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少帅-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等朴永训和高丽兵从可怕的噩梦中惊醒,鹰扬卫就开始正式攻城了。
一直坐镇中军的云铮一声令下,八门雷神炮就被拖到了北门下,十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镜城还算坚固的城门在最后两颗实心铁弹的撞击下炸成了漫天碎片,辎重大队的两百名步兵搬着云梯迅上前,在护城河上架起了临时桥梁。
变起突然,朴永训甚至根本来不及把分布在其余三门和驻守城内的大军调来北门!
山崩海啸般的呐喊声中,鹰扬卫将士出胜利的呼号蜂拥而至,就像肆虐的洪水从镜城北门冲进了镜城。
朴永训顾不得许多,带着一干亲信将领和亲卫慌不迭跑了。他好歹也是自封的大将军,除了镜城的十多万大军,仍然还有十来万部下,集中起来,也还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只要运用得当,不跟大魏北疆军这样变态的部队作战,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也未可知。
第57章 高丽之主(一)
攻占了镜城的云铮并未立即出兵继续西进或者南下,而是选择派兵一个卫北上拿下茂山,并且打通了清津、茂山、镜城三地的道路,完全占领了咸镜北道北部。然后,云铮做出大胆的部属,分兵两路,每路两个卫,一路由云逸率领,经白岩、普天,拿下惠山;一路由他自己率领,往西南而下金策。
这个战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分兵打不打得过,事实证明高丽兵虽然也有精锐部队,但即便是那些精锐部队,在云铮以新思维、新装备、新训练、新战法打造的四新鹰扬卫面前,也几乎可以称之为不堪一击。他这几天经常想,如果火枪全面试验成功,今后配备火枪的云家军将是如何的所向披靡?
云铮现在分兵真正的麻烦出在他亲自领兵前往的金策城。金策乃是咸镜北道的两个大城之一,也是高丽朝廷在咸镜北道唯一剩下的据点。云铮现在不能料定此番前往金策的时候,高丽朝廷的守将会如何对待他。云铮固然是不怕打仗的,可他目前还没有用云家直接吞并高丽的意思,他更多的还是希望先用对付日本的办法对付高丽,将其朝廷纳入他的掌控,然后他以幕后统治者的身份遥控高丽,这样才能让他不至于在高丽分兵太多。
出兵的结果果然不出云铮所料,他自己这一路上面对的只是朴永训的一些残军,打起来十分轻松,这个不说也罢。云逸率领的两个卫,不到一万两千人,一路上竟然连破朴永训剩余主力,生生把朴永训从镜城带出去的三万残军打散之后,朴永训急忙从咸镜北道各处集中起来十一万大军,号称二十万跟云逸主力决战。
云逸布下一个圆形防御阵,然后也没用什么妙计,就是外圈戟阵,内圈三排连弩不断地射,消耗了朴永训一万多兵力和几乎全部士气之后,忽而变阵,一个箭矢阵步兵突击,就将那看似气势惊人的十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瞬间崩溃,整个这一战历时仅仅四个时辰,却导致了朴永训麾下的高丽兵两万人直接战死,六万人负伤,最终投降的足有四五万。至于还剩下的一些伤兵……云逸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救他们,只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这些残兵,云逸先是收缴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负责战场扫尾——也就是负责打扫战场,顺便把鹰扬卫射出去的弩箭捡回来。这些弩箭制造精良,射一次并不会坏,完全可以多次利用,所以战争过后只要有条件,都是要回收的。云家的兵器制造现在并未完全开工,有很多军械物资,能节省的必须要节省,否则就可能导致物资缺乏。
对于少帅某一次提到的“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这个说法,云逸并非完全认同,但他也同意后勤保障极为重要——特别是他现自从鹰扬卫完全接受少帅的训练,采用了新装备和新战法之后,似乎对后勤的需求真的是越来越大了。现在在高丽作战,别看着连连开战也没缺什么物资,那是因为战斗烈度不高,毕竟高丽兵战斗力有限,鹰扬卫每次战斗完都有时间打扫战场,把绝大部分的弩箭回收回来再次使用。要是日后遇上强军,战斗烈度大了起来,没有时间打扫战场怎么办?到时候少了连手弩,作战威力可就要大减了。
云逸这时候才不得不佩服自家少帅的先见之明来,想着少帅明的那个什么单车,虽然模样看起来很古怪,但要说运输能力和运输度,那真是比用板车或者马车牛车要厉害多了。而且少帅曾说过,这个是准备给普通士兵装备的,那么到时候不仅后勤部门可以使用这样的东西来调度军械粮草,而且士兵们平时就可以用这个单车来赶路和运载东西了。用这东西赶路不仅行军度还要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原本行军只能背六七十斤东西,而用了单车之后,起码可以携带一百二十斤左右物资,几乎是原先的两倍。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不懂战争的人可能想象不到,但真正懂兵的人却知道,每个士兵多一斤粮食,有时候都是战争胜负的关键,而多五六十斤,那还用说么?
