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来听课的人动机并不相同。
  据沈醉回忆,戴笠听说叶剑英等在南岳讲课,很想把中共打游击的一套办法学过来,便设法派军统临澧特别班的两个副大队长到训练班工作、听课。
  当时来听课的,甚至还有南岳各寺庙的和尚。
  课堂容纳不下时,就在外面广场讲大课。
  叶剑英上课时通常穿那套褪了色的军装,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他那精辟的见解,出色的口才,儒雅的风度,深深吸引住了在场的听众。
  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下课的号声响了,听众还是不愿意走,要求再多讲一些。
  叶剑英不仅讲游击战,而且讲军民团结,讲坚持抗战的道理。
  有一次,他讲到军民关系,用鱼和水的关系说明进行游击战争必须要紧紧依靠群众,在敌后作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群众。
  汤恩伯在旁听了,用手指着叶剑英对学员们说:过去我们为什么老打不过他们呢?因为他们同群众是鱼水关系。
  叶剑英非常注重实践,为了锻炼学员在游击战争中开展政治工作和###工作的能力,他倡议各队利用节假日到乡间去,并且常常亲自带队前往,训练学员掌握实地宣传组织民众的方法,学习八路军的作风,密切与当地群众的联系。
  游干班并不是风平浪静的港湾。
  国民党当局在日本帝国主义诱降下,加紧筹划###分裂阴谋。
  汤恩伯的态度也随之有所变化。
  训练班中的顽固分子借机寻衅,散布流言,制造磨擦,暗中监视中共人员。
  他们不准学员个别接近中共人员,害怕被“赤化”。
  面对这种情况,叶剑英领导代表团全体成员对训练班里的国民党顽固派分子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争取团结更多的抗日爱国军官学员,扩大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在圣经学校礼堂的学员大会上,在例行的总理纪念周上,叶剑英和其他国民党官员经常发表各自的抗战主张,有时观点相左,甚至发生争执。
  一次,汤恩伯在学员“朝会”上公开说:“蒋委员长对打败日本是完全有把握的,但各种迹象表明,共产党今后是否能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令人产生怀疑。”
  叶剑英立即上台发言:“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的诺言是忠实履行的,实践孙中山先生的救国主张也是矢志不渝的,不像有些人早上恭读总理遗嘱,晚上恭读总理遗嘱,天天阿弥陀佛,却不去真正进行实践,这样究竟对国家、民族有什么用?!”说罢离去。
  这件事在整个训练班引起了轰动。
  训练班副主任陈诚急忙赶来训话。
  他貌似公正地说:“教育长与副教育长闹意见,是怎么一回事?古人说君子与君子无争,何以故?以能互让故也。
  他们二人都不能互让,所以争起来了。
  由此观之,两个都不对。”
  叶剑英训练班面对各种逆流浊波,泰然处之,时时处处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与多数的国民党官员合作处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10)
他与后来担任教育长的李默庵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李是黄埔第一期学生,十分尊重叶剑英。
  40年之后,李从美国归来,特意看望叶剑英,还恭敬地称他为“老师”。
  李回忆这段往事,感慨地说:“我是他的学生,在南岳,凡是教育方面的事,都由他作主,他热忱执教,甚得好评。
  他经验丰富,且善于辞令,深入浅出,更受欢迎。
  他讲的游击战术课,改变了国民党军将领只打正规战的观念。
  我们也学着发动民众,开展游击战争,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
  这在国民党军中开创了先例,对推动抗日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加办班的中共方面人员住在山脚下一处名为“枯盈园”的庄园内,生活艰苦、十分枯燥。
  一向豁达乐观的叶剑英带头活跃文化生活,通过开展读书和歌咏演出等文娱活动,提高大家的文化情趣,并十分注重借此搞好同友军的关系,扩大共产党、八路军的影响。
  训练班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属的抗敌演出队第八队到南岳演出。
  演出队到南岳的第二天,训练班在南岳镇上惟一的“大饭店”南濠酒家举行欢迎宴会。
  演员们见了叶剑英,都把他围起来,问这问那,争着和他在一桌吃饭,边吃边谈,宴会快结束时,国民党的几个官员突然起哄,要演出队的女同志唱歌。
  由于他们态度不严肃,八队的同志产生了反感,会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这时,叶剑英从容不迫地站起来,说:“我来唱一个。”
  说着,他清了清嗓子,把一只脚踩在桌边的一条小凳子上,声音洪亮地唱起了陕北小调《开荒》:“开荒呀!开荒!前方的战士要军粮。
  织布呀!织布!前方的战士要衣服。
  大嫂嫂,老爹爹,丈夫娃娃不要惦记他。
  我们努力耕织,不少他们穿吃,打败鬼子好回家!”一曲终了,掌声四起。
  叶剑英乘兴提议:“八队同志也唱一个!”八队照例由女同志站在前排,先后齐唱了《红缨枪》、《大刀进行曲》等歌曲。
  宴会最后在活跃、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演出队在南岳期间,叶剑英亲自带他们在衡山师古桥向民众演出爱国名剧《陆登殉国》,激发乡民和士兵抗日保国的民族气概。
