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师-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例如,狄青曾经做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秦州刺史是虚衔,代表他的官职大小,代表从五品的官员,而是泾原路副都总管是职官,是负责统领泾原路兵马的指挥官。
两名武将要比较官的大小,一般来说,是比较阶官。那么,这些阶官是如何比较的呢?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1116年前),政和官制(1116至1131)和绍兴官制(1131以后),大体如下
政和新官政和之前旧官官品阶次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正二品1
通侍大夫内客省使正五品2
正侍大夫延福宫使正五品3
宣正大夫履正大夫正五品4
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正五品5
中侍大夫景福殿使正五品6
中亮大夫客省使从五品7
中卫大夫引进使从五品8
翊卫大夫从五品9
亲卫大夫从五品10
中缺
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正六品12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武节大夫庄宅、六宅、文思使从七品30
武略大夫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从七品31
武经大夫西京左藏库使从七品32
武义大夫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使从七品33
武翼大夫供备库使从七品34
武功郎皇城副使从七品35
武德郎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从七品36
武德郎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从七品37
武节郎庄宅、六宅、文思副使从七品38
武略郎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从七品39
武经郎西京左藏库副使从七品40
武义郎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从七品41
武郎翼供备库副使从七品42
敦武郎内殿承制正八品43
修武郎内殿崇班正八品44
从义郎东头供奉官从八品45
秉义郎西头供奉官从八品46
忠训郎左侍禁正九品47
忠翊郎右侍禁正九品48
成忠郎左班殿直正九品49
保义郎右班殿直正九品50
承节郎三班奉职从九品51
承信郎三班借职从九品52
下班祗应殿侍无品
以上就是一直到南宋初年的武将官阶情况,先比较品,同品官职就比较阶次。看到这些东西,会有人会问,当一名武将,从阶官来说,升到正五品之后,上面好像就是太尉啊?一下子从正五品到从二品?其实,在这个中间,还有从四品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位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上护军这些环卫官。此外,还有:
节度使(从二品)、
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正四品)
观察使(正五品)、
防御使(从五品)、
团练使(从五品)
刺史(从五品)
这些武将虚衔。而事实上,这些武将虚衔,作用比阶官还大,很多武将官职大小的比较,都是通过这些虚衔来比较的,大家可以理解成阶官的一种补充。
还有人会说:我是越看越糊涂了。我们看到的是总管、都监之类和殿帅之类的官职,哪里来的这些大夫和郎?如何比较总管和都监之类的官职?这不要紧,因为一般来说,通俗小说只是给这些武将的职官名称,而我们上面所说的是阶官,所以还必须要看这些武官官职全称。如你知道狄青被任命为泾原路副都总管,这不够,你需要还要找一个擢秦州刺史,这样就才能比较官职大小了。
《宋史兵十》记载:换前班差遣,州总管以下,并以五路缘边为优,诸路为次。正团练使,州总管;正刺史,州钤辖;诸司使副,都巡检使、驻泊都监;内殿承制、崇班,巡检、州都监;供奉官至借职,教押军队指使。”
简单来说,都总管一般搭配团练使虚衔,为从五品,钤辖搭配刺史虚衔,为从五品,略低于团练使;都巡检使、驻泊都监(即是某路都监)搭配皇城使至供备库副使(两者都是从七品)阶官;而某州都监则搭配内殿承制、崇班这类正八品的官职,指使等就是三班借职这类从九品小阶官了。我们就从狄青这位从小兵到枢密使大官的武将来说明一下宋朝的官职情况吧:
首先,狄青起初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为散直,这个自然不算官。宝元初,赵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这个“殿使”上面阶官列表提到是无品的,有趣的是,当时狄青杀得西夏人胆战心惊,但他们只知道狄青为指使,但不知道指使是什么大官,故此就称呼狄青为狄天使;后来在延州保卫战中有功,被封为三班殿直,就是正九品的小官了。康定元年十一月,狄青被提拔为泾州都监,这是正八品的官职。后来因累迁西上阁门副使,这个是从七品的官职。又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这个已经是从五品的大官了。后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这个也是从五品,但阶次高了一级。后来狄青徙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依旧是从五品,但阶次又高了。;迁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迁马军副都指挥使,这个已经是正五品了。后再升为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这是从二品的大官了。
这个是政和前的,我们看一个政和后期,就是韩世忠的官职变化:
韩世忠从小兵做起,始补进义副尉,这个是没有品的低级武官,至藏底河,斩三级,转进勇副尉,这个还是没有品,擒方腊之后,韩世忠转承节郎,这个是从九品,比狄青的右班殿直要低;后来世忠积功转武节郎,这个已经是从七品了,阶次为38。因世忠挥戈力战,转武节大夫,还是从七品,但阶次为30。后来升河北总管司辟选锋军统制。再功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这个是从五品官职。然后升为嘉州防御使,从五品。初建御营,为左军统制。建炎二年,升定**承宣使,这个是正四品的大官了。
所以,水浒传里面,有很多官职是错误的,如鲁达的提辖,本身就是从五品大官,老实说,杀一个屠户,实在不算什么;而在许多地方,水浒显然把团练使当作一个普通职官对待,地位还远在总管之下,这显然不妥。至于里面出现许多都统制,统制,也是不正确的。
宋史职官七记载“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统领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其后,神武五军及川陕宣抚司、都督府、枢密院皆置。绍兴十一年,三大将兵罢,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扎,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
既然是建炎初前“未为官称也”,显然在北宋,就不可能有这些都统制、统制作为地方官存在。要知道,童贯伐辽,以种师道为都统制,作为全军之首,这些相当于司令一级,可不是普通的地方官可比。作为地方武官,出战的是总管、钤辖、都巡检、都监之类。同时,由于王安石实行了将兵法,还应该有正将、副将、预备将这类的职官出现,这些才是作战武官。
水浒结尾的时候,是这样封官的:
先锋使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副先锋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
军师吴用授武胜军承宣使。
关胜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
呼延豹授御营兵马指挥使。
花荣授应天府兵马都统制。
……
首先,关胜和吴用的官职,是正确,总管是职官,能搭配从五品的阶官;而承宣使则是正四品的大官了,而安抚使是职官,但不常设,宋史职官七记载“旧制,安抚总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太中大夫以上,或曾历侍从乃得之,品卑者止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一般来说,安抚使起码是掌管某路,而不是某州的安抚,应该是“知楚州,淮南东路经略安抚使”,而且,作为阶官,武德大夫和武功大夫这两个阶官太低,武功大夫和武德大夫都是从七品的中等阶官,与从五品的总管和从四品的承宣使无法比,何况武功大夫的排位,还在武德大夫之上呢,这里显然又是一个错误。至于都统制之类,在北宋更是不能随便授予。
大约说这么多吧。根据宋史合班制度,再大约给一个常用武将的官职排位。
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为从二品
殿前副都指挥节度使、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为正四品、
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为正五品)
殿前马步军都虞侯、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为从五品,总管、钤辖这些职官都是搭配从五品阶官。
某路都监约为从七品
某州都监约为正八品
正将约从七品
副将约为从八品
补充一下,我们常常说七品芝麻官,其实七品官可不算少。对于宋朝武官来说,从五品的官职,如防御使之类,已经算高级武官,武德大夫之类的从七品官,算中等军官;而右班殿直或者是承节郎之类的九品官,才算低级武官
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分为阶官和职官两种。阶官,对于武将来说,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军衔制度,如上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