为什么,这要说说边军的军粮——尤其是两个北方边军:云家军和周家军的军粮体系。云家军虽然是天下第一强军,但其军粮体系因为云峰是陕西人,所以是以陕西方式来运行的,跟现在的周家军一样。陕西方式,说远一点,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朝。
秦人用小麦,大麦,黑麦磨成的面粉,烙出饼来吃。一种饼叫“死面饼”,即是没有经过酵的面团直接在锅里烙熟的饼,这种饼吃了胃不舒服,必须要家点蔬菜之类的东西或者肉类煮了吃。还有一种是最常吃的面饼叫“面饼”,即是经过酵过的面团烙的饼。这个面饼就是秦军的主要干粮。
面饼是在面粉用水和的时候,加入“酵头”(即酵粉,可以成为团状,一般几个月都不会坏,而且每次在和好面之后,可以留一小块面团藏起来,这个小面团就成为下次的“酵头”)。然后在大约25度的室温状态让面团自然酵;夏天是自然酵,冬天是要放到火炉附近酵,要有25度左右是温度才能酵。
好的面饼经过揉搓后,放到锅里直接烙就行了,过一会就熟了。秦人管这种面饼叫“锅盔”,大意是锅的帽子。因为这个锅实际上是一张铁片,底下只要有点火就行,就能将面饼烙熟。面饼吃了肚子不会涨,消化正常,纯小麦做的最好吃,加入杂粮类的粮食则口味感就差点。“锅盔”最小的直径像小碗口那么大,厚度大约一厘米;最大的直径有8o厘米,厚度大约1o厘米。就是现在,在陕西关中也到处都有卖锅盔饼的。
另外一种干粮是“馍”,即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馒头”;是用面团蒸出来的。当然,平常没有打仗的时候,官兵主要是吃面条。陕西人至今有十几种面条的制作方式,据说要比其他省的人做的面条好吃,这个云铮倒只是听说,他穿越前没到过陕西,现在更没机会,所以实在不清楚。
这个面饼做好之后,可以十天半个月不霉,不变质,携带方便,随时可以吃,而“馍”的保质期就稍微短一些,一般的情况下不到十天。因为“锅盔”是烙出来的,水分少,“馍”是蒸出来的,水分大。
秦军士兵将这两种干粮背着行军,一旦战端开始,在长途行军打仗的时候,就是以此为食,吃的时候只需要喝点水就可以了。随时可以开饭,随时又可以停止。如果是在战场宿营地,可以几天不做饭,只吃干粮就行了。要是战时有休息的时候,补充干粮也很容易,一个士兵半天就能自己制作补充半个月自己所需的干粮。并且不怕大家各自的干粮弄混淆了,因为大家的干粮是同样的。
可能有人对这种干粮能填饱秦军的官兵的肚子,能经得起长期的行军打仗这个事情理解不了;因为云铮穿越前是南方人,对南方人来讲,如果是米饭每次能吃饱,但没有菜吃,云铮自问要坚持半个月似乎并不容易。他只能自己给自己找理由:或许南方人吃东西精致惯了,确实不如北方人“耐力”好。