  演出后,叶剑英登台向观众挥手致意,并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动员群众团结起来,把日本鬼子赶出去!观众听了叶剑英的讲话,群情振奋。
  田汉即兴吟诗一首:“风云叱咤老毛奇,却把奇功属教师,师古桥边嘶战马,将军亲作教师时。”
  这首诗不胫而走,很快在群众中流传开来。
  在南岳期间,叶剑英还广泛接触各界爱国人士,引导和支持他们采取各自选择的方式参加抗日救亡。
  他专程到兰山亭寺庙进行宣传讲话,题写了抗日诗词,陪同周恩来去祝圣寺会见了暮笳、演文、巨赞等法师,和他们一道研讨抗日救亡善事。
  周恩来在暮笳的纪念册上亲笔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在南岳宗教界引起了反响。
  巨赞法师特来会见叶剑英,洽谈甚欢。
  叶剑英联系佛教哲理,宣传团结抗战的道理,使巨赞甚为感动。
  巨赞同暮笳法师率南岳僧侣二百多人,发起“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叶剑英建议改称“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以体现“佛道教救苦救难”宗旨,团结更多的和尚、尼姑和道教徒一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9年5月上旬,“协会”正式成立时,叶剑英前往祝贺,并在大会上发表了《普度众生,要向艰难的现实敲门》的著名演讲。
  他从“佛教与现实问题”说起,讲了“为保卫自己的道场而奋斗”、“本着佛教精神死而无悔”、“佛是普度众生挽救民族”等四个问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11)
他说:你们的成立宣言也写得很明白,“佛告诉我们说:‘众生要度尽,方证菩提。
  ’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众生是什么?中国四万万五千万的同胞。
  他们是不是众生?当然是的。
  而且是同一炎黄子孙,生死相共,我们要普度众生,首先就要从解放四万万五千万的同胞入手。
  同时一切普度众生的工作,要看在众生,不要着重个人;要看在现在,不要妄想将来。
  做到这步田地,就是‘无我’了,无我精神就是革命精神,也就是佛的精神。”
  他借用演文和尚的话说:“做一个人不容易,做一个和尚更难”。
  这平淡的话语,却有不平淡的道理。
  ……我们做一个人,要勇敢地放在革命的熊熊火焰中去焚化身体,才能净化自己的灵魂。
  现在在前线作战的将士用自己的血肉,去换取民族的自由,死而无悔,这就是革命精神,也就是佛的精神。
  你们是佛的子弟,当然要学佛的精神,要把自己躯壳,放在抗战的烈火中焚化,你们的灵魂才有光辉,在历史上才会受人尊重。
  他说:“我们在抗战的烈焰中,没有自我,只有大家,要有未来,先有现在;必须通过现在才有将来,必须做到无我的地步,才会求得自我的存在。
  本着这种精神来做一切救难工作,一定有辽远的前途,而且要推广到全中国、全世界,发展成为国际佛道信徒的反侵略阵线。”
  他奉劝各位爱国僧侣在国家民族危难时,不要再独坐禅房祈祷、祝福,逃避艰苦的现实而想象将来,那是空洞的无内容的幻想。
  在亡国灭种的大祸快漫入到我们的头上时,要行动起来,走出禅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团结全国佛道教徒成为全民族的抗战的一部分。
  讲话结束时,他引用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站在革命的火焰面前,要自己首先跳进去才能显现出伟大灵魂的光辉。”
  宗教界许多爱国人士听了演讲,备受鼓舞,欣然表示要奋身救国。
  巨赞、暮笳法师组织了一批青年和尚,成立流动工作团和宣传队、救护队,在湘潭、衡山、衡阳等地积极宣传抗日,抢救被敌机炸伤的难民。
  《救亡日报》刊登了叶剑英的这篇讲演,并发表专文,声援和支持宗教界组织起来抗日救亡。
  巨赞法师还创办了名为《狮子吼》的月刊,宣传抗战。
  南岳游干班第一期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培训,于5月15日举行毕业典礼。
  叶剑英讲话完毕,在一片掌声中带头高呼“抗战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会场上群起呼应,喊声震撼南岳群山,激励抗日将士奋进。
  学员们依依不舍,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纪念册,纷纷请求叶剑英题词留念。
  叶剑英挥笔给大家分别题写了“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去”,“路是人走出来的”,“要做大事,不做大官”等寓意深刻的词句,以资勉励。
  第一期南岳游干班时间不长,取得很大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周恩来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中央军最难接近,最难工作。
  南岳训练班较珞珈山(训练班)更有成绩。
  这几乎是我们接近中央军军官最好的机会,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而且可以培养我们自己的干部。
  通过办班,不仅接近了大批国民党军的中高级军官,而且向他们宣传了毛泽东《论持久战》思想和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路线、方针政策,使学员们认识了游击战的重大意义,并且实际演练了游击战的战法,增加了持久抗战的必胜信心。
