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将军!青州城开始有响动,魏兵出动了!”
    我放下会手中案卷,道:“很好,看来张恢终究是放心不下,欲前来抢人了,大家注意,一定不能让他们得逞,传令左右营,让姜维、马岱做好准备!”
    张潜躺在地上不停地挣扎,我走上前去,将他拎起来,道:“小子,你就看着你的父亲是如何惨白的吧!”
    说罢,我取下武器架上的金刀,出帐而去。
    “魏延!你把我儿子放在哪里了!”
    火光之中,一员将手持长枪,纵马而出,只见他面色白皙,一尺长髯,倒是有几分与那张潜相像,看起来便是张恢了。
    我冷笑一声:“张恢!你的儿子,就在我的大营之中,你若是想见的话,就乖乖下马受降,我保证你们父子平安相见,没有性命之虞!”
    “放屁!”张恢一声咒骂,舞枪冲来,我舞刀相迎,战有二三十合,忽听得张恢身后杀声震天,一彪军冲杀过来,为首一将,乃是马岱,他长啸一声,挥刀从背后袭击张恢,张恢不敢抵敌,虚晃一招,拨马败走,被马岱截住一阵厮杀,青州兵早已折损大半。
    张恢夺路而走,便要向青州逃遁,姜维从中拦截,又杀得张恢丢盔弃甲。
    终于,张恢突破了重重围困,赶回了青州,正在城下高叫开门,城上一声梆子响,马超、庞德二人立在城上,高声大笑:“张恢!你这青州,早已落入我大汉之手,识相的,便赶紧投降了吧!”
    张恢真恨得牙根痒痒,却毫无办法,又听得身后杀声渐近,从腰间取出佩剑,向自己颈中一横……
第327回 吴国臣服
    张恢一死,青州归于我军之手。
    随后,我大军挥师南下,逼近徐州,徐州军民望风而降,不敢与战。
    ……
    “文长,现在淮南地区被东吴军马控制,包括整个庐江、合淝也都在东吴的掌控之内,若是我们这些疲累兵卒前去攻打,只恐势要两败俱伤啊!”
    “我知道。”
    我面色阴郁地盯着桌案上的地图,道:“若是按照我的想法,目前魏国已经基本覆灭,我大汉占据了中原以及西川天府之国,又有荆州这处战略要地,对于吴国来说,我们随时可以将它打垮,只是他们毕竟还有长江之险,以我们这些疲倦之师,绝不可能占到一丝便宜。”
    马超他们点着头,又问道:“那么,文长,你的意思是……”
    我重重地说出来:“议和!我们可以与吴国签定一份协议——将扬州这一块地盘让给他们,其他地域以长江为界,暂时互不侵扰,不过将来情形如何,就不是我们能说得了算的。”
    姜维道:“丞相会同意你这么做吗?”
    我说道:“这件事我已经差人去报给丞相了,以丞相之高见,应该会同意我的做法。”
    马岱道:“即使如此,那我们应按兵不动,等着丞相的谕令了!”
    诸人各自散去,高挂免战牌,不与东吴军马发生冲突,而另一边的东吴兵也心领神会,不与我们正面对抗。
    ……
    数日之后,诸葛亮有信回报,同意我的做法,并着令我们完成协议之后,迅速班师回长安,论功封赏。
    事不宜迟,我当即派人前往吴军驻地,与他们商议停战事宜。
    东吴主将陆逊实在是很给我面子,不单单送还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还表示,要亲来我军驻地达成和平意向,以至于我以为自己听错了,莫非东吴要直接向我们服软?
    果不其然,陆逊亲自到场之后,几番寒暄,向我呈交了一封吴帝孙权的亲笔信。
    信很长,但是无非就是表达一个意思——我大汉天威遍及天下,东吴实不敢触及锋芒,愿意作为附属之国,只求有一治之地……
    这个……这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我正愁两个国家分割天下会让诸葛亮等大汉重臣非常不爽呢,现在吴国主动服软了,真是天赐良机!
    于是一切的事务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我代表大汉,主动做了一定的让步——将扬州淮南一带让给东吴进行治理,并确定了东吴每年给我大汉进贡的物品,经过了三天的扯皮、争执,总算是把这件事圆满地解决了。
    ……
    “回家了!我们总算能够回家了!”
    雷鸣解下一直贴身穿着的软甲,这个已经快要五十岁的老战士端坐在营前的大青石上,仰面望着初秋的天空。
    祝炀也在旁边坐着,他也快四十岁了。
    两个老战士就这样一动不动地望着天。
    “老雷,也许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鲁予、赵嘉这两个小子挺不错,能接咱们的班!”
    雷鸣呵呵笑了笑:“这些我不担心!我倒是担心将军,自古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尤其是像他这样功高盖主的大将,最危险了!”
    祝炀道:“不会的,吴国还没有打下来,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何况丞相与将军关系甚好,不会有事的!”
