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之帝国再起-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在雒阳附近,以自己所拥有地庄园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类似城镇的经济体,而那些管子学派的学者便在那里研究经济。当然也有一部分则被刘宏派入名下地工坊,研究商品经济和新兴手工业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虽然研究地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帝国的学者还是研究出了一些成果,至少他们提出的理论更适合整个时代,而且用来应对那些豪强也完全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研究会越趋完善,当然随之一起地则会延伸出更多的问题,然后促进研究在小农经济下,刘宏不认为什么改革能起到治本的作用,他的野心很大,打算用五十到六十年的时间直接让帝国进入资本主义的开端阶段,而且这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要进入资本主义的开端阶段。首先便是农业要满足整个帝国的需求。同时不能占用太多地人口,而帝国目前地农业体系中。豪强大庄园主占据了多数,按照过往的数据显示,也足以养活帝国六千万地人口,如果推广新的农牧轮作的集约式庄园农业,再加上开发整个南方,刘宏有信心在二十年内让帝国的农业人口数字减少三成,而这三成的人口足以撑起帝国前期的工商业。
政治与经济无疑是互相依存的,这其中财政制度有着联动两者的效应;若是执其两极而细究其中因缘,中国历史上有关国家经济的许多疑惑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财政由税人为主转向税地为主,误以为可以促进土地私有,实则在财政市场膨胀的作用下,小农乃至地主的负担有重无轻,产权更趋不稳定。地主逼不得已改行租佃,自主经营的地主遂日形减少,变为消极的食租者,最后导致本就效益低下的小农经营规模日趋细小,从而导致王朝财政的紧张,最后在那些贪婪的特权官僚阶级的腐蚀下走向崩溃和瓦解。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宋朝从税地走向税人,若非在国防上的先天弱势,那么也许这个王朝将会带领中国率先走向资本主义时代,而刘宏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帝国转变向宋朝的经济制度,当然要修正其中的错误之处,宋朝的繁荣是依靠在正确的经济制度下用时间累积出来的,而刘宏则拥有着为帝国加速这一进程的能力,大规模的技术投入,和跨时代的发明运用,将使帝国得到爆发式的跳跃前进,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刘宏的农业改革必须成功。
郑玄和帝国的经济学者们无疑非常杰出,在他们眼中,新的大庄园农业无疑将解决帝国最根本的温饱问题,只有百姓解决温饱,那么才会有剩余的消费能力,去购买被解放的农业生产力投入工商业所产生的商品,只有这样整个国家经济才会飞速向前,并让商业税逐步取代农业税,可以说郑玄和其他的学者已经非常接近刘宏的想法,而只有思路正确,那么制定的政策才会有效。
参与听讲的豪强中有不少都是大商人地主,他们很快就敏锐地听出了郑玄和其他学者所谈的经济问题是围绕着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展开的,只有普通百姓的购买力提高,他们才能赚取更多的钱,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农业,他们原先囤积粮食大肆兼并土地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用郑玄这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举的例子来说就是,到最后他们手里除了土地和粮食,将什么都不会拥有,尽管多少知道郑玄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不过豪强们还是多少心里有了点其他想法,在雒阳的日子,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帝都那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于中原以外的豪强来说,就算和雒阳那些中等人家比,他们以前过的日子也是和乡巴佬一样索然无味。
雒阳有着各种他们前所未见的商品和舒适的生活方式,而这一切都是靠着雒阳周边的农业和工商业推动发展起来地,参观过皇家庄园的豪强们知道。那些为天子耕种土地的官户奴婢实际上和自耕农无异,只不过他们在专门地学者和技术官僚的指点下耕种放牧,除去赋税以后。他们并不像其他地方的自耕农喜欢储存粮食,而是全部卖掉,用换来地钱购买各种工商业产品。而雒阳附近天子名下工坊里的那些雇工则用发下的工钱购买各种农牧产品,整个雒阳地区地商业异常发达,在其他地方不是常用的铜钱。在雒阳附近被大量使用着。这对那些豪强来说,无疑是极其震撼地。
对于雒阳经济感触最深的是中原豪强。天子登基以后,雒阳就一直处于变化中,变得越来越富饶,就连原先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奴婢现在居然也有了余钱。整个雒阳附近地区,虽然没有一个大豪强。可是这些中小豪强个个都富得流油,让他们很是眼红。
