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奈三国-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就在何进忙乎的时候,一只苍鹰飞进了刘明的府衙。
  起点中文网 www。。c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回 进京
     更新时间:2008…6…26 0:50:56 本章字数:4476
  浮生偷得半日闲。
  此句用来形用此时此地的刘明,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现在的刘明正处理完一堆的公事。躺在他那逍遥椅上,悠闲的品着茶水,看着报纸,逍遥快活无比。
  报纸?对!正是报纸。而且还是《每日新报》。
  要说起着《每日新报》的出现,还真有一番波澜。
  首先这报纸起源于糜竺之手。而最早出现的报纸,就是那被刘明定名为《商务报》的报纸。
  自从那糜竺接管可刘明手下的商业经营之后,那糜竺在‘幽州书宛’成立不久,就敏锐地发现了这里面的无比巨大的商机。那糜竺本来就是徐州地界的大商人,徐州半数以上的商铺都是糜竺他们家族的产业,所以那糜竺非常清楚得知道,明确掌握两地的物价差异的情报,那对一个商人来说是如何的重要了。而主公刘明手下的情报组,就可以用苍鹰来传递消息,可以令自己时刻得知两地物价差异的最新情报,那对自己的帮助真是太大了,而且也更是快捷无比,准确无比。如今那‘幽州书宛’又可以轻易的把这些消息全都印到纸上。那不仅自己可以获利,更可以贩卖这些消息给其他的商人,进一步的获利。而且由于源头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更可以借机操作市价。于是糜竺利用这个机会,狠狠地赚了一把。以简报得形式贩卖这些消息。每张简报上都登着当天的各地物价,每张售价:半两黄金。每天几乎都可以为幽州带来千两黄金以上的利益。再有利可入的情况下,这《商务报》率先的兴旺起来。
  而在有了糜竺开创的先例之后。那营销部的蒋芳,也不甘落后。创办了后来被刘明定名为《娱乐报》的报纸。为自己手下的那些说书人,提供一些趣闻和说书的资料。本来蒋芳搞得这个《娱乐报》,在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内部刊物。可随着那些说书人的传播,弄得到后来,每一家酒楼,茶社,如果没有《娱乐报》和说书人的场子,那基本上就是开不下去了。这样一来,这娱乐报的发行量,就远远的大于了《商务报》的发行量。虽然每张《娱乐报》的价格要远远小于《商务报》,可最后获得利益却比《商务报》还高。如此一来,这《娱乐报》也火了。
  可随着《娱乐报》的出现,那活阎罗方正,却找上了刘明,对刘明进言道:“主公。秦法有云‘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而我朝汉法,也明令‘擅议朝政者斩。’两朝都有此法,乃是因民心不可散。民心散,则上令不得下达。祸乱必生。近,《商务报》、《娱乐报》均有此迹象。此风万万不可助长。主公万不可因小利,而得大害。还请明令禁止此报。”
  当时刘明听了方正的进言,那心中是大感别扭。这报纸的出现,在刘明的眼里,那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好事。是一个启发民智,监督政府的好东西。可方正所言,也确有他的道理,这报纸肯定是和现在的这种愚民制度不符了。不利于朝廷对百姓的统治。简单点说,就是对自己现在统治幽州不利。
  而在方正提出建议之后,那蔡邕也进言道:“主公。那先秦行商君法制后,民众却只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只有逆来顺受的义务,再无议政议事的权利。百姓皆君之傀儡。势不长久。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旨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今主公有报纸可以开言广论,教化百姓。正是胜任之道。乃是千古之良策也。不可轻废。”
  而随着蔡邕的这一番言论,又引起了刘明手下的幽州官员对这个言论自由的阐述,分作了两派。一派以汉武大儒董仲舒的《三纲学说》为代表。认为天地命数,恒古有之,不可妄议。报纸容易混乱圣听,不可取之。而另一派则以为:唐尧之世,治国者于公共场合特设‘诽谤之木’(华表的前身),听任庶民在上刻文批评国政,天下乃大治。今报纸也如此,乃是实现大治的良方,应该加以鼓励。
