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做千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玉梅见了黄来福这种动作,不由脸儿一红,忙低下了头,刘二妞躲在姐姐的身后,只敢偷偷地看着众人,她认出黄来福就是以前那个给她糕点吃的大少爷,不住地对黄来福打量。
刚才的动作,黄来福并没什么感觉,在后世,一般人见了一个熟悉的人,都会点点头,只是一种礼貌性的习惯而以。黄来福虽然穿越过来,但是一些习惯,还是会不知觉地存在。
黄来福觉得没什么,不过他刚才的动作看在别人眼里就不同了。顾云娘首先现出异样的神情,她看看黄来福,又看看刘玉梅,脸色有些不好看。
而钱氏也是看了刘玉梅几眼,眼中现出中年妇女最喜欢的那种八卦神情,何副千户和江百户也是对视一眼,眼中现出男人都明白的笑意。
黄来福一时想不到自己只一个礼貌性的点头,旁人就这么多花花头脑,他走到猪栏旁,看向里面的小猪,只见猪儿们个个在不断地抢食,吃得个不亦乐乎。黄来福仿佛看到了这些小猪将来长大后,个个都变成大肥猪,自己的财源也是滚滚而来。
他站在那里,若有所思,他旁边的刘玉梅见他半天不说话,不由偷偷地看了他一眼。这动作又是敏锐地被顾云娘察觉,她不由轻哼了一声。
钱氏在旁恭喜道:“这些猪儿个个都鲜活乱跳,吃的猪食又好,怕是用不了几个月,这些小猪都会长成肥重的大猪,这么多肥猪,怕是五寨堡以前从来没有过,这都是大少之功。”
黄来福微笑地听着,何副千户和江百户听得高兴,也是在轻声地议论着。
随后,在钱氏的向导下,黄来福等人又沿着前方的猪舍,往大畜场各处走去。顾云娘有意无意地落在最后,回过头来,见那个军匠少女刘玉梅还是呆立在那里,不由又哼了一声,加快脚步,追上了众人的身影。
看过各个猪舍,鱼塘,菜地,鸡圈,鸭圈,还有一些正在整理的果园,虽然各处还很粗糙,还都在兴建整修之中,不过却都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看着这一切,黄来福很有一种满足的心理,这些可说都是自己的心血,自己这些时间精力都扑在了五寨堡各个农场等事上,才会有眼前的成果。当然,启动这一切的,也不能忘了渠源锐投资的那些银子。
黄来福等人所过之处,在大畜场内忙活的五寨堡军户妇女们,都是恭敬问好。走到清涟河边时,望着远处的大水车,河边的成群的鸭与鹅,黄来福更是意气风发。
他说道:“走,我们到马蹄坡圈羊场上去看看。”
岢岚山,马蹄坡。
放眼眺望,只见这里绿树摇曳,绿草如茵,美景尽收眼底。这一带的山坡和山脚下,还种着许多紫花苜蓿和油菜,等这些长成后,都是羊儿的美食。
山坡上正有一片羊舍和羊圈正在兴建,大批春播农忙过的各农场屯丁们,都在这里挥汗如雨地忙碌着。
马蹄坡羊圈的管事,以前是黄家的一个老羊倌,名叫黄大粱的,见黄来福等人过来,忙毕恭毕敬地迎上来,带着黄来福等人在马蹄坡各地巡视。
“大少,这羊圈有小羊两千只,每日每只羊需吃叶草四十斤,如买枯叶的话,预撮叶价每千斤三钱,到了冬日,叶价每七千斤约需价三两。如买羊草,每七千斤约需价四钱,还有垫柴每四千斤约需价二两。”
老羊倌黄大粱放了几十年的羊,对这其中的行情自然是了如指掌。
“很好,先就这样吧,需什么用度,可报与杨管家,不过……”黄来福笑了笑,看向山下大片的紫花苜蓿,道:“或许到了夏秋日,就不再需要那些羊草了。”
山坡和山脚下的那些紫花苜蓿和油菜,等秋割后,便可大大地缓解饲料不足的问题。将来大片种植,完全可以满足猪羊的需求。
