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化工大唐-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隆基笑道:“哥舒翰一到西域,出手漂亮,把突骑施制住了。只要五万虎儿军到了哥舒翰手里,苏禄要想另作他想,也不可能。你们都说说,哥舒翰打算向呼罗珊进军,胜算有几成?”
张守想了想道:“皇上,臣以为哥舒翰将军的处置有欠思量。苏禄与大食和谈,这事不可容忍,而哥舒将军不予追究,似
。”
话音一落,姚崇马上反对:“张将军,你久在北地,于西域情势不甚熟悉。西域不比北地,北地只有一个对手,放开手脚打就是了。北地虽然交通不便,朝廷的援军、补给都能源源不绝的送到。而西域却不同,军队不多,就需要借助西域的力量来维持稳定。能不激起事端,则尽可能不激起事端。实在到了非追究不可的时候,没什么好犹豫的。
“再说了,大战当前,若是激得突骑施反叛,麻烦就大了。在当前地情况下,以稳定为重。哥舒翰把苏禄的五万虎儿军握在手里,既可以用来攻打大食,又是制衡苏禄的人质,有此一端,苏禄不敢有异动。”
宋附和道:“皇上,臣赞同姚大人所言。”
正如姚崇所说,西域的情形与北地大不相同,西域国别林立,再者角逐的势力很多,而因为道路地问题,唐朝驻军不多,不象北地那般,兵力雄厚,后突厥只要敢来,打你个头破血流就是了。
西域当以稳定为主。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各种手段都可以用上,吓、拉拢、分化瓦解,只有能用地手段都可以用上。
派往西域的人,不仅要有军事才干,还要有政治头脑,哥舒翰二者兼得,是镇守西域地最佳人选。
张守是很好地将领,就是在政治方面有些不如人意,不由得一愣,很是不好意思:“皇上,臣惭愧。”
“这没什么好自责地,有话就要说出来,别藏着掖着。你是将军,于这些权谋手段不熟谙,这很正常。”李隆基安慰一句:“朕也以为哥舒翰处置得宜。不过,朕不想此事就此完结。”
姚崇还以为李隆基要追究这件事,忙谏道:“皇上,此事能到此这止最好。即使要追究,也要等到打完了去了。”
李隆基摆手道:“姚崇,你放心,朕还不至于添乱。朕是想,何不来个锦上添花呢?朕打算任命苏禄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使,赐他为忠顺可汗,你们以为如何呢?”
当时,唐朝强大,周边的少数民族领袖无不以得到唐朝皇帝的认可而自豪,要是李隆基真的赐号给苏禄,苏禄倍觉荣幸。同时,他和大食谈判之事也就算完结了,他也就放心了。
姚崇很是赞同道:“皇上,臣赞同!”
陈晚荣和宋也没有异议,这事就敲定了。
“你们说,哥舒翰进军呼罗珊有几分胜算?”李隆基仍是有些拿捏不准:“朕虽然要哥舒翰临机处置,只是,这种大仗,在大唐历史上还没有过,朕也要心中有数。”
呼罗珊是一块富饶之地,在伊朗东北部,包括科佩特山、比纳卢德山之间地卡沙夫河谷地与阿特腊克河上游谷地,以及比纳卢德山以南的平原地带。地处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交界地带,在内陆交通上居重要地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甜菜、水果。
这是阿拉伯帝国的一大粮仓,是重地中的重地,阿拉伯帝国在这里一定派有重兵。西域兵力虽给增强了,但是,比起整个阿拉伯帝国,单薄得可怜,李隆基不担心都不行。
姚崇想了想道:“皇上,对于兵事,臣不太通晓,实不便置喙。不过,张将军在这里,我们不妨听听他的看法。”
李隆基笑道:“这正是朕把张守叫来的原因所在。张守,你说说,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打?有几成胜算。”
张守略一沉吟道:“西域虽有三万援军,再加上原先的军队,能出动四万左右的汉军,这是大唐此次进军的中坚力量。突骑施的五万虎儿军也能打,突骑施号称西域第一强国,和大食抗衡这么多年,虎儿军比起汉军虽有不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加起来,有九万左右地精锐,也还可以。
“再加上其他属国的军队,这次总共能出动差不多十五万大军。十五万军队比起大食的军队来说,仍是远远不足,不过,仍是可以一战了。
“要是臣来打这一仗的话,臣不会和大食硬拼。要知道,大食在这里的总兵力远远比我们雄厚,硬拼非常不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让大食的军队集中。只要大食的军队不抱成一团,那么,大食就不是大唐的对手,胜算应该还是很高的。七八成,还是有地。”
这就是兵家所言,让人一听就透彻。不论你的军队有多少,只需要在战场上没有形成优势兵力,就没有什么威胁,可以逐个击破。
这点,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的花剌子模的总兵力是蒙古军队的十倍之多,却因为花剌子模地统治者下令分兵防守,兵力不能集中,给成吉思汗各个击破,一点一点的残食了花剌子模地大军,最终导致花剌子模的覆灭。
对于自己一方来说,要在战场上形成优势兵力。对于敌方来说,要让他不能在战场上拥有优势兵力,这是兵家常识,哥舒翰才气过人,不会不懂这点。
听了这番分析,李隆基笑道:“庙算多者胜,少者败。有七八成地把握,已经是庙算多矣,看来,呼罗珊这一仗值得期待。朕这就给哥舒翰下旨,能打则打,不能打
。”
这是授予哥舒翰临机决断权力,如此处置再好不过,众人自然是没有异议。
“西域的事情,朕心里已经有底了,再来说说北地地事情。”李隆基接着道:“北地一战,张守挂帅,这点,朕早就决定了。有了主帅,还需要一位与他合得来的监军,你们说,谁最合适?”
