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官-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不是信世子会有这“眼力”,而是想着世子身边的那些内侍。年少的那批且不说,年岁大的那些都是当年在宫里就开始侍候王爷的,要说得到些宫廷里的“相人之法”就也不稀奇。
道痴惊讶的人,世子竟然会关心这个。
陆炳摇头道:“殿下哪里能看出这些?是外头的消息,说是陈老大前几个月观前街买了个小院子,收了两个侍婢,听说都是花容绮貌,你没见陈老大衣裳越来越光鲜,腰间的荷包越发精致。”
道痴跟着笑了两声,并没有将这个放在心上。
这个时代,虽说尊崇礼教,可是“礼”也分人。越是官绅人家,约讲究内外之别。公爹与儿媳,大伯与弟妹,轻易都不碰面。寻常百姓人家,两、三间房,住着几代人,想避也避不开,再讲什么规矩,就是笑话了。
至于奴婢下人,要是与他们讲起礼数,那是世人眼中的荒唐。
婢女颜色好的,随手拉着暖床,在这个时代压根不算什么事。《金瓶梅》里的潘金莲,不就是被张大户圈圈叉叉后,才被张大户娘子卖出去。
王宁氏对于家里买小丫鬟之事拒绝的太干脆,未尝没有道痴年岁小,怕他把持不住的缘故。
陈赤忠此举,世子即便不高兴,也是因他带了“浊气”,不宜陪着炼丹,倒不会吹毛求疵觉得其人品道德有瑕之类的。
想到这里,道痴有些恍然。
这就是时运,原本六伴读中,只有陈赤忠一个通晓道义,虽不知世子最初为何不喜欢他。可是他坚持下去,以世子对道家的兴趣,未必没有得到世子器重的机会。
可是他因名利故,放下道教那些,开始学着权势钻营,优势就没了。
如今世子兴起炼丹,他要是依旧像前两年那样的话,世子肯定选他作伴……
次日,府学课毕,世子便示意道痴与陆炳跟上,直接带二人去了启运殿。
“孤同陆大人说了,今日起你们两个下午的课就暂停,陪着孤炼丹。”世子颇有兴致道。
陆炳满脸兴奋,道痴脸上也带了适当的好奇,世子见了二人的反应,很是满意,道:“偏殿里准备了热水与衣服,你们先去沐浴更衣。”
虽说听了这话,心有疑惑,可道痴与陆炳还是没啰嗦,应了一声,随黄锦、高康两个去偏殿。
等到看到衣服,两人明白了,原来还要换道袍。
等两人从偏殿出来时,俨然两个小道童。
黄锦与高康两个,同道痴、陆炳两个相熟,见状不由带笑;不过等众人回到正殿时,两人都屏气凝声。因此,世子也换下蟒袍,换上一身藏蓝色道袍。
世子笑着看了道痴与陆炳二人,显然很满意。
不管大明皇室的太祖皇帝长得如何,经过六、七代人综合后,世子的容貌相当不差。修长身形,容长脸,丹凤眼。
世子不仅长得好,看人时便也挑长相。
兴王晓得儿子这点喜好,选的伴读都是眉清目秀、堪称俊朗之人。嗯,当时痴肥的王琪的是例外。不过王琪现下瘦下来,已经今非昔比。
“孤先叫你们开开眼!”世子并没有立时带二人去丹房,而是隐带几分得意地说道。
他说完,便见吕芳带了几个小太监,抬了食盒过来。
陆炳眼睛发亮,道:“殿下,好吃的?”
世子敲了他脑门一下,道:“酒囊饭袋,除了吃的,你就不能寻思些旁的?”
