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历大帝-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骏对于郑经的处理仍然有些踟蹰不定,毕竟他虽然和朝廷不太对路,可毕竟是反清的,虽然要收拢他的兵权,至少还能给他条活路,让他去做个逍遥自在的安乐公。可事到如今就全然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你既然要来玩硬的,那朕就摆你一道,给你来玩的阴的。
    “朕知道了,你们下去吧。”朱骏挥挥手,又问边上的小桂子道:“内阁的大学士怎的还没有来?”
    “皇上,他们早就来了,只是见您和扈大人在谈事,因此就守在殿外,奴婢这就去将几位大人请来。”
第一第一百二十六章:你有阴谋我有诡计
    新始二年十一月底,一支五百余艘大小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自东向西而来,这支船队已经在海上行驶了整整半个月,每过些时候,便有一具具的尸体自船上抛落入海,紧接着便是撕心裂肺的哭声,凄凉的气氛感染了船队中的每一个人。
    “延平王,我们的淡水已不足了,食物也不够我们继续航行下去,还有永福舰上几个百姓病倒了,同船的军民以为他们得了瘟疫,说要将他们抛下海去,可是这几人的家眷死活不同意,已经闹起来了。”
    延平王的皱眉已经皱成了川字,海上的生活十分艰苦,而整只船队原本最多只能容纳两万人就已经到达了极限,如今却硬塞了十万人上去,几乎所有的船只都是挤满了人,无奈之下,水手们只好将船中能抛下的东西全部抛掉,就连战舰上的火炮也都丢下了海,船队的淡水、粮食、医药都十分匮乏,若不是沿路的海船路过时偶尔会有人救济一二,恐怕死的人更多。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延平王知道,船上的军民才是他们郑家的根本,无论如何,他也要带领他们抵达陆地。他苦涩的下令道:“让所有人再忍几日,我们已经到达了满刺加海域,只要再熬几日,便可到达缅甸了。传本王将令,除水手之外,所有人每日只分发一小杯水,吃三两的干粮。至于那几个得病全部抛到海里去,若真是瘟疫,他们岂不是要害死一船人?这种事可不能心软。”
    “延平王,如此下去可不是办法啊,现在船队什么都匮乏的很,到了登岸的时候,我们可能只能剩下半口气了。不用新始动手,我们就成了他们案板上的鱼肉。”陈永华满是担忧的望着这个年轻的王者,这几日他与郑经呆的越久,越是觉得这个新地延平王实在是徒有其表,虽然才智方面并不比乃父差。可心眼却是极小,眼中只惦记着郑氏的一亩三分地。让他做个土财主倒是可以,但是要想称霸南洋,有朝一日徐图中原。却实在是难为了他。
    想到这里,陈永华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想当年陈永华父亲陈鼎因国破而自缢身亡,陈永华只有十六岁,他独自逃到厦门却受到了郑成功的赏识,若没有郑成功,也就没有陈永华的今天,他是个极重义气的人。既然答应了郑成功临终前地嘱托,不管前途如何黯淡,道路多么艰险。也要好好的辅佐郑经,为郑家打下一番家业。
    郑经如今已是六神无主,道:“陈参将以为我们应当如何?如今船队漂泊在海上,又不能随意靠岸。”
    陈永华沉吟着也是拿不出主意,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如今受难至此,恐怕就是孔明再生也只能直挺挺的躺回棺材板里去。
    这时,攀在桅杆了望的水手大声呼道:“前方有三艘西洋战舰。不。是四艘,五…五。不,是七艘。还有一艘怪异地大船,比西洋战舰还要长几十丈。不对,后面还有几十艘大商船,无量天尊,这是谁家的水师,竟有如此多的船舰?”
