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楚王国采用郡县制度。从西楚的建立开始项羽就在走钢丝,在新旧势力之前徘徊。连接不断外部的战争也使得他无法完成一个由松散集团到强力集团的转变。
    我们来看项羽建立西楚王国后重要的官职安排:令伊(楚官,相当于宰相)灵常,右令伊项伯,左令伊吕青,柱国(楚官。相当于总理大臣)陈婴,柱国项佗(后期任),大司马(相当于军事总长)龙且,大司马周殷(后期任),大司马曹咎(后期任)(注解11)。看西楚重要职务的安排,亦见西楚内部的繁杂,陈平曾指出“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58),西楚人才的关键问题被陈平看的一清二楚,项羽缺少骨鲠之臣,所以陈平的用金子收买分化西楚君臣之策才可以有效进行。身居西楚高位的大多是各个派系势力的代表。八个西楚重臣,只有三个大司马是项羽的心腹,令伊灵常不知其何来历,从姓氏灵或是地方势力的代表(注解12);项伯,项佗亦是项氏家族各个势力的代表(注解13);吕青,陈婴是起义军元老。从结局看除了龙且,曹咎战死,其他六位后来皆投靠了刘邦,从这可以看出西楚王国内部四分五裂,各有势力,没有多少向心力凝聚力可言。
    西楚内部上层存在派系纷争,同样下基层地方势力亦是异常庞大。楚汉战争期间,多数地方势力参与战争,如萧公角抗彭越,被彭越所杀(59);楚将军薛公于东阿被彭越所杀(60);柘公王武等人(注解14)投降刘邦,又反,被曹参;灌婴击破;留公救齐亦被击破(61);楚将公杲在鲁北被灌婴击破(62);项羽使薛公、郯公复定淮北,郯公在下邳被灌婴击破,薛公被杀(63);终公守成皋,被刘邦所破(64)等等。楚制度中公者即为县令(注解15),以上所叙述的诸公未见其功绩,却在楚汉战争中或处于战事之关键或属于重要之角色,估计是地方势力,项羽不得不在一定的时候所依靠他们,而他们或是能力不足或是随风倒,亦可证实西楚国内部基层之松散。
    西楚王国内部集团的松散,使其缺乏足够的向心力,凝聚力,不但对外作战效率低下,而且其内在成员亦无同舟共济的精神,存在胜则挟敌自重,败则各奔东西的局势。由上所论,西楚集团的内部松散亦是导致其人才外流的根源。
    5,刘邦与西楚集团的关系决定了人才的外流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刘邦的丰沛故人集团是个严密的利益性集团,故项羽想分化瓦解刘邦集团难上加难。反之,刘邦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其出身楚集团,和诸多西楚权贵有交情而对其分化瓦解收买。
    典型的如项伯,正是因为张良曾经和其有过命交情被刘邦收买。同样楚汉时期另有两个事例不容忽视,汉二年四月,刘邦兵败彭城,项羽手下大将丁公“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65)。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宁陵侯吕臣的功劳有一项:“为上解随马”(66),学者周骋怀疑其人就是苍头军领袖吕臣,因为“所谓解追兵,无非是与追击者套交情,而能如此者,肯定是大有面子之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有此面子者,也只有陈胜、楚怀王的老臣吕臣能办到。”(67)。从这个两个例子看,刘邦和西楚集团内部权贵有藕断丝连之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多次在自己危机时救命,而西楚内部集团的松散亦使这些西楚权贵们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两方之间的交情,甚至刘邦战败时,不少刘邦的将士暂时寄居在项羽那里,转而又投奔回来(注解16)。而项羽势弱时,这些人凭借和刘邦的老交情或恩惠又重新转变立场,改做刘邦之臣,可谓是万全之策。
    由此可见,刘邦出身于楚集团,与西楚集团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使得刘项就算对立,其属下依然保持相当的友好关系,而人才流动亦是墙头草的生存之道。
    总上所论,天下大势,集团背景是楚汉时期人才背楚亡汉的主要根源,而把它简单的归结于主观用人,失之浅薄。
    四:刘,项用人优劣之探讨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断定楚汉时期人才背楚亡汉主要是客观局势所左右,在主观上刘,项都是求才若渴,欲收天下之英才为己所用。虽然两人都有用人才的主观意愿,但是是否在实际用人方法上策略上有所优劣呢?我们来具体探讨这个问题。
    在楚汉时期,刘,项的用人方法一致公认的是刘邦慢而少礼,但是能饶人以爵邑;项羽恭敬爱人,但是不能给人以利。后世把这种现象当成项羽小气或刚愎自用。由上面论述可知,项羽“行功爵邑,重之”的主要原因不是其人小气或妒忌贤能,而是有客观形式所决定。如果把这个当成用人的方法略显浅薄。
    1,项羽的用人手段
