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路军·天山风云-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群屯跽窭し值桨⒗仗畋;粼诰翊Ъ啤K敲挥蟹值酵獾厍埃愕角楸ň腿サ匣樟旃萘怠U琶骶春脱钐煸频剿呛螅苍ニ樟に橇焓鹿萘担挥薪由贤贰K┰谒墙鋈鲈拢直坏骰氐匣�
  苏联专家撤离后,李保华、刘淑明、刘庆南、王振坤、杨文先、张明敬、谭政文、杨天云八个人,失去了组织联系。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文先与领事馆人员接上了头,约定了时间,确定由李保华去接头。李如约独自去城南荒凉的乌拉泊,苏领馆的汽车也向乌拉泊驶去,见李后邀其上车,甩掉了跟李的尾巴。在车中领事馆人员传达了组织的指示,八个人编为一个小组,由李保华任组长,搜集国民党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集中起来由组长和组织联系,并确定李保华如果被捕,就由刘淑明负责与组织接头。为了让领事馆接头人员认识刘淑明,又约定时间,让李保华陪同刘淑明去城隍庙逛市场,领事馆人员也去逛市场,认清刘淑明。
  1944年3月17日,警务处来人以处长请谈话为理由,请杨天云和张明敬坐上皮包车(载人马车),径直送入由刘文龙公馆改建的监狱。入监四个月,一天早晨狱卒突然找张明敬,问他李保华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回答不知道。看那家伙惊惶的样子,他估计李保华越狱逃出虎口了。
  李保华越狱逃到南梁苏联领事馆。苏领馆人员将他藏入木箱中,以外交官行李装入飞往阿拉木图的飞机行李仓中,飞往苏联。他1945年底回国,见到乌兰夫,又投入全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国民党中央陪审团来新疆,清理盛世才羁押的“罪犯”,释放了不少人员。他们当然不在释放之列,但狱规比较松弛了,“犯人”可以在院内晒太阳。这样,许多战友又会面了。张明敬在交谈中知道了边务处许多前所未闻的情况。西路军左支队到达迪化后,电台人员宋侃夫、王子刚、荆振昌等,都到电台值机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并抄收新华社新闻;总电台台长张鲁丝到新兵营无线电班教过课;张明敬到总台后,根据教官的指示,抄收过某电台密电码,直接送教官。这些情况都说明总电台与党的关系。40多年后的1980年,有人问当年在新疆八路军办事处搞联络工作的冯铉时,冯说:“当时背着盛世才,通过与苏联有关系的边务处电台,用密码向党中央发报。”
   txt小说上传分享

《西路军》 毛泽民任代厅长(1)
“我们谁也不靠谁!”
  他们从迪化(乌鲁木齐)出发颇有点诡秘。组织上只告诉蔡博是跟毛泽民乘飞机去苏联,哪几个人去?如何集合?都不知道。蔡博的姑妈是蔡畅,姑爹是李富春。她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被转送到西安办事处,打算去延安。因为胡宗南的特务专门在西安一带搜捕去延安的青年学生,她就按姑爹李富春的意见,既然姑妈蔡畅、表姐特特都已去了苏联,马上又有由苏联运送医疗用品的卡车大队从延安返回苏联,最好趁此机会去苏,比较安全。她到迪化,被安排在新兵营俄文班学习了几个月的俄语。
  1939年5月,临行的清早,蔡博和*原夫人张梅被送到机场的飞机里面。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名叫“岳菲”。蔡博以后知道他就是李天佑。他们被叮咛静坐等待,别被人瞧见。机外人声纷杂,蔡博一抬头,看见“老太爷”登机进舱,坐在了最前面。那时,人们习惯称毛泽民为“老太爷”,他到苏联去看病。毛泽民是新疆财政厅代厅长,这次以考察苏联农业的名义出国,他的外交护照允许携带家眷。蔡博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可是问题就出在护照上。护照只准带两个人,而他们却是三个。迪化起飞时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们躲在机舱里,没人进来检查,到苏联阿拉木图就出了麻烦。
  毛泽民“你们护照上写着携带眷属两名,为什么有三个人?”苏联边防军官面带笑容质问。
  毛泽民只是微笑着假装说:“不懂俄语,不懂俄语!”
