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德经解读(简本)-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三章从母腹,虚极和受精三个角度探索生命的奥秘。这是哲学的探索,距离原始的生育崇拜已经很远了。
7 孕妇之歌
原文
这一章是原书的第十五章
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注释):士:这里是对孕妇的尊称。 强:勉强。 容:形容。
豫:怕冷的样子。 涉川:涉水。 犹:紧张。 俨:拘谨。 涣:放松。
敦:品格。 朴:玉。 谷:喻子宫。 浊:双关,就是羊水。 止,清,安,生:指生育过程。
(大意):自古以来有一种人,隐藏着深深的谜:她走路的样子,象是冬天里涉渡冰水,又象是害怕什么。心情紧张时象一位远方来客,心情放松时象消溶的冰雪。她怀着纯朴的玉。怀玉的地方空旷如谷又混浊不清。原来她是临盆的母亲,怀着待生的婴儿。
解读
请不要嘲笑氏族人对孕妇做这样神圣的描绘。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后代也将嘲笑我们。怎么才能止浊徐清?怎么才能久安徐生?文中说,要不欲盈,只有空敝才能得到新生儿。敝而新成,是说道的一条哲理。
8 生育之光
原文
这一章是原书的第三十五章。
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注释):执大象:执,遵循,大象,指道,遵循道。 珥:食物。 过客:指婴儿。 道之出口:喻婴儿出生。
(大意):生育之神天下往,天下往,安平泰。用欢乐与美食将婴儿留下。生育之情平平常,淡乎其味常平平。(婴儿)没有什么好看,没有什么好说,没有什么好用(生育神呵,就留下婴儿吧)。
解读
这一章是在祝贺婴儿诞生时唱的歌,就象今天庆满月,过百天。收入道书时这一章删掉了庆祝的场面,经过了改写,成了现在的样子。如果恢复原貌,这一篇史诗的大意可能这样:先是颂扬生育神(的形象和功绩),接下来写生育神带着婴儿“天下往”,经过了一番交涉,留下了婴儿。婴儿出世了,*开始了。最后是对婴儿的祝福,祝福婴儿不足。
祝福婴儿不足,好奇怪呵!古时的王公自称孤,寡。在今天给孩子取名狗剩。古人说,弱者,道之用。这个中华人的古老习俗!
在生育神(书中上升为道)面前,我们是怎样的微弱渺小呵。神呵,在您的面前,我们就象孩子在母亲面前。
9 赤子
原文
这一章是原书的第五十五章
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喻赤子,毒虫不螯,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俊(血旁)作,精之致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致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
(注释):德:生育。 含德:等于说生育质量。
(大意):赤子,那是生命的精华。对赤子,毒虫不螯,猛兽不攻击,鹰鸟不抓。他筋骨柔弱,紧握起小拳头。不知道雄,雌的事情却*生殖器。他终日号哭却声音不哑。
解读
这一章写赤子,词语完整,精彩描绘,但重心是对生命的讨论。知和曰常以下,一点是说多生育好(益生)。另一点是说,从赤子到壮,从壮到老,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道),也就接近了死亡。
道德经81章大多从祭祀辞流传下来,因此留下了祭祀的痕迹。这一点很重要,不能忽略。这一章从“知和……”以下是对神的颂辞。“物壮则老”:这是对神说的话,是说,在神面前称大就是死亡。周春秋以后,进入哲学时代,神的颂辞隐没在哲理后面,转化为道的哲理。这个转化很自然。
10 母亲之歌
原文
这一章是原书的第三十四章
三十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道字应是河字,大河泛兮。恃之是食之,喂养,衣养。改动了两个词语,从歌颂母亲转成了歌颂道。 万物:指婴儿。 不辞:不推辞。 不有:不占有。 不为主:不自居。 无欲:没有要求。 名:叫做。 大:商语,含有永恒,长久的意思。
(大意):母亲伟大,母亲的乳汁像泛滥的大河。母亲伟大,母亲的衣养让万物恃之而生。母亲伟大,母亲的荣光蕴含在无欲中。母亲伟大,母亲这条河集合起中华的子孙。
解读
这一章可以这样说:
如果用母亲的乳汁来比喻道,那么,看到了母亲也就看到了道。母亲哺乳后代不辞劳苦,而道实现了万物人生。如果说,无所求叫做小,那么象道那样万物所归就叫做大。道象母亲一样的不自为大,又象母亲一样的实现了大。
从母亲的崇拜抽象为道的崇拜。
11 生育之德
原文
这一章是原书的第二十八章
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孩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惑,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注释):朴:是一种玉,象征权力。 器:就是权力(的凭证)。 为官长:朴本来为巫祠所有。当圣人以朴为凭证的时候,他就是巫祠派向生产氏族的首领。 大制不割:巫祠的崇拜不中断。
