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历大帝-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乎光鲜的很,可是往后一靠,立即便传来嘎吱声。
    朱骏充耳不闻,思绪却飘到了辽东,康成栋说的没有错,辽东的西面是察哈尔以及蒙古各部,这些人暂时要面对准尔的威胁,察哈尔人也与明人相互盟誓,可是这种盟誓说的好听点叫承诺,说的不好听些,其实就是放屁,只要有机会,蒙古人会不愿意将自己的触手伸入辽东,而在辽东的北部,则是倭人,倭人的秉性朱骏是知道的,现在还能控制他们,可是有机会的话,倭人也随时可能作乱,南面的朝鲜看似安分,可是也不能对他们太过信任,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辽东境内,仍有许多零散的满人,因此,组建辽东军团,迅速的开赴辽东,是当务之急。
    对于军团的组建,朱骏倒不担心,在南京新兵训练营里,还有一万余名新兵等待分配,从各军团里再抽调个几百人去做骨干,再让皇家讲武堂的毕业生中调一批过去,一个军团的雏形也就成型了,只是这辽东军团总督的人选却让朱骏犯了难,这个人必须有带兵的经验,有资历也有功劳,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对辽东的局势以及气候都十分熟悉,辽东不比长江以南,这里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而在那里,却是漫天的大雪,千里的雪原,不同的气候,这带兵也是不同的。还有辽东的地形也必须熟悉,不可能让新任的总督还需要花一年半载去慢慢适应慢慢熟悉,否则一旦出了乱子,可不是玩的。
    最后朱骏把目
    了康成栋奏疏的上半部分这上半部分的内容却值上面提的是一名千户,这个小小的千户舰长,原本是北洋水师奉命给倭人输送粮草的,这活儿已经干了一年,察哈尔人反叛之后,千户抓住机会,擅自行动,立即参与了对盛京城的战斗,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此人与德川纲吉、额哲汗算是并肩作战过,与二人也有所了解。令朱骏疑惑的是,关于这个千户的功劳,方才的报捷奏疏便已经写上了,在汉人方面,此人立的是头功是在这份奏疏里,这个康成栋为什么又提一遍?
    朱骏虽不算是个聪明人,但是深处斗争的漩涡,立即明白过来,随后望了望身边的侍:“去问一问,这一次前来送奏疏的,可有一个千户在其中。”
    小内侍听了,立即出了殿。
    但凡送奏疏前来的,都必须先到宫门外等个一个时辰,以备随时叫去询问因此那小内侍很快便打了个来回:“皇上,是有个千户在内。”
    朱骏立即呵呵一笑,果然没有出他的所料,这个康成栋倒是滑头的很,其实事情很简单,康成栋觉得这个千户倒是总督的人选,可是他毕竟原先只是个随军观政的毕业生,凭什么本事向皇上推荐呢?这种事自然不是他能提的,毕竟是一方总督的人选,堂堂从一品的武官这个特使看上去光鲜,也不过是事急从权派出的毕业生,甚至连个九品小官都算不上,就算要提,自然也是隐晦的向皇上提醒一下罢了先是在奏疏的上面大大的夸了千户一番,说出了此人的特长和功劳后再提出希望朝廷能够组建辽东军团,再把这个千户送来报捷样一来,皇上自然会注意到这个人不定还会叫那千户到殿前去问一遍话,若是觉得满意,这军团总督还不是非这千户莫属了。
    朱骏一下子豁然开朗,不禁莞尔,这个时候想一想,这个千户倒是个人选,此人通晓辽东事物,对倭人、察哈尔人、朝鲜人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机会面前能够果断的上岸加入作战,而且还立下了大功,唯一的瑕疵,便是此人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若是一跃为总督,就等于连接跳跃了四五个品级,这恐怕也足够朝廷里的那些个官员们唧唧歪歪好一阵子了。
    先看看再说吧,朱骏打定了主意,对那内侍道:“去,把那千户叫进来。”……………………………………………………………………………………………………………………………………………………………………
    王志进原本只是个小人物,彻头彻尾的小人物,满人入关之后,他的父亲带着十三岁的他乘船抵达了吕宋,十年之后,他应召入伍,成为了忠勇营的一员,随后,他随着明军东征西讨,慢慢的升到了百户,随后,大明的水师扩建,他被调入了北洋水师中任千户舰长,而在这个时期,千户在大明实在太平常了,像他这样的小军官,没有五百,也有三百,随后,他的命运开始改变,他的舰船奉命给予倭人输送物资和粮食,这一送,就是整整一年,他是南人,开始时对于寒冷的北方并不适应,更别说是那极北之地的北庭都护府,那里吸一吸鼻涕,若是晚一刻擦拭,说不定鼻子下面便会冻成小块小冰柱,天是冷的,地是冷的,甚至是空气也带着透骨的寒意,他默默的从带领着他的舰船,还有一些征调来的中小运输船,从朝鲜到北庭,又从北庭返航,像所有明军官兵一样,恪守着自己的职责。
    整整一年半的功夫,他适应了这里的空气,也适应了与倭人如何打交道,如果不出差错,或许在三五年之后,他会被晋升为游击将军,可是盛京一战却改变了他的命令。他确实是有点胆识的人,这些胆识有的与生俱来,有的是在军伍中培养,还有一些是在夜校中灌输的,他像所有明军官兵一样狂热的忠于大明皇帝,也有所有人一样对满人充斥着骨的仇恨,正因为如此,在得知察哈尔人出现在辽东之后,他毅然的下令舰队所有作战人员登陆,参与战斗,这个决定颇有些抗命的味道,因为北洋水师对他的命令只是让他输送物资而已,他敏锐的抓住了机会,带着舰船上的火炮和士兵登陆,凭借着平常与倭人的关系,立即成为了征战辽东的三巨头之一。
    而此刻,他站在宫外,等待着皇上的召见,事实上,召见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而皇上看了报捷的奏疏,除非觉得奏疏中有些问,否则绝对不会让他进宫觐见,而他在这里等着,只不过是因为皇上又那么个百分之一的问而已。
……(本卷结束)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