陆炳摸着脑门,面带委屈。食盒里是吃的不是正常吗,不是吃的才稀奇。
世子吩咐人将食盒放在桌子,不让旁人动手,亲自从里面取出一个尺高的青瓷罐子,旁边还有几只三寸高的小罐子,一只勺子,几只调羹。
小罐子一只装了液状物,其他几只都是空的,大瓷罐里白花花的,一股豆香味。
道痴嘴角抽了抽,这分明就是豆浆。
世子拿起勺子,专心致志的模样,将大瓷罐里的豆浆盛出来,将三个空着的小罐子装的八分满,然后招呼二人道:“上前来,仔细跟着学”
待二人上前,世子先递给二人一人一个调羹,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将之前的液状物每个小瓷罐里混入一调羹,然后可着一个罐子轻轻搅拌,同时示意两人跟点学。
道痴已经猜出这液状物是什么,既然是“卤水点豆腐”,那这多半就是那“卤水”。
果不其然,就在世子将卤水混入豆浆后,小瓷罐里的豆浆肉眼可见地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计时,一个时辰分八刻钟,一刻钟相当于后世的十五分钟。一刻钟是二盏茶的功夫,一盏茶的功夫就是指七、八分钟。
罐子里的豆浆搅了须臾功夫,豆浆就开始液化,世子停止搅拌。半盏茶的功夫过去,豆浆已经固化。
“豆花?”陆炳兴奋道。
世子无奈地看了他一眼,道:“这叫刘安点丹!”
陆炳捧着他前面的那个小罐子,爱不释手道:“殿下真厉害,这就是神仙术?”
在他看来,罐子里羊脂白玉似的东西,与饭桌上的豆腐不可同日而语。市井百姓之间的豆腐坊也能点豆腐之事,就被他忽略了。
道痴看着富裕的几个空的小瓷罐,脸上也带了跃跃欲试,道:“殿下,如此神奇造化,再看一次吧。”
世子笑着点了头,吩咐道痴自己动手弄。
卤水点豆腐,哪里好稀奇的?道痴好奇这豆花与卤水,觉得自家厨房以后可以常备。王宁氏吃素,正可以用这个补充蛋白。
陆炳见道痴动手,不甘落后,也倒了一罐出来。
等到眼睁睁看着豆浆化成豆花,陆炳少不得又赞叹一方。
“丹道一途,变化莫测,跟你们两个说多了,你们也不懂。左右晓得很神奇就是。”世子道。
又说了会儿话,世子叫人摆了素膳,与道痴、陆炳两个用了,方带二人出了启运殿,穿过卿云门往内宫来。
待到了王府西北角,穿过一个空寂无人的院子,是一处内园。即便已是初冬时节,可依旧有不少草木青翠。
道痴头一次来这里,心中赞叹不已。虽说这园子不过两三亩尔之地,可是园中有池、池畔有山,山上有屋。
高康、黄锦等内侍,只跟到山下。
所谓山也不过是两、三丈高,从山脚到屋子,有青石台阶三十六。
三间屋子,分成三部分,除了中间的小厅外,东边是丹室,西边是储室。
世子先带二人去储室,四墙像中药铺似的顶天立柜,各种小抽屉,外边都贴了纸,写成各种炼丹材料。
道痴越看越心惊,尼玛,这是炼丹,还是要命?
中药的那部分,人身、虎骨、鹿茸、紫河车之类的,倒不算吓人,生物制剂,就算到了肚子里,也多能排泄分解出去。
剩下的就分为金属与矿石两大类。
金属类的,金银铜铅锌汞等,矿物类朱砂、云母、硫磺、硝石等。
这是道家炼丹么?更像是金属矿石实验室。
真炼出来的东西,真要入了肚子,还能有好的?能分解出去的还罢,分解不出去的,就吸附在五脏六腑,人还能好了?
陆炳满是新奇,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两眼放光。他对于那些金属矿石不在意,只看到那么多名贵药材,道:“殿下炼的丹,是不是包治百病,有了这个,以后生病再也不用喝苦药汤了?”
世子轻哼一声道:“这里是丹房,不是药房!”
