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08春节胶东农村逸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第一章 章名
(1)第一章章内容
。 想看书来
(1)第二章 章名
(1)第二章章内容
(1)第三章 章名
(1)第三章章内容
(2)第一章 章名
(2)第一章章内容
。。
(2)第二章 章名
(2)第二章章内容
txt小说上传分享
(2)第三章 章名
(2)第三章章内容
(3)(VIP)第一章 章名
(3)(VIP)第一章章内容
(3)(VIP)第二章 章名
(3)(VIP)第二章章内容
(3)(VIP)第三章 章名(1)
(3)(VIP)第三章章内容
2008春节胶东农村逸事
我以为,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回农村了。自返城后我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年,但奔赴农村 那天的情景,现在回忆起来还象电影那么清晰。那天清晨我们早早便被按排上了解放牌敞蓬大货车,记不清有多少辆车汇成了一个车队。然后围着市区慢慢的转了一圈,沿街道两边站满了欢送的市民,我记得很清楚,我一路都是板着脸在看满街道两边欢送人群的热闹。我看到他们看我的表情有些愕然,那一年我十五岁。
当年街道办事处那些人是很执著的,我们全家兄妹五人已经被他们熬了不知道多小个晚上了。不答应他们下乡,他们也是不会放弃的,目标已经确定,他们也要完成任务,只是可怜了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也不足二十五岁。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三月去世六月我们即被赶向广阔天地,到农村插队落户,用他们的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到了农村我全身便起了很多很多的水泡,大人说这都是不服水土。也没去医院,水泡鼓的大了,我自己就把它挑破,把水挤出去,我记得过了好长时间才好。在农村刚开始几天吃的还是面食,可我嘴里涩的什么也咽不下去。我们只带了很少一点白面,很快就吃光了,然后就开始吃地瓜干了。那时候农村的主食就是地瓜干,冬天是吃地瓜,能吃上玉米面饼子算是富农了。那时的公粮任务是很重的,生产队里收的粮食大部分都送了公粮,留下地瓜干和地瓜就算是一年的口粮了,反正我们家是经常不够吃的。
在生产队劳动大人挣十分,我只能挣七分。早晨是二分,上午四分,下午四分,晚上打夜班也会加工分。到了年底各个生产小队有不同的分值,管理好的小队分值会高一些。我们那个小队大多是五分到一毛的分值,也就是十分一个工最多一块钱,到年底开资还要扣除一个公积金公益金,谁家能开个三四百块钱那就是挣了大钱了。
那时的城乡差别是很大的,岁数大的知青一时半会很难适应这种落差。精神上的苦闷,要大于生活上的苦闷,我看到他们把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诗词抄了好几遍。
到我被招工那年有好几个很漂亮的女知青已经嫁为农妇了,她们的岁数大了,不得不违心的极不情愿的低头下嫁了,她们向往的城市可能永远也回不去了,我感觉到了他们心的悲凉。
当我被上面的人下来政审招工时,我已经变得木纳的不会喜形于色,表面上已经不会笑了。我也长大了,成了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这次政审我也知道了一些事情,我父亲曾被判为反革命,他的老家在蓬黄县的一个山村里。那时的政策是一时一变的,正常的招工是不会轮到我的。那时村里走一个人都会引起轰动,谁谁谁到城里去上班了,那都是大队选中的人,自己村里的老少爷们还照顾不过来呢,那里还能把指标派给我呢。