    雷鸣道:“但愿如此,不过朝中那些文臣可不会这么想吧!还是希望将军能吉人自有天相……”
……(本卷结束) ……
第七卷 倾轧·穷途
第328回 新五虎
    长安城。
    皓风猎猎,红旗招展,十万军马浩浩荡荡地从扬州之地赶回,刘禅带着重臣亲自出城迎接。
    当然,这应该是诸葛亮的意思,否则以刘禅的小孩子心性(虽然他已经26岁了),岂能想得到这重大事情是需要皇帝亲自出马的?
    下马来,跪拜于地,刘禅前来搀扶,道:“爱卿平身,诸位爱卿平身!”
    搀扶我的手是一双非常肥胖的手,看来刘禅还真是养尊处优,不问政事啊……
    紧接着是诸葛亮率领着朝中的诸位文臣,上前庆贺。
    “文长,恭喜你了!将来青史之上,你可是要大大地留名了!”
    “此乃是陛下洪福齐天,先帝神灵护佑,延不敢妄自尊大!”
    客套话还是要讲的,虽然我自认为是灭魏之第一功臣。
    接下来是马谡,这位因为我的到来又多活了几年的老兄笑意盈盈:“文长,恭喜了!恭喜了!”
    然后是蒋琬、费祎、谯周、秦宓、郭攸之等等……
    这一刻,向我走过来的是杨仪,这个曾经被我痛斥一通的家伙,带着皮笑肉不笑的不自然的表情。
    “祝贺……”
    我冷漠地点了点头,已经抱定的成见让我实在对他热情不起来。
    ……
    回到长安的住所,这是诸葛亮为我们五个出征的将领在长安东郊安排下的大宅邸中的一处,写着“魏府”两个大字的匾额高高选在朱红色的大门之上,两个守门的护卫对我恭恭敬敬地施礼,道:“恭迎将军!”
    我摆摆手示意他们站起来,走进了院落。
    很雅致的一个小庭院,这是我的直观感受,而且——与当年我在陶府初遇青儿时的那处院落,还有几分相似之处……
    想到青儿,我叹了口气,打下徐州的时候,却不曾记得要到青儿的坟头去看上一看,也许,这么多年的战乱,只怕那小小的坟头已经遭到了破坏,面目全非了吧!
    “爹!”
    几声响亮的叫声从屋中传来,打断了我的思绪。
    “荣儿!昌儿!”我眼中一亮,果然是那两个半大小子。
    不过,他们已经长得很高大了,基本上跟我齐平了。
    “夫君!鸢儿妹妹!”是阿丽,跟在我身后的杜鸢高兴地跑上前去:“阿丽姐姐!”两个女人手拉着手,凑在一块儿,有说不完的话。
    看着眼前这一幕,我突然感到:“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番北伐,灭掉曹逆,光复天下,还于旧都,诸君皆有功劳,今日特作封赏!”
    刘禅坐在龙椅之上,身边是正在宣读诏书的诸葛亮。
    “敕封丞相、武乡公诸葛亮为异姓南阳王,依行丞相之职!”
    “敕封南郑侯魏延为南郑公、大将军。”
    “敕封斄乡侯马超为斄乡公、大将军。”
    “敕封临江侯庞德为临江公、大将军。”
    “敕封甘宁为宜阳侯、大将军。”
    “敕封姜维为天水侯、征西大将军。”
    “敕封陈仓侯马岱为征东大将军。”
    “敕封王平为南乡侯、征南大将军。”
    ……
    “加封魏延、马超、甘宁、庞德、姜维为五虎大将,掌管天下之兵权!”
    ……
第329回 孔明遗言
    安定的日子总是那么快,不知不觉间,一年时间过去了……
    “夫君,明日便是你的五十岁大寿了……”
    五十岁,还真是快,看着自己精赤的上半身,还是那副二三十岁年轻人的样子,肌肉发达未见半点松弛,不知不觉,居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
    “不要大操大办,天下方定,百姓尚未真正安居乐业,请几个朋友来,喝上一顿就算了。”我起身穿衣,对身边的阿丽说道。
    阿丽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知道夫君想请哪些人来?”
    “丞相、伯约、孟起、令明、兴霸这五个人是必须邀请的,关兴、张苞还有五禽队的那几个头领也请到,至于文官么?蒋琬、费祎也得在邀请之列……哎呦,还说不能大操大办,请这么多人,不往大里办还真是不行!”
    阿丽掩嘴轻笑:“既然这么麻烦,干脆不要办了!”
    我撇着嘴点点头:“好主意!”
    ……
    不过,这个五十大寿最终也没有办成……
    当天入宫参拜刘禅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诸葛亮并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
    群臣们也在议论纷纷,诸葛亮的身体虽说不是极为健康,但也没有什么大毛病,毕竟北伐东征之时,他主要是负责统筹中军,并没有事必躬亲地辛苦劳累,可现在竟然出乎意料地不来上朝,绝对是不正常!
    再看刘禅,这个已经快到而立之年的皇帝,竟然是一副哭丧脸的表情,我心中骤然一紧——诸葛亮定然是凶多吉少,否则就凭刘禅的乐观心性,一定不会这样沮丧!
    退朝之后,姜维胆战心惊地找到我:“文长,你说丞相他……”
    我摇摇头:“不要胡说!丞相不会有事!”