“可是这都是好东西,不炼出药丸来可就浪费了。”陆炳道。
听陆炳这样说,道痴心下一动,道:“是啊,殿下,道家炼外丹本就是为了养生,治病防病也是养生之道。。”
世子闻言,也有几分心动。
这丹房本是兴王留下的,世子过去也常跟着王爷过来,也练过几炉丹。
昨日想起炼丹,也是一时心血来潮,具体练什么方子,他还没有决定。
不过听道痴提及这个“治病防病也是养生之道”,使得世子想起入冬后精神有些不济的王妃,便拿起两本丹方,从里面找了起来,还真找到一个益气丹的方子,主料用的人参、丹砂,还有其他几样。
“孤今日就炼这个。”世子拿起丹方,递给道痴:“孤先去丹室,你们两个按照丹方的准备,先准备两炉的。”
道痴接过应了,世子转身去了丹室。
储室门口,有个斗柜,上面放着纯银小称,还有几只银勺子,几捆细棉纸。
道痴与陆炳两个,按照丹方所写,量好每种东西的分量,一样两份,分别用细棉纸包好。
弄好一切好,两人相视而笑,陆炳小声道:“二哥,我还是觉得这里像药房!”
道痴小声道:“还是药房好。”
他心里已经想着,怎么将世子从炼丹往炼药上引。按照野史所说,嘉靖沉迷炼丹数十年,严嵩父子之所以那样被倚重,是因为父子二人给皇帝试丹。
这样的荣宠,道痴可不稀罕。
他可是想混天子近臣的,自然想着将世子炼丹的这个喜好改一改。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才好,否则就坑爹了……
ps:上一章老和尚死祭改成生祭尔
………【第一百二十章 终见丹,长见识】………
丹室与储室又不同,一进来便觉得暖气扑面而来。
道痴见状不由庆幸,幸好现下已经是十月里,天气转凉,要是世子七、八月的时候想起炼丹,才是杯具。
丹室里的温度,比外面高了许多。
丹室中,建有两尺高坛,坛上设两个三石炉,中间与北炉上置大小紫铜鼎。主炉另一侧,各种金属管子,竟然是个古代蒸馏装置。
靠门的一侧,有个三尺高、六尺长的条案,上面放着各色炮制材料的用具,刀具与研磨用品,各种盘子与空玉盒。
见道痴与陆炳进来,世子招呼二人上前,将一个两尺半长的管子递给陆炳,这个是吹火用的。
炉里搁在石炭,这里的火由专人看着,经年不熄,可也仅仅是不熄罢了。陆炳的差事,就是负责将小火苗吹起来。
道痴的差事,则是跟着世子学炮制丹材。
丹砂、明矾、石碱这几样都要研磨成粉末,人参含水,要麻烦些,先是切片烘干,随即在碾碎研磨成细粉。黄芪与白术都是干的,直接切片研磨。
材料都不混合,研磨成细粉后,过三遍细筛,最细的筛子是用宫纱做网。筛后粉末,细腻滑嫩。
陆炳那里鼓着腮帮子,将炉中的小火苗吹了起来。上面放好石炭,得意洋洋地跟世子交差。
世子近前看了,道痴也跟着看了两眼。
所谓石炭,就是煤,这里准备好的石炭又不是普通的煤,多是经过初步燃烧的,有点焦炭的意思。这样的煤上火快,出烟少。
所谓炼丹,还真是以炼为主。
世子先用的就是那蒸馏装置,放入的是丹砂粉末。等加热两刻钟后,得到的就是水银。
看着这银白的液体,世子露出笑容,显然这一步加工的很是成功。
道痴坐在世子身后,屏气凝神,心里却直犯怵。这是汞啊,不管是液态、还是气化,都是有毒的。
这简陋的蒸馏器具,谁晓得到底漏不漏气。
陆炳看着那水银,眼睛更亮了:“殿下,这就是练金术?能练出金子不能?”
