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秦暮楚周佛海-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仓皇出逃(4)
1939年7月,周佛海在他发表的《回忆与前瞻》一文中,说他出逃的决心,是经过了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考虑,有时甚至彻夜不能睡眠,然后才行决定的。他说:
  国家的利害问题,我早已决定,因为我深信只有和平,才能救国,所以这一点,不必重新考虑。个人的利害,更不成问题。既要打破环境,以开风气之先,当然要牺牲个人的地位和名誉,所以这一点,也没有费多大的考虑。最使我迟疑不决的,乃是情谊两个字。第一,十几年来,承蒋先生提携裁成,才得以有今日。过去蒋先生决没有对我不起的地方。如果一旦脱离重庆,在我的居心,固然没有丝毫反对他的意思,但是因为主张不同,事实上不能不处于对立的地位,在私情上,是万分难受的。第二,在党部、政府和军队之中,我的很好的朋友不少,此去不单音信难通,而且后会无期,这也是足以使我留恋的一大原因。这一个月的光阴,使我经历有生以来未曾经过的痛苦,饱尝人世间少有的烦闷。但是经过了极端的烦闷和痛苦,我仍决定牺牲私情和友谊,脱离环境,以努力主张的实现和贯彻。205
  周佛海作为投机主义分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在历史上由共产党人转变为国民党,由信仰*主义而转变为反对*主义。如果说,他在中国历史的转变关头,由于追随蒋介石*,而得以飞黄腾达的话,那么,在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关头,周佛海企图以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充当汉奸卖国贼,来实现自己更大的政治野心的话,那他只能落得个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历史已经为周佛海作了结论。因此,他此次飞离重庆,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其“政治生命断绝之时”。
  周佛海到昆明后,又是游览名胜,又是接见记者,详予指示,好不得意。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刚刚到达昆明的第二天,而汪精卫等人仍在重庆尚未行动之时,却意外地接到重庆当局的电报,告知蒋将于明日(7日)可到重庆,令其速回重庆。得此电报,周佛海焦急至极。他说:蒋如明日回重庆,“是则预定计划,将受绝大影响矣!其殆国运耶?焦灼万分。”他认为这是命运,无可奈何地表示:“大小事只能尽人事,成败唯听天命,但余个人亡命,则早决心矣。”206
  8日,陈春圃抵达昆明,告诉周佛海:“陈布雷已到(重庆),蒋先生今日可达,汪先生嘱一切慎重。”陈春圃是汪精卫的内侄,时任侨务委员会委员。他本应随汪同时来昆明,但由于蒋介石突回重庆,汪不便离渝,乃派陈春圃将行李及两个子女先行送往昆明,然后让他俩转赴河内,他则留在昆明,负责与汪联络事宜。
  蒋介石突然飞回重庆,打乱了汪精卫、周佛海等人的叛逃计划,由于汪不按期逃离重庆,周佛海立即写信给云南省主席龙云,报告暂缓行期。同时,此一变化,也关系到日本首相近卫声明的发表。
  近卫本定12月11日赴大阪发表讲演,宣布调整中日根本关系之新方针。这一演说,不仅将向日本全国广播,而且还要接送至中国、“满洲国”各电台。由于汪精卫不能如期离重庆,近卫的声明也就不能如期发表,所以,周佛海便立即电告香港的高宗武、梅思平,要他们通知日本方面,请近卫暂缓发表声明。
  近卫大阪之行在此之前业已公布。日本得知汪未能如期脱离重庆的消息后,只得发表一个假消息,伪称近卫因患肠病,中止大阪之行。周佛海在12日的日记中写有:“阅报,悉近卫本定昨赴大阪,今日讲演调整中日关系根本新方针,因肠病中止。其所讲演内容如何?何以忽中止,恐中、日两国知之者,共不及20人也。”207由这段记述中可知,汪精卫等人的叛国投敌行动,是何等的秘密。

仓皇出逃(5)
周佛海从汪精卫被迫滞留重庆起,直至汪冒险于18日抵达昆明时止,一直如坐针毡,举棋不定,坐立不安,内心矛盾十分复杂。他在12月8日的日记中记有:“天下事多周折,往往如此,成败真由天定,非人力所能预谋。午睡不能成寐,苦心焦思,为平生所未有,其立即脱离现状欤?其返渝暂观形势欤?苦思深想,仍决定不返。原因甚多,最要者有二:一为迟早均须脱离,早则多挨几天骂,迟不过少挨几天骂,但届时恐无法脱身;二则思平两度赴渝,蛛丝马迹,在在可寻,一旦发现,国未得救,而身先丧矣!21号前决定赴港,如天不亡中国,汪先生或能在十天内离渝。”208
  蒋介石与陈布雷本在桂林行营,此次返回重庆,并非获悉汪精卫等人与日本有秘密勾结和叛逃的缘故。但周佛海等人心里有鬼,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底里,所以亦曾误认为是他似的阴谋败露。周
  1  周佛海:《苦学记》,《古今月刊》第3期,1942年5月。
  2  周佛海:《苦学记》,《古今月刊》第3期,1942年5月。
  3 周佛海: 《苦学记》。
  4 周佛海:《苦学记》。
  5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古今半月刊》,1943年3月。
  6 周佛海:《苦学记》。
  7 周佛海:《苦学记》。
  8 周佛海:《苦学记》。
  9 周佛海:《苦学记》。
  10 周佛海:《苦学记》。
  11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2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3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4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5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