    关于项羽的用人手段,由于史料的缺失以致历代研究者都没有涉足这个课题。从零散的历史资料或可以勾勒项羽的用人手段。早期,项羽叔父项梁在吴中阴以兵法收罗人才,项羽亦参与之“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68)。这里项梁阴以兵法不知道其何手段,想必有一套用人方法,项羽以后的人才运用上必然受其影响。项羽出身军事世家,又以带兵起义出身,项羽早期的用人经历都以军事带兵有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韩信语);“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随何语)。项羽早期的用人主要体现在与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力量,由此项羽军也显示强大的战斗力,史记多次有项羽出现而汉军畏惧逃走的描写,亦证明项羽在当时具有偶像般巨大精神作用,一致项羽死后,鲁地不下“(刘邦)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69)。
    仅与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在早期军事领域中项羽是无敌的,但是随着项羽由军事家转变为独霸一方的领袖是不够的。项羽成为政治家时在用人上不但保留了军事上与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作风,而且增加了不少政治权谋的手段。这种转变是从巨鹿战后开始的,项羽利用灭王离军的威势震撼诸侯,又以章邯的威胁整顿诸侯,最后用分封来打动诸侯,把诸侯牢牢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对章邯项羽也显示恩威并用的手段,先是武力打击,再是许诺封王,“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70),可见这种手段的有效。
    后世都认为项羽刚愎自用或自持勇武不屑于用人才,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韩信,陈平都是项羽亲自提拔,对王陵等人的拉拢可见项羽相当重视人才。至于有人以项羽亲征胜利,不亲征则失败认为项羽个人能力强而不重视人才,这种说法是没有看到西楚内部势力的纷乱而导致项羽无法尽用人才的尴尬。
    恭敬爱人,礼贤下士一直是项羽用人的核心思想,这种核心思想使得“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陈平语),使得敌方亦赞叹其“仁而爱人”(高起、王陵语)。这种核心思想是个性使然还是家庭熏陶(注解17)不得而知,或两者皆用。后世或有看到项羽这种核心思想,但是忽视项羽用人权谋的一面。以远者近之,贱者贵之,这种传统权谋之术收诸侯以为己用;以权利平衡来维持西楚王国的内部矛盾;甚至还以他人之军为我所用(注解18)。由于史料的缺失,对项羽的总体用人手段亦是很难一窥全豹。
    2,项羽的用人缺失
    无可玮言,项羽在用人上亦有很多缺陷。下面根据有限史料来探讨项羽用人的失误。
    第一缺陷是不善于用小人。陈平曾指出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多不归附项羽,估计除了得不到封爵行赏外,主要还是项羽不善用小人。鸿门宴前刘邦左司马曹无伤眼见刘邦将为覆灭,暗中通信项羽,以求封赏。虽然曹无伤是典型的小人,但是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内线。但是项羽显然不屑用这等小人,轻易就卖给了刘邦(71)。
    第二缺陷是个人能力太强,不能发挥属下的独立性。灭秦战争及楚汉战争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项羽的帐下将领基本都是屡战屡胜;而失去项羽的统率,几乎都是屡战屡败。典型的如英布在巨鹿之战英勇无比,但是后来背叛项羽轻易就被击败。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项羽个人能力太强,而且也不注重培养手下独当一面的能力,以致手下对其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项羽对其士兵的巨大精神力量使得其他人无法有效的用来独当一面,可以说项羽的军队被项羽培养成失去项羽就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虽然在军事上项羽是无敌的,但是显然达到这样的形式,显然不利于属下的培养。韩信亡楚归汉,很大程度上亦是在楚营得不到发挥的缘故。
    第三缺陷是不能全面的用一切手段拉拢人才。学者阎盛国总结刘项在劝降方面的优劣认为“(一)刘邦的劝降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项羽劝降是被动的,消极的。(二)刘邦‘降城即以侯其将’;项羽以人质威胁。(三)刘邦对待投降的将士优礼有加,破格提拔任用;项羽大肆杀戮,很少利用”(72),虽然其总结有不少片面之处,不过却指出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项羽相比刘邦,多是运用战争手段,而没有充分发挥劝降,收买,拉拢等多方面手段。
    3。刘邦的用人手段
    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善于用人著称,大多研究者都是从刘邦用人的态度研究,得出刘邦虚己听人,能够纳谏,放手用人,赏不移时,用人唯贤,取人以实以贤。这些主观的用人意愿实际上项羽刘邦皆在伯仲之间。这里来探讨下刘邦的用人手段。