  很多国民党军官同叶剑英等接触后,才弄清了中共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的真相,认识到共产党人不仅不是“魔怪”、“野人”,而且是最文明、最讲道德、最有理想的革命者。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12)
学员当中有好些人接受中共的主张,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和倒退;在反摩擦斗争中,持消极和中立态度,以至站到我们方面来。
  不少学员毕业以后,运用游击战术,活跃在各地抗日战场上,配合八路军、新四军作战,打了不少胜仗。
  更有些人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敌后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
  在蒋介石的###高潮中,有些人写信或想办法派人与“游干班”的中共教官联系,有的还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门市部,秘送情报、地图等,暗中建立联系。
  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参加举办的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史上是一个创举,写下了十分重要的一页。
  七、到桂林开展统战工作,与越南胡志明同志密切交往,结下深厚友谊
  抗战相持阶段,广西已成为我国西南抗日大后方。
  桂林是国民党桂系集团权力的中心。
  为了团结桂系坚持抗战,叶剑英在党中央、南方局领导下,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从南岳到桂林,住在老朋友桂系将领黄琪翔为他提供的一处住处。
  他与李克农等领导办事处人员利用这个秘密联络点,开展桂系的统战工作和广大后方军民的抗日宣传工作。
  叶剑英经常出席桂林各界团体联合举办的时事讲座会。
  1939年5月28日,他在第18次讲座会上发表了《积小胜为大胜》的演说,到会有一千多人。
  在演讲中,他精辟地分析了抗战进入第二期以后的时局,提出了在战略方面以持久来对付速决,在战术上运用“用全力求小胜”、“积小胜为大胜”、“以大力打小仗”,争取最后胜利的著名理论观点。
  桂林出版的《救亡日报》、《扫荡报》以及在桂林发行的《新华日报》,先后发表了叶剑英的《二期抗战与游击战》、《正规军当前的任务》、《在敌后的两年》、《游击战线上目前军事问题》等演讲和文章,宣传坚持团结抗战,坚持持久战,批驳在国统区曾流行的“亡国论”,从而增强后方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为了团结桂系坚持抗战,孤立蒋介石顽固势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投降的逆流,叶剑英协助周恩来经常与桂系首领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及桂系内民主人士,进行接触交谈。
  叶剑英亲自带去一些《论持久战》小册子,向李宗仁、白崇禧宣传介绍,散发给军官们阅读。
  他不但到国民党某集团军军官团,作《国际形势与抗战形势》演讲,还应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教育长杨东莼的邀请,在白崇禧的陪同下,骑马到桂林东郊学校,向全校师生作了题为《当前战局之特点》的演说。
  他还接受进步教授冯家驹先生邀请,为广西大学全体师生作过形势报告,都受到热烈欢迎。
  这一时期,叶剑英同后来成为越南人民伟大领袖的胡志明同志有过一段亲密交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当年胡志明从延安到重庆,又到桂林,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住了很久。
  其后曾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通讯班长”的身份到南岳训练班学习和工作。
  叶剑英回忆说:“我在南岳训练班时,胡志明就在我那里,当挂名的秘书,大家叫他胡光,后来回国了。
  新中国建立后有一年,他来中国,同毛主席、周总理谈话,说:‘我们今年国庆,想请叶剑英同志全家去。
  他是我的上司’。
  毛主席说:‘志明同志,您今天还讲这个话,你已经做越南的领袖了。
  好,就让他们全家去吧!’”后来,叶剑英携带子女,全家到越南去做客。
  八、在重庆声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平江惨案”罪行,出席各战区参谋长会议,“舌战群儒”
  1938年10月,日寇相继占领武汉、广州后,全国抗日战争的局势日益恶化。
  日本侵略者对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在继续对华南、华中地区进行军事进攻的同时,加紧进行政治诱降活动,积极筹划“蒋汪合流”,企图诱使蒋介石集团就范。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13)
早已沦为汉奸的汪精卫正加紧在与日军进行卖国谈判。
  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和###的倾向日益增大,连续制造了一系列###摩擦事件,准备掀起###高潮。
  在这种形势下,叶剑英奉命于1939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