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立志传-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28 本章字数:3114
    杨洪森带着一干人等来到了校场,手中拿出崭新毛瑟,说实在的这枪再好也没有AK榜。
    李虎接过杨洪森手中的枪,摆弄了两下道,“好枪。”
    杨洪森又把马克沁重机枪搬了出来,在四位当家的当面演示了一番。
    看着这些新枪、新炮,四人眼睛发亮,尤其对马克沁炮更是爱不释手。
    杨洪森看着笑眯眯的李俊生说道,“李大哥,这些家伙还满不满意?”
    “满意,满意啊,这玩意可抵数万精兵啊!”李俊生乐呵呵地收了下来。
    钱瑞堂蹲在地上,捡了几粒空弹壳,对着杨洪森说道,“只是这弹药消耗的太厉害了。”
    “钱大哥说对,马克沁炮火力是猛,可就是费弹药,而现在我只能给你们每团拨5000发子弹,不过打下了六安,弹药优先补充你们四个团。”
    四人得了杨洪森的好,各自回到驻兵,开始精减起了武装。
    民军对杨洪森来说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那将是革命军的一大助力,用不好就会祸害无穷,对这样一股武装力量,要紧抓他们的思想工作,如何抓思想工作,那就要学习‘三民主义’
    那些“精减”下来的人员杨洪森全推给了刘继昌。皖西北地区本就是山多地少,他也不知道怎会来养活这些人,杨洪森给他指一条明路。反正军政府很快就要成立,那么就先把“三民主义”—“民生”这一项政策先给落实了吧。
    杨洪森建议各地建立农会,发动群众,查抄大地主、富农的家财和土地,团结中农,扶持贫农。关于贫农、中农、富农的标准杨洪森又细说了一遍,查抄的土地按户丈量后分给无地的农民,钱财直接入府库以资军用,刘继昌认为这个方法甚好。
    这个方法好吗?反正最后被拉出来批斗的也不会是他刘继昌。
    自杨洪森来到了霍山后,挺进社内展开了大规模的‘三民主义’互助学习,以此来统一思想,提高社员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自挺进军第一团成立后,除了例行的军事教学外,杨洪森还组织干部战士抓紧学习。
    当霍山县已经进入实质性革命之时,清政府对皖西北所发生的异动却反映异常迟钝。
    六安知府、安徽巡抚朱宝家曾电报催刘继昌将分摊的赔款银两以及茶税厘金缴入番库,刘继昌以乱党聚众滋事、道路不宁为由拒交,朱家宝不但没有查问,还允许其从款子里拿出部分扩充巡防营。
    期间,六安知府也曾收到乡绅状告刘继昌造反的消息,知府一怒之下将来人把入死牢中。
    4月4日,自六安来援的六安营,在青山遭到了郭明远挺进军第一团伏击,六安营全军覆没。当天晚些时候捷报传来,霍山总指挥部一片沸腾。
    次日,杨洪森在霍山县衙升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宣布正式起义。
    命令第二团李俊生取金寨、第四团钱瑞堂协助刘继昌驻守霍山。杨洪森亲率第一团郭明远部第三团王青山部、第五团李虎部攻打六安府。
    先头部队第一团郭明远部经过急行军,一举攻下六安门户苏家铺、韩摆渡。
    驻扎苏家铺、韩摆渡一带的民团杨义民、杨义朝兄弟,见“民意不可违”,杀了上官纳了投头状,坐地起义,六安附近的会党见清军兵败如山倒,也纷纷揭杆子起义,大刀会、红枪会、孝子会等民间团体纷纷派代表与郭明远接触。
