日,实为不易,妾只愿陛下能得贤人相辅佐,共同治理天下,而远声色珍宝,则万民幸甚!”
朱元璋也受了感动,点头说:
“朕当牢记皇后的金玉良言。”
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确是一诺千金。他一生谨言慎行,很少接近女乐歌舞,不看戏听曲,更无酣歌夜饮的习惯,不是款待群臣,从不设宴席。他日夜都在为国事操劳,稍有闲暇,也是去阅读经史古籍,或与文人学士谈文讲经,诗酒唱和,自得其乐。
他在吃穿用上均不讲究。他深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故对各地名优特产的贡奉常予申斥。
前不久,湖广进竹席,他怕开了进奉之风,下令退回。接着,金华又供上香米,他觉得好吃,但怕因此而扰民,给百姓带来麻烦,只吃了一餐,剩下的便如数退还,并告诫他们不得再供。
不过他对香米滋味念念不忘,便叫金华贡上稻种,叫内臣们在皇家苑林中开出几十亩水田,自己插种。每当春耕秋收,他必去观看指点。吃着亲手种出的香米,他觉得特别香甜,饭量都大了好些。
他不太饮酒,能喝点葡萄酒,招待群臣或与文士们诗酒唱和,也只三盅即止。
他唯一的嗜好是下棋,披阅公文累了,便下局棋换换脑子。宫中有个姓潘的老婢,身高不足四尺,朱元璋戏称她为潘长,很懂棋艺,朱元璋便经常召她对弈。每当棋下到终局,朱元璋便命姬妃们猜一猜谁可获胜。姬妃们也会凑趣,她们先观察朱元璋的脸色,如满面喜色,知朱元璋必定占了上风,便一齐欢叫道:
“潘长不是陛下对手!”
朱元璋听了,也不多言,只叫太监们拿来些金银小玩物赏给她们。
如朱元璋脸色沉静,大家即嚷道:
“陛下不要让这老婢,要杀她个片甲不留,给她个厉害瞧瞧。”
朱元璋必会呵呵一笑,众宫女们便一拥而上,将潘长按倒在地上,将她推得团团转,尽情取乐。
计口授田,搞了一次均田运动(1)
从汴梁回来,朱元璋亲见田原荒芜,人民逃散,百姓凋零的惨况,又从徐达的报告中知河南、山东、河北一带,道路皆生满了榛木,人烟断绝。扬州自古繁华,如今只剩下十八户人家;徐州被元军血洗,男女老少无一幸免。在中原,收葬骸骨成了政府的重要工作。一到夜间,鬼火结队而行,虎狼穿门入户,使百姓一夜数惊。
湖广等地因与陈友谅几次大战,百姓流离失所,原本富庶的洞庭湖地区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连杭州这样曾繁华似锦的地方,也零落破败,许多昔日风流繁华熙攘喧嚣的街市,也变得草深尺余,狐兔成群。
天下一片疮痍,朱元璋觉得他的大明帝国如一个重创久病之躯,经不起风雨,必须好好医治调养。
他知要医治战乱的创伤,需让百姓休养生息,得设法让他们归农垦荒,恢复生产。
他亲自起草诏书,颁行天下,先保护人,除十恶不赦者之外,赦免所有犯罪者。从军在外的将士则安置好其家属。因罪逃亡的许其自首免罪,新克州县不许妄杀。需远途运送的粮饷,全由官府承担。各地灾情必须据实上报,不得隐瞒。对山东,他下令免除三年的赋税,让民休息。
他特别对垦荒种植做了规定:
“州郡人民,因兵乱逃避他方,田产已归于有力之家,其耕垦已成熟地者,可归他所有。若原主还乡复业,有司可于旁近荒田内如数给与耕种。其余荒田,亦许人多地少者垦辟为己业,并免征三年的徭役。”
这些诏令实际上是在按人口重分田地,既保护了肯劳动有经营能力的地主,不破坏生产力,又照顾了无地的贫苦农民,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故天下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山东博兴等县的富民五十多人还跑到南京来谢恩。朱元璋听说后,立即把他们召入内宫,赐宴款待。
