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残燕子楼-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班的问吴蛤蟆:“不知吴大王把燕娘请来是什么用意?”

  吴蛤蟆:“没别的意思,本来是吴某仰慕燕娘的才艺,想让她做我的压寨夫人的,不想燕娘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顾大局识大体,非一般女流之辈,实在是巾帼豪杰,忧国忧民,我等皆为之汗颜。现在燕娘既称在下大哥,这哥可不是随便叫的,我就认下这哥好妹妹了。过去的误会就一笔勾销了。燕娘既然说是跟了白大人,我也谈不上夺其所爱。大家都是自己人,还是喝酒为上!哈哈——”说着,又痛饮一杯。

  燕娘见吴蛤蟆如此豪爽,为之感动。端起酒杯:“我敬大哥一杯!”

  吴蛤蟆又是哈哈大笑,燕娘看出,现在的他已经完*出了江湖豪杰的气概。

  燕娘说:“该说说正事了。我既然答应大哥去说服白大人等,以后不再为难山上的弟兄,并请求为弟兄们找个出路,正好班头来了,不妨让其回去,把书信带给白大人,等有了答复,我再离开这里。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吴蛤蟆摆摆手:“班头自然可以回去,信也可以由他带给白大人。燕娘就不必留在此处陪我们受罪了。你们吃了饭,我就派人送你们一起走。”

  跟班的连忙站起来,举杯敬吴蛤蟆:“外面传扬吴兄十分恐怖,今日亲眼所见,大相径庭,在下佩服!”

  吴蛤蟆取过书信,递给跟班的。

  燕娘说:“既然大哥相信小妹,我就跟班头一块回去。如果事情不如人意,我自然会自己来找大哥。”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时候已近傍晚,吴蛤蟆让人牵过来两匹马:“骑马不到天晚就可以到达县衙。”

  于是,燕娘和跟班的这才上马,吴蛤蟆带着两名弟兄也上了马,护送燕娘和跟班的下了洞山。

  到达县衙果然天还不黑,燕娘说:“大哥先请回吧,明天我一定给你回话。”

  吴蛤蟆等人告别燕娘,打马而回。。。。。。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彭城团练成立
第六章

  白季庚见燕娘和跟班的安然无恙回到了县衙,喜不自胜。

  跟班的将吴蛤蟆的书信交给白大人。

  白季庚打开观看,沉思默想片刻。

  燕娘这才将被吴蛤蟆的人如何掠到洞山,又如何说服吴蛤蟆归顺的事一一细述清楚,白季庚感慨万分,对燕娘愈加爱慕。

  白季庚道:“眼下内战日趋激烈,时内自关中,西暨蜀、汉,南尽江、淮、闽、越,北至太原 ,烽烟迭起。朝廷已宣布发兵*成德节度使李惟岳、魏博节度使田悦等。徐州刺史李洧已经到位,日前到府商议如何确保一方平安,约请县衙迁移至云龙山北的戏马台附近,并在城区招募团练队伍,实行城区自治。”

  跟班的插话:“大人,若将吴蛤蟆一干人马为我所用,成立团练队伍,九里山一带可保平安。”

  白季庚:“我也这么想,倘若吴蛤蟆一干人真心归顺,自然是件大好事,求之不得呢。”

  燕娘:“大人即可招来他们,愿入团练的就留下,不愿加入的就放其回乡,自然也就解除了匪患,再有滋事生非者,可由吴大哥治理,岂不省了官府的精力?”

  白季庚点点头:“如此甚好,燕娘不亏女中豪杰!”

  于是商定:明日即派人请吴蛤蟆来,共商筹建团练事宜。

  一夜无话。

  次日上午,吴蛤蟆带着五个弟兄随白季庚派去的跟班来到县衙,白季庚亲自出衙迎接。

  关之均带着歌班,吹拉弹唱,表示祝贺。

  很快,彭城团练成立。

  徐州刺史李洧带领徐州其他官员亲自到场祝贺。

  接着,白季庚将县衙移至云龙山北。

  县衙西部即为节度使驻地。

  自此,徐州与彭城名称再次互易。

  徐州素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

  原来,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时期,大彭氏国很强盛,曾为五霸之一。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岛岛岛,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县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传说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秦统一后设彭城县。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

2、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711 年,唐睿宗任命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从此出现了节度使的称号。后来,朔方、陇右、河东等边镇也相继设置了节度使。节度使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因此节度使上任时八面威风,皇帝亲自派大员为其饯行,属下州县官吏,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彩楼高耸,旌旗招展,鼓角齐鸣,节度使骑在高头大马上,由武装仪仗与五彩缤纷的旗帜簇拥而来,象征着权力的“双旌双节”高擎。节度使管辖数州,总揽辖区内的军事、民政、财政,权力极大。