    原本要与六安城共存亡的六安知府,在探知六安营全军覆没,民团投敌,乱民数万正杀奔六安之时,惊惧之中的六安知府率众官员弃城而去。
    郭远明率“大军”进至六安城下时,城内留守巡警为避免古城遭受涂炭,开城纳降,郭远明未发一枪轻取六安城,成立了六安革命军政府,等待杨洪森来此主持大计。
    皖西北事发后,朱家宝惊出一身冷汗,六安一府之地,除英山县外诸城皆落入“乱民”之手。
    匪势已成朱家宝不敢怠慢,立即调兵镇压。
    郭明远自占了六安城后便贴出安民榜,开仓济困,招兵买马,致使四里八乡的饥民蜂拥而至。待杨洪森率第三团王青山部、第五团李虎部进至六安城,郭明远已坐拥五万大军。
    4月11日为了抢风头,杨洪森以安徽青帮龙头的名号,电告天下,起兵四十万在安徽誓师灭清。
    杨洪森这一纸电文可以说是惊动天下,吓的安徽省的众官僚们夜半起来查门窗。
    当杨洪森、郭明远这两个,通缉令上的霸主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杨洪森自号“骠骑将军”率10万大军,攻打重镇合肥;命“镇北将军”王青山率兵10万取霍邱;命“镇南将军”李虎率10万南下舒城;命“飞龙将军”杨义民、“飞虎将军”杨义朝兄弟率兵10万攻打寿州。
    杨洪森这四十万,那是只多不少。
    杨洪森抽调部分武装力量,将其化整为零,以四至五人为一组,编成暗杀小队,每队均装备有最新式的98式毛瑟步枪二枝,各别精英小组装备有“达姆弹”。这些武装人员多为混迹于江湖的青帮弟子和军中老兵构成,他们在六安为中心,向安徽外县渗透,而各县支部会为这些暗杀组提供最有价值的目标。
    朱家宝第一次听到关于“达姆弹”的时候震惊万分,他真不明白英国人为什么发明这么邪恶的东西,而且让它流落到了杨洪森这个恶棍的手中,当听到它的杀伤力时朱家宝的脸色苍白。
    各地的清军巡防兵不断遭遇“乱民”暗算中枪者非伤即残,更为严重的是在安徽扩编的二营巡防兵在驻地遭到袭击,英国人称之“毒气”,很显然这又是英国人发明的。总之,由于英国人的过错,朱家宝他的手下每天都有人员伤亡。
    巡警不敢晚上巡逻,巡防营的征兵工作因为一系列袭击效果不佳,各处哨兵频频遇袭,派出去的探子死后被手脚绑着倒挂在树上,真是惨不忍睹。
    省内很多乡、镇因为挺进社的恐怖主义行径而陷入无政府的状态。
    朝廷对皖北的“民乱”很重视,河南巡防营的三营、江苏巡防营的二营,先后被派往安徽省平乱。
    而4月份的广州,温生才因擅自行动,刺杀了广州副都统孚琦,使得张呜岐加强了广州城的戒备。而安徽杨洪森的擅自行动对黄兴来说并不是强心剂,更像是屁股上的肉刺。
    香港的赵声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一消息传达给了黄兴,黄兴必须做出决定是否按时起义?
    为了这次起义,从国内、海外华侨处集资二十余万,日本、内地、南洋同志云集广州、香港两地,如果不起义可真就成了一场大骗局。
    陈炯明同志在月底给黄兴带了一好消息,张呜岐调入广州的巡防营中大部分士官倾向于改革,黄兴决定起义,赵声在香港通知起义暂缓一天,待他带同志到后一起行动,或许是陈炯明的消息刺激黄兴,或者是肉刺难耐,反正他等不急了,起义便在4月27日下午正式发动。
    安徽朱家宝在此时却是满腔的愤怒,他不明白当今的这位摄政王在想什么,河南巡防营停在寿州,江苏巡防营停在凤阳,两路人马置合肥于不顾,任“挺进军”围攻。他真的不明白,中央的人都在干什么?