    整个船队一下子沸腾起来,许多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吵吵嚷嚷的有的说是荷兰敌舰,有的说或许是商船也不一定,听说大明的水师也是用缴获地西洋战舰呢。人们已经在绝望的船上呆了整整半个月,不管对方是什么来路,总是多了一份希望,于是纷纷攀到船舷的扶杆处眺望。
    “是大明地水师,我们有救了,是大明的水师……”船队又沸腾了起来。
    郑经地脸色中带着苦涩。望着远处庞大地八艘战舰和商船缓缓驶来。望了一畔满是愁容地陈永华一眼。道:“那艘主舰竟有如此之大。哎。若本王地水师也是如此……”
    两只舰队开始慢慢地在海面上停稳。明军地舰队上已经放下了小型地快船迅速地驰向郑氏船队地主舰。
    “末将水师营指挥使刘二。参见延平王殿下。殿下一路舟马劳顿辛苦了。”
    “刘将军不必客气。”刘二上了郑氏水师地主舰。与延平王相互见了礼。
    “延平王。皇上这一次派末将率舰队前来。是来迎接诸位地。”刘二一边说。一边望向四周地水手。见他们个个面有菜色。手脚无力。主舰都是如此。其他船地人恐怕也是好不到哪里去。刘二暗想。郑氏船队这次来。果然如皇上所料地那样。缺乏许多补给品。这样就好办多了。
    郑经见刘二恭恭敬敬。倒是放下了心。道:“你来地正好。船队正缺乏许多生活所需。不知将军地舰队有没有多余地。若是有。可暂时接济一些。”
    郑经这句话说的十分委婉,甚至非常客气,想他郑经堂堂的延平王,在一个小小的指挥使面前却不得不低三下气,实在是气闷的很。
    刘二双手一摊,回答的十分干脆:“延平王莫怪,末将并未想到船队缺乏补给,早知道出港时便多带一些,可现在舰队上也没多余的水粮,实在抱歉的很。”
    刘二见郑经一脸的失望之色,心里冷笑了一声,继续道:“末将看延平王的船队人似乎太挤了一些,不若这样,末将的战舰上倒是可以容纳许多人,延平王若是信得过末将,大可让一批百姓移到末将的战舰上去。”
    郑经不知刘二打着什么主意,船上的百姓对他来说还真是个累赘,反正刘二也不是让他的郑军上军舰,更何况他若是不允便是摆明了信不过刘二,这个时候可不能惹恼了他们,于是点头道:“那就有劳将军了。”
    听说要调一拨人去明军的战舰,郑氏船队立即欢声雷动,这半个月所有人都如沙丁鱼一般挤在一条船上,睡觉时也只能盘腿坐在甲板、船舱,连个躺下的空隙都没有,这下子好了,明军的舰队有大战舰八艘,大海船几十艘,若是不嫌拥挤,至少可以装上两万人,一下子,便不知为大家节省下了多少空间。
    很快,在船队的协调之下,许多郑氏舰船开始放下登陆的小船,纷纷向战舰游去………
第一第一百二十七章:挑拨离间
    待装船之后,两万金厦两岛的百姓被装入大明舰上,刘二回到抚远号。抚远号是船厂新近建造的一艘大型战舰,比西洋战舰还要长了二十余丈,船体宽大,两舷是仿西洋战舰装载的两百门火炮,动力系统主要是船身上的五桅七帆,不管是防护、速度、攻击能力都优于西洋战舰,最大的缺憾却是船体侧转时麻烦,这对于海战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不能够及时将自己的炮口对准敌船,纵然是再多的火炮也没有用处。不过问题并不算大,毕竟它是旗舰,周畔有七艘西洋战舰团团保护,这艘船可以容纳大量的陆战队,可以用来作为浮动的远战棺材使用,袭击港口时攻击建筑目标十分有效。
    刘二一声令下,大明舰船扯满了风帆,顺风而去,比起郑氏船队的舰船不知快了多少倍,一盏茶的功夫,数十艘舰船在郑经眼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小的黑点。
    “明军竟有如此水师,哎!”郑经又是一阵叹息,在他的心目中,郑氏水师才是南明的主力,竟不成想新始帝入缅之后在短短的两年不到,便组建了一支足以与郑氏舰队匹敌的舰队。
    “延平王不必担心,明军的战舰虽好,而我郑氏却胜在船多,想当年荷兰人的舰队如此精良,国姓爷一声令下,百舰齐发之下,那荷兰的炮舰不是一样溃败而走。”陈永华劝慰道。
    郑经点了点头,道:“先不管这些,让弟兄们做好准备,将兵丁与百姓相互隔开一些,不要坏了本王的大计。”
    大明舰队的船快,又没有郑氏水师那样的负担,因此只两日功夫便回到海港,登岸之后,立即通知各部组织人力安置先带回来的金厦百姓,刘二马不停蹄的便去皇宫汇报。
    “皇上。全探清楚了,郑氏的武装战船最多不过一百艘,大多数都已中型海船为主,连火炮都没有装载,他们若是想突然袭击海港。是绝无可能的,就算他们要动手,恐怕也要上岸才成。”
    朱骏端着茶杯吹着茶沫,却不去喝,只是看着漂浮在碧茶上的茶沫出神。缓缓道:“他们的兵丁战力如何?”