解读
这一章继承诗经的风格,一章三段,反复咏唱,逐步深入,上升到朴的高度。为了新中国,有了一大批的英雄,可以称为历史英雄,希望读者不要忘记。这一章的诗中人为了她的理想,也是一位历史英雄,希望读者也不要忘记。
我不轻视雄性,我更看重雌性,象山间的溪流,生育之德常流不息。
我知道白,我看重黑,那是天下的定式,生育之德无止无休。
我希望荣,我看重辱,象光荣的谷神,生育之德,不殆的习俗。
这是祭祀时唱的颂神歌,就象宗教的赞美诗。颂神歌唱完了,接下来,主持祭祀的巫开始宣讲。巫(出示象征权力的玉)宣讲说:朴就是神的旨意。神派我到氏族来。我就是你们的官长。我将带领你们继续尊道贵德。
小 结
生育篇歌唱了母亲的生育,表达的思想叫做生育崇拜。世界民族都经历过生育崇拜。生育崇拜是古中华人的重要崇拜。今天人崇拜财神,古中华人就崇拜生育神(生命神)。生育歌唱了几千年,保留在道书中的这几章不过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
太行山曾是一道屏障,历史形成的华夏氏族,太行氏族并行发展。华夏氏族的生育崇拜从“肠”(见山海经)开始,发育出了著名的女娲神话。太行氏族的生育崇拜从“谷神”开始,春秋以后产生出“道哲学”。两支氏族表达了不同的文化。从道德经书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文化的汇合。
到了商时,古汉语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再是屏障。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以后,商衰落,周兴起。周人是华夏人的后代。周人接受了商文化,使用古汉语。但是,源于商文化的周文化没有打上商文化的标记。春秋以后,不再有商文化存在,好象商社会不过是僻远蛮荒的所在。正象商文化失去了自己的标记,华夏文化也失去了自己的标记。华夏文化,商文化一古脑的融汇进了春秋文化。说到这里,读者大约意识到“春秋文化源远流长”这句话的份量了。
生育篇记载了生育崇拜。生育崇拜当然不能产生在周,春秋。细读这一篇就发现祭祀颂神歌的痕迹。如果,我们不能历史的认识,也就不能准确的解读道书。
道德经解读(简本) 抱一篇
道德经解读(简本)
抱一篇
12圣人抱一 13得一者 14不出户 15天长地久
生育崇拜有两个内容:母亲崇拜和父亲崇拜。母亲崇拜叫作谷神,父亲崇拜叫作一。上一篇解读了母亲崇拜,这一篇解读父亲崇拜。
我们中华民族的始族崇拜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崇拜至少有2位。一位是生育崇拜的女娲。女娲是一位母亲神,古人为女娲配了一位神话夫妻叫作伏羲。又一位是生殖崇拜的喾。喾就是一位父亲神。
在道德经书中怎样表达这2位崇拜神呢?书中有几段话: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道是生成一的那个混成物,也就是生命之源。第一步,从道到一,第二步,有了女人和男人,第三步,男人和女人生了孩子,孩子怎么生出来?负阴而抱阳。这里的一已经表达为抽象的精,受精。生命抽象为道。
再看下面一段话: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从一抽象出来的生命。从道的生命之源到万物的生命叫作生。孕育叫作德,孕育的过程叫作畜。生育了,物形成了。物相聚叫作势。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社会。为什么尊道贵德?因为道和德起源了人类,组成了社会。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建和抱完成了受精:要不拔,不脱,子孙代代相传,祭祀不绝。
上面说了这么多话,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在社会的早期就开始对了对生殖和生育的崇拜,生殖的崇拜物是男性生殖器,生育的崇拜物是女性的生殖器。写成文字,男性的生殖器是“一”,女性的生殖器是“谷”。
道书中讲述了对一的崇拜。一崇拜是什么呢?书中说: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天下式,第一大事,根本大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也。”
清,有秩序,不混乱,宁的意思也相同。能够使天下有秩序,不混乱的一是个什么东西?灵,灵验,遂心愿。古时的神指动物,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是什么能够将动物管起来?谷,女性生殖器。能够使谷盈起来的一是什么,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万物就是生物,生物因为有一才能生。贞,占卜,指权力。侯王,商语,就是首领。在母系制时期,首领是女性。女首领因为一而产生。其致也,肯定。说这段话的人很自信:圣人抱一,母亲生育,这是天下式呵!