如果说原本那些豪强是冲着郑玄的名声来听讲的,那么随着内容地深入,他们开始渐渐思考起这些闻所未闻的观点来,全面照搬皇家庄园的农业经营模式,但是不要盘剥种地的奴婢,利用工商业产品来获取钱财,粗暴地对待那些奴婢,只会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他们应该采用一种更巧妙的方式来赚取利润。在郑玄和帝国学者口中有关民生和百姓富裕的话题到了这些豪强耳朵里便变成了这个样子,虽然大部分豪强都听明白了里面的意思。可是大多都半信半疑,只有糜竺,甄逸等少数几个有远见的豪强对于郑玄的那套,老百姓富裕了,你们才会更富裕地观点产生浓厚地兴趣,不过他们心中仍旧存着某种疑惑,只是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
糜竺等人的疑惑,可以说正是刘宏所没有告诉郑玄他们,资本主义地原始积累是血腥的掠夺,按照他为帝国规划的蓝图,一旦帝国的豪强阶级全面转向大庄园经济和工商业,那么在一开始的阶段,以帝国目前几乎是**地一样的全国市场会很快容纳掉其带来的工商业产品,但是如果帝国是封闭的经济体系,那么帝国的民众将成为资本积累的被剥夺对象,如果要切实地让资本主义为帝国普通的百姓带来好处,那么就必须将血腥的原始积累转嫁出去,所以刘宏对于帝国的方方面面投入的巨大精力,其实都是为了在完成种田的实力累积后,向外转嫁这种血腥的资本积累,就像后世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是靠着对亚非拉国家的疯狂剥削而迈入了现代文明,而到了新世纪,美国则靠着掠夺全世界维持着其霸主地位,而中国,只有靠剥削国内普通百姓来完成血腥的资本积累,可以说后世的中国先天就不足,对外发动战争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迟早有一天,战争还是会爆发,因为没人会甘于人下,而且一味的对内剥削压制必然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只要实力够了,自然会对外动手。不过现在这一切,和刘宏无关,因为他会让资本主义的罪恶之花在帝国盛开出最鲜艳的花朵,虽然这朵花要三十年以后才会慢慢开始绽放,可是他还等的起。(注,资本主义并不一定代表民主制度,在我看来,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掠夺,本书里刘宏种田的目的是为了对外发动战争,但是在那个时代,疆域的扩张有其极限性,所以经济利益才是攫取的重点,想想看大汉羽林军团在欧洲,南亚,中东驻军,还要当地政府供给后勤,这是多爽的一件事,然后也可以写更加多的东西,比如古代的联合国,古代的奥运会,全世界人民在大汉帝国的和谐领导下,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多好,所以抱怨进展慢的兄弟姐妹们有点耐心,等我的伤好了,我会加快写,这一波种田过后,我会让刘宏先干掉北面的障碍。)
正文 一百三十五。殖民地计划
更新时间:2009…5…22 0:24:18 本章字数:3393
六月,修建了近一年的帝国剧院内部装修全部竣工,而这时帝国上雒的豪强们在连续的太学经济讲座里对即将展开的拍卖会充满了期待,这一次天子决定卖出诸如烧制瓷器,水泥配方,新式纺织机,造纸术等等,总之那些平时他们高价买进的奢侈品技术都可以被他们买进,自己投资进行生产。
此时帝国内部对于反对发展工商业的声音极小,其实帝国从上到下,谁都明白以前的重农轻商是怎么回事,说穿了就是反对官营工商业,当年的盐铁会议,也是儒家为了给豪强商人阶级争取利益而炮制出来的论调,什么与民争利,不过是中央政府侵犯了地方豪强的利益,而儒家作为其代言人和孝武皇帝时期代表皇权的法家杠上了。
帝国从高祖时代起,实行的就是自由的市场经济,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帝国的繁荣,可是中央政府却没有多少好处,几个大豪强商人甚至控制着帝国经济,可以各自铸币,直到孝武皇帝时代才靠着强硬的手段打击豪强商人,统一了帝国的经济。
刘宏曾经的后世,往往有人喜欢将孝武皇帝批得一钱不值,比如他扶植儒家,打匈奴打到民不聊生,可惜他们并不知道,孝武皇帝所谓的扶植儒家不过是让法家上台,而打匈奴打到民不聊生更是无稽之谈,孝武皇帝晚年帝国经济的崩溃主因是其好大喜功,无休止地营造宫室,同时发生了席卷北方的瘟疫所导致,对于以推崇文治的儒家学派来说,喜欢开疆拓土。侵略他国的孝武皇帝算不上一位明君。
当然孝武皇帝本人对豪强和商人阶级地打压也是一种简单的粗暴手段,其实刘宏做的事情和孝武皇帝差不多,只不过手段不同,刘宏将国库和内库拆分,然后将自己名下的财阀和各实体工坊从官营工商业里拆分出来,避免了所谓与民争利的口实,反正他名下的财团工坊也照样要交税交到国库里去。
虽然目前农业税还是帝国财政收入里的主要部分。不过刘宏本人却希望在二十年后彻底打破这一局面。
六月六日,上雒地四千多豪强里。有大约百名豪强得到了面见天子的机会,而糜竺也名列其中。他得以跟着自己地父亲前往建章宫。
和其他豪强不一样,还很年轻的糜竺对于天子有着一种憧憬,事实上在大多数帝国青年地心里,刘宏已经被神化了,不过和那些因为信奉道教而对刘宏顶礼膜拜的普通百姓不同。这些青年则是认为自己能跟着天子开创出帝国新的霸业,因为刘宏一直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通过密谍司在暗中宣传再加上他利用道教和官方的资源,他成功地在民间树立了不可动摇地地位,即使糜竺少年老成。很早就打理家族生意,可是受到身边同龄人的影响,面见天子时几乎是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