我只所以被招工可能是从上面带着帽下来了,也就是父亲平反了。不久即下来了知青返城的政策,结了婚的也可以返城,夫妻两个人有一个不是知青那只能是知青的那个人按排工作。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随波逐流,我渴望过城市,却没想过会重新回到城市。我太渺小了,渺小到没指望去想。我走也是板着脸没什么喜悦和兴奋。走的时候我想,我再也不要回农村了,太穷了,太艰苦了,太让我苦闷了。
二00八年一月中旬我接到了山东父亲老家堂哥的电话,他是我三伯父的大儿子叫冬子哥,在我们老家是叫叔伯兄弟。堂哥说我们父辈最后一个人我们共同的二婶病重,最好让我回来看看,万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就会看不到最后一面,而留下遗憾。我父亲兄弟五个最大的大伯和最小的叔叔我就从来没见过面,堂哥说他要尽到告知的义务,在村里我们家族的事都是由他来出面掌事。
我的心里一下子打翻子五味醋,老家也是我们家的伤心地,父亲就是在那里监外执行而过早去世,这么多年我只回过一次老家。堂哥的电话在我的心里掀起了想像不到的波澜,激起了我对根的感情,原因是多方面的。月初我刚被单位办理了内退,离开了让我无奈,让我不满足的单位,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这真是太平洋的潮汐,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于是我无需多向妻子解释:必须马上回老家!不要再絮叨了,我知道快过年了,我自己走还不行吗!。
我是坐了两天半夜的火车,又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才赶到老家的。还好,二婶还在,已经出院回到家来养。二婶九十三岁了,确切的说就是在等待死亡了。她看到我也没什么表情,只是我身边围了一大圈的人在向她介绍我是谁,才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张了张嘴,然后还是把脸转向一边陷入了沉思。
堂哥问我路上走的可否辛苦,我却给了堂哥一个拥抱。我的嘴瘪由的张不开了,心里一阵酸楚,泪已是断了线的珠子,劈里扒拉的滚落,心里是理不清的情感参杂和无限的冤屈。在城市里看到的老人阳光健康,我第一次看到垂暮中的老人是这么的可怜、无助,也有一种害怕的情愫在升腾,看上去她恐怕活不过今夜。
看过二婶堂哥即把我领到他家,照顾和陪护老人的事由堂嫂他们一帮女人在忙。堂哥和我聊起了父辈的事和我们这个老家,有许多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可以说这次回来我才对老家有了一个深的了解。堂哥说我父亲一米八五,身强力壮,叔叔大爷们最矮的也一米八三。我们门上的女人更壮,奶奶活到八十多岁,搁在现在肯定能活过一百多岁。我们就一个姑姑长的又高又胖体质很好,是呀,父亲很壮我有印象的,只是具体是多高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我比父亲小长高一个拳头多。我找对象那个年代曾自卑过好几年,当自己暗暗的看好一个女孩时,就会想父母怎么不把我生的再高出两寸呢,前前后后我也暗恋过好几个女孩,我也就有了好几次的自卑。。 最好的txt下载网
(3)(VIP)第三章 章名(2)
堂哥说我们父辈的这一代人没有活太大岁数的,最长的活到70多岁。早死那几个大多是饿死、病死的。那几年我们那儿山地不长庄稼,地薄收成不好。吃野菜、树叶那几年把人吃的都 水肿,腿上一摁一个大窝,半天也鼓不起来,自然灾害那几年周围村里饿死很多的人。后来整地、修水库、种水果树,村里慢慢的好起来了。我们这些丘陵山地长小麦、玉米不是好地、种水果是很好的。可是那几年生产队地里种什么是公社和大队说了算的,因为各生产队要保证交上公粮,那时地里的经济类作物种得很少。所以一开放村民们便发展起了水果种植,这才好起来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水果行情刚好那几年村民的收入比平原地方和城里还要好。当什么挣钱都种什么的时候,水果行情又不好了。当开放市场水果出口的时候价格又上去了,这么多年总是处在这种波波浪浪当中。这也引起了我无边的联想,我好象看见了人的高矮胖瘦、人的寿命长短、在这波波浪浪当中起浮,毕竟人体是由食物和营养而结晶,是糊弄不过去的。