而且油菜冬天除了可用来喂羊外,菜籽还可以榨油,供食用或点灯。羊粪可以掺在饲料里喂猪,猪粪又可以喂鸭,鸭粪又可以喂鱼。而且,这些羊粪、猪粪之类的肥料又可以用到农场上肥田。可说是循环利用。
紫花苜蓿和油菜虽说明朝中期在各地种植就很普遍,但象黄来福这么大规模的种植,还是少见。而且让五寨堡各人不解的是,黄来福放羊竟然是要圈养,而不是让羊们放到各个山坡上去吃草。
关于这一点,只有黄来福明白将羊圈放的好处,散乱放羊的坏处。五寨堡靠近内蒙,本身沙化的危险就很严重,而羊放养过的草场,可说是:“羊吃蹄又刨,风刮一道壕,羊瘦又坏地,绿色成泡影”。为了避免沙化,种植牧草,将羊圈养是最好的方法。
而后世的经验证明了,羊舍圈养的养殖方式,效果远远好于在外散放,在外放羊向有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说法,向来损失比较大。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经验来看就知道了,每年过冬,他们的牛羊不知道要死多少,而且也要到处寻找草场,居游不定。
而羊舍圈养,只要饲草准备好,再搭配营养饲料等科学方法饲养,羊只的生长速度将成倍增长,估算羊羔半年左右即可成大羊,出栏周期将大大缩短,而且每年出栏的羊死亡率还可以大大降低。而依此时的经验,如在外面放牧,羊出栏时间一般要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哪种方法效果好,一看便知。
这些在后世都是些普通的常识,不过不说何副千户等人不明白,就是老羊倌黄大粱也不明白,他放了几十年的羊,在他来看,放羊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有草,就放着呗,为什么要圈起来养呢?
不过这是黄大少的意思,他可不敢说什么,而事实也证明了,黄大少不论做出什么决定,到了后来,都证明了他的正确性。既然这样,自己又想那么多做什么?大少吩咐怎么做,就怎么做呗?
※※※
黄来福在马蹄坡羊圈巡视了一番,大致还是满意的,只是此时羊圈还没有完全建好。饲料也没有完全准备好,有一段时间,还需在外放养。
这些小羊两千只,每只购买来时一只羊花银四钱,两千只就是八百两银子。估计每饲养一只羊,单项成本需1钱,不过差不多羊长成后,每年每只羊,可有羊毛三十斤,约价二两。还有羊绒,羔羊,羊粪,羊肉等也是收成的一部分。
让黄来福遗憾的是,自己买不到藏羊和大尾羊种,特别是西方的大绵羊,这些羊不但脂多肉美,而且毛发浓厚,可作为呢绒的原料,自己将来可以在五寨堡搞毛纺业。
九边一带,对棉花棉布的需求庞大,不过棉花一般只在中原一带种植,自己离货源太远,如果运输来加工的话成本太大。还是呢绒毛纺业比较适合,就靠近内蒙货源处,而且呢绒比起棉布来说,少了臃肿,但保暖性却一点也不差,大有前景。
眼下的羊可说除了吃一些羊奶,还有一些羊肉外,用处不大,那种好羊,以后再说吧。
不过五寨堡内虽然养猪,养羊,养鸭,却没有养牛。牛对于五寨堡来说,用处不大,而且大明明文规定不能轻易宰杀牛,那些奶牛,暂时又用处不大。养牛,对黄来福可以缓一步说。
站在山坡上,望着山下的风景,黄来福豪迈地道:“现在只是养羊两千只,将来还要养羊一万只,甚至是十万只,五寨堡,要成为晋北的粮仓,也要成为晋北的牧场。”
顾云娘脸放异彩地看着黄来福,何副千户只是一个劲地吸气。这些时间,在黄来福对他的冲击已经是一次又一次了,他的心理有些承受不了,他喃喃地道:“太多了,能不能少一点?”