全部穿着黑色华服的百余名豪强们在宦官和执戟武士的带领下,穿过了禁卫森严地宫殿,一路直往天子所在的偏殿而去,当踏入大殿时,所有的豪强全都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大殿内,一群身穿黑色军服的将官整齐地站在右侧。而大殿里处的帝座上。只有天子端坐。
在司礼官的喝声中,糜竺和其他豪强们谨记着入宫参拜前那些宦官教导的礼仪。和一众将官参拜了天子。
“平身。”刘宏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便为那些豪强赐下了座位,他是这个帝国的主人,用不着对这些豪强太过客气,因为这只会自丧威严,独裁政治地精髓就在于作秀,而一个独裁者必须有他独特地人格魅力和气质,而刘宏在人前所表现出来的便是君临天下地冷峻气势和无双威严。
当豪强们坐下后,感觉到对面那些将官们凌厉的目光,都是不由心里捏了把冷汗,全都是战战兢兢的样子,不过偏偏没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
刘宏没有多言,只是让人抬出了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他下面的豪强里除了中原地区的豪强,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清晰的世界地图。
对刘宏来说,让这些豪强涉足工商业,不过是小道,他的终极目的是把这些豪强全绑到自己的战车上去,让他们主动为帝国的战争买单。
刘宏亲自站了起来,随着他的起身,一众豪强和将官们都是连忙起来,看向了他,在众人的目光中,刘宏接过一旁张让递上的权杖,指向了那副巨大的地图。
“在座的各位都是帝国的中坚,朕有一个庞大的计划,需要各位的力量。”刘宏毫不客气地将权杖指向了贵霜,天竺,安息,罗马,“长久以来,我大汉都自认是中央之国,可是实际上在大汉之外,还有不逊于我大汉的国家,富饶不下大汉。”
豪强们都是目光盯在了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上,听着天子冷竣的声音,“相信各位前段时间,在太学里应该很明白,如果要赚取更多的财富,就必须发展对外贸易。”
刘宏环视着所有的豪强,不紧不慢地说道,他让郑玄给这些豪强上的经济讲座里,在最后提到了对外贸易这一环,“各位也都知道,在过去,只要谁够胆子,带着我大汉的货物出西域去走上一趟,只要能活着回来,就是身家千万的巨富。”
刘宏并没有胡说,在帝国历史上的确有过那么几位豪商,带着商队出西域,进入茫茫风沙中,随着他的话语,那些豪强们都是想到了什么。
“如今大汉拥有各种别国不曾拥有的东西,各位应该看到这其中巨大的财富。”刘宏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可是在这一刻,这笑意却让他看上去如同冷酷的恶魔一样。
“这巨大的财富,不是十倍的利润,而是百倍的利润。”随着刘宏的声音,在做的豪强们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
“朕可以明白地告诉你们,朕将完成孝武皇帝也不曾完成的伟业,从这里到这里,都将成为帝国真正的版图。”刘宏手中的权杖,在东南亚和西域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重重地划了个圆,“这些地方,日后的官位将大幅的空缺,朕也不会吝惜赏赐,虽然朕知道在各位心中,这些地方都是些不毛之地,可是朕要说,你们错了,除了寒冷的北方,凡是适合耕种的地方,就能变成富庶之地,只要你们按朕说的去办。”
刘宏抛出了他的诱饵,不过光这些还不能打动这些帝国的豪强们,没有人会为了几句空泛的话语而投入自己全部的力量,刘宏自然明白这一点,他很快让张让发给了在做的豪强们一份极厚的计划书,这是他让大风花了一年的时间,根据密谍司和内阁省的各种数据制定的帝国发展以及战争计划,里面用五年计划的方式,详细规划了帝国今后二十年内的发展。
“现在各位手里拿着的是属于机密的文件,各位只有半个时辰来阅读。”对于皇权制的国家,无疑计划经济更适合开始的发展,刘宏自然也深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毫不犹豫地为帝国制定了二十年期限的计划经济,在这一段时间内,帝国将从单一的农业大国向工商业国家过度,然后对外发展海外贸易,帝国最终的目标是垄断海陆的东西方贸易。
所有的豪强们看着手里面面俱到的计划书,都是飞速地思考着其可行性,头五年,天子要求所有的豪强庄园主开始转向农业庄园经济,同时给予他们这些地方上的大豪强帮助,在整个帝国分区域建立互补的工商业地带,在这一段时期,天子将不会向其他中小豪强提供农业以外的新技术,而这一时间将持续三个五年计划,足够他们建立优势,然后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会向中小豪强开放技术限制,同时发展对外贸易,而他们将作为天子名下财阀的同盟者,得到优先的机会。十年内,天子会让北方的边患彻底平定,下一个十年则吞并西域。而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完全遵循天子制定的发展计划,同时为帝国国内的各种基础建设出资。
刘宏的计划里,本就没有想过什么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组建垄断同盟的寡头组织,向海外攫取利益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