很明白了,一崇拜就是原始的生殖崇拜。一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再明白不过了。
我们中华人同世界民族一样的走过了生殖崇拜的阶段。
生育崇拜是采集时代的“社会思想”,食物和生育是关系到氏族兴旺的两件大事。公元前4千年以后,自然的食物日渐枯竭,饥饿危机将始族人“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始族人不得不转向人工生产求得生存。在饥饿时期,人口锐减,生育神女娲和伏羲创造出来,生殖神的喾创造出来,公元前3千年,生育崇拜达到了高峰。(公元前2500年,在山东出现了四座“古城”,标志商代开始,商氏族的人工生产获得成功。商代以后人工饲养发达,人工种植也开始了。)
如果不是读了道书,就不能知道在始族时代有过强烈的生育崇拜。在今天,拜财神,追明星。在始族时代,拜生育神。书中的“道”总是漂浮着生育神的影子,多生育叫作“德”。在皇帝时代宣传“三从四德”,在今天宣传社会公德,道书就宣传生育德。生育崇拜的内容保留在道书中。可知,生育崇拜是吾言的重要内容。
生育,差不多是动物行为,是生存和延续后代的第一个条件,极平常,当然甚易知,甚易行,但是,生育中包含的社会关系,社会认识,又是莫能知,莫能行:人类智慧的宇宙关系,道,从生育关系中发现出来。这就象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也是生存和延续后代的重要条件,也是极平常,甚易知,甚易行。但是,剩余价值从生产关系中发现出来,社会运动的根本的动力从生产关系中发现出来。
12 圣人抱一
原文
三十六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曲:缺。 枉:弯曲。 盈:满。 敝:旧。 天下式:定式,至理名言。 伐:夸耀。 矜:骄傲。 夫惟:因为。 故:所以。
(大意):不全就是全,不直就是直,不满就是满,不新就是新,不多就是多,多了反倒麻烦。怎么说呢?这就象圣人抱一一样,至理名言。(圣人)不自见,不自伐,不自矜。圣人不争,没有人与圣人争。
解读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是这一章的中心句。什么意思?
“一”显然是一种崇拜。
“为天下式”,可知一崇拜表达了一个时期的社会思想。
“抱一”,可知,一崇拜即是生殖崇拜。“圣人抱一”,圣人是巫祠的自称,可知圣人即是一崇拜的具体形象。可知一崇拜早于帝崇拜和商崇拜。商崇拜不早于公元前2000年,那么,一崇拜是在距今6千年始族时期。大约经过了千年的时间,一崇拜逐渐为帝崇拜代替。一崇拜作为历史保留在道德经书中。
我们这样来解读圣人抱一,就不能不对圣人抱一所表达的社会形态作这样的想象:
母系制的始族村落普遍建立起来,群外的婚配习俗普遍形成。始族母亲到村落外寻找配偶。这个时期的吾言宣讲人便是配偶的对象,抱一的圣人。自称圣人的我“绝学无忧”“而贵食母”,甘愿“被褐怀玉”。表达了从动物人向社会人过渡时期和社会的早期才能出现的婚配形式。可知圣人抱一这种原始的“一夫多妻制”距离今天多么遥远,遥远得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
对于抱一的圣人,这一章作了形象的描绘“曲,枉,洼,敝,少”。“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怎样的一类人?这类人天下莫能与之不争。这类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但是宣讲人却高度评价:“明,彰,有功,长”。这是一批务实的“事业人”,肩负着兴旺子孙后代的重任。这批人被称作圣人。
13 得一者
原文
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也。天无以清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物无一生将恐灭。侯王无一贵高将恐厥。故,贵以溅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故致数誉无誉,不欲珞珞如玉。
(注释):“得”:得到,受到。 “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