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旨
  孟子以为治国应该施行仁政,任贤使能,明其政刑,切不可安于逸乐,自求祸端。
            注释
  ①贵德而尊士重视道德,尊重贤士。
  ②国家闲暇国家没有内乱外患的时候。
  ③诗指《诗经·豳风·鸱鸮》。
  ④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趁着天还没阴雨的时候,取那桑树根,缠结起来以修补门窗。迨,及,犹言趁着。彻,通“撤”,取。土,音dù,通“杜”,齐国一带的方言称树根为杜。绸缪,音chóu móu,缠结修补。牖,音yǒu,窗子。
  ⑤今此下民或敢侮予那些在下面的人们,有谁还敢来欺侮我。予,鸱鸮自称。
  ⑥般乐怠敖享乐怠惰骄傲。般,音pán,通“盘”,乐。敖,音ào,通“傲”,骄傲。
  ⑦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说:长久地配合天命而行,自己去寻求更多的福气。永,长久;言,助词;配命,配合天命。
  ⑧太甲指《尚书·商书·太甲》篇。
  ⑨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造成的灾祸,我们还可以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活不成了。孽,音niè,灾祸。
          析论
  本章分为两部分,“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以下为第二部分。前半提出尊贤使能、未雨绸缪的主张;后半则批评国君不知在承平时期厚储国力,只知整日游乐怠惰,终将自招祸端。
  治国之道,在务行仁政,国泰民安,这是孟子的政治理想。想要顺利达到这个理想,必须要招揽优良舵手,(新浪读书独家首发)贤能之士正是孟子心目中的优良舵手。所以国君应该贵德尊士,任贤使能,才能处荣避辱,连大国都要畏惧三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为政之道也是如此。国家承平时期,正是“明其政刑”、“绸缪牖户”的最佳时期,孟子引《诗·豳风·鸱鸮》为证,“迨天之未阴雨”就是“国家闲暇”之时,“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就是“贵德尊士,明其政刑”,“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就是“虽大国必畏之矣”,引《诗》和所要表达的意思扣得这么紧密,孟子真不愧是雄辩滔滔的政论家。
  反观当时诸侯,不知利用承平时期明其政刑,贵德尊士;不是好战黩武,便是贪图享乐,这些作为都是自种祸因,正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因果循环,最后终会自食恶果。因此孟子举《诗》、《书》为证,说明无论祸福,都是自己招致的。《易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相同的道理。
  周公辅佐成王,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所以为周代立下了八百年的雄厚基础;刘备三访诸葛亮,使诸葛亮深为感动,于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竭力驰驱,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尊德贵士、明其政刑的典范,值得为政者效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孟子卷·论政治(14)
      (四)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王无亲臣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识⑥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⑦,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七)
            章旨
  孟子明告齐宣王:为君当谨慎辨识人才,留用贤臣,罢退不肖。
            注释
  ①故国传世久远的旧国。
  ②乔木指年代久远的高大树木。乔,高大。
  ③世臣累世立功的大臣。
  ④亲臣亲信之臣。
  ⑤亡亡失、亡匿。
  ⑥识知,此处有预先知道的意思。
  ⑦卑逾尊疏逾戚卑贱者职位超过尊贵者,疏远者职位超过亲近者。逾,音yú,超越。戚,亲近。
          析论
  尊贤,是儒家在政治上的一项重要主张。国君选用贤臣,必须不分亲疏、尊卑,如果真是贤臣,地位卑下的,可以拔擢至高位,超越地位尊贵的;关系疏远的,也可以拔擢至高位,超越关系亲密的。人才的任用罢黜,完全以贤能与否作为标准,超越了“尊尊亲亲”的伦常要求,因此也就必须格外谨慎地进行考察了。
  如何发掘贤者呢?众人的评价,当然是重要的参考。因为一个人的才能、学识是表现在外,别人得以观察到的。因此,透过旁人对某一个人的批评、观感,多少可以据以知晓这个人的大概。然而这毕竟只能提供大略的了解。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行事作风与处世原则,旁人不见得了解,所以,旁人的批评,不见得一定公允。因此,国君在选用人才时,还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于旁人的口碑、批评,要有所过滤。尤其不能仅以少数人的看法作为依据。如果观察的旁人,数量不多,哪晓得他们会不会党同伐异,嫉妒贤能,联合起来信口指鹿为马呢?哪晓得会不会居心不良,图谋不轨,一起滥用任免大权呢?即使是全国人的共同观点,国君都还得实际去察核清楚呢!因为某些有才识的人,往往是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众人对他不见得有好的批评;相反的,乡愿之人,行为以讨好他人为准则,毫无气骨、智慧可言,却也博得好名声。
  唯有亲见其贤良与否,才能做最好的判断。孟子此章,重点摆在劝说君主要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要为左右臣下所蒙蔽;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力,不要只凭耳闻。然而,君主的自主、自信,亦不能过了头。别忘了“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也是古之明训,以自己的评价推翻国人的共同看法,应有十分坚实的理由、万分缜密的考虑才行。否则,轻易为之,不也成了刚愎自用?