  公元764年,徐州太守李正己尚未拥有徐州之地,与薛嵩、李灵曜等争夺包括徐州在内的城市,故行营设在徐州附近。当时身为渤海使臣的王诞优雅,*,武艺高强,不仅为渤海的诸王所敬服,连唐朝将军也希望与其交往。王诞是大钦茂时期派出的遣唐使节。王诞在使命达成后,没有直接按来路从登州回国,却南下徐州附近寻访“李太守”。为此,唐朝才子、著名诗人韩翃的《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少年沽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喜看明时钟太尉,功名一似旧淮阴。太守是郡的长官,相当于州刺史。行营,是指军队长官外出作战时的兵营。

  平卢节度使南下之后,李正己当上了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使。李正己长于权术,他杀王玄志之子,逼走外兄侯希逸,经过两次政变当上了平卢淄青观察使兼押渤海等蕃使。他又在薛嵩死后,乘李灵曜叛乱之机,将其领地五个州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使平卢淄青节度下领州达15个之多。李正己派儿子与心腹分统各州。安史之乱后,各藩镇势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今山东地区俨然成了李氏的一统天下,“虽奉事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皆自专之”。

  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下来了,但藩镇势力却由此而扩张、巩固,大有此伏彼起之势。各地的节度使拥兵割据,他们“收安、史余党,各拥劲卒数万,治兵完成,自署文武将吏,不供贡赋 ”,有的还“结为婚姻,互相表里 ”,而朝廷却一味姑息,不加治理。他们名义上虽为藩臣,但权限上早已超出臣子的范围。到了大历末年,已经发展到“自署官吏随意敛赋,甚至可以连兵抵制朝命”。当时的局势比较混乱;如梁崇义据有襄、邓、均、房、复郢等七州之地;安史旧将 李宝臣占有恒、定、易、赵、深、冀六州之地;魏博节度使田承嗣,“阳图自固;重加税率,虽曰藩臣,实无臣事 。”再加上吐蕃不断入侵,西北边陲,亦甚危 急。特别是河南一带,受害最重。

  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唐代平卢节度使系玄宗朝的九大方镇之一,肩负着经略东北边疆的重要任务。安史之乱尾声时;南迁齐鲁地区。平卢淄青节度使是唐代重要的藩镇,《新唐书&;#8226;藩镇传》把它列在魏博、成德、卢龙河朔三镇之后;位居第四。事实上,安史乱后一段时间里,淄青镇兵强马壮,地广民众,在诸藩镇中“最称强大”,并且它同河朔藩镇结党联盟,与朝廷对抗,确立了以节度使世袭制为主要内容的割据统治。当初,大历中李正己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兖、郓十五州之地,李宝臣有恒、定、易、赵、深、冀、沧七州之地,田承嗣有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之地,梁崇义有襄、邓、均、房、复、郢六州之地,各聚兵数万。始因叛乱得位,虽朝廷宠待加恩,心犹疑贰,皆连衡盘结以自固。

  公元774年,徐州乱军逐徐州刺史唐乘。

  徐州乱军占据徐州城,知春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老鸨风风火火地招呼着各位军爷。

  知春院的燕子楼也自是红灯高挂。。。。。。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 白季庚力保徐州
唐代宗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汴宋留后田神功病死后,都虞侯李灵曜作乱,唐廷无奈,下诏授其为汴宋留后。此人翅膀未硬,就骄慢无礼,自己封授辖内各州刺史,仿效河北诸镇,最终惹得唐廷大怒,派淮西节度使李忠臣、河阳三城使马燧等人征讨。田承嗣忙派其侄田悦引数万军去救援李耿曜,在汴州被李忠臣等人打得大败,田悦只身逃走,李灵曜被擒送长安斩首。

  由于田承嗣一直逗留不入朝,又派兵助援李灵曜,唐代宗下诏又派诸路人马*。“承嗣乃复上表谢罪”,时叛时降,如同儿戏。“上亦无如之何”,唐代宗只得听之任之,诸路人马各自心怀鬼胎,中央根本指挥不动,没办法,又“悉复(田)承嗣官爵,仍令不必入朝”。

  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田承嗣病死。“承嗣盗有七州,而未尝北面天子。凡再兴师,会国威中夺,穷而复纵,故承嗣得肆奸无怖忌”。老贼死后,唐廷还赠太保,以示褒赠。田承嗣临死,遗命诸将立其侄田悦继承后事,继续做节度使。

  当时,田承嗣据有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李正已据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十州,攻灭李灵曜后又得曹、濮、徐、衮、郓五州。李宝臣据恒、易、赵、定、深、冀、沧七州。梁崇义据襄、邓、均、房、复、郢六州。这几个人盘据错节,交相依附。官爵、甲兵、租赋、刑杀全是节度使自己说了算,虽名义奉唐朝正朔,实为真正的地方王国。“朝廷或完一城,增一兵,辄有怨言,以为猜贰,常为之罢役;而自于境内筑垒,缮兵无虚日。以是虽在中国名为藩臣,而实如蛮貊异域焉!”国中之国,各个节度使是实际的土皇帝,割据之势已初露端倪。