    正说话间,一名太监神色匆匆地向我们走来,道:“魏将军、姜将军,丞相请您二人前去相府,有要事相商!”
    我和姜维面面相觑,只好跟着那太监一同前去。
    ……
    入了相府,穿过院廊,来到诸葛亮房中。
    虽说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我还是被诸葛亮的样子吓了一大跳!
    只是短短一天的时间,诸葛亮竟然憔悴至斯!
    眼窝深陷,两腮暗黄,呼吸浑浊沉重……
    “丞相!”诸葛亮平日待姜维视如己出,姜维对其也是如父亲般敬重爱戴,如今见诸葛亮这般模样,早已心如刀绞一般,慌忙跪在诸葛亮榻边。
    诸葛亮缓缓睁开眼睛,开口说话,那声音仿佛是遥远的天边传来,嘶哑而空洞:“文长、伯约,你们俩来了?”
    我也来到诸葛亮榻边,握住他有些枯瘦的手,道:“丞相,我在这儿!”
    诸葛亮嗯了一声,说道:“我不行了!”
    姜维哭道:“丞相,请您安心静养,一定会平复如常的!”
    诸葛亮摇摇头:“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也许当年杀戮太多,这是报应吧!文长、伯约,你俩听好,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跟你们讲话了!”
    姜维已经泣不成声,我拼命抑制住要哭的冲动,嘶哑着嗓子说道:“丞相,说罢!我和伯约都听着呢!”
    诸葛亮惨然地笑了笑:“我恐怕挺不过去了,你们俩是我最信任的人,天下尚未平定,你们俩务必竭心尽力,真正地统一天下!”
    我重重说道:“丞相请放心!我一定会办到的!”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好!很好!这样我就放心了!还有一件事。陛下虽说已经年近而立,却还是如同小孩子心性,你们一定要辅佐好他,不要让佞臣接近!”
    我又重重地说道:“我知道,亲贤臣,远小人!我一定会劝谏陛下的!”
    “嗯!好!我已经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了!我死之后,将骨殖葬于定军山,令蒋公琰接任丞相位,其他的就没什么事了!”
    ……
    我和姜维忍着悲痛,准备告辞,诸葛亮突然间又喊了一声:“文长,还有一件事!”
    我回过身,静听着诸葛亮的话。
    “一定要小心杨仪……”
第330回 新生命
    月光晦暗,阴风呼号,我裹着大麾,踱步来到院中,仰望夜空。
    骤然间,我的心一下子缩紧了——西南方向的天际,一道暗红色的流星,划过夜空,流出一道光芒璀璨却又迅速消逝的光华,旋即,坠落下来,不见了踪影。
    “丞相……”我喉间短暂地发出两个音节,便再也发不出其他的任何声音了。
    天愁地惨、鬼哭神号……
    建兴十二年(公元二百三十四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文学家、战略家、发明家诸葛亮因病于长安逝世,享年五十四岁。
    而他留下的家产不过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以及一封《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不数日后,诸葛亮之妻黄月英亦病死,追随其夫而去,说句题外话,黄月英并非传闻中的丑女,而是极有姿色,只是肤色略黑、头发发黄,被以讹传讹为丑女。
    定军山南,多出两座相依的新坟……
    国丧之理完毕,刘禅收拾心情,根据诸葛亮的遗愿,封蒋琬蒋公琰为丞相,继诸葛亮之位。
    经过了一个月,总算举国上下从一代贤相的去世之中恢复了过来,一切又重新回复了正常的秩序,只是我总觉得——最近有一些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也许是我多心了,每次回到家,我总觉得这种感觉会稍稍淡一些,但是只要去宫中,这感觉便会立刻强烈起来,我相信我的感觉,却是在无法判断,只好自欺欺人地自认为多疑了。
    这些日子,鸢儿的怀孕让我总算有了一个可以轻松的理由,诸葛亮临终前对我说的那句“小心杨仪”的话让我一直忧心忡忡,以至于我每次上朝看杨仪的眼神都是不对的,两个人总是横眉冷对,总归是让人心中不爽。
    ……
    又过了十个月。
    鸢儿给我生下了一个女儿,做了母亲的她又多出几分别样的魅力,我和阿丽忙着照顾这对母婴,特意向刘禅告了病假,获得了一个月不用上朝的权利,当然这请假的具体原因可不能让其他几个关系好的同僚知道,否则非让他们笑话我怕老婆不可!
    这期间,姜维也正式升职为父亲,璇玉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几天,姜维不知怎么想的,特意上门要与我订娃娃亲!
    抱着我的小女儿,姜维脸上溢出一朵花儿,道:“文长,这丫头挺可爱的哈……”
    我扬扬眉毛:“你小子不要没话找话!憋着什么坏主意,赶快讲出来!”
    姜维打了个哈哈:“这个……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呢!”
    我呵呵一笑:“我听说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你想订娃娃亲是吧!”
    姜维呵呵笑着:“这个……既然你已经猜到了我的来意,那就……”
    我挥了挥手:“行了!这件事不用你操心了,等两个孩子到十六岁的时候,只要他们自己愿意,你就找媒人来提亲吧!”
    姜维登时喜上眉梢,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