          问题与讨论
  1孟子提倡法先王,“先王”指的是谁?法先王,主要是学习效法什么?处于21世纪,我们应如何向古人学习?学习哪些优良的经验?
  2一个人“好勇”,是不是好事?试举史实或生活所见,与同学互相讨论。
  3“进贤”是治国的必备要件之一,孟子提出怎样的用人原则?贤才要如何发掘呢?目前国家政府人才是如何进用的?请提出自己的观察与看法。
  4孟子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请同学从生活的经验中举例说明。
           三、仁者无敌
  战国时代,诸侯为了扩充势力与国土,互相攻伐,几无宁日。各国人民,被迫征战,埋骨荒野者,不可胜数。老弱辗转于沟壑之中,无以为生者,比比皆是。孟子有感于此,因而主张保民、养民,施行仁政。他对于战争,极力反对;对于好战残民的国君,更是大加挞伐。本单元选编孟子有关仁者无敌思想的篇章,加以论述。得道多助,人和为贵,故编列“天时不如地利”为第一章。仁者无敌于天下,故编列“晋国,天下莫强焉”为第二章。研读上述篇章,即可了解孟子反对战争的主要见解。
  

孟子卷·论政治(15)
      (一)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③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④,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⑤,固国不以山谿之险⑥,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⑩。”(《公孙丑》下·一)
          章旨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得天下者,得民心而已矣。
            注释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兵作战,只是靠天象时令,还不如据有险要而有利的地势;只是据有险要而有利的地势,(新浪读书独家首发)还不如上下和谐,得到民心的支持。天时,指天象时令,如风雪、晴雨、寒暑等。地利,指地势有利,如城池、山河、关隘等。人和,上下和睦而团结。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指城郭之小者。郭,外城。
  ③兵革兵器铠甲。
  ④委而去之舍弃而离开它。之,指上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委,弃也。去,逃离。
  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守住人民不是依靠疆土封记的界限。域,界别,此处用作动词,引申有限制的意思。封疆,疆界上的封记。封,聚土;疆,界。封土为台,用以标示疆界。
  ⑥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巩固国防不是只凭借山河形势的险要。
  ⑦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服天下不是只凭恃强大的军事力量。
  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民爱物之道的君王,会得到很多人民的协助;违反王道的君王,很少有人帮助他。得道,得仁政之道。
  ⑨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他自己的亲戚都会背叛他。至,极。畔,通“叛”,背叛。
  ⑩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仁君不战则已,要是非战不可,一定是会战胜的。
          析论
  《三国演义》描述赤壁之战的始末,当时曹操有数十万大军,进击江东,必然所向无敌。然而孙、刘联军之所以能火烧曹营,以相当少的兵力战胜曹操大军,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诸葛亮借得东风之便,掌握了天时。由此可见天时的重要。
  但是用兵作战,也不能全靠天时,《孙子·形篇》说:“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如果占据有利的地势,在很高的山谷中蓄满大水,然后骤然开启水闸,使得大水奔腾而下,那么在下的敌军必然溃散。此时任何有利于敌军的天时,都派不上用场了。可见天时不如地利。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崤山与函谷关为天然屏障,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以黄河为护城河,即使是千骑也难以飞渡了。有如此山川,其国防应是固若金汤了,其政权应是足以传之千秋了。然而秦始皇不施仁义,荒淫残暴,旋踵之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等到戍卒大呼,揭竿而起,函谷关不久就沦陷了。楚人放了一把火,可怜阿房宫就变成了一片焦土!)(杜牧《阿房宫赋》)汉朝取秦而代之。由此可见地利不如人和。
  如何拥有人和的绝对优势呢?孟子昭示那些有国有家者:“得道者多助。”“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五)“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六)为政者要一心一意把人民照顾好,只要有一个人流离失所,为政者都要惭愧自责,内咎不已。像这样爱民如子,饥溺是拯,还会不得人心吗?还会没有人和吗?实行仁政,就是“得道”,“得道者多助”,而成“仁者”,因此,孟子说:“仁者无敌。”(《梁惠王》上·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想看书来