    “不堪一击。”刘二撇撇嘴,继续道:“他们地船队缺粮缺水,许多水手都饿的眼睛发绿,这样的军队若是登岸,末将只带两千水师陆战队便可将他们击溃。”
    朱骏翘起二郎腿。放下茶盏,喃喃道:“那就是了,他们的兵力不殆,所以通知天地会海都分舵为他们攥开城门,以此来突袭海都。”
    朱骏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他们远来是客。恐怕已经算准了朕与他们再怎样有嫌隙,也不会在登岸的当天剥夺他地军权,在正常情况下,朕应该会将他们安排在海都城外过夜,届时天地会分舵的成员为他们悄悄的开启城门,他们突然从城外杀入,恐怕就是我军早有防备,在这乱军之下也抵挡不住。”朱骏说到这里冷冷一笑。道:“可惜他们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天地会海都分舵的舵主陈三喜已经是我大明北镇抚司的千户大人了。”
    “皇上神机妙算。既然他们不仁。不若让水师出战。在海面上将郑军击溃。”一直以来水师营地功绩都在各营之上。刘二更是水涨船高。从一个小小地盗贼舵手一跃而成为南洋海面数一数二地水师巨头。刘二并不笨。这几个月被皇上强迫着进夜校读书倒也懂得了一些道理。刘二地一切都是皇上给地。既然如此。自然是要多立战功让皇上刮目相看了。
    朱骏摇摇头:“如此一来朕便是不仁不义了。更何况金厦军民乃我大明子弟。受了郑经地裹挟而来。朕只惩办首恶。其余人都不能追究。”
    “郑经也不能死。郑氏虽不听从朝廷号令。却也为抗清大业立下赫赫战功。朕若诛杀他。岂不是寒了天下人地心?还是让他安安心心做个延平王吧。锦衣卫看护地严密些。也不怕他能闹出什么乱子。”
    朱骏喃喃说着。让一畔地刘二摸不着头脑。这种政治上地东西实在非他所长。只好讪讪地站在一旁缄口不言。
    朱骏突然长身而起道:“传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敢死、神机、山地、神勇营指挥使一道觐见。新兵训练使也一道来。快去。”
    新始二年十二月初二。郑氏船队抵达海都港口。忍受了饥饿地郑氏军民在海上漂泊了整整二十天。这时看到即将登岸地陆地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与他们遥相呼应地是沿岸上欢迎地百姓。在平时。汉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地同胞多么可贵。可是一旦家园沦陷。漂泊在南洋地汉民才真正地体会到家国同胞是多么地可爱。一边是沿岸黑压压地欢呼人群。另一边是从船舷探出头地金厦百姓。双方虽然仍然隔着一汪湛蓝地海水。却共同用人类最原始地声音彼此交流着。
    礼炮响起,沉重地鼓声咚咚作响,爆竹声响彻了天地,三万明军列成几十个方阵,长刀入鞘,枪弩入库,唯一展示出来的,只有数百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日月军旗。
    在码头处,早已搭起了棚子,百来个各品级的官员眺望着离海岸线越来越近的船队,捋着胡须准备好了祝祷致辞,几天前他们还在讨论如何把郑经干掉,可是如今,他们的脸上却洋溢起了笑容,郑氏纵然可恨,但金厦的军民却是为国尽忠的义士,再怎么样,面子上的功夫要做的足足的。