  苏联边防军认真起来,把他们送进市里一家旅馆待命。在阿拉木图等待的几天里,他们实在闲得发慌,也找不到一个翻译,和苏联机关方面谁也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在这种窘境下,蔡博觉得也许能应用几句学到的俄语,但口语很差说不上来。她用钢笔写了一句“我们要吃饭”,拿去给苏联军官看。苏军官一看连连点头,立即帮他们安排了吃饭的问题。蔡博来了兴趣,又写了一句“我们要看电影”给那位军官。军官很快给他们买来了《列宁在十月》的影票。
  毛泽民没料到蔡博在新兵营学了点俄语,派上了用场,高兴地直夸奖她。
  经过几天的联系,边防军向莫斯科和共产国际请示后,终于批准他们前往莫斯科。从阿拉木图到莫斯科,他们是坐火车,走了三四天。他们的车厢是软卧,两人一个房间,中间有个盥洗室,实际是一个单元。毛泽民和李天佑一间,蔡博和张梅一间。这样高级的安排大概是照顾毛泽民的吧。火车开动后,他们庆幸地议论起来:边界上的纠缠终于化险为夷了。火车在轻松的议论声中奔驰着。
  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无拘无束。被大家尊称为“老太爷”的毛泽民,诙谐逗人,平易可亲,见广识多,无话不谈。他皮包里带了几本书,有中文版《资本论》,不时拿出来翻看。蔡博第一次见到《资本论》,顿时起了好奇心,顺手拿走一本,回到车厢里反复看。毛泽民看到后,不但没有责备,反而亲切地考问她,究竟能不能看懂,有什么想法。毛泽民发现她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多少有点入门时,表示很满意。后来毛泽民还把她看《资本论》的事告诉了姑妈蔡畅,姑妈给她送了一份礼物——《资本论》。在火车上,大家海阔天空地畅谈。他们几个人总想知道点毛泽民与毛泽东兄弟关系及一些家庭情况,而毛泽民总是冷冷两句:“他当他的主席,我当我的党员,我们谁也不靠谁!”

《西路军》 毛泽民任代厅长(2)
火车平安到达莫斯科近郊的克桑车站。他们被接到莫斯科郊区的中国干部居住点库钦诺。这里是中国干部来苏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不少人都曾在这里住过。病员和休养员一方面在这里学习,一方面等待皇宫医院的治疗。蔡博的姑妈蔡畅以及杨之华、欧阳钦、贤诚、马明芳、刘亚楼、*等都在这里。
  毛泽民带着蔡博从食堂走向宿舍,寻找她的姑妈。突然,在宿舍走廊通向草地的90度拐弯处,一位穿着苏式布拉吉的中年妇女,使劲推开走廊的玻璃窗门,高声喊叫:“老太爷,老太爷!”三步两步跑到毛泽民跟前,双手挂在毛泽民的脖子上,两只脚蜷缩着离开地面。毛泽民抱着她举了两举,窘迫地笑着说:“蔡大姐,你看我把谁带来了!”蔡畅转过身来,仔细端详了蔡博一番,然后一只手搂着,一只手拉着,亲热地领着蔡博坐到了阳台的凳子上,抚摸她的脸,详细询问家中和路上的情况。库钦诺的干部招待所并非蔡博应呆的地方,她应该去设在莫宁诺的第二国际儿童院。那里集中了中国干部的子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经迪化送往苏联的。
  毛泽民是1938年2月21日乘飞机到迪化的,准备转道去苏联治病。因中、苏边境发生传染疾病,边界封锁,只好在迪化作短期停留。*中央驻新疆党代表邓发对毛泽民来新疆非常高兴。因为盛世才对新疆财经极端混乱的状况束手无策,曾向邓发提出要求,从延安派一名财经干部来新疆帮助理财。邓发深知毛泽民的理财经验和本领,向毛泽民谈了有意留他在新疆工作的考虑,并介绍了新疆的情况,特别是财政经济情况。既然是工作需要,毛泽民欣然表示愿意留在新疆。邓发立即请示中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意毛泽民留在新疆工作。就这样,毛泽民在新疆担任了财政厅副厅长、代理厅长的职务,化名周彬,人们称他“周厅长”。毛泽民是中国共产党内久经锻炼的理财专家,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家银行行长,中央总金库主任,长征到达陕甘宁边区后任中国工农*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
  “不借上面势力作解决方法!”