例如,狄青曾经做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秦州刺史是虚衔,代表他的官职大小,代表从五品的官员,而是泾原路副都总管是职官,是负责统领泾原路兵马的指挥官。
两名武将要比较官的大小,一般来说,是比较阶官。那么,这些阶官是如何比较的呢?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1116年前),政和官制(1116至1131)和绍兴官制(1131以后),大体如下
政和新官政和之前旧官官品阶次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本秦之主兵官、遂定为武阶之首。正二品1
通侍大夫内客省使正五品2
正侍大夫延福宫使正五品3
宣正大夫履正大夫正五品4
协忠大夫并政和新置。正五品5
中侍大夫景福殿使正五品6
中亮大夫客省使从五品7
中卫大夫引进使从五品8
翊卫大夫从五品9
亲卫大夫从五品10
中缺
拱卫大夫并政和增置。正六品12
左武大夫东上合门使正六品13
右武大夫西上合门使正六品14
正侍郎正七品15
宣正郎正七品16
履正郎正七品17
协忠郎正七品18
中侍郎并政和增置。正七品19
中亮郎客省副使正七品20
中卫郎引进副使正七品21
翊卫郎正七品22
中缺
拱卫郎并政和增置。从七品24
左武郎东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5
右武郎西上合门副使从七品26
武功大夫皇城使从七品27
武德大夫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从七品28
武显大夫左藏库、东西作坊使从七品29
武节大夫庄宅、六宅、文思使从七品30
武略大夫内园、洛苑、如京、崇仪使从七品31
武经大夫西京左藏库使从七品32
武义大夫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使从七品33
武翼大夫供备库使从七品34
武功郎皇城副使从七品35
武德郎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副使从七品36
武德郎左藏库、东西作坊副使从七品37
武节郎庄宅、六宅、文思副使从七品38
武略郎内园、洛苑、如京、崇仪副使从七品39
武经郎西京左藏库副使从七品40
武义郎西京作坊、东西染院、礼宾副使。从七品41
武郎翼供备库副使从七品42
敦武郎内殿承制正八品43
修武郎内殿崇班正八品44
从义郎东头供奉官从八品45
秉义郎西头供奉官从八品46
忠训郎左侍禁正九品47
忠翊郎右侍禁正九品48
成忠郎左班殿直正九品49
保义郎右班殿直正九品50
承节郎三班奉职从九品51
承信郎三班借职从九品52
下班祗应殿侍无品
以上就是一直到南宋初年的武将官阶情况,先比较品,同品官职就比较阶次。看到这些东西,会有人会问,当一名武将,从阶官来说,升到正五品之后,上面好像就是太尉啊?一下子从正五品到从二品?其实,在这个中间,还有从四品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位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上护军这些环卫官。此外,还有:
节度使(从二品)、
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正四品)
观察使(正五品)、
防御使(从五品)、
团练使(从五品)
刺史(从五品)
这些武将虚衔。而事实上,这些武将虚衔,作用比阶官还大,很多武将官职大小的比较,都是通过这些虚衔来比较的,大家可以理解成阶官的一种补充。
还有人会说:我是越看越糊涂了。我们看到的是总管、都监之类和殿帅之类的官职,哪里来的这些大夫和郎?如何比较总管和都监之类的官职?这不要紧,因为一般来说,通俗小说只是给这些武将的职官名称,而我们上面所说的是阶官,所以还必须要看这些武官官职全称。如你知道狄青被任命为泾原路副都总管,这不够,你需要还要找一个擢秦州刺史,这样就才能比较官职大小了。
《宋史兵十》记载:换前班差遣,州总管以下,并以五路缘边为优,诸路为次。正团练使,州总管;正刺史,州钤辖;诸司使副,都巡检使、驻泊都监;内殿承制、崇班,巡检、州都监;供奉官至借职,教押军队指使。”
简单来说,都总管一般搭配团练使虚衔,为从五品,钤辖搭配刺史虚衔,为从五品,略低于团练使;都巡检使、驻泊都监(即是某路都监)搭配皇城使至供备库副使(两者都是从七品)阶官;而某州都监则搭配内殿承制、崇班这类正八品的官职,指使等就是三班借职这类从九品小阶官了。我们就从狄青这位从小兵到枢密使大官的武将来说明一下宋朝的官职情况吧:
首先,狄青起初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为散直,这个自然不算官。宝元初,赵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这个“殿使”上面阶官列表提到是无品的,有趣的是,当时狄青杀得西夏人胆战心惊,但他们只知道狄青为指使,但不知道指使是什么大官,故此就称呼狄青为狄天使;后来在延州保卫战中有功,被封为三班殿直,就是正九品的小官了。康定元年十一月,狄青被提拔为泾州都监,这是正八品的官职。后来因累迁西上阁门副使,这个是从七品的官职。又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这个已经是从五品的大官了。后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