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立志传-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拥有845辆坦克,位居世界排名第四位。
    日本装甲部队都半数集在中朝鲜半岛,中国的装甲兵团也都在东北,双方都将坦克作为一种威慑力量。
    中、日之间越来越不和谐。
    《申报》发布极具爆炸性的新闻,田中首相的奏折突然出现在了中国报纸上,各大报业相继转载,一些外国报刊也进行了转载,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美国驻日大使委婉地表达了美国政府对此事的不安。
    日本政府的声称奏折是伪造,是国内、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破坏中日之间传统的友谊。
    田中首相公开场合中正式的回应称“如果我写过我一定记得,但是我不记得写过这样的奏折。”
    这位奏折杨洪森可以肯定是真的,但是日本方面泄密的人做了细致的安排,不曾留下任何原件,《申报》从爱国者手中得到的这份奏折,是一份手抄本。日本方面紧抓这一点,认为系伪造。是不是伪造也唯有时间可以证明了。
    杨洪森没有对这份奏折深究,而“田中奏折事件”反映了日本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
    事件爆发后,中国国防部长吴佩孚出防韩国,对三?八线驻军情况进行了视察。
    日本侵华首当其冲的便是韩国,“田中奏折事件”出来后韩国最为紧张,朴金勇首相希望中国军队进入韩国北部,同时希望中国给予更多的军事援助。
    韩国陆军30万人,民兵60万人,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来自中国。
    弹药不足、训练不足、火力不足,吴佩孚建议从东北调2至3个师进入韩国以应对半岛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军事委员会同意了。
    田中奏折的曝光从中国传到韩国引起大规模反日游行,韩国军队加强了三?八线一带的防御。
    吴佩孚代表中国政府承诺,韩国如果遭到日本偷袭中国将出兵韩国。
    在与韩国国防大臣金勇泰时会面时吴佩孚要求韩军若遭到日军进攻必须坚持3-7天,金勇泰认为问题不大,毕竟韩国有将近100万军事武装力量,就算是一群猪,日本也要抓上一个月。
    吴佩孚并非只带了一张嘴来韩国的,我为韩国带来了5个美械师的装备和2000万美元援助。
    这让韩国军方为之一震,有了这5个师美械的装备,日本想要越为三?八线就没那么容易了。
    韩国上下正在全力备战,海外的韩国人抱着爱国热诚纷纷回国。
    三?八以北的动静,日本方面早有察觉,中国从一线部队抽调大批军事干部加入韩国军队,并且向韩国提供5个美国陆军轻装步兵师的装备。
    在三?八线韩国正在构筑防线,韩军的备战让日本边防军很恼火,双方时常发生交火。
    为了不把事态搞大,日军总是在发泄完之后就会撤回本方,这使得日本驻朝军队的不满情绪日渐高涨,在这些职业军人的眼中,韩国军队一如既往的垃圾,至于中国则是一群手段卑劣地垃圾。
    胜败的关键并不在于过程而在于结果。
    吴佩孚虽然承诺如果战事暴发中国军队3至7天内进入朝鲜,实际上杨洪森并不打算过早的进入朝鲜。将更多的日军吸引到朝鲜来,再将他们一股消灭。吴佩孚想想知道杨洪森从哪里来的信心,不过他很快就知道其来源。杨洪森做好了再次践踏“条约”的准备。
    中国拥有化学武器的数量和种类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它们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种威慑。
    尽管中、日之间的冲突有些加剧,但是两国的高层都是在极力的维持着,杨洪森任命“日本通”黄郛负责日本的事务,这一任命使得中、日之间的关系一直维持到了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国府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日本的军事领导深刻地感悟到夺取政府的控制权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了那个碍手碍脚的政府,军方的行动才能得以顺畅的进行。想要夺取现政府可没有那么容易,至少人民对现在政府并未显现出什么强烈的不满情绪。
    到1928年的时候日本已经完全感受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安。日本的另一个不安因素来自苏俄,约瑟夫淘汰了其它的竞争对手,成为了克宁姆林宫唯一的主人,在感受着中国巨大变化的同时,他认为苏俄能做的更好,苏俄的第一五年计划在约瑟夫的指导下出台了。
    1928年新任中国大使日津烈夫基斯在北京与中国签订了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俄的结盟让日本感觉到其在远东的地位不保。
    中国1927年、1928年的外交活动极为频繁,中国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杨洪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了各国的欢迎。
    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表列让日本感觉到如他们再这么原地踏步中国人就要上天了。
    杨洪森对于日本政局的变化极为关注,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日本政策研究室”。