  16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7 陈公博:《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第10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19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0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1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2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3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4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5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6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7 周佛海:《扶桑笈影溯当年》。
  28 周佛海:《我的奋斗》,《古今半月刊》第2期。
  29 戴季陶:《三*义之哲学的基础》,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1945年11月1日版。
  30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55页,香港春秋出版社。
  31 周佛海:《中山先生思想概观》第45页,民智书局,1925年8月出版。
  32 周佛海:《中山先生思想概观》,第1—2页。
  33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57、158页。
  34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57、158页。
  35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同前书,第158页。
  36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古今半月刊》第13期。《黄埔军校史料》第41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
  37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38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66、170页。
  39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同前书,第166、170页。
  40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76、177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仓皇出逃(6)
41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同前书,第176、177页。
  42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76、177页。
  43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44 周佛海:《三年来之本刊》,《新生命》第3卷第12期。
  45 周佛海:《今后的革命》,《新生命》月刊创刊号。
  46 周佛海:《今后的革命》。
  47 周佛海:《三*义的本体》。
  48 以上所引,见周佛海:《三*义之理论的体系》第6—9页,《新生命月刊社》1928年8月1日版。下同。
  49 周佛海:《三*义之理论的体系》第101、230页。
  50 周佛海:《三*义之理论的体系》第230页。
  51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2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3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4 《对于军事报告之决议案》,见《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649页,光明日报出版社。
  55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6 《中央日报》,1929年3月26日。
  57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8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59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0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1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2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3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4  《蒋介石致周佛海信》,未刊。
  65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6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7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8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69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0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1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2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3 周佛海:《盛衰阅尽话沧桑》。
  74 以上所引见《处置徐中风潮之经过》,《江苏教育》第1卷第5期。
  75 《周厅长江北教育考察记》,《江苏教育》第2卷第1期。
  76 《周厅长江南教育考察记》,《江苏教育》第2卷第5期。
  77 《周厅长江南教育考察记》,《江苏教育》第2卷第5期。
  78 《周厅长视察徐海教育记》,《江苏教育》第4卷第5、6期。