孟子卷·论政治(16)
      (二)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①,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②;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③;南辱于楚④。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⑤,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⑥。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⑦,薄税敛⑧,深耕易耨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⑩,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五)
            章旨
  孟子向梁惠王陈述“仁者无敌”的道理。
            注释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当年天下没有一个诸侯国比晋国强大。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建立诸侯国。魏独得晋国的故都,所以梁惠王还自称其国为晋国。
  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在东方,于马陵之战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魏申被俘虏而殉国。
  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在西方,被秦国袭击,割去河西七百方里的土地给秦国。
  ④南辱于楚在南方,(新浪读书独家首发)又于襄陵被楚国打败,失去八座城池,饱受侮辱。
  ⑤愿比死者一洒之愿意替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完全洗雪耻辱。比,音bì,为、替。一,全部。洒,音xǐ,洗也,洗雪。
  ⑥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只要有一百方里的土地,就足以实行王道政治了。王,音wàng,作动词用,称王于天下。
  ⑦省刑罚减轻刑罚。
  ⑧薄税敛少征赋税。
  ⑨深耕易耨耕田时,翻土翻得深;耘田时,锄草锄得尽。易,治,用心整理。耨,音nòu,锄田。
  ⑩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让少壮子弟在闲暇时讲求孝、悌、忠、信的道理。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可以让他们拿着棍子去打退秦国、楚国的坚甲利兵了。制,音chè,掣也,拿着。梃,音tǐng,木棍。挞,音tà,攻击。
  彼夺其民时秦、楚等国剥夺了人民的农时。时,农时。
  彼陷溺其民秦、楚等国残虐人民,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夫谁与王敌有谁能和大王为敌呢?
          析论
  粱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除了企图凝聚强大的军事力量,杀人盈野、杀人盈城之外,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他希望孟子教他的,也不外乎此。这样的想法真是无济于事。孟子一向主张施仁义,行王道;主张“保民而王”,则无敌于天下。当然他的回答会让梁惠王大感意外了。
  首先,孟子提出“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三个施政要项。他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刑期无刑;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努力稼穑,增加生产。如果不能“省刑罚”、“薄税敛”,而一味地苛刻待民,则民不聊生,势将离心离德,纷纷迁往他国,还谈什么深耕易耨,谈什么“愿比死者一洒之”呢?
  人民饱食暖衣之余,就要提高其教育水准。“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让每一名丁男都身强体健,知书达礼,他们自能“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了。为什么呢?要知道治国的要务就是施仁政于民,把人民照顾好,让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不此之图,一如秦、楚等国,“夺其民时”,不顾人民有父母妻子冻饿离散之苦,硬是把人民逼上战场,以满足国君开疆拓土的私欲,这就是“陷溺其民”,就是“残民以逞”。其结果必然是众叛亲离,不得民心。只要有机会,人民必然叛离,国君将成独夫。“陷溺其民”和“仁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