这种干粮还有个好处是可以几天不用在宿营地做饭,不举火,所以宿营就不繁琐,但是军队仍然保持高度的战斗力,因为面饼中的营养足够;当官长一声令下则全体官兵即可立即集合起来,还可以边走边吃饭。对于秦军的长途奔袭和突袭及长期潜伏来讲,这种干粮最合适不过了。
也就怪了,陕西人过去是很少吃菜的,每天只要有“锅盔”和“馍”就行了。后来辣椒传到了陕西,所以辣椒成了伴随“锅盔”和“馍”的最佳菜肴。“油泼辣椒”这个菜是陕西人都会做的菜,也是地道陕西人家的家庭必备的每日不可缺少的菜。至今,陕西人吃干饼子也是寻常的事情,当然比起秦朝那个时代的菜肴和肉要多了些了。
云家军原来的干粮就跟当年的秦军比较类似,不过到云铮执掌鹰扬卫之后,鹰扬卫的士兵就有了口福。因为他们还多了一样后勤干粮,就是麋饼。这个时代不比后世,麋还很多,不是保护动物,而且也较容易猎杀,所以它的肉就经常成了鹰扬卫士兵的盘中餐。另外就是,云铮平时在不作战的时候还提供猪肉,很多奖励也是奖励猪肉。事实上这个时候的人并不是很爱好吃猪肉,通常肉食都以牛羊为主,但云铮知道就肉食而言,养猪是最容易的,所以一直提倡养猪、吃猪肉。只是肉饼相对来说保存困难一点,所以作为干粮之用就比较少。
既然干粮是干饼和馒头这类,那么很显然,其填报肚子的功效还是很不错的,即便是战争中的士兵饭量增大,一顿饭吃个三四两干饼也足够饱了,一天一斤差不多。所以多出来几十斤……可想而知不能全部带干粮,那么就必然可携带更多的军械,如此对战斗力的影响就显而易见了。
云逸相信,到少帅明的“单车”大规模装备云家军的时候,云家军的战斗力肯定还要进一步提升。想到这里,云逸就不禁万分自豪,自豪自己出身云家,自豪自己有这样一个几乎无所不知的少帅。
这一次的进军,云逸的压力比云铮要大,因为彻底击败朴永训之后,两江道的义军更多,不过幸好,也更乱。他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几乎都是各自为战,每个郡差不多都有一支义军,人数一万到五万不等。这样规模的义军根本不足以对云逸造成什么威胁,所以虽然连续作战,云逸仍然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就打到了惠山城下。
惠山的义军已经听说了大魏北疆军鹰扬卫杀到高丽来的消息,虽然不知道北疆军忽然杀到高丽来是什么意思,但来了就是来了,来了就要抵抗。不过当他们了解了北疆军的战绩之后,惠山义军领金明择胆寒了。朴永训的实力他是知道的,这位朴大将军是高丽动乱以后出现的一支大义军领,麾下大军二十五万,金明择的军队曾经跟朴大将军的军队生过一战,金明择兵力略占优势却最终战败,所以他一直认为朴永训的军队还是比较有战斗力的。可就是这位朴大将军,他以十二万大军固守坚城,居然被两万鹰扬卫一日陷城,后来集中残兵二十万(号称),居然被一万鹰扬卫打得全军覆没。
大魏天朝鹰扬卫,他们还真是天兵天将啊!
