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后传-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听完杨仪的解释都把目光投向诸葛亮,希望从诸葛亮那张淡定的脸上看出些什么。但是诸葛亮对杨仪说的不置一词。于是众将开始议论纷纷,等众人议论一会在没有新词的时候,诸葛亮冒出一句:诸位说了这么久也累,都回去休息吧,有这个闲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拿下长安了。放虎归山,接下来是一场硬战啊。姜维留下其余人等都退下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等蜀国众将带着满腹的疑惑离开后诸葛亮对姜维说了这么一句。“姜维,你知道老夫这么做是何道理吗?”诸葛亮问姜维。姜维说:“学生愚昧,斗胆请老师指教。”“好、好、好”诸葛亮听完姜维的话,诸葛亮连说三个好。诸葛亮语重心长的对姜维说:“看来,老夫给你的兵书,你是认真的看了。要记住最聪明的人要想活得更久就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老夫临危受命辅佐皇上也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朝内朝外政敌无数,想要生存下去保全大局就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功不争,大赏不取,锋而不露。”“学生受教了,以后定当不干实事,少争功劳。”姜维回答说。
    “赫昭在我们手里了,你该看怎么处置,是杀还是降你自己决断吧,以后蜀国要靠你来支撑,也该学学怎么处理一些事务了。”诸葛亮对姜维说。姜维回答说:“依学生之见,还是老师出手才能让赫昭心悦诚服,学生才智与其相当,恐怕无力使他拜服。”诸葛亮听姜维第一次这么夸一个人心理十分好奇便答应姜维的请求。于是姜维亲自前往死牢带赫昭去见诸葛亮。
    “怎么姜大先锋,怎么有空来见我这个败军之将了,该不会你家丞相要见我吧。”赫昭见姜维进来看他打趣到。“是的,丞相要见你!”姜维对这个曾经的对手说道。“我有什么好见的,像我这样的五品杂号将军,我魏国大把,要是诸葛亮各个要见,她还不得忙死啊”赫昭说到。“但是能把丞相学生打败的人怎么说也不是一般人吧,”姜维一边命人打开赫昭的锁链一边说道。在去见诸葛亮的路上姜维与赫昭边走边聊,他们谈古论今侃侃而谈都被对方的学识所打动,不由产生一种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感觉。
    姜维吧赫昭送到诸葛亮书房门口对他说:“我就送你到这吧,自己推门进去吧,丞相要单独见你。”赫昭一手推开门回头还不忘贫嘴:呵呵小的打不赢,老的来了,得我会会这老的看看姜是不是老的辣。”姜维推了赫昭一把说到:”你进去就知道了。”
    赫昭进去后只见诸葛亮埋首公文中丝毫不理会他的到来,赫昭到也沉得住气诸葛亮不说话他也硬是不开口。于是两人就这么耗着,大约僵持了一个小时后赫昭见诸葛亮把堆积过头的文书处理完之后实在忍不住了对诸葛亮说:“敢问丞相将如何处理我这魏国败将。”诸葛亮停下笔拿起扇子扇了两下笑着回答说:“你说了?你不自量力抗拒天兵,今日沦为阶下囚,不知有何感想。”
    “胜败乃兵家常事,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输了就是输了,我认了,不过丞相五次伐魏哪次是成功的虽然每次伐魏都取得尺寸之地,但是还不是被赶回岐山。我大魏泱泱大国,国土千万里。按照丞相的打法我看就是打上一百年也未必能灭我大魏啊。丞相还不如暂且歇兵退守汉中休养生息,以免做无用功劳民伤财”赫昭回答说。
    “你就这么看待老夫北伐讨逆一事,他真的不值吗!”诸葛亮依旧面带笑容的说。
    “不错,丞相最大的对手不是我大魏的太尉大人,而是您自己。您被自己所局限了,在蜀国您的权利甚至比您家的陛下还高,以致整个蜀国按照你一个人的思维在运行。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蜀国智慧与您相近或者偏下的人不是被你流放或者打压因为你害怕,你害怕他们的野心以及对权利的欲望会影响你的统治,因此我认为您所带领下的蜀国只是一头狮子带着一群绵羊虽然比吴国那群绵羊呆着一群狮子强上少许。但是当您这头狮子老去的时候谁能挡住我大魏几头狮子的进攻了,我看丞相还是早些回头吧。”赫昭对诸葛亮劝降的说。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诸葛亮都没生气,只是不咸不淡的说了句:“老夫是头狮子,这说法新鲜。那你说说看三国之中谁又是狮子有可与老夫比肩,老夫帐下武有魏延、姜维文有蒋琬、董允、费玮,说说他们怎么在你眼中就成了绵羊了。”
    赫昭心想:诸葛亮不愧至智力近妖的神话,说话滴水不漏深沉的很啊难怪能和司马懿僵持这么多年;想我赫昭苦读数十载,经史子集兵书纵横无所不通,我就不信就不能从你诸葛亮口中掏出点什么来。赫昭沉思一会对诸葛亮说:“丞相在世时他们的确可以官居高位,保他们荣华富贵。若是丞相去世,就凭他们这些小猫小虾能挡住司马懿的进攻吗?难道你家那位摆设皇帝会放过他吗?”