他亲自劝酒,并对他们说:
“朕知尔等百姓劳苦,且连年饥馑,又遭兵祸,衣食艰难,才免去三年租税,就是要尔等民安。现在尔等远来,辛苦跋涉,跑来谢恩,岂不是把安尔等之令变成劳尔等之举了?这岂是朕之本心!尔等回去见了乡间父老把朕的意思相告,但心向朝廷即可,不必来谢。”
当即令礼部发给他们路费,送他们返乡。又出榜昭告天下,禁止来京谢恩。
送走这批来谢恩的山东富民,朱元璋心绪很不平静,他沉思良久,感慨地对侍臣们说:
“百姓是国之根本,朕每观《尚书》,至敬爱人时,尝叹:敬天之事,后世平常的君主都知道,敬民之事,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他们自谓崇高,认为百姓皆是侍奉我的,故威严日益加重,与民之恩德与尊重就一天天少了。之所以这样,全是他们轻视百姓。轻视百姓则必使他们离心离德,叛乱就会随之而来。故想天下长治久安的人,必应畏民、爱民,为治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
他出身农家,最懂得农民的心理,从他父母病亡却无地可葬,只得到处哀告的往事,他便知道土地对农民是何等重要。要安民必须让他们有田可耕。他下令大规模移民屯田,官给牛种,开垦荒地。
他还下令在河南设司农司,专管计民授田。规定无田者每户授田十五亩,菜地二亩。有劳者不限此数,谁开垦即归谁所有,并免征三年赋税。移民也按此例计口授田。这无异是在均田地,搞土改。
于是,从江浙等人多地少的地区迁徙了二十余万人至龙兴之地临濠开屯。淮南、北平、山东、河南等人少荒地多的地区也移来大批农户。
他叫吏部把荒地垦了多少、人口有无增加作为地方官吏的主要政绩加以考核。各级地方官吏哪敢轻忽,想方设法召诱未曾入籍之民到辖地开垦,并发给牛、种,及时播种。
见开垦的荒地与日俱增,老百姓归土务农,安居乐业,朱元璋喜在眉头笑在心。一日,他拿着户部关于国库积蓄的钱粮已大为增加的报告,对李善长说: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计口授田,搞了一次均田运动(2)
“唐太宗贞观年间,斗米三钱,夜不闭户,传为美谈。朕有三年时日,也可臻于此治。”
李善长十分钦佩朱元璋洞悉农民心理,抓住授田这一根本,短短时间即使残破的农村走向复苏的本事,对他三年即可达到贞观之治的说法也深信不疑,说:
“陛下天纵英明,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岂止能达贞观之治,致天下于尧、舜时代亦非难事。”
朱元璋自负地点了点头。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穷追猛打,西征北撵,务置元帝于死命(1)
朱元璋在国内大力推行计口授田的制度,却没忘记元顺帝仍据有上都,山西、陕西、宁夏仍在他的掌握之下,便谕令徐达率西征军迅速出兵山西。
扩廓本人此时不在太原,他奉元顺帝之命,正出雁门经居庸关进攻北平。
徐达分析一下形势,认为孙兴祖以六卫三万兵马守北平,足以相拒,决定置之不理,而采用“批亢捣虚”之策,乘其不备,直取太原,迫其回师,再设法围歼。
于是,率大军直扑太原。扩廓帖木儿尚未到北平,闻报,急回师相救。
年底,其前锋万余骑兵突至太原。
徐达大破元军名将扩廓帖木儿。
指挥郭英登高侦察后对常遇春说:
“元军兵多却无纪律,营盘大而无防备,请允我率精兵夜劫其营,必获全胜。”
常遇春把郭英的建议报告徐达,说:
“我骑兵已到,步兵却还在后头,乘夜去劫营是个好办法。待他兵乱,可活捉其主将。”
徐达用兵历来严谨沉稳,谋而后动。他将郭英和常遇春的话仔细思考了一番,觉得有七成胜算,便令郭英率精锐骑兵夜袭劫营,常遇春率大军继后。