面对刚开到城门下便一副立刻攻城模样的云逸,金明择胆怯了、畏惧了,只剩四万兵力的他,聪明乖巧地选择了献城投降。
云逸看见金明择使者的时候,很是惊讶了一阵,投降?似乎在他的字典里面,第一次出现这两个字一样。不过他毕竟是带老了兵的人,立即表示接受金明择的投降,并且表示将暂时委任金明择为惠山郡守,并且将建议云少帅同意这项任命。当然,军权是肯定要交出来的,这点没有商量,不答应的话,那还是手底下见真章的好。
金明择万分无奈,又实在不敢跟云逸开战,只好大开城门,跪迎云逸入城。云逸随即当着两军的面,暂时委任金明择为惠山郡守,并宣布将金明择麾下的高丽军收归麾下,等请示云少帅之后,再行决定这批人的去留——
呃,看来晚上还得再加班加点补欠债,一月十五万字的更新量总得保持住,这段时间长沙一下子暴雨大风,一下子有热得出奇……好比今天,俺都出痱子了,晕。但天气预报又通知,明天继续大雨……这天气,太反常了吧?莫非有乱天下的妖物出世了?呃……
第58章 高丽之主(二)
十月初一这一天,对鹰扬卫来说,是可喜可贺的一天。这一天,是鹰扬卫誓师南征的日子。
半个月前,云逸占领了惠山,徐邵扬两路大军分别占领了江界和熙川,而云铮则占领了金策。然后,这三路大军打通了信道,终于可以全程6路联系了。同时,这样的战略态势也表明:高丽联系女真和辽国的6上通道已经被鹰扬卫阻断,整个高丽王朝最北边的一块条形领土已经完全被鹰扬卫掌控,而渤海、黄海、鲲海甚至东海……那都是云家的天下。
高丽,已经成为孤国。
于是,云铮出命令,就地将原高丽正规军和义军进行整编筛选,挑选出十万人,成立“治安军”,分别驻守已经被鹰扬卫占领的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和咸镜北道。
大魏天朝北疆少帅、鹰扬卫都指挥使云铮于金策大举誓师,宣布讨伐忘恩负义的高丽朝廷真正掌权者庆大升,命令鹰扬卫十个卫分四路大军南下,攻取平安南道和咸镜南道,最后会师西京平壤。
此时鹰扬卫的战绩已经让整个高丽朝廷和各路义军心丧欲死,从两万对十二万到一万对十一万,再到后来,甚至有小规模遭遇战的时候,两百个鹰扬卫战士追着三千高丽正规军一路狂跑……高丽人对鹰扬卫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
云铮誓师之后,四路大军仿佛四把利刃,从上到下直插高丽,高丽正规军根本不敢抵抗,庆大升虽然也算高丽枭雄,可面对有着绝对战斗力优势的鹰扬卫近六万大军,他也别无他法可想。按照现在的战况判断,仅仅鹰扬卫一个卫五千六百人,高丽就需要正规军十万左右,并且拥有坚城险关才挡得住,战斗力差距已经是天上地下了。
高丽上哪整出那么多的军队来?原先高丽全国大概有二十五万左右的正规军,后来全国叛乱四起,一度增兵到三十五万。但经过战损、叛变、投降,特别是这最近云家中断了对高丽朝廷的援助之后,高丽朝廷再也养不活那么多军队,加上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少,就算收刮甚至抢掠都没了对象和地方,只好解散了一批,现在朝廷的正规军大概勉强还有二十万。可怜这最后的二十万高丽军早就被鹰扬卫吓破了胆,哪里还敢跟打着云鹰旗的部队交手?干脆一路狂撤,直接跑到了开京,号称死守京城。
平安南道和咸镜南道的义军也学乖了,大股义军大多直接南逃,打算去南边抢地盘。也有聪明一点的,就地宣布弃暗投明,主动联系鹰扬卫,哭着喊着要接受整编。鹰扬卫因为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其实也没破竹,都没对手破什么呀——所以屁股后面一大片的地方没人戍卫,也正需要一批狗腿子。还别说,这群高丽人打仗不怎么样,当狗腿子倒是十分有水平,以至于云铮感慨,难怪后世高丽棒子那个德行,原来是有遗传基因的。于是大手一挥,这里这里就归你当郡守了,这里这里就归你做将军了……不过一转背,云铮就立马吩咐前来运送补给的云浪,立即从河北巡抚衙门调集一批能治理地方的官吏过来,水平一般就行,反正这边的人现在怕鹰扬卫怕到恨不得去舔他们的脚趾头,随便找点“天朝学子”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