    干什么?干政治。
    在安阳洹上村“养寿园”赋闲养病的某前军机大臣,正手握电报,自言自语着,“小样,跟老子玩,玩不死你。”
    第四卷 ONLY YOU 第一章 鸡犬不留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28 本章字数:3121
    辛亥广州预定于1911年4月13日,从马来西来赶来的温才生同志擅自行为,暗杀了广州副都统孚琦,引起了广州清政府严密监视,黄兴犹豫不决,起义延迟。而到了在4中旬,受孙中山指派回安徽的杨洪森也擅自行动,在霍山策动农民起义,4月底连下数城,拥兵数十万围攻合肥。
    消息从香港传至广州,革命党人倍受鼓舞,而革命党人陈炯明带来消息称广州巡防营军官中有10人倾向于革命,起义后可作为内应,革命党在小东营会议因此决定,起义于27日发动。
    4月27日这是杨洪森围攻合肥的第4天,杨洪森已经杀红了眼。
    郭明远说,“总指挥,清援军已北路进至寿州、东路进至凤台,吾十数万将士围城四日而不破,伤亡近千余人,不如暂退,从长计议。”
    如果郭明远不是这里最有军事头脑的,杨洪森会冲过去用板凳砸他,15万大军四天才损失了千余人。
    围攻合肥4日不下,其主观原因是杨洪森准备来个围点打援。
    客观原因则是河南“贵人”主动为杨营造打破合把的外部环境。
    合肥重镇遭到乱民围殴,清政府不可能不救,欲救合肥必先破王青山部、杨义民与杨义朝部、李虎部这三部,且合肥城高池深,城内兵精粮足。朝廷的意思是让乱民去啃吧,清军正好可借此良机厚实兵力,到时以狮子搏兔之势剿灭“叛军”。朝廷竟然定了平乱的大调,各路人马也必定按军令行事,可这却苦了合肥知府。
    合肥围城第5日,杨洪森向各路派出的探子都已回来,清军还在***厚实兵力,这让杨洪森在下属的面前丢尽了面子,
    清军未按杨洪森的“调略”行动,杨洪森也只好改变计划,集中兵力先下合肥。
    “城上的兄弟听着,速速开城投降,如若不然,城破之时,鸡犬不留。”拿着木喇叭喊话的革命小将们先是被上面的火枪一通乱射,接着上面也喊话了。
    “操你姥姥,快来攻城啊,老子们的手正痒着呢?”清军之中几个胆大的,站在城头,把屁股蛋子对着下面炫耀着。
    杨洪森拿着望远望看着城头骂道,“靠,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
    “传令炮营,集中炮火给我狠狠揍那些北门的王八蛋,炮声结束各路军马全力攻城。”杨洪森命令道。
    合肥城内有守军四千余人,其中近半数是临时招募的“乡勇”,头四天这支人马打的极的气势,这使得合肥知府有足够的底气向朱家宝请兵。
    中央有调略,朱家宝擅动打胜了那叫“抢功”、打败了那叫“冒进”,而现在就要全看合肥知县的了。
    一分钟……
    二分钟……
    三分钟……
    整整三分钟的炮击后,大批的民军在马克沁的掩护下,拿着大刀、长矛、锄头、锅铲像蝗虫一样拥向合肥城。前天四天那不过是热身,今天这才是真的。
    “蝗虫来啦……”
    合肥城外杀声震天,几个“乱民”头领站在高处,手持鬼头大刀,大声喊着:“打进合肥,鸡犬不留。”
    “打进合肥,鸡犬不留。”
    ……
    “打进合肥,鸡犬不留。”
    ……
    这下子合肥城里人不管是官僚、乡绅还是地主、商贾,就连平民百姓都怕了。
    一个上午,杨洪森差一点就看到胜利的曙光了,也就差那么一点。
    合肥城墙上经过一上午的激战,合肥知府知道挺进军主力来了,这城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攻破了,可是现在想逃已经为时晚矣,他很快就要去作“忠魂”了。
    清军虽然勉强挡住了乱民的强攻,却伤亡惨重,对方火力太猛,城墙之上到处都是尸体,有自己人,也有乱民。
    城下的乱民虽一时撤了下去,但士气却异常高涨,口号喊的越来越响,喊的城内人心惶惶。