    诸葛亮说:“你说完了吧。”赫昭本来还想多说几句见诸葛亮主动开口说话便心中暗喜就点点头。“你说了这么多无非想告诉老夫,蜀国国力不如魏国伐魏一事不可行;要想生存只有防御是吧”诸葛亮又说到,赫昭继续点头。“以攻为守,善败者不亡,先帝就是靠一次又一次的转进才取得现在的江山。蜀国一州之地想要抗拒强魏不被吞并只有以攻代守,攻敌必救,这样才能取得先机;你再想想哪次北伐老夫兵马损失上万过,倒是你魏国在追击的时候损失不小吧。”诸葛亮对赫昭说到。
    赫昭仔细想想诸葛亮的话不无道理:蜀国地方狭窄,地处西南蛮夷众多,而诸葛亮内能镇服百夷外能进攻魏国这么多年换上是司马懿能行吗。赫昭心里细细的一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诸葛亮到魏国当太尉措措有余,但是要司马懿到蜀国做丞相恐怕蜀国无法支持这么多年,不由的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他仍不死心的问道:“丞相的智慧三国之最,但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丞相一人独挑大梁也怕力有不逮啊。为何不都培养些精英了。”
    “老夫有一衣钵传人就够了,聊了这么久你有何打算啊。魏国那边你是被定了死罪恐怕已经无法回去了吧。”诸葛亮向赫昭问道。“败于丞相之手,我愿意归降。”赫昭心悦诚服的跪下说。诸葛亮听完赫昭的话对门外的姜维说:“听了这么久,进来吧。”诸葛亮指着姜维对赫昭说:“姜维数次在老夫面前推荐你,现在好了以后大家都在一处共事你们要相互照应老夫封你为建威将军与姜维一起参赞军机。”两人作揖向诸葛亮道谢。
    赫昭对诸葛亮说:“末将新降寸功未立,末将愿意为先锋替丞相打通通往长安的通途。”姜维也帮腔到:“赫将军对秦、雍两地地形了如指掌,学生甘愿让出先锋一职。”诸葛亮笑着劝阻他们说:“不急,据探子回报说,司马懿被拖在辽东无法动弹,曹睿为救长安打算亲征,老夫要等到曹睿来了之后将他们一网打尽。再说局势尚未明朗,我们停军不前长安的几十万魏军就只能在那干耗着,即使陛下拿下武威凉州告急,也使得长安无力救援,此举岂不两全其美。”两人都同意诸葛亮的看法。
    诸葛亮继续说到:“司马懿不得不防啊,要十分肯定的知道他在哪里才行,若是我军全力攻打长安,他再捣乱可就麻烦了,姜维带赫昭去休息下,今日午时击鼓聚将老夫要向他们介绍建威将军赫昭。赫昭听完诸葛亮的话立刻铭感五内十分激动当场跪下咬破手指发誓说:”末将誓死效忠,将会绝无二心,否则天诛地灭人神共愤。”姜维扶赫昭起来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干脆利落,发誓顶什么,以后用心打战就是对丞相最好的报答。”说完想诸葛亮到个别就带赫昭下去休息了。
第二十八章 强攻长安—5
           “什么,司马昭居然丢了咸阳,他是怎么打战的。朕草他娘的,长安危矣!”曹睿听完司马昭的使者的报告后吃惊的说。曹睿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嘴里念叨说:长安门户大开,如何是好,该怎么办了?内侍蹇化对曹睿了一句:夏侯霸的先锋应该到潼关了吧?曹睿猛然想到虽然他的主力大军现在还在弘龙但是夏侯兄弟的先锋大军应该快到潼关了。如果夏侯兄弟的先锋军及时赶到长安,那么一切可能还来得及。于是他下令命夏侯霸兄弟的先锋军连夜赶路务必在两日内到达长安。而且还命令中军也加快行军速度,星夜增援长安。