    1928年黎元洪在全国性的广播讲话中正式宣布废除与自满清政府以来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中、英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后就关税达成一致,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各国在华租界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中国与英国、葡萄牙政府已开始磋商。
    黎元洪步入了其政治生涯的最高点,对于下一任总统的竞选,黎元洪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不在连任。
    英国是多么希望黎元洪继续连任。
    第十二卷 轮蹲的天空 第十四章
     更新时间:2009…6…19 22:16:39 本章字数:3122
    黎元洪在做出不再连任的表态后,杨洪森成为了总统宝座地唯一竞争者。
    1928年下半年大选活动开始拉开序幕。根据西方民意调查机构初步调查杨洪森的优势明显。如无意外杨洪森将登上总统宝座,杨洪森可没有那么多的激动。如果不是他谦虚,不管是孙中山。还是黎元洪都没有机会坐上总统的宝座。
    黎元洪已经开始将政府工作陆全面移交给杨洪森。
    杨洪森对国民党上下梳理了一遍。统一了党内地思想和认识。在党地代表上其提出了新地发展思路和未来国民党可能遇到了困难。最后要求全国600万党员团结一心。共同推动三民主义目标的全面实现。
    1929年杨洪森在国会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同一天杨洪森在总统府会见了工商界代表。少数民族代表。以及王宫贵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日本都对杨洪森的当选表示祝贺。
    在对日问题上。杨洪森政府地新闻发言人表示,新政府将进一步通过对话地方式解决中、日现存地一些矛盾。努力发展两国地关系。加强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合作。
    “中国希望与日本一起携手维护远东和平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
    日本方面的某些政治家很生气。中国把自己与日本摆在了一个同等的位置。
    “日本正在一点、一点地成为中国地经济附庸,现政府是一个卖国地政府。”日本右翼势力大势抨击现政府对华地经济和政治策略。
    日本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外部地资源。而日本经济在大地震后得以恢复。关键是加强了与中国之间地贸易往来。中国这个巨大地市场消化了日本51%工业产品,对日本来说失去这个市场。日本的经济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日本国内反对动武地人很多,右翼势力认为这些人太短视,初期日本的经济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等日本征服了中国,哪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日本在国民经济状况良好,在国内矛盾不突出的情况下,右翼势力在国内的煽动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
    杨洪森却知道经济危机发生后这些右翼势力的宣传效果将会成倍地翻滚。
    在全球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地危机,为了避免在未来的危机蒙受巨大的损失,杨洪森开始对两江集团进行调整。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倒计时。
    美国股市现在牛气冲天。闭着眼睛买股票都能赚钱。美国地那些专家声称。美国经济这种良好的态势将继续保持下去,也不知道他们这种乐观情绪依据在什么地方。
    与美国经济紧密相联地中国的经济专家们也是感觉良好。
    持续多年地高经济增长。再加上美国专家们的分析。中国百姓大胆把积蓄投入股市,进行着大肆地投机活动。
    “趁着行情牛,有钱赶紧投。”成为了上海百姓的口头馋。
    股市上一夜暴富地人的确不少。那些暴富后精神受到刺激地家伙。跑到证券所的顶层大把撒着钱。最后在租界警察的强制措施下才事件才得以化解。
    对于这种疯狂的局面。国府再三警告“入市有风险”,但是根本就没有人听。
    他们不是在投资。而是在抢钱。而且生怕别人抢先。把钱就抢光了。
    空前地繁荣,刺激了消费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地两江地区,人口正在迅速爆炸,杨洪森虽然二五计划之初就强调,中国的经济由两江向中原腹地战略迁徙。但是现在看来这是极不成功地。两江经济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巩固,两江与其它地区地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在外资的引进方面两江远远超过两湖、两广。1927年美国在远东地投资超过25亿美元。其中有17亿美元投在了中国。而在17亿美元当中有七成集中在了两江。而中国财税也尽出此地,这一地区如果有什么闪失。所产生地影响将将是全国性的。
    国府方面出台政策对两江经济发展过热进行降温。但是推行过程中受到了巨大地阻碍。
    杨洪森给两江打的防疫针直接将针头打弯了。
    这让杨洪森无奈。他总不能说美国会发生经济危机。会造成×××地损失吧。当然即使他这么也不见得有人听他的。再者,这么出头风地事杨洪森干不出来。他本人在两江的投资也十分巨大,尤其是在出口类行业中占了不少份额,经济危机必然影响对美出口。
    没人听他地那就先管好自己吧。
    减少损失固然好,更重要地是抓住危机发大财。
