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时代中医文化随笔-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脾胃运化失职;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会致使水邪留滞肠间;而见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临床胸水即属悬饮。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其耎(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此病的饮邪主要泛溢于体表肌肤和四肢。临床兼见身体痛重,肢节烦疼;亦可兼见咳喘、胸闷、乏力等症。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临床心包积液即属支饮。

  痰饮的形成为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使五脏及三焦气化失常,气脉闭阻,津液不通,荣(营)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肺主宣发和肃降,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肾者主水,司膀胱开合,对人体水液代谢起着主宰和关键作用;三焦为水谷之道路,总司人体气化。所以痰饮主要与上述三脏和三焦有关。

  水、湿、痰、饮分之为四,合则为一。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为痰。就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弥散于脏腑组织之中的水气则是湿。水湿常困阻于脾胃和弥散于肌肤,水饮多停积于肠胃(痰饮)、胸胁(悬饮)、胸膈(支饮)及肌肤和四肢(溢饮),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由此可见,为了防治水液疾病,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合于寒暑季节,调节情志,保持积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保养好五脏(参见《中医文化随笔》关于情志、养生、养五脏的内容)。

  2006年11月22日于北京

55·传染病
中医文化随笔55·传染病

  传染病在中医里面叫做疫(疠)。中医认为有五疫,《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避其毒气……即不邪干。”大意是说,五疫到来的时候,互相传染,不管老少大小,病状都相似,避免毒气(传染源),邪气就不会干扰自己。这里指出了五疫(疠)邪是有“毒”的。五疫(疠)合于五行,木疫合风淫、火疫合热淫、土疫合湿淫、金疫合燥淫、水疫合寒淫。

  疫又有寒疫与瘟疫之分。

  寒疫一般有两种:

  1、指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时行寒疫,俗称感冒(流感),因感受暴寒而发的疫病。《外台秘要》卷三:“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证见头痛,身疼,发热,无汗,或作呕逆,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

  2、指疫疠(急性传染病)的属于阴性的症状。《说疫全书》卷二:“寒疫……当天气方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病,乃天实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说的是天气方温热之时却被寒气所袭而引起的病症,常有畏寒发热、咳嗽、气壅(yōng,堵塞)痰喘、胸部痞(pǐ,堵塞不舒)痛、鼻塞声重和涕唾稠粘等症。

  所谓瘟疫,是感受疫病之气,造成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此症为肠胃湿热郁蒸而发,再加上晦浊之气从口鼻吸入,以达于膜原,于是中腑蒸腾,百病俱发。临床以初起壮热,头身疼痛,或伴见烦躁,腹痛泄泻为其主要特征,甚则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昏迷。

  关于膜原,王冰注:“膜,谓鬲(膈)间之膜;原,谓鬲(膈)肓(huāng,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中医认为这是药力难以达到的部位)之原。”由此推断,膜原是指胸膜与膈间的位置。邪在膜原为半表半里证。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瘟)疫。”指出了瘟疫是气候不合时令,邪气内侵,人们正气不足而导致的。

  所以,对于疫(疠)的防治,《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pìn)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指出对于疫(疠)传染病,首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一身正气;其次“避其毒气”,切断或远离传染源;再有,如果没有办法避开传染源的话,要做到不被传染源所干扰,也就是说疫(疠)邪气从鼻子(天牝)中进入的话,就要从脑中除去,这样邪气就不会干扰自己。

  关于第一种方法是讲真正地主动预防;第二种,切断传染源是应急的预防办法;第三种方法,面对病邪,中医认为首先从心理上要占上风(相当于西医讲的提高人体的高免疫力),提高正气去防范传染源,并列举了几种作意方法,来从心理上抵御疫(疠)邪气的侵袭。《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气出于脑,即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另外还有一种作意方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即在春分尚未日出的时候想着吐出鼻子传递过来的邪气。除了配合其他的医学防治方法外,这些作意方法也可以作为我们的防治参考。

  2006年11月22日于北京

56·表里
中医文化随笔56·表里

  表里是八纲辨证中的两个纲领。

  表与里是一对相对概念。例如,就体表与脏腑相对而论,体表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而论,腑为表,脏为里,《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与脏腑而论,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三阳经与三阴经而论,则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三阳经就是指手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三阴经就是手足少阴经、厥阴经、太阴经。《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可见表里与天之阴阳相对应,表里之间相互传输、感应。

  通常所说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

  表证,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所致的,病在肌肤、经络部位的一种证候,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等特点。临床症状以发热、恶风寒、身痛、头痛、苔薄白、脉浮为主,兼可出现咳嗽、畏寒等症状。《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里证,指外邪由表入里,或直中于里,以及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多样,有病程较长和病位较深等特点。临床症状以不恶风寒、脉不浮,多有舌质、舌苔的变化为主。

  外有病为表,内有病为里。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势较轻;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势较重。

  伤寒病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伤寒为外感病的总称。太阳经络,位置在表,故风寒之病,此先受之。传染病则多从口鼻而入,而先达于胃肠,故时疫诸病,阳明经先受之。至于伏气发温,多在三焦之半表半里,故必先受少阳症。这我们已经在上篇中提到了。