    夏侯霸前脚踏入潼关刚准备休整,后脚便收到曹睿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夏侯霸对夏侯威说:“看来休整不成了,皇上命令我们两日之内务必赶到长安。”夏侯威说:“士兵们已经没日没夜的赶路了,在不休整恐怕会导致士兵们心生怨言啊。”夏侯霸想了想便叫参谋将地图拿过来。夏侯霸拿过雍秦的地图展开仔细的抚摸一下,然后用手一指对夏侯威说:“往这走经华阳,穿烧当小道。”夏侯威一听担心的说:“烧当小道是昔日烧当羌叛变失败开出的一条求生的小路,过了这么久还能走吗?”夏侯霸斩钉截铁的说:“走不了也的走啊,军令如山。早到长安一分,长安就多一分安全啊。”听夏侯霸这么一说夏侯威同意了夏侯霸的决定。
    于是夏侯霸与前来的劳军的令狐邵说:“太守大人就不必劳师兴众了,我军要立即增援长安,我会命部队抛下辎重只带两日干粮轻装赶往长安,请大人帮收罗下抛弃的辎重。”接着夏侯霸命令尚未进关的士兵抛下辎重只保留两日的干粮调转方向朝华阳开去。夏侯霸的先锋军经过华阳后并没进城只是稍作补给便往华山开去。望着蜿蜒起伏的华山山脉,夏侯威忧心忡忡的向他的兄长发出询问的目光,夏侯霸视而不见纵马朝烧当密道走去。烧当密道是以前烧当羌族为走私马匹食盐铁器秘密开发的,后来归顺魏国的烧当羌背叛后攻打城池失败后从这里退往草原。
    夏侯霸带着魏国的先锋军沿着烧当密道越走越深,由于很久没有人从这走了有很多处都被山泥给淹没了,只能派人抢修才能通行。天已经黑了很久但是夏侯霸没有让士兵们休息下的意思。行军队伍中慢慢的有人开始议论,渐渐的有人开始掉队开小差了。当亲兵将第九十八逃跑失败的士兵压到夏侯霸的面前的时候,夏侯霸意识到再不采取措施没等到长安这支部队九已经哗变了,到那时别说增援长安,他们兄弟的人头也恐怕会被拿去到诸葛亮那里请赏。
    夏侯霸对夏侯威说:“二弟,这样下去不行啊。这逃跑的士兵我们抓回来又不能杀了以儆效尤,杀了只会激起兵变,只能派人看着。但是逃兵抓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的执法队迟早不够用。得想想办法。”夏侯威想了想对夏侯霸说:“既然如此,那么大哥你我二人各率一队亲兵,大哥在前面领路,小弟我在后面压阵。同时命令除传令兵外所有的亲兵将校都不能骑马,与士兵们一起走路。”夏侯霸说:“我看行,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只能这么办。二弟在后边断后要小心些,万一那些逃兵执意要走就要他们走吧,若是动起手来刀枪无眼伤着你可就难以向母亲大人交差啊。”夏侯威队夏侯霸说:“大哥放心,小弟知道怎么做。”说完夏侯威带着百十号亲兵骑马赶到队伍的尾巴处,然后下马硬是将因赶山路弄伤脚而掉队的士兵扶上马,并且亲自为其牵马。夏侯威的亲兵见自家的将军都如此于是也把马让给那么伤兵。
    夏侯威一手牵着马,有一句没一句的跟骑在马上的伤兵聊着。夏侯威问马上的伤兵叫什么名字籍贯是哪的。伤兵回答说他叫路人甲兖州陈留人十四岁起便加入曹操的军队,为曹氏打战已经打了二十多年了。夏侯威问他为什么打了二十年的战怎么还不退役。路人甲回答说:本来已经放下兵器准备当农夫,但是课税太重日子没法过,为了吃饱饭让家人过上好点的日子只好再次披甲从军,因为魏国对军属的课税是比较轻的。不知是那位来自三秦的士兵起头唱起了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一开始只有几个人陆续的唱,但是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唱起来。