  79 周佛海:《怎样推进苏省义务教育》,《江苏教育》第4卷第9期。
  80 周佛海:《江苏地方教育之疲弊及其整顿方法》,《江苏教育》第1卷第3、4期。
  81 周佛海:《实施教育三大任务之具体方案》,《江苏教育》第1卷第10期。
  82 周佛海:《实施教育三大任务之具体方案》,《江苏教育》第1卷第10期。
  83 周佛海:《实施教育三大任务之具体方案》。
  84 周佛海:《实施教育三大任务之具体方案》。
  85 周佛海:《实施教育三大任务之具体方案》。
  86 《江苏教育》第2卷第7—8期合刊(1932年9月)。
  87 《江苏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之经过》、《江苏教育》第1卷第9期。
  88 《江苏教育》,第2卷第7—8合期(1933年8月15日)。
  89 《江苏教育》第1卷第9期(1932年10月15日)。
  90 《江苏教育》第1卷第9期(1932年10月)。
  91 《江苏教育》第2卷第4期(1933年4月15日)。
  92 《江苏教育》第5卷第5—6合刊。
  93 周佛海:《江苏义务教育之过去及未来》,《江苏教育》第5卷第7期(1936年7月15日)。
  94 《江苏教育》第5卷第5—6合刊。

仓皇出逃(7)
95 《周佛海日记全编》(上),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1页。
  96 《*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二、第一期作战经过》(以下简称《作战经过》)。第62、67、75页。
  97 《*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二、第一期作战经过》(以下简称《作战经过》)。第62、67、75页。
  98 《*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二编:《作战经过——二、第一期作战经过》(以下简称《作战经过》)。第62、67、75页。
  99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24页。
  100  《中日事变秘闻:我的斗争记》,《周佛海日记》第12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1  周佛海:《回忆与前瞻》见《周佛海日记》第1208页。
  102 《回忆与前瞻》,《周佛海日记》第1208页。
  103 《回忆与前瞻》,《周佛海日记》第1212、1213页。
  104 《回忆与前瞻》,《周佛海日记》第1212、1213页。
  105 《回忆与前瞻》,《周佛海日记》第1212、1213页。
  106 《胡适日记(选录)》,见《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2辑。
  107 《胡适日记(选录)》,见《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2辑。
  108 《周佛海日记》(上)第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9 周佛海:《中日事变秘闻:我的斗争记》,《周佛海日记》第1229页。
  110 《周佛海日记》第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1 《周佛海日记》第19页。
  112 《周佛海日记》第27页。
  113 《周佛海日记》第31页。
  114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2分册,第17—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115 《*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六大以来》(上)第798页,人民出版社。
  116 《周佛海日记》第9页。
  117 《回忆与前瞻》,《周佛海日记》第1213页。
  118 《回忆与前瞻》,《周佛海日记》第1214页。
  119 《我逃出了赤都武汉》,《陈公博周佛海*合编》第152页。
  120 汪精卫:《我对于中日关系之根本观念及前进目标》,载《中华日报》1939年9月10日。
  121 汪精卫:《我对于中日关系之根本观念及前进目标》,载《中华日报》1939年9月10日。
  122 《周佛海日记》第44页。
  123 《周佛海日记》第45页。
  124 《周佛海日记》第47页。
  125  《周佛海日记》第51页。
  126 《作战经过》(二)第211—212页。
  127 《抗战初期德国法西斯诱降的阴谋》,《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3期。
  128 《抗战初期德国法西斯诱降的阴谋》,《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3期。
  129 《抗战初期德国法西斯诱降的阴谋》,《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3期。
  130 《日本外务省有关“陶德曼调停”的一组电报》,《北京档案史料》1990年第1期。
  131 《抗战初期德国法西斯诱降的阴谋》。
  132 《周佛海日记》第60、61页。
  133 《周佛海日记》第62、63页。
  134 《周佛海日记》第64、65页。
  135 《周佛海日记》第71页。
  136 《抗战初期德国法西斯诱降的阴谋》。
  137 《抗战初期德国法西斯诱降的阴谋》。
  138  《日本外务省有关“陶德曼调停”的一组电报》。
  139 《周佛海日记》第72—73页。
  140 《处理中国事变纲要》,《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选编》第252—258页。

仓皇出逃(8)
141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2分册第147页,中华书局。
  142 《陶希圣致胡适》,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397页。
  143 望云:《两年来的国内文化界》,《三民周刊》第9期。
  144 《回忆与前瞻》,《周佛海日记》第1216—1217页。
  145 《周佛海日记》第1230—123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