  公元780年,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山东割据者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出兵埇桥(安徽宿县符离)、涡口(安徽怀远),堵截唐江淮粮道。七月;平卢节度使李正己死了。节度使李正己死后,其子孙相继承袭淄青平卢观察使兼押蕃使之职,其子李纳擅领军务,据淄、青、齐、海、登等15州之地,拥十万精兵,发动叛乱,抗拒中央。其辖下徐州刺史李洧此时正在徐州,与白季庚一同谋划徐州自治问题。

  李洧是李正己族兄,也是平卢节度使李纳的从伯父,一向与李纳父子通同一气。为了劝告李洧不与朝廷对抗,白季庚亲自到李洧府上进行劝说,使其不服李纳之命,并率领全州归顺朝廷。

  李洧听从了白季庚的劝告,迅速联络海州刺史王涉、沂州刺史马万通,准备一同起事,并派遣摄巡官崔程带着表章到朝廷去,让他口头上奏皇上,并且禀告宰相,大意是:“徐州无力独自抵抗李纳,李洧乞求担任徐、海、沂三州观察使,况且海、沂二州,现在都已被李纳占有。李洧与刺史王涉、马万通素有约定,如果能够得到朝廷的诏书,必定能够成功。”

  崔程来自外地,以为宰相都一样,于是先向张镒禀告,张镒又转告了卢杞。卢杞恼火崔程不先向自己禀告,便不答应他的请求。

  虽然卢杞从中作梗,朝廷暂未答应李洧的请求,但李洧和白季庚主意已定,不生二心。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十月,徐州刺使李洧率部和海州刺史王涉、沂州刺史马万通相约背叛李纳归唐。

  李纳得知伯父李洧听从了白季庚的劝告归顺了朝廷,十分恼火,便派两万精兵,由大将王温会同魏博将崇庆率领,首先围攻徐州。

  战事当前,燕娘说回知春院。

  白季庚说:“好吧,现在我这离你那近了,可以随时往来了。”

  燕娘回到知春院暂且不提。

  且说这边,白季庚与李洧正紧急商议应战之策。

  李洧即遣牙将王智兴向朝廷告急。

  王智兴日夜兼程,五日到达京都。

  唐德宗即令朔方大将唐朝臣与宣武节度使刘洽、神兵马使曲环、滑州刺使李澄,各率兵马共救徐州。

  眼看兵临城下。

  白季庚道:“可招徐州地方团练,由吴蛤蟆指挥,在城外阻截来敌。我等再征集吏民千余人守城,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朝廷援兵一到,徐州可万无一失。”

  吴蛤蟆奉命迅速召集彭城团练及徐州外围弟兄,联络丰、沛武林豪杰,在各大要塞路口布置防范。

  此刻,朔方军五千余人,一半步兵,一半骑兵,由于唐朝臣奉诏出兵,不敢怠慢,部队军装也来不及置办,所有旗服都十分破旧不堪,象要饭的叫花子。而宣武军队伍服装十分统一,气派鲜明,俨然正规化军队的样子。

  宣武军常常笑话朔方军:“你们这些乞丐也能破敌么?”

  朔方军卒将话告诉了唐朝臣,唐朝臣并不生气,而是把话有重复了一遍:“我们这些乞丐也能破敌么?”

  用这话激怒将士。将士们个个义愤填膺:“不要瞧不起人!看谁先破敌!”

  唐朝臣一挥手:“对!我等出兵讨逆,应该凭借智慧和勇敢,并不在乎服装。只要能先攻破敌营,何愁资械不足,何愁没有衣服穿!大家要努力向前,勇打猛拼,共建功勋,不要让汴宋人(即宣武军,因汴宋自灵曜乱后,置节度使,改称宣武,所以唐朝臣仍称他为汴宋军)笑话咱!”

  朔方军将士个个摩拳擦掌,士气振奋,都想着战场立功。

  朔方军到达徐州,这时候正碰上李纳派去的王温、崇庆在组织攻打徐州城。

  于是双方交战。

  李纳见半个多月没能攻下徐州城,又派将军石隐金率兵八万,前来支援王温,在彭城南面的七里沟与刘洽等激战半天。

  傍晚,刘洽引军稍作退却。

  朔方军骑兵头领杨朝晟向唐朝臣建议:“公以步兵负山布阵,以待敌人,我以骑兵伏于山曲,贼见我军人少势孤,必然与我军相拼。那时候,我率骑兵将其拦腰截杀,敌军必败无疑!”

  唐朝臣说:“好建议!”遂依计而行。

  崇庆的队伍见唐军力单势薄,与石隐金西追刘洽,见朔方军步兵在桥西之南,队伍象要饭的,认为战而必胜,便率骑兵两千进攻朔方军。

  杨朝晟带领骑兵潜伏于山曲。

  朔方军且战且退到山的西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