    夏侯霸的亲兵见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唱《无衣》生怕他们哗变,便抽出马鞭子朝唱歌士兵身上甩去,夏侯霸一把抓住亲兵扬起马鞭的手对他说:士兵们想唱就唱吧,唱出来也许能壮壮胆,说完夏侯霸也跟着唱起来。听到整个烧当密道都响起了秦风《无衣》,歌声随着风声传向十几里远处了深山老林。
    当夏侯霸的先锋军走后不到五个小时,几个一身黑衣打扮的壮汉出现在烧当密道。其中一个人拾起魏军丢弃的火把,摸摸上面烧灼后留下的余温,然后又摸摸地上的脚印对其他人说:“看着架势至少有三万人在五个小时从这里经过。”另一个人说:“白哥儿,斥候侦查你是行家,你说的我们信。但是为什么会有三万人从这经过了,秦朝不是早就灭亡了,怎么还有人唱秦风了,难道秦朝又复起了?”那个被叫做白哥儿的人说:“不知道,我们又有好几百年没出神农山脉了,也许秦朝复起也不一定。还是回去禀告族长,让族中长老决定吧。”其余人点头同意,于是几人便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站在山坡上望着不远处的城池,夏侯霸高兴对自己的部下的说:“走了一天一夜终于走出了这个鬼地方了,烧当密道不愧是密道要不是我们运气好恐怕现在被绕到草原了吧。”夏侯霸的亲兵指着不远处了城池对夏侯霸说:“将军前面就是渭城了,穿过渭城用不了几个小时便可到达长安,要不要在渭城休整一下毕竟大家累了一天一夜了。”夏侯霸摆摆手说:“不必了,还是赶路要紧,派一名信使带上我的印信去长安找司马昭叫散骑常侍准备给我们接风。等安排好信使后,夏侯霸对疲惫不堪的士兵们说:“还有几个小时我们就可以到长安了,长安的散骑常侍司马昭大人已经为为我们备好美酒佳肴;兄弟们加把劲,拿出逛窑子的力气,朝长安进发,先到长安着官升两级赏金百两美女一名。”听到夏侯霸的许诺本来疲惫的先锋军各个像吃了春药般加快行军的速度。
    当司马昭收到夏侯霸即将抵达的消息的同时也收到武威陷落的消息。听闻司马望兵败身死司马昭伤心至极,太尉军师裴潜对司马昭说:“公子,司马望已经死去就不必再伤心,想想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局势吧。左右先锋的先锋军今日便要抵达并且要公子为其接风犒劳,我看还是办这件事要紧。”司马昭闻言暗想:哼、司马望死了,你当然高兴了,这样一来我做司马家家主就少了一个强力的支持者,而你的主子又多了一分胜算。谁叫司马望不争气了!夏侯霸不能得罪啊,毕竟也是皇族啊,而且皇上此次是亲征。若是这次犒劳夏侯霸能取得他的支持博取皇上的欢心,那么夺位的机会似乎又大了许多。于是司马昭对裴潜说:“这件事情我自有打算,军师还是负责长安日常防务与侦查诸葛亮的动向吧。
    司马昭接见夏侯霸的信使不久后,诸葛亮便收到长安的探子回报:夏侯霸率三万人援军将不久后抵达长安。听到这个消息,蜀国众将各个摩拳擦掌跃跃一试向诸葛亮请命趁夏侯霸大军刚到进行突袭。诸葛亮不答应他们的请求,并命人在他的门前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