这几年我们老家又向好的方面发展,开发了很多的水果新品种。我们这山上一共有四个自然村,地势比平原高了许多,在其中的一个村的山上还发现了矿藏。我们这个村有个建于唐代贞观年代的庵庙叫潜唐庵,据记载清代大学士贾桢曾在此庵工读。古庵庙沉寂了很多年,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前年市里已经立下了文物保护的碑文,幕名而来祭奠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村民们也多方面的发展。山上的沟里也养起了家山鸡、波尔羊、肉奶牛等经济类看好的养殖业,经济效益吸引了不少的投资客户。
清晨,我早早便起了床,应该说是火炕,在我们山东沿海农村民房都是用土胚现在是用砖和水泥砌起来的火炕。睡起觉来很暖和,能抵御住海洋性气候可能带来的潮气。我是属于晨鸟型的,早晨醒了就躺不住。堂哥他们还没起来,我看见外面的屋顶上覆盖着一层白霜,也可能是昨晚下了一点烟面子雪。我想,我还是应该按照我的生活规律到外面去走步,然后再跑步、伸伸筋骨。
堂哥的房子就建在村的东边上,出门我便顺着村外的土路向山里跑去。一路都是漫上坡,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阔,一个比体育场还大的水库呈现在我眼前。我跑上大坝放眼向水的尽头望过去,心里也在暗惊,在这么高的位置竟然有这么大一湾水。现在正是北方天寒地冻,水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估计人走在上面应该不会有问题。可是在这空旷的山里,我不敢冒险从冰面上走。
下了大坝顺着路我继续向山里探秘,突然,我看见前面不远处树林里有几个人影在闪动。心里一阵吃惊,条件反射的抬头看了看天,当确定天已是大亮了,便也定下神来细看。原来是几个武者在练中国功夫,他们也发现了我,一个陌生的城市人。是退回去还是往前走,我脑子转的飞快,我知道有些练功武者是怕外人看的。传说中有许多武林高人都是在深山密林得到真传,苦身修行。看这里就有点森严,就象个私秘的禁地。豁然,我想起刚才看见结冰水面时脑子里跳过的念头,原来我老家还有这许多我不知道的秘密。我的腿已经在向前迈了,我感觉脑子还没下令往前走呢。脑子转的很快,可我向前迈的步子很慢,好象怕惊吓了这片宁静。慢慢的我走进了这片树林,只觉得一股清新之气直扑肺腑,我敢保证这里的空气可以打包卖到宇宙。我的轻手轻脚没有惊动一个武者,各自都在继续他们的套路。我只觉得我眼前这个人在走圈,看得我眼花,拿不准我眼前这个圈里是一个人还是十个人在转。
正当我纳闷,一道人影“唰”已经立在了我的面前,我的眼光终于只收回到他一个人身上。我不免大惊的说:“你这是练的什么拳?”“飞行八卦”“那为何你一点也不气喘?。”“这要学会压住气”“噢……”我惊魂未定便听他问:“你是那家的亲戚?。”我便报了堂哥的名字。武者大声的“噢…咱们是本家兄弟,我叫振学”“是吗!”我非同小可的吃惊,可真是巧。便也从下到上仔细的端量起他来,不足五十岁的中年汉子,脸色黝黑,脸盘端正,带一付黄色绒手套,脚穿高腰军用胶鞋。我不免急急的问:“八卦不是内家拳吗?应该象太极那么慢吧?”“是的,我练的这个叫飞行八卦。我的师傅说他这几年忙生意都忘了,练不全了,让我练好,别把好东西失传了”“噢……。”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马蹄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响。继续练功的几个武者也停止了练功,齐聚过来向来路望去。只见一匹黑红色骏马急驰而来,只一会那马一声嘶叫便立在了我们面前。待那马前蹄落地,便听马上的人大声传话:“东水夼村报丧,振学伯父昨晚老了,今天上祭。”刚才还眉头紧锁的振学旋即单腿扑地放声大哭起来,那马早已越过了水库大坝绝尘而去。