  温病初感在上焦,属表;邪入中焦、下焦则属里。

  所谓温病,有伏气温病和外感温病两种。关于伏气温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所以,这提示我们冬天要注意节精,不要耗损肾阳,这样由于体内正气充足,冬天就不容易被寒邪所伤,春天就不会得温病。关于外感温病,按照叶天士的说法,“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温热之邪,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多见发热咳嗽、口渴、不恶寒(也有初起口不渴,微恶寒,二三日后开始变口渴,不恶寒者)。

  由此可见,除了正常治疗外,防治表证的方法是注意培养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根据里证的一般病因;防治里证应该注意:培养正气,积极防治表证;调解七情,稳定情绪;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等。

  2006年11月23日于北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57·奇腑
中医文化随笔57·奇腑

  奇腑,奇恒之府的简称。与之相对的是恒腑,即肝、心、脾、肺、肾五脏。关于奇腑,《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大意是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它们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所以称为奇恒之腑。

  1、脑。

  关于脑,《中国医学大辞典》:“头骨之髓也。”可见,将脑与髓列为了一类,只不过是头骨中的“髓”。《黄帝内经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

  2、髓。

  关于髓,《中国医学大辞典》:“骨中之汁液也。”可见,髓与骨的关系密切,髓为骨的填充物。《黄帝内经素问·解精微论》:“髓者,骨之充也。”同时,髓与脑的关系密切。《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诸髓者,皆属于脑。”《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髓者,以脑为主。”

  3、骨。

  骨为人体之干。《黄帝内经灵枢·经脉》:“骨为干。”《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骨者髓之府。”

  骨髓与肾脏的关系密切。《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肾生骨髓。”《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肾主身之骨髓。”《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肾气虚弱是发生骨痹(风湿性关节炎一类的疾病)的内在原因。

  肾是脑、髓、骨健康的基础。《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是说,肾脏是主封藏功能的脏,是“精之处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精成而脑髓生。”所以只有节精保肾,才能保证脑、髓、骨的健康。

  4、脉。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所以,“脉”的功能正常有赖于心脏的健康。

  5、胆。

  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从生理功能而言,六腑传导、消化水谷,胆贮藏、排泄胆汁,有协助消化的作用,故胆归属于六腑;但胆又不象胃、肠等腑那样能直接传导水谷,功能不同于五腑,而是藏“精汁”,这又类似于五脏的“藏而不泻”,所以胆又被归属于奇恒之腑。《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胆者,中精之腑。”六腑除胆以外,都是贮藏或转输浊物,只有胆是贮藏精汁,所以称之为“中精之腑”。

  6、女子胞(子宫)。

  张介宾《类经·藏象类》:“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也,为奇(即奇恒之府)。”子宫有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肾脏精气是维持这些功能的基本条件。另外还需要冲任二脉的正常健康。《妇人良方》:“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2006年11月23日于北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58·养胎
中医文化随笔58·养胎

  中医对怀孕的妇女如何养胎的问题,也是有一定的论述的。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孕妇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注意调节性情。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大意是说,黄帝问,人有癫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这是先天的原因造成的。病人在母亲怀孕的时候,由于其母有所惊吓,惊则气乱而逆,导致气上而不下,导致精气并居于上而不下,使精气不能履行其正常功能,从而使胎儿引发癫疾。

  所谓癫(diān)疾,是精神错乱、言行失常的病。《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邪入于阳则狂……搏阳则为癫疾。”也就是说人体“阳”的功能紊乱是癫疾产生的根本原因。关于癫疾的主要症状表现,《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表现为衣被不敛,好说恶语,行为不知廉耻而不避亲疏,这是神明乱了。《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这也是癫疾的表现。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人的健康生命是因天德与地气相结合而产生。所以,作为孕妇,首先应该注意营养,给胎儿提供必要的“地气”。而加强修养,效法天德,则会更有利于胎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叶氏竹林女科》:“胎前静养,乃第一妙法。不较是非,则气不伤矣;不争得失,则神不劳矣;心不嫉妒,则血自充矣;情无淫荡,则精自足矣。安闲宁静,即是胎教。”这体现了作为孕妇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孕妇应该保持安闲宁静,守住自身本性,不计较是非,不争得失,心不嫉妒,情无淫荡。

  《竹林女科》:“宁静即是胎教……盖气周则胎安,气逆则胎病。恼怒则气衰不顺,肝气上冲则呕吐衄(nǜ)血,脾肺受伤;肝气下注,则血崩带下,滑胎小产。”这也指出了作为孕妇要保持心态的宁静而不应发怒。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胎》:“妊娠三月……心无悲哀思虑惊动。”“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静,生子皆良,长寿,忠教,仁义,聪惠,无疾。斯盖文王胎教者也。”这里继承了文王的胎教,指出孕妇威仪要正,“席不正不坐”;要修身养性,弹琴瑟;要驾驭心神,稳定性情;要节制欲望;要“不妄作劳”。

  《史记》说周文王之所以成为一代明君,就在于他的母亲太任是一位品行“端一诚庄”、“惟德之行”的妇女。她怀文王时,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从而使文王“生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