    巡防营季光恩、团练使袁斗枢等决定打城开引响应革命引“挺进军”进城,那些倾向于革命的乡绅心思比这些当兵还要活。
    城内的“光复会”同志趁着清军集中城墙之上,也活络了起来。
    王亚樵联络乡人李元甫、王传柱、张朝阳、李小一等,准备炸药,待“挺进军”攻城,准备先袭击衙门,再夺城门。
    不过王亚樵已经没有机会夺城门,杨洪森用炸药直接把在北面拱宸门炸了一个缺口,整个合肥都感受到了这次大爆炸,很快王青山“先锋队”就从这个北门缺门杀了进去。
    见大势已去巡防营季光恩阵前起义,团练使袁斗枢直扑知府衙门,不过却被王亚樵抢了先,合肥知府在屋里吞鸦片自杀未遂被王亚樵生擒,为了知府的人头,袁斗枢与王亚樵大大出手,不过王亚樵终于等到杀进城内的挺进军,他还来得及拥抱友军同志,就被“同志们”给打翻在地蹲在了墙角。
    城破之后全城的富户都遭了殃,其中李家最倒霉,四条德国“旺财”被挺进军战士的极其残忍的杀害,一夜之间整个合肥城内再也没有鸡飞狗跳的声音了。
    拿下合肥后,杨洪森极其嚣张给朱家宝发了一封电报,暗示其几天后就南下碰头。
    李府是合肥城中最倒霉的一家,杨洪森派人,开李府仓房,封李府典当,府邸内值钱的东西全部搬空,并且征用李府房子,还把他们充当人质,不让他们搬离。
    城内的土豪劣绅和士大夫阶层均受到了杨洪森重点照顾。
    季光恩、袁斗枢两人虽然在最后关头转变了过来,只惜他们不可饶恕,“杀”杨洪森把这个任务交给新任合肥情报站站长王亚樵。
    当杨洪森邀请王亚樵他加入挺进会时,王亚樵没有丝毫的犹豫,有杨洪森作介绍人,转身他就成为了光荣的挺进社一员。
    有这个地头蛇帮忙,杨洪森的粮、饷全有了。
    王亚樵成为了合肥地面上最凶恶的野狗,地主恶霸、贪官污吏、汉奸国贼,统统地被王亚樵给揪了出来。杨洪森则通过群众之手、群众之口,把他们统统给淹死在人民群众的革命大潮中。
    由于有“大人物”来自清政府内部的操蛋,使得摄政王内阁成员中央系统紊乱,当安徽省被攻破,合肥知府通电全国宣布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加入革命的时候,内阁里的人都知道,这下篓子出大了。
    南方黄兴、赵声直接领导的辛亥广州虽然失败,但是黄兴终于再婚了,这真是不幸中一个好消息,为了加强同志间深厚的友谊,杨洪森特地大老远的给他包了双份大红包,祝他再遇革命的新春天。
    合肥的失陷,说明了清政府政治上无能,军事上的失败,以及内部的不团结,而他们最大的失败就是把杨洪森当成了穷光蛋。
    在上海瓦里奥已经完全从股灾的影印中摆脱了出来。
    只有忘记过去,才能拥抱朝阳。
    杨洪森给他下了一份价值200万元的军火订单,这绝对是一笔大买卖,而且他只要负责按时在上海交货,至于运输方面根本不需要过问。
    200万这是瓦里奥在另做的最大的一笔军火生意。
    成批的军火从朱家宝的眼皮底下,如同细细绢流,源源不断的汇聚在六安、合肥两地。
    不断的胜利使得杨洪森心情大好,可在河南“养寿园”内的大人物的心情却是郁闷致极。
    第四卷 ONLY YOU 第二章 过分了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28 本章字数:3306
    待在‘养寿园’的前军机大臣老袁可不是真的在养寿。在这庭园之内铺设的电报线如同蜘蛛网一般,不管是起义军还是清军的动向都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他的房间。
    最近朝中不少元老都上折子请他袁某人出山,像如此大规模的起义,唯有袁公才能将其平灭的声音多了起来,摄政王载沣把这种声音屏蔽了。
    袁世凯并不着急,因为他有的是大把的时间,现在的生活很惬意,因为他不用为怎么镇压杨洪森而头痛。
    “都是一些没有远见的愚夫,我看他们实在难以成大事。”幕僚对这些杨洪森的起义不屑一顾。
    杨洪森在打下合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