扩廓帖木儿此时正在营帐中秉烛夜读,突然听到营盘外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情知不妙,急忙下榻穿靴,穿上一只,慌乱间还有一只怎么也穿不上。
正在焦急,却见火光中一白袍小将冲进营盘,直向中军营帐杀来,勇不可当,把抵挡的元兵砍得东倒西歪。他慌了,光着一只脚跑到营帐后面,发现有一匹孱马,也顾不上好歹,擂马便跑,带着十八名卫护,往大同方向逃去。
常遇春哪肯放过,他要实现自己生携主将的承诺,率兵穷追不舍。扩廓帖木儿见势不妙,为求脱身,又逃往甘肃(今甘肃张掖)。
徐达一举攻克太原,山西全境相继平定。
朱元璋指挥军事行动已到得心应手的地步。山西刚刚平定,他就遣使谕徐达,布置攻取关中、陇右。
他在手书的谕令中说:
“汤和平定浙左、闽中,杨璟靖湖湘,定广西,班师还朝,未曾封赏,因大将军等灭胡未还故也。今再遣汤和、杨璟等从大将军西征。令冯国胜居遇春之下,汤和居国胜之下,杨璟居汤和之下。望协力同心,剪除余虏。我的见识只是如此,你们见得高处、强处、便当处,随你们意见行着,休执著我的言语,恐怕见不到处,教你们难行事。”
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徐达大军渡黄河,入陕西,克西安,进凤翔,所向皆克。
朱元璋从派出的间谍送回的情报中,知关中正发生饥荒,便下令赐每户米一石。关中饥民无不感激,将他比之为当年入关灭秦的汉高祖。
朱元璋为邀结民心,早日安定关中、陇右,又派人至孟津仓库取米,每户再给米二石。饥民们大悦,村村寨寨都设了朱元璋的牌位跪拜。
因庆阳城险兵精,攻取不易,徐达用兵历主持重,反对先攻庆阳的主张,而率兵进逼临洮。守将李思齐见无路可走,只得献城投降。
徐达立即回师,包围了庆阳。庆阳守将张良弼早已北走宁夏,投奔扩廓帖木儿,将城防交其弟张良臣。谁知扩廓记念前仇,恨他几次攻打自己,将张良弼捕杀。
张良臣见庆阳孤立无援,明军又兵临城下,出于无奈,便向前来劝降的原朱元璋亲兵、如今的指挥张焕投降。
这时,徐达收到朱元璋从南京发来的指令:
“密旨大将军徐达知会:思齐既降,宜进攻庆阳、宁夏。但张良弼兄弟多诈,若来降,当审处之,慎勿堕其计中也。切切此令!”
徐达知朱元璋所料多中,因已派薛显率五千骑兵去受降,便拥兵坐镇,静观其变。
几天后,张良臣果真动手,夜袭薛显营帐。薛显负伤逃还,张焕被俘。
徐达闻变,感概对诸将说:
“皇上明见万里之外,果是神人。今日之事,果如谕旨预料。但良臣叛变,只是自取灭亡,吾与诸公当戮力剪除,决不让他的阴谋得逞!”
穷追猛打,西征北撵,务置元帝于死命(2)
于是调集傅友德等各支人马四面包抄,攻打庆阳。
扩廓帖木儿急派兵相救。徐达围城打援,将其击退。庆阳城中久困绝粮,至煮人肉汁和泥充饥。张良臣部将开城投降。良臣父子投井被捞出,腰斩示众。
陕西至此平定。
。 想看书来
常遇春死了,李文忠崛起了(1)
此时的元顺帝军虽败,心不死,日夜妄想复辟,见北平无重兵防守便命万骑南下,偷袭通州。
朱元璋早就防他这招,立即派使者飞马令常遇春回师北平,以李文忠为偏将军,率步卒八万,骑兵一万,直捣上都。
元顺帝北逃沙漠,北平转危为安。
谁知常遇春自开平班师,行至半路,突患暴病,死于军中,年仅四十岁。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为朱元璋手下第二员战将,南渡长江,冒如雨矢箭跳上采石,立下第一大功。其后战鄱阳,攻武昌,扫平东吴,大败元兵,南征北伐,所向无敌,号称“常十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