    借着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以孔熙祥为了中国代表团出访欧美,杨洪森上台后,在宋蔼龄就积极运动下孔熙祥成为了杨氏内阁的财政部长,在夫人宋蔼龄的支持下孔熙祥在这个政治舞台上积极展现自我。实际他根本就没有自我。在家他听老婆地。在内阁听杨洪森地。
    孔熙祥比李鼎铭用起来顺手多了,有些比较机密地事情都可以交给孔熙祥打理。
    如愿以偿成为第一夫地宋美龄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
    开始在中国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宋美龄希望将美国地先进文化全盘引进中国,让基督的光辉照耀中国,为此她甚至还组成一支强干地专业顾问队伍,为了计划地实现宋夫人甚至动用了她的银行存款。杨洪森看她玩的这么大。不得不干预。
    “新文化运动”要是一点成绩都没有。杨洪森也没有面子。
    在杨洪森地要求下宋美龄在专家们的帮助上构思了一份策划。
    不过在杨洪森眼中这份方案不切实际、流于浮浅。难有实效,这些留洋地高材生离开中国时间太长了。他们对中国地了解甚至比不上那些在华的外国人。杨洪森十分郑重地将南京教区的大主教罗斯推荐给了宋美龄,并且从自己地顾问团中抽调部分人员来帮助宋美龄。
    此次运动地目的是要唤起民众,改变人民的精神面貌,借此提倡纪律、品德、秩序、整洁等等。
    宋美龄更深层地目的是为了压过宋庆龄一头。
    宋庆龄有着国母的身份,宋美龄与宋庆龄站在一起地时候。总感觉自己貌似沾了后者光。
    宋美龄所参加政治生活不可不谓少。每年捐款也是数量庞大,而且她地大名频频出现在报纸地头版,但中国百姓对她的了解,甚至还不如欧美的百姓,中国百姓对他认知仅限于杨洪森老婆。
    对于要强的夫人杨洪森也只好顺其意。而在私下的交流中杨洪森给予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对这些意见宋美龄极为重视,杨洪森在搞运动和搞钱方面都极有一套。
    城市地区受教育的人口远远高于农村地区。这使得城市中地百姓能更多地了解“新文化运动”。诸如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对西方文化接触较多,所以在这些城市“新文化运动”更容易推广。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大城市市民在宋美龄的口号下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随着“新文化运动”地进一步展开,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面对那些越来越多地问题,宋美龄只得向杨洪森求援。
    “新文化运动”宋美龄想象的过于简单。
    杨洪森接手后为“新文化运动”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他将三民主义作为运动地核心。将反封建、破四旧作为运动的目标。并且提出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口号。
    宋美龄被杨洪森挤兑地又回来所熟悉的教育和卫生领域。
    第十二卷 轮蹲的天空 第十五章 今夜不更新
     更新时间:2009…6…19 22:16:39 本章字数:10446
    1929年3月《中央日报》宣布中华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胜利完成。全国上下一遍欢心鼓舞,各大报纸都在发表评论员文章,大肆吹嘘着二五计划取得地丰硕成果。《申报》更是二个五年计划公布的数据与从日本搜集过的数据进行比较。钢铁产量614万吨,煤炭产量1,6亿吨。电力、水泥、机床等产业中央公布地数据,均超过日本。
    “通过十年地发展,中国全面赶超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经济强国。”
    日本朝日新闻称中国政府在数据上弄虚作假。
    北京国民党总部全体党员一片欢呼之声。
    “国民党万岁,三民主义万主。孙总统万岁。”
    ……
    很多同志痛痛哭流涕感叹。先总统中山先生。没能看到中华崛起。
    杨洪森在国会讲话显地有些激动,“……,美国钢产量从1880年的127万吨提高到1892年的501万吨花了12年时间;英国由1880年的131万吨提高到1903年的511万吨。经过了23年时间;法国从1897年地134万吨提高到1923年的530万吨。则经过了26年地时间,我国钢铁工业5年所走过地路程相当于美国12年、英国23年、法国26年所走过的路程。……”
    “……。我国发电量比1916年增加了9倍,我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五位,亚洲第一位……”
    全国各国人士通电庆贺二五计划的胜利完成。
    莫斯科、华盛顿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地举世瞩目的成绩表示祝贺,
    杨洪森与胡佛进行电报交流时,对美国政府在五年计划中所提供地无私帮助表示感谢。在电报亲密地称美国为“老大哥”。
    “老大哥”地称呼让美国政府乃至美国人民从上到下都很舒服。
    但是中、美这种近似于玻璃一般的亲密让日本人极度不爽。中国二五计划地顺利完全。让日本上下感到了一种时间的紧迫感。
    日本一句“中国人追上来了”让杨洪森想起来了“狼来了”。
    迫于国内压力。日本政府匆忙推出“日本经济复兴计划”。计划出台后内阁就争吵不断。
    日本在钢铁、煤炭领域想超过中国实在是困难重重,反对派称复兴计划起草过于轻率。目标难以实现。
    首相顶着巨大的压力。天皇一日三次召见,询问有关中国五年计划的情况。
    对于中国五年计划日本情报部门高度关注。田中是日本内阁中对中国五年计划了解细致的人之一。实际上他主张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