早饭我和堂哥说了我早晨看见的事,堂哥说:“也接到了报丧,吃完饭就要去准备祭。”我忍不住问堂哥:“什么是祭。”堂哥说:“就是买点心、烧纸、还有一个装满纸叠的金元宝的竹筐,拿着到东水夼村振学的伯父家吊孝”“那我要去吗?。”堂哥说:“在家就去吧。”原来在农村亲戚连着亲戚,有些外村远房亲戚八竿子都能够到,我说怎么会碰到个陌生人一问便是亲戚呢。
(3)(VIP)第三章 章名(3)
我第一次经历农村这种风俗,完全是好奇心的驱使,我心里没有振学那种大悲大痛,却也是很积极的跟着来了。我觉得我的好奇心比年青时大多了,年青时可没有心思关心这些个事。
还没到门口就听两声炮响,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了院门有个搭起来的灵位,两边跪着两排带孝的人。有人把我们拿的祭接了过去,只听一声喊:“庵下吴家村的亲戚。”振学和堂哥便跪在了灵位前磕头,我也跟在后面跪下磕头。振学已是哭出了声音而我只是机械的跟着一下下的磕头,磕完头两边跪着的人都起来自由活动。振学到堂屋里去看他伯父,他伯父就躺在堂屋中间架起来的木板上,围着一圈守灵的人。院子里还有一张桌子,有两个管事的在记着什么,商量着还有什么事情要去办。
突然,外面又传来两声炮响,院子里的人马上又象刚才那样跪好,又进来几个我不知道是那个村来上祭的人。不过,我明白了炮响是外面的人看到了来上祭的人就放炮,里面的人听到炮响就跪好,这就是上祭。
堂哥说:“过一天才能出殡,到那天还要来,掌事的叫那个村的亲戚,那个村的亲戚就上来磕头,然后由他们自己 家里的人送去火化就完事了。”不过还好,振学的伯父是赶在春节前去世。堂哥说:“有时候赶在大年初一就不能马上办丧事了,就得过了初一再办丧事。”
二婶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强了很多,她模模糊糊的知道了我是她小叔的儿子,只是对不上号我是老几。我告诉她我是老小,她又没什么反映了,她把人世间的事差不多都忘光了,有些我不知道的父辈的事都不能从她的嘴里听到了。
二婶自己生了二个儿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一个比我大一个比我小。大的叫老虎,小的叫小刚,都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也没离开农村。兄弟俩承包了大片山林果园,忙的时候雇几个季节工,一年的收入还是蛮好的。二婶的三个女儿都嫁到了山下平原村庄,那几年山上的姑娘都爱往平原地方嫁,现在她们就有点后悔了。回娘家看看还是山里好,山里的野菜那么的好吃。过了春节就上山挖野菜吃了,这几年也招了不少城里的人专门坐车到山上去挖野菜吃。平原在她们心里又不好了,出门什么也看不见,山也没有水也没有,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想的。在我们村南面那个村叫水夼,以前二千块钱没人要的房子,现在涨到二万多了。那个村三面环山而且村庄就在山根底下,环境很是优美怡人。传说最厉害的还是说那个村的水好,吃了那个村的水出了很多的文人,教师。所以就传传开了,吸引了很多退休老人和有钱的人到那去买房居住。有一点是肯定的,周围几十公里什么污染也没有,空气可以打包,水可以直接罐桶卖到城里去。
堂哥的儿子在镇上的医院内科当医生,二婶一有情况便打电话给他。有需要时他便马上回来,有他这个依靠我们大家省心不少。堂哥的儿媳妇原来也在镇上干,后来单位不好就回家管理果树和照看孩子了。堂哥的孙子都九岁了,孙女十五岁被烟台体校选去了,到现在还没放假。堂哥的女儿在烟台飞机场工作,本来是在天上飞的,由于怀孕而暂时转在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