  这两派的争分不断,各有各的道理,搞得刘明不胜其烦。而就在这时,那杨军偷偷的告送了刘明一个天大的秘密。那所谓的儒家代表董仲舒,其实也是法墨的传人。当初汉武帝觉得以法治国,虽民各有章,然,总有不畏死者,以乱天下。于是这董仲舒就上《天人三策》,用来给帝王进行包装。即所谓的神话帝王。不过这董仲舒神话帝王,却不像当初刘邦初始神化自己的那样,是那么的杂乱无章。那刘邦一会儿说是赤帝之子,一会儿又说是黑龙之子,非常容易被他人仿效。而那董仲舒则把神明分作了四大类,最低的为山川湖波等等的自然之神,其次则为氏族血缘之神,如各个部落的图腾之神等。再往上则是各个行业之神,如农神,道尊等等,而最至高无上则为‘天’。那是统治万神的规则之神。而皇上就是受命于天,是天子,是‘天’在人间的代言人。如此,皇上就在物质的统治了百姓之后,又成为了百姓精神上的统治。而再后来,董仲舒又鼓动皇上,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再包上一层儒家的外衣。以儒家的道统之道。实现对天下人的精神上的统治,如此就可以长治久安了。这董仲舒可以说是一心为了汉武的长治久安。费尽了心力。本来以为如此一来,天下太平了,自己也能受到重用,法墨的思想也能在儒家思想的掩护下,继续发扬光大。可不曾想,却栽在公孙弘的手里,被人家因势利导,弄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后世更是忘了董仲舒那治国要内用法墨,外衣儒术的真髓。搞了一帮腐儒出来。
  刘明再听完杨军的说辞后,更是坚定了继续办报的信念。以自己幽州刺史的权力,力压众议。开辟了《每日新报》作为各派发表言论得的专刊,同时这《每日新报》还用以发布每天的时局消息等等。并亲自给报纸定下了‘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这两大基本职责。而且刘明更是让那蔡邕好好的把握住报纸这个喉舌的作用。决不能让报纸这把利剑,反过来给自己一下。
  而经过了刘明众多的努力,刘明如今才能如此悠闲的饮茶看报。
  可就在刘明看的兴起的时候,就听到郭嘉远远的对典韦喊道:“主公在吗?嘉有紧急军情禀报。”
  刘明心说: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你多晚看到有典韦在,而我不在的时候。不过刘明也知道,这其实就是郭嘉在给自己做一个通报。于是刘明冲外面说了一声:“是奉孝吗?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郭嘉一脸兴奋的拿了一张纸条递给刘明说道:“主公您看。厚德给咱们来信了。先皇驾崩了。现在是新皇登基。这天下可离乱世不远了。”
  刘明随便得看了一眼厚德来得这份密报。抬头向郭嘉问道:“奉孝。你对这份密报有何评价?”
  郭嘉这几年又长大了几岁,人长的是更加的风流倜傥了。而那智谋也是更加得圆滑周密了。郭嘉闻刘明所言笑着答道:“主公。若咱们只是单看这份密报的话。那咱们原先的策划,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了。咱们原本是打算让先皇改立皇子协为太子,然后蛊惑何进谋反。可如今这先皇却提前驾崩了。那何进联合满朝的文武拥立新君登基。已经占了朝廷的大义。所以咱们的策划是彻底的失败了。可这事要是细思之,那何进并无王佐之材,现今窃据高位,而现在各地的诸侯,又全都拥兵自重。这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如此的动荡之际,必有不安于现状者。只要他们率先而起。这天下的动乱之世,马上就要来到。主公此时就应该集结兵马。等到有人谋乱之时,咱们也割据一方,而后图谋天下。如若实在没人作乱,咱们也可以让那张燕投靠一方的势力,帮着他作乱。可是那样的话。咱们却又损失了一路的兵马。颇为可惜。不过以嘉之愚见。应不至于此。这时不过半载。必定有天时出现。”
  刘明听郭嘉所言,深感佩服,这郭嘉果然有远见。别的不说,光那董卓,就够那何进受的。
  几日后,郭嘉再次从情报人员那里得知,京师坊间流传何进弑帝,鸩杀董后。连忙又告之刘明。二人一商议,觉得这虽然是个借口,但不适合刘明率先前去。应静待他人以此出头之后,再来渔人得利。
  十余日后,那先皇刘宏的传旨官,终于把那封密旨给刘明带来了。
  蔡邕等人一见大喜。那蔡邕立马向刘明进言道:“主公,如今咱们有先皇遗诏在手,那何进必是谋逆无疑。咱们正好可以兴义师,清君侧,再立天子。大事可图也。”
  刘明听了不觉意动。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可就在刘明的心动的时候,那杨军及时的进言道:“不可。我等起义师之后,虽可把那何进剿灭。可如此一来,主公也就成了众弩之的了。如主公只是一心为了帮那腐朽的朝廷残喘,虽然可一时位及人臣。不过如此一来,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而当那天子年长之时,收回皇权,主公恐也难逃功高震主之祸。到那时悔之晚矣。可主公如若清君侧之后,再行那王莽之事,则清君侧等均动,也必成笑谈。主公也必被后世定位汉贼无疑。到时候天下人共讨之。主公虽然是兵强马壮,恐也难逃那灭顶之灾。”
  刘明听了杨军的这一番话,激灵灵得出了一身的冷汗。这回杨军是把自己有图谋天下的意图全都挑明了来说了。这要是自己的那些手下知道自己有反意,那还不得乱了套。杨军这个老头怎么能把这事在这说出来。刘明连忙向左右看了一眼。
  不过,这刘明不看还好,一看之后,刘明更郁闷了。只见坐在两旁的那些自己的属下家臣,一个个都是心安理得,理应如此的样子,全没把杨军说的那些造反的言论放在心里。刘明一看就明白,敢情这帮人都知道,都惦着反,就自己一个人还蒙在鼓里,模棱两可的。
  而杨军一看刘明这举动,也知道刘明是想得什么了。心里暗自得意:主公啊主公。虽然这次老朽是急进了一些。有些吓着了主公。可主公您也不想想,难道老朽这功曹从事是当假的,平日里老朽透露主公乃是要行大事之人,那就是在试探这些人的忠诚与否,凡是对主公有二心的,早就被老朽借故解决了。那还容得他们坐在这里。主公这回是多虑了。