世子道:“想要练金,需要金石,不过炼出来的也是金沙,改日让你见识那个。”
陆炳点头不已,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
道痴也生出几分兴致来。神仙术是虚无缥缈的,可在几百年前,看到类似后世化学实验的反应,也颇为新奇。
水银既制好,世子接着用的是小紫铜鼎,先放了水银,然后依次放入明矾、石碱这些。
丹室里的温度越发高了,几个人脸上都红彤彤的。
世子盯着沙漏,等到一个时辰后,才将人参、白术、黄芪等粉末倒入,又炼了半个时候后隔断火源。并不直接取出来,而是接着焖炉。
再半个时辰后,世子开鼎。
鼎底有寸半见方的红色饼泥,世子将炳泥取出,放置的玉盘上,用玉刀将划成九份,然后每一份揉成拇指盖大小的丸子。
然后将九个丸子,用烘炉烘了一刻钟的功夫。
九粒微红色,泛着银白色光泽、热气腾腾的益气丹出炉。
陆炳的眼睛都看直了,道痴脸上也是毫不遮掩的“震惊”。
原来这就是炼丹,就是水银为母的混合物。就算没有金石,全部用的是草药,可单水银做底这一项,这药丸就不能吃。吃多了,汞中毒,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都会出问题。后果是身体千疮百孔,即便死不了,活着也难利索了。
可是据他所知,好像古籍上记载的丹方,多是用到丹砂的,炼制后水银必不可少。看来,想要影响世子的爱好,将丹砂提出来放在一旁,也不是容易的事。
怎么回事?历史上明明记载嘉靖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后二十多年沉迷炼丹。这东西吃二十年不死,那才是真神奇。到底吃没吃啊,还是只炼着过手瘾的?现下历史还没发生,实没地方考证。
世子哪里能想到道痴心中正“畏丹如虎”,还以为二小被成丹迷住。
他皱起眉,心中挣扎了一下,道:“好了,瞧你们两个那没出息样,孤就各赐你们一粒丹。”说罢,手指拈着,每个分了一粒。
他心中也暗带得意,炼丹并不是每次都能成丹,十次里能成三、四次就不错,今日他原本也没想着成丹,只是准备着试两次,让道痴、陆炳两个见识见识过程。
没想到一次出丹,成色还不错。
道痴双手捧着带着余温的丹药,脸上满是激动,道:“谢谢殿下赏赐,节气变化,家祖母身体正不适,正好可以孝敬家祖母。”
不激动不行,要是世子一时兴起让他俩试丹,那就杯具了。
瞧着世子好像舍不得丹丸的意思,而成丹的数量又不多,道痴赶紧大义凛然地将孝道抬出来。
听他这么一说,世子还没反应,陆炳开始纠结。
道痴还罢,家中只有一个长辈,自己父母双全,这一粒丹丸孝敬哪个?
世子本身就是极孝顺之人,听道痴孝道为先,很是满意,心里已经想着剩下的七粒益气丹怎么分。
陆炳满脸纠结,小心翼翼地捧着丹丸道:“殿下,这丹能分成两半么?”
世子点点头,道:“用银器与玉器分割,勿用铁器。”
道痴则是想着如何劝世子放弃丹砂炼丹,可中国一千多年传下来的道教史,都用到丹砂,自己空口白牙的太没有说服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道痴心里想了一圈,脸上越发地露出好奇与向往,那样子就像是被炼丹术迷住似的。
世子见二人都被自己的“炼丹术”折服,心里很熨帖,不过想到王妃,带了几分无奈道:“丹道父王所传,母妃所厌,孤当如何是好?”
今日炼丹,是使身边人瞒着王妃过来的。若是以后次数多了,总要传到王妃耳中。
陆炳皱眉道:“那可怎么办?殿下总不好惹王妃不快。”
道痴沉思了一会儿,道:“王妃不喜丹道,多是不知晓其奇妙之故,殿下可徐徐图之。等到王妃亲眼所见丹丸的神奇,就不会再拦着殿下了。”
口中这样说,他心里却想着王妃威武。
不过世子的脾气,孝是又了,顺字怎么也谈不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