张守的目光一下子停在陈晚荣身上。姚崇和宋也看着陈晚荣,没有说话。虽然不说,意思非常明白了,监军非陈晚荣莫属。
李隆基早就想好了,要不然,他是不会把陈晚荣叫来的。
“陈晚荣,你向朕请战,这监军地就给你了。你这些天和张守在一起,还合得来。朕希望,这一仗,你们两人精诚合作,把突厥彻底灭掉。”李隆基任命监军。
在上次任命统帅时,陈晚荣就隐隐感觉到他会再当监军,现在,感觉成真,不由得发愣。打吐蕃当监军,是怕火炮给用不好,因为那时,只有少数几个人深知火炮的威力有多大,前线的将领对火炮是一无所知,这监军是不得不为。
现在重当监军,固然让人高兴,却也让人感觉到责任重大。打吐蕃,开始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打到哪里算哪里。打后突厥,李隆基的目标非常清楚,是要出动五十万大军,把后突厥彻底打垮。
若是不能把后突厥地有生力量消灭在漠南,就要学汉武帝当年,追击到漠北去。这担子太重了,说是千斤重担,一点也不过份。
陈晚荣想了想道:“皇上厚爱,臣感激不尽。不过,臣恐怕挑不起这副担子。”
李隆基笑道:“有什么挑不挑得起的?这担子再重,重得过朕肩头的担子?朕肩头可是压着大唐江山呢。”
虽是在笑,话却有些重,陈晚荣一窒,道:“皇上,朝廷为何在打仗的时候,总是要派监军呢?”
“监军肯定需要,这是几千年的传统。”李隆基眉头一挑道:“派出监军,虽说对将军们有所牵制,那也是必要的。历朝历代的败亡,往往是因为边将为乱,导致朝廷指挥不畅。要是没有监军,边将还不为所欲为!”
军队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不好,就会出乱子。正是考虑到这点,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就是在打仗的时候派出监军,为的是维持军队地稳定。
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要是没有监军,将领真的是山高皇帝远,一点顾忌也没有,为所欲为在所难免。只是,监军是临时派人去,有些皇帝更是派出宦官,这些人仗着皇恩乱指挥,瞎指挥,往往是败军覆师。
陈晚荣一直在想,要是能找到一个办法,既能维持军队的稳定,又不至于扰乱军队的指挥,听了这话,不由得灵光一闪,失声道:“皇上,臣有一策,可以既稳定军队,又不至于牵制将军们指挥。”
“呵呵!说笑吧?”李隆基不信,笑道:“这是几千年的难题,秦皇汉武都没有解决掉的老问题,你有法子?”
一个王朝,一个国家没有军队,那是不可想象的。同样的,要是对军队加强控制,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军队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了加强军队的控制,无数人费尽了无数心血,都没有做到这点,要相信陈晚荣能解决几千年地难题,不是难,是很难!
不要说李隆基不信,就是座中的姚崇他们也是不信。他们想了几十年的办法,都没有一点头绪,仍是在沿用传统的办法:派监军!
这个难题,陈晚荣想了很久,乍一想到这办法,不由得很是兴奋,不管他们的神态,接着往下说道:“皇上,臣这法子说起来也不算高明。臣是想,何不把监军发展成一套官制,每一级都建立监军,建到旅就可以了。”
“胡闹,就没有这种事!层层监视,还怎么打仗?”李隆基脸一沉,轻斥起来。
谁说层层监视不能打仗?只需要权责分明就成。陈晚荣信心十足,道:“皇上,监军可以常设,只需把监军和将军地职责区分开就是了。皇上,您别急,让臣说完,再做评判。”
李隆基本来还要喝斥,听了这话,打消了喝斥的念头道:“好吧,你说。”
这主意真要给采纳了,那是中国历史上地一件大事。陈晚荣很是振奋,声调提高了几度:“皇上,历朝历代之所以派出监军,那是为了保持军队的稳定,防止将领坐大,这无可厚非。可是,因为监军不是常设,变动很快,造成地问题是有目共睹的。一是监军一般是皇帝跟前地亲信,不懂打仗,仗着皇宠,乱指挥、瞎指挥,不让将军放手去打,往往是打败仗。”
这是监军制度的一大弊端,李隆基不由得点头道:“是这样的!”