    刘邦的出身和经历对其用人的手段有重大的影响。刘邦早年是属于黑社会流氓分子,结交官吏豪强,还曾跟从“恐怖分子”张耳游(73),后来为秦的基层干部。可以说基层官场和黑社会是最锻炼人的地方,刘邦在未曾起义的时候就表现出老谋深算,善于利用人的手段。“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73)。
    起义后。刘邦投靠各方势力,但是一直保持着一个小集团的独立性以及多方面收揽人才扩大集团的实力。灭秦期间刘邦对各方势力收买,欺骗,瓦解,武力攻取等各个手段并用得到大量兵力人才,到关中又约法三章,以收买秦人之心,鸿门宴前,刘邦已经汇聚10万大军。楚汉战争期间更是把这种手段运用的炉火纯青,几乎瓦解了项羽的全部势力。
    刘邦对人才的运用并非是单方面的收拢利用,而是利用加控制。楚汉时期各个势力如墙头草,根据不同的利益随风倒,而就算是自己的亲信也难保不会背叛自己。刘邦在控制这些人才方面煞费苦心。刘邦对人才的运用有如下原则:一,大量任用,只要有才能的人,均放手使用,使其有发挥的余地,如韩信,陈平,俪生,英布;二,时刻警惕,对有可能坐大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刘邦时时刻刻都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加以控制。如怀疑萧何,多次收韩信兵权。三,在各大同盟势力安排自己的亲信加以制衡,如在彭越势力安插亲信俪商,派刘贾协助彭越作战,明则帮助彭越,实则控制彭越,又如韩信带兵打仗一直有自己亲信曹参部跟从,而韩信副手有自己亲信孔将军,费将军担任。四,建立以自己丰沛故人集团为中心的政权,刘邦在楚汉战争期间就确定了以丰沛故人集团为核心的政权,汉朝最重要的职务三公基本都是丰沛故人集团的成员所担任。
    经过刘邦的种种努力,这些人才终为其牢牢的控制,使墙头草们再难随风倒。
    4,刘邦的用人缺失
    历代研究者多称赞刘邦善于用人,其实刘邦的用人缺陷亦是不少。总结起来大概有两处。
    第一缺陷是慢而少礼。陈平曾指出士廉节者多不归附刘邦。从历史根源上看,刘邦向来流氓作风,早期即“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74),这种慢而少礼的态度曾经使不少人才不愿意归附,如魏王豹“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75),甚至引发刺杀案,贯高、赵午等十馀人“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76)。
    刘邦的慢而少礼在当时是公认的陋习,如萧何语“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77);如四老语刘邦“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78)。
    刘邦的慢而少礼无疑也给自己带来人才不愿意归附等多种麻烦。
    第二缺陷是多疑猜忌。关于信谗多疑,在有些方面可以使刘邦提高警惕,防止君权外泻。但是也带来不好的影响,如刘邦无端怀疑萧何,造成君臣纠纷;如刘邦因为陈豨宾客盛甚而起疑心,造成陈豨背叛;如因为刘邦的猜疑使得英布韩王信,卢绾都纷纷背叛,甚至临死之前欲杀连襟樊哙。刘邦的多疑猜忌也使得刘邦终生都处在平叛之中而不得安生,导致刘邦的手下纷纷背叛。
    5,刘,项的用人优劣之比较
    楚汉期间,刘邦,项羽双雄并立,使得整个楚汉期间的人才流向实际上也是刘项之间的人才竞争。所以有必要比较其用人优劣。
    两人在用人都有优势的一面和劣势的一面,刘邦优势的一面体现在比项羽更老辣,更懂的人心需求,通达人情世故,并且善于驱使驾御人才为己所用,多方面的利用一切办法拉拢利用人才。刘邦也善于给人才发挥的空间,并对其控制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刘邦劣势的一面体现在慢而少礼,多疑猜忌,使得不少贤能之士,好礼之士,道德高尚者,清谈名流者不肯效劳,而猜疑亦使其手下离心背德。
    项羽优势的一面体现在比刘邦更具有人格魅力的感召,使得众多将领以及普通士卒皆效之死力,在战争上无往不利。项羽的个人能力也让敌我双方信服,其略施恩惠就能做到恩威并用,使其归附人才死心塌地。另项羽恭敬爱人,礼贤下士更是得贤能好礼,品格优良的廉节之士的效劳。项羽劣势的一面体现在不能发挥属下的独立性,不能全面利用拉拢人才。这样就使得很多人才流失到敌人那边,水至清则无鱼。而其个人能力太强,事事亲躬又使属下对其严重依赖,无法独当一面。
    楚汉时期,刘项的用人手段各有优劣,各有其称赞的一面,亦有其不足的一面。总体说来刘邦的老谋世故略胜项羽的血气方刚,最大的利用了人才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竭制了人才对自己不利的一面。
    五:结论
    整体而论,楚汉时期人才的背楚亡汉其决定于当时的客观局势,无论其表现在项羽不肯封爵行赏还是表现在项羽不肯用效,甚至项羽用人唯亲,其根本所在不是因为项羽小气,刘邦大方。而是在于天下大势决定项羽已经无地可封,无爵可授;在于西楚内部的派系势力使得权贵势力位于高位,地方势力把持基层,使得项羽无法重用心腹,提拔贤才;在于刘邦与西楚权贵的老交情以及西楚内部权贵的内杠,使其勾结外敌,随风摇摆。
    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