    首先靠岸的是郑氏的旗舰,千斤的铁锚被抛落下水;庞大的战舰缓缓的在波浪中稳住了身形,粗黑的帆布被水手们收了下来,有人搭上了舢板,在鼓乐声中,郑经带着一干将校心腹上了岸。
    朝廷热烈欢迎的举动让郑经放下了心,正如他所料的一般,就算新始帝要剥夺他的军权,恐怕也要再等段日子再说,因此他定下了心神。既然人家已经为你搭好了舞台,这出游子归乡地戏码就一定要好好的演的妥当了。
    在礼部尚书的带领下,一干朝廷大小官员已经迎了上来,礼部尚书面容一肃,鼓乐声顿时嘎然而止。他从袖中抽出一卷黄帛道:“有旨意,延平王郑经及其大小将校接旨。”
    郑经知道新始帝在众目睽睽之下定然颁布的是封赏地旨意,断然不会犯难,因此收敛笑容,撂袍拜倒叩首道:“微臣郑经洗耳恭听。吾皇万岁万万岁。”
    郑经身后的将校大多是郑氏从前做海盗时的骨干分子,虽然受到了朝廷的封官许诺,如今哪一个不是游击,参将之类的官衔,这些三拜九叩地玩意自然熟捻。因此纷纷拜倒。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延平王郑经,与父成功偏据金厦一隅,以微弱之兵抗击建奴……朕甚是欣慰,乃敕郑经免死铁卷一枚。以示恩耀。朕闻郑经部将都督佥事刘国轩能文能武,乃郑军水师干将,敕封其为东洋水师营指挥使,暂管新投水师。其余将校皆有封赏,钦此。”
    这一道旨意开头还好,郑经听说皇上在众目睽睽下要敕他免死铁卷,不由得心中大定,足以见新始帝的诚意十分深厚。可是后来就越来越不对味了。刘国轩是谁啊?郑经想破了脑袋才有了这个人的印象。此人不过是个都督佥事,所部有三千士兵五十条不起眼的战船。因为他并未率部随郑成功参与台湾的战事,因此这三千人在一万左右地郑氏残余大军中占了三分之一。可是他毕竟只是个屁大的官,父王在的时候他也没有重用过他,为什么新始帝偏偏要让刘国轩做这个东洋水师的指挥使?莫非这个姓刘的早就跟新始帝暗中有勾结?
    这道旨意下来最痛苦地就属郑经身后将校的刘国轩了,待旨意一下,刘国轩一个小小的都督佥事立即就察觉到无数同僚与上官狐疑的眼神投在了他的身上,如果这些眼神是箭的话,那么刘国轩绝对是这场戏中最伟大的箭靶。
    清军进入福建时,刘国轩因家庭变故,往投清军,在漳州开始行伍生涯。初至漳州时,仅为门卒,后升为守备千总,守漳州北门。在清军效力期间,刘国轩曾受到原明郑将领,时为他的顶头上司,清军总兵施琅地赏识,但毕竟职卑人微,尽管他在军事上有所表现,也始终只是一个下级将领,声名不显。这一时期,他也与民间反清地明遗民、名士林晋庵等往来密切,似曾思投往郑成功的军队效力。州,刘国轩积极策反清军守将献城纳款。十二月初一日,刘国轩夜引郑军入城,兵不血刃,迫使清漳州守将张世耀等降郑。事毕,初四日,刘国轩被授予都督佥事,管护卫后镇事。用将以勇武为先,刘国轩依然未受重用。郑军号令严明,刘国轩曾尝败绩,时陈永华知其有将略。就这样地一个小人物,刘国轩怎么都想不到,新始帝竟然知道自己,并且还任用自己为一方大将。
    很快,刘国轩便恍然大悟起来,新始帝任用自己,不过是想撕裂郑军的内部而已,毕竟自己头上这么多顶头上司,新始不封他们地官,唯独拉拢自己,其实就是将自己供的高高的,让那些不服气的上官来踩自己,自己真是比窦娥还冤啊,这个旨意下来,谁又会相信自己跟新始帝没有那一层关系呢?你没有暗中勾结新始帝,人家新始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