陈晚荣接着道:“监军不是常设,派到军队里去,其效用也有限。原因就在于,没有监军的时候,将领就不会有异动么?不一定!要是有心怀叵测的将军安插亲信,谁能知道呢?”
这是做皇帝最担心的事情,李隆基眉头一轩,眼里精光四射:“你以为该怎么杜绝?”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十九章 传授化工
更新时间:2009…10…11 18:14:48 本章字数:6308
晚荣的声音依然高亢:“皇上,臣以为就是把监军常不是由朝廷指派,而是从军队中挑选,他们负有稳定军队的作用,同时,他们可对将领提出的人选进行核准。当然,为了避免引起混乱,监军对将领提出的人选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监军不能指派人手。”
略一停顿,阿晚荣接着道:“皇上请想,一个人的本事再大,可以杀掉一个监军,甚至几个,十几个,却不能把一套常设的监军制度拔除。”
李隆基一开始不信,以为是乱说,听到这里,不由得眼睛放光。陈晚荣说得没错,历史上那些作乱的将领就是因为无人监督,或者监督不得力。朝廷并非没有派监军,而是监军给他收买了,任由他胡作非为。
再者,监军的人太少,作用有限,将领可以上下其手。若是设立一套常设的监军制度,会是怎样呢?
一个人再厉害,要想把一套制度给坏了,还真不容易。李隆基看着姚崇,问道:“你们以为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姚崇沉吟着没有说话,张守率先说话:“皇上,臣以为有道理。陈监军所说,监军来自于军队,那么监军也通兵法,就不至于瞎指挥,这于将领有莫大的便利。”
现在指派的监军要么文臣,要么亲信,真正懂得军事的不多,这让将领们很是苦恼。正是因为如此,陈晚荣能放手让将军们施展,不瞎指挥,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到将军们地认可。
张守是带兵地,监军对他造成的不便有多大,他再清楚不过了。
宋思索着道:“皇上,真要常设一套监军的话,那么军队里每一级都有监军,他们来自于军队,既懂兵法,又能稳定军队,将领要想坐大,也大可能,此事,可议!”
姚崇接着道:“关键问题是要把职责明确下来。还要给监军以晋升之路。”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要是没有晋升之路。谁愿意去做监军?
李隆基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站起身来。拧着眉头。开始踱步了。陈晚荣自打和他相识以来。凡有事情。李隆基都是一念而决。如现在这般踱步沉思地事情不多。实在是这事太过重大。这是一个千年难题。无数人费尽无数心血都没有解决地问题。李隆基不得不认真思索。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过了老一阵。李隆基击掌:“此事可行。朕看这事就宋担起来。再把王忠嗣调给你。先把监军制度建起来。宋。你兼领兵部尚书。这事办起来就方便多了。”
宋一代能臣。上战场也许不行。用来做兵部尚书还是没问题。众人对这一任命没有异议。宋领旨道:“遵旨!”
李隆基重新落座道:“来。我们把这事好好议议。一定要议透。职责区分。晋升办法都要议清楚。”
于是,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商议如何设立监军一事了。
经过一番商议,细节就敲定了,一套常设监军体制就要在唐军中推行了。陈晚荣长吁一口气,心想:“要不是因为安史之乱,尽管唐玄宗到时已经沉缅于享乐之中,不太爱理政了,唐朝也不会那般由盛转衰,急转直下,唐朝的繁荣再持续几十年没有问题。有了这套常设监军体制,安禄史想造反,难度大了许多。一是,他能不能安插他的亲信是一个很大地问题。即使他安插了亲信,能不能保密也是一个问题。历史上,率先发现安禄山要造反的不是别人,是诗仙李白。只是,他是一个文人,谁也不会信他的话。有了这套体制,军队稳定多了。要是连这套体制也防止不了的人,那只能说是天绝,我也无能为力了!”
这番商议费时极长,等到商议完,天都放亮老大一阵了。
“一个千年未解地难题,没成想,给陈晚荣解决了,还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完成地,真是万事新呀!可喜!”李隆基有些感慨。
解决军队的稳定性,就连秦始汉武都束手,他们能够调用军队,能够打胜仗,就是没有找到一个能够长期稳定军队的法子,现在,终于解决这一问题了,姚崇他们不由得轻松一笑。
李隆基接着道:“已经到了新的一年,今年和突厥人这一仗,朕估计,会提前到来。默啜一定是在想,大唐一定会对他动手,他必须在大唐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拿下受降三城,因而,这一战等不到春暖花开之时就要开打。张守,过了上元节,你就赶赴军中。”
张守噌的一下站起身:“皇上,不必等到过了上元节,臣这就走。”
李隆基一摆手道:“今天是新年,你今天赶去军中,不合适。”
张守很是坚决道:“皇上,军情似火,臣越早赶去越好。这过年,等臣打了大胜仗,再来过也不迟!”
李隆基耸然动容,不由得站起身,打量着张守,轻轻击掌,赞道:“好!说得好!有你这豪言,朕这心可以放下了。好吧,朕答应你。你今天赶赴军中,等到天气稍为暖和点,陈晚荣再率领炮兵赶来与你会合。”
“遵旨!”
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