  而就在此时,那郭嘉也觉得杨军之言有理,于是对刘明进言道:“现今主公既有遗诏在此。那何进必是谋逆无疑。如此,无需主公费心,那何进无谋,行此大事,早晚必会自乱阵脚,自露破绽。到那时,各地诸侯,凡是有心之人,也会纷纷而动。咱们到时再借机举义兵,割据一方,也不为迟。正可在那各路诸侯心存异心的时候,借机壮大。”
  此时的刘明,已经从那担心自己的属下知道自己有反心的担忧之中解脱出来。在听到郭嘉的建议,联想到这要是那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变成了十八路诸侯讨自己,那自己不就成了一个冤案了吗?自己还是等董卓出来之后,再割据一方吧。
  当下,刘明采纳杨军和郭嘉等人的建议,把遗诏这码事,秘而不宣。等待天下动乱的到来。
  可没等多久,那并州的魏续、侯成就给刘明来信了,说是那并州刺史丁原,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将令,要进京勤王,清除张让等宦官。现在那并州刺史丁原,令张杨镇守河内;自己带着吕布等一干人等十五万的兵马前往京师洛阳。
  起点中文网 www。。c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回 燕雀焉知鸿鹄志
     更新时间:2008…6…26 0:50:57 本章字数:4586
  节日快乐
  ………………………………………………………………………………  而就在刘明得到并州的消息没多久,那监视西凉刺史董卓的密探也传来消息,说那西凉刺史董卓使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也带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二十万往洛阳进发了。
  而紧接着,连冀州的刘虞也在接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将令后,派人前来幽州问刘明该作如何打算。
  刘明在接到这些情报之后,大为奇怪。心说:怎么这各路诸侯都通知到了。就单单的没人来通知自己呢?刘明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连忙召集自己的属下家臣,前来一起商议。
  等到刘明把这些情报一说。除了郭嘉外,刘明的那些其他的家臣,也觉得这其中大有蹊跷。不可能各地英豪都收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密诏,而主公刘明身为太尉,又是幽州刺史,却不加以通知。
  不过,就在众人还在议论的时候。那郭嘉已经通盘考虑清楚了。郭嘉站起身形,向刘明进言道:“主公。以嘉之愚见,咱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大将军何进可能已经猜测到了先皇留有遗诏一事。而那大将军何进调集人马进京,明的是铲除宦官张让一党,而实际上却是在防备咱们幽州的军马。”
  刘明等人无不觉得郭嘉言之有理。刘明多少有几分无奈的说道:“既然那大将军何进已经知晓咱们拥有遗诏,预作提防,那咱们也只能提早发动了。”
  “不用。”郭嘉嘿嘿笑了一下,接着说道:“主公,那大将军何进虽然早有提防,可他能以什么样的借口来对付咱们幽州呢?难道他还能对天下说主公握有他大将军何进的谋逆证据,所以要来剿灭主公不成?那大将军何进本来就是一个无谋之辈,如果他要是先把那宦官张让等人,一网打尽,然后再让那宦官张让他们,诬告咱们一个假造圣旨,再以此征令青州、冀州、并州同时来讨伐咱们幽州,那可能还能对咱们幽州造成那么一点的威胁。可如今那大将军何进,只是让各路的诸侯把人马聚集在京师,纯粹是作出一幅防守的打算。那岂不是要干戈倒悬,受制于人吗?这各路诸侯之中岂无野心之辈。而且就算是那各路诸侯,全无野心,可现今据主公所知,那大将军何进原本就有二十多万的兵马,而在他辅佐新皇登基之后,又一统全司隶的兵马,现在已经有了不下三十来万的兵马,而那并州刺史丁原,这回也带去了十五万的兵马。再加上那西凉刺史董卓的二十万兵马,这就不下六十五万的兵马了。如果再有其他的诸侯也前去京师的话,那大将军何进就算是聚集出超过百万的兵马,那也是毫不稀奇。”
  说到这时郭嘉停顿了一下,有心卖个关子。看看众人的反应。果不其然,在座的众人听到何进手下竟能聚集百万之众时,都是惊讶不已。不过,令郭嘉比较满意的是,在座的众人,竟无一人面露惊慌之色。尤其是那三将军张飞,更是高兴得哈哈大笑:“百万之众好啊。正好让俺老张杀个痛快。”而那关羽也在自己停顿的时候,冷哼一声说道:“百万之众,和足道哉。不过就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咱们幽州铁骑,天下何人可挡。当初咱们只有几百人马的时候,不一样在那黄巾的百万之众中,纵横无敌。”
  刘明一看大伙的心态都不错,也是豪兴大发,大声说道:“好。说得好。咱们幽州又怕过谁来。奉孝,继续说。那大将军何进有了百万之众,又能如何?”以刘明和郭嘉这几年相处的经验来说,刘明当然知道郭嘉决不会用何进的百万之众来打击大伙的积极性,因此督促郭嘉赶快接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