黄来福身旁的渠源锐倒是神情平静,虽说黄来福花的都是他的钱。
渠源锐:“大少,花了我这么多银子,推荐票应该送一张吧?”
黄来福:“……”
正文 第26章 刘玉梅喂猪、黄来福盘点(3)
更新时间:2009…3…15 19:07:48 本章字数:4265
千户宅内,晚。
“来福哥哥,喝杯茶歇息歇息。”
在黄来福的房间内,顾云娘端来了一杯茶,对忙碌个不停的黄来福说道。
黄来福说道:“好的,云娘,先放到一边吧。”他一边说着,一边低头在算盘上打得飞快,统计核实着最近的帐目。打算盘,对黄来福当然没问题,他小的时候上学时,那时可没有电脑,大家都是学珠算,黄来福当时在中学比赛珠算时还在市里得过奖呢。
虽然多年后现在又用上了,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但熟手之后,可说是打得飞快。
黄家现在家中及各个农场的帐目现在由杨管家负责。杨管家的忠心敬业当然不是问题,不过他毕竟年纪大了,精力越来越不济,繁重的琐事让他喘不过气来。
黄来福自己要忙着“设计五寨堡未来的方向”,当然不能将精力放在这种琐事上,他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再找个信得过的帐房,统管各个农场的帐目,来分担杨管家的工作。不过这合适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找的,黄来福只能慢慢看着。
最近五寨堡各个农场的事,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了,黄来福这几天就问杨管家取来各个帐目,自己来盘点清算一下。
黄来福一边飞快地打着算盘,一边用毛笔在另一个本子上记着什么。
“屯丁五千,月支粮二千五百石,折银二千五百八十二两一钱八分五厘三毫二丝五忽六微。”
“小猪仔二千多头,每头银六钱一分二丝,折银一千二百九十八两七钱九分四厘……”
“大水车用老木料每根银二钱二分三厘,折银……”
“马匹……耧车……”
黄来福一项一项地统计核对着,不知过了多久,黄来福最后松了口气,经过几天的盘点核对,黄来福已经把帐目整理核对出来了,可以看出,杨管家还是很尽心的,帐目基本真实详尽,并没有在帐上做什么手脚。当然,以此时大明的记帐方式,对于黄来福来说,还是落后了些,做没做手脚,一眼便知。
而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几个月中,开垦土地的花费,屯丁们的月粮,各种工具的费用,购买各种畜苗的费用……零零碎碎,加起来,已经差不多用了黄来福三万五千多两银子,渠源锐投资的五万两银子,已经花了大部分了。不过好在现在五寨堡该办的都办好了,事情将来会如何,到秋收时就知道了。
黄来福舒服地靠在椅子上,端起顾云娘捧来的茶喝了一口气,满足地吁了口气。
顾云娘站在一边看着黄来福的举动,眼中闪动着异样的光芒,这些时间,对于黄来福,她很是着迷,虽说以前的她对黄来福非常不满,但这种不满都成为过去了。
或许是现在的黄来福对她没有以前那样上心,又表现得越来越出类拔萃,看黄来福一直在忙,自己却帮不上他什么忙,这让她产生了危机感,总想自己能为黄来福做什么。
顾云娘想说什么,一时之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她看到黄来福桌上的帐目,忽然有些好奇,说道:“咦,来福哥哥,你这帐目记的,怎么和旁人不一样?”
黄来福微笑道:“你觉得哪不一样?”