  深蓝色的天宇上闪烁着繁星,寂静的财政厅院内,毛泽民独坐在办公桌前。改善新疆财政的念头,拥有了他的全部热情,占据了他的整个头脑。他心里装着一团火,开始了艰难的理财旅程。
  毛泽民的第一步工作,是建立财政机构,培训财政干部。
  当时,新疆财政厅名义上有200人的编制,实际只有几十个老弱病残在应付工作。毛泽民到任后,将财政厅编制压缩为100人,厅设二室四科,整顿或设立喀什、和田、阿克苏、伊犁、阿山、哈密等行政区财政局以及各县税务局。毛泽民在1939年初主持召开了北疆税务会议,还亲赴喀什,召开南疆各区、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会议,研究和解决财政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等问题。
  为了解决财政干部缺乏的问题,毛泽民在省城迪化创立了财政学校。锡伯族的安世民,就是当年毛泽民亲手培养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毛泽民有一次去财政学校讲话,通晓维吾尔语的安世民担任了翻译。当时安世民已快毕业,但为了下一期少数民族学员的学习,毛泽民把他留下边学习边翻译,并和第二期学员一同毕业。安世民毕业后怀着颗赤诚的心,被分配到焉耆区做财税工作。他坚持财税制度,敢和偷税漏税的行为作斗争。他被千户长诬告,行政长公署把他逮捕了。安世民无处求援,就带着试试看的心理给毛泽民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过了不到一个月,毛泽民派的视察员就到了焉耆,查清了案情,惩办了偷漏税者和千户长。绿洲小雨把嫩枝与翠叶洗涤一新,毛泽民把安世民调回财政厅工作。毛泽民调任民政厅长后又调他到民政厅担任会计室工作,并在工作上耐心地指导他,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安世民激动地说:“毛泽民对我的恩情太重了,没有他就没有我,更不会有今天。他对我们少数民族干部实在太关心了!” 。 想看书来

《西路军》 毛泽民任代厅长(3)
对于原有财经人员中的不良习气,毛泽民尽量采取教育的方法,使他们自觉改正。毛泽民初任财政厅长的时候,孤身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外屋是秘书办公室。他多次发现秘书上班后,把帽子、外衣往衣架上一挂,半晌不见人影。他听别人反映说,秘书有鸦片嗜好,经常躺在马车夫的房子里吸鸦片。一天,毛泽民通知车夫套车,要出去开会,可是等了很长时间不见马车来。他走进马号,推开车夫的房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位秘书卧在鸦片灯前,正由车夫给他烧烟枪。秘书一见厅长来了,恐慌万状,急忙站起来,支支吾吾:“我拉了好几天肚子,什么药都治不好,所以才……”毛泽民笑呵呵地叫秘书上马车去医院,秘书再三推诿。他说:“快上车吧,我可以步行去开会。”秘书推脱不掉,只好捂着肚子上了车。车夫啼笑皆非,赶着马车走了。
  毛泽民挂在办公室衣架上的皮大衣不翼而飞。有人说,是不是到公济当去看看,看后才知当了十元钱。毛泽民当即拿出十元让人取回。主任秘书张远凤得知后,认为是内部人窃去的,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从严惩处。毛泽民说:“我想偷窃的人一定是万不得已。查出来后,最低限度开除吧?试问,知情单位谁也不再用他,一家大小又将何以为生?我想,我们不追究,他内心难道不内疚么?”毛泽民与人为善,待人诚恳,把真心摆在大家面前。厅里干部工作上有毛病,他就叫到自己办公室谈一谈,讲道理直到说服为止。即使对一些错误严重的人,虽然严厉,但目的仍是帮助。有一个干部出外收购了几千只羊,是准备出口的,但他满不在乎地宰了几只,又死了不少。为此事毛泽民召集全体开会,对该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也教育了大家。毛泽民经常开展工作评比,奖励好的,带动差的。他还说:“大家都有说话的机会,有意见可以提!”
  1938年4月18日,毛泽民给张闻天、毛泽东的信中曾指出:“千头万绪的财政金融工作,尤其首先遭遇着本厅过去铁桶一般的旧恶习,以及毫无章则。对整个内部已费两个余月时间,经过最艰苦的说服与教育工作,至今天未曾开除一个人(督办数次要我开出名单,他用调虎离山的方法调到别的机关)。我认为首先进行团结工作,不借上面势力作解决方法,是与今后整个工作有利。果然,百分之八十以上已被我争取过来了,牢不可破的恶习,今天大大在改变着。少数坏分子,在广大群众面前暴露,使这些坏分子的阴谋全不得逞。”毛泽民任职财政厅的三年期间,从未辞退过一个人,不像过去经常采用处分、撤职、扣薪等手段来对付工作人员。毛泽民的做法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形成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一次盛世才抓了几个干部。毛对盛说:“他们在这二年里工作很好,抓去是没有理由的!”因为这,毛泽民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了。
  毛泽民除了培养和改造旧的财经干部,还向延安要了一批财经干部。他于1938年4月18日,向张闻天、毛泽东作了关于新疆财经情况和他的工作情况与计划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向中央请求:“设法给我十个党的干部(赖祖烈、高登榜、郑亦胜三人必须调来),因银行、金矿、海关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人,才能很快转变,起得作用。”毛泽东对毛泽民的报告作了批示:“请陈云同志替他办,财政事情第一重要,不但那里好,将来也大有助于我们。”根据毛泽东的批示和毛泽民的请求,中央组织部长陈云选派了高登榜、郑亦胜等财经干部到新疆工作。

《西路军》 毛泽民任代厅长(4)
统一币制是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一项举措
  毛泽民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财政、银行、金库等方面各种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为了全面实行各项规章制度,他倾注了大量心血。毛泽民创立了新疆财政监察委员会,各行政区派有财政监察组。财监会检查,经常是突然进行,执法如山。它到财会部门封存账目,到金库仓库封存票据,限期交清财务,当时称之为财会人员“八小时交接制”。1940年《反帝战线》第三卷介绍财政监察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时写到:“自开始提倡八小时交接的办法,颇引起各方的骇异。适本年七月在迪化正式举行演习,已切实证明八小时交接,不是标奇立异,而是我们能做到的(计能在八小时接交完竣,竟达二十七个机关),并且应当做到的。迪市演习成功后,伊犁、塔城两区均相继自动演习,这是清廉政策在今年新的胜利。”由于制度严格,财会人员平时都有准备,所以能按时结算,清查工作不拖拖拉拉,很少发生财务理不清的问题。财政监察制度后来又发展为全疆性的财政审核制度,即由财政监察委员会向各部门派稽核员和总稽核,负责财政监督检查。所有部门的一切财经手续,必须通过稽核员签字盖章方能生效。这样就杜绝了财经工作中“跑、冒、滴、漏”现象,使一些贪污、盗窃、经济犯罪、“败家子”,难有机会可乘。
  新疆与内地不同,没有私人银行和钱庄,仅有一个新疆省立银行。新省银行1930年由官钱局改组而成,专为政府拨款服务,从未开展其他业务。盛世才上台后,银行业务范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