顾云娘看了半天,皱着秀眉道:“我也说不上来,只觉得,你这种记帐方式高明得多了。”
此时大明各处的记帐方法都是天地帐记录法,又叫“朱出墨入记帐法”,以红记出,以墨记入。比起后世的复式记帐法还是显得简单了一些。中国最早复式记帐法(龙门帐)产生于明朝末年(1640年),相传为山西人傅山所创。
而黄来福后世所用的借贷记账法,就是在复式记帐法基础上更加的改进和完善。
借贷记账法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责减少时,记入左侧。
这种记帐方式比起此时大明的“朱出墨入记帐法”来说,可以更好地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在账户设置上也更为灵活,有利于名下产业的分析和管理,当然是高明了许多。
顾云娘这样说,黄来福心中也有些得意,不过表面上还是故作淡然道:“雕虫小技罢了。”
顾云娘又看了一阵,才放下手中的帐本道:“来福哥哥,我觉得你越来越厉害了,什么事都懂。”她上上下下仔细看着黄来福,看得黄来福有些发毛,这才道:“奇怪,来福哥哥,我觉得你以前没这么厉害的。怎么出门一趟后,就什么事都知道呢?”
黄来福说道:“这就是出门游历的好处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门在外,很容易增长见识的。”
“何况。”黄来福说道:“以前我也不是不厉害,只是我的云娘不知道罢了。”
顾云娘听到这里,脸儿有些红,她轻啐道:“呸,油嘴滑舌。”
黄来福笑道:“我的云娘不喜欢吗?”
说着,他伸手握住了顾云娘那温软嫩滑的手掌,顾云娘轻挣了一下,低声道:“不要这样。”就由黄来福握住了小手,只是脸儿越来越红,螓首几乎垂到了酥胸上。
黄来福见了,更是心动,正想采取下一步行动时,顾云娘却是回过神来,她轻轻地摆脱黄来福的控制,娇羞地道:“来福哥哥,你真是坏死了。”
她有些妩媚地看了黄来福一眼,说道:“我去陪姨娘。”说着就一溜烟的逃了出去。
黄来福叹了口气:“啊呀,美人儿跑了。”
他笑了笑,摇了摇头,又将注意力转回了帐本上。
※※※
五寨堡内主街道就是通往千户宅和官署的那条了,名叫大东街。大东街旁有一条街叫娘娘庙街,旁边还有南巷、水口堰巷与大东街相通。
大东街一带是五寨堡内最重要,最热闹的地方。千户宅,官署与仓廒等都在这一带。还有观音娘娘庙,关帝庙,岳神庙等,都在这一带。
每月逢三、六、九的日子时,不论是堡内的军户,还是堡外的民户们,都会跑来到这一带来赶集,每年的五月十三,这一带还会举行关帝庙会,到了九月九日,又会举行岳神庙会。
大东街和娘娘庙街的十字交汇处的南侧,建有一个大乐楼。大乐楼下部为石块砌成,上部建有砖木结构楼房,每年五寨堡的过节赶庙会时,就会有一些人在这里请客唱戏。
这一带可说是五寨堡内的黄金地段,此时,近邻大乐楼的一边,正兴建好了一个祁县会馆,正是专门由黄思豪拔地,渠源锐在五寨堡建的商馆兼会馆。
晋商的会馆在中国颇为有名,明隆庆时候,山西人便开始在异地建立会馆,作为同乡人在异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晋商会馆遍布中国各地。会馆主要用于联络乡谊,会聚公议,维护同乡或同行商人的利益。并在会馆内设市,兼有商馆的功能。
渠源锐建的这个祁县会馆规模庞大,里面的商市可容纳百人。祁县会馆建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建好后,该会馆建筑巍峨壮丽,布局严谨,会馆前有雕砖砌成的照壁,上嵌一对小巧玲班的算盘和帐簿,显露出会馆浓郁的商业气氛。
祁县会馆建好后,渠源锐雷厉风行,很快就招收了许多学徒,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他制定的制度,就是黄来福看了,都是叹服,感叹晋商的成功之处,绝非侥幸。
比如